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研考点

主题精准突破练经典

素养强化提升内容索引强基础学考回归教材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请在此输入您的正文。请在此输入您的正文。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请在此输入您的正文。请在此输入您的正文。课程标准凝练要点1.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第1章1强基础学考回归教材一、戊戌维新运动1.历史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2)维新思想兴起: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①,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经书论证著作2.基本历程

公车上书明定国是3.历史意义:对于推动中国

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

4.失败原因(1)守旧势力很强大。(2)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②,没有严密的组织。

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党组织(3)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民族资本主义官僚体制学考转换•回归教材①链高考——《孔子改制考》(2022全国乙卷,28)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有助于

。减少变法的阻力②链高考——维新变法的失败(2021山东卷,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③补教材——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2)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现。二、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1.义和团运动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扶清灭洋招抚反帝爱国盲目排外2.八国联军侵华(1)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2)过程①

年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

②在廊坊附近和天津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7月,天津陷落。8月,北京失陷。(3)东南互保: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19003.《辛丑条约》

签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荷、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①惩办“

”,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②向各国赔款白银

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③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

,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④拆除

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

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⑤禁止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①,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首祸诸臣4.5亿使馆区大沽山海关学考转换•回归教材①链高考——华北停止科举五年(2023湖南卷,7)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签订。②析概念——“东南互保”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1900年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双方互不侵犯。“东南互保”是清末地方实力派首次公然反抗清政府,此事件使南方大部分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也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辛丑条约第2章2研考点主题精准突破主题一爱国救亡运动——戊戌变法主旨精要: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因损害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导致变法失败,但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史料探究视角1

魏源与严复的思想材料人物生活年代言论魏源1794—1857年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①,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严复1854—1921年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今之称西人者……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不自由异耳。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②读史

①认为忽略了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学习②体现了向西方学习上升到了制度层面【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主张。答案魏源: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的认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严复:洋务派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洋务运动破产;主张自由平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视角2

戊戌变法的作用材料戊戌变法以日本为榜样,全面改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军事制度,即对“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猛烈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批判旧伦理,批判并揭露中学的不足,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由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运动,政治运动、社会思潮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尽管前后有许多不同,但就其追求民主、科学、自由的目标而言,并无本质的差异。——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思考】根据材料,围绕“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建立史料与史论之间的联系。史论转化史料史论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①②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由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运动,政治运动、社会思潮运动一浪高过一浪③触动了传统体制,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对之后的民主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观史论1.历史解释——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

从涉及领域看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从推行范围看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从推行者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2.唯物史观——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主题二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侵华主旨精要: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随着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的迅猛发展,列强趁火打劫,妄图吞并中国。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最终签订了《辛丑条约》。史料探究视角1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材料庚子妖民①愚竖,盗兵潢池,其贻祸国家至矣,然而其中不可谓无爱国者。特愚妄愤戾,而其术又纯出于野蛮,此其所以终被恶名,而无以自解于天下。呜呼!亦可伤已。——严复《主客平议》(1902年)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要想义和拳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陈独秀《克林德碑》(1918年)义和团的勇气始初是锐不可当的……庚子年的义和团,是中国人的最后自信思想和最后自信能力去同欧美的新文化相抵抗②。——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读史

①指义和团运动②突出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抗争精神【思考】任选一则材料,归纳作者的主旨和态度,并作简要分析。答案示例:严复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愚昧和野蛮的,对其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严复力图通过传播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来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和开化。义和团盲目排外,与严复的思想主张背道而驰。视角2

“东南互保”材料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俄、奥匈、日、意、西、荷、比十一国同时宣战。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邮政大臣盛宣怀令各地电信局扣押宣战诏书①,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电告其不要服从此令。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上海道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随后,闽浙、山东、浙江、安徽、广东均签订类似协定,史称“东南互保”。陕西、四川虽未加入,但亦表示支持。他们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称皇帝敕令是在拳民胁持下的“矫诏”,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②”,宣称“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读史

①说明中央与地方在对外宣战上出现了分歧②体现了对义和团运动的不认可态度【思考】指出清政府宣战与“东南互保”的联系,并说明“东南互保”的影响。答案联系:宣战诏书扩大了地方督抚与中央的分歧,推动了“东南互保”局面的形成。影响:客观上起到保境安民的作用;地方势力进一步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史观史论1.历史解释——晚清中央集权的式微

2.历史解释——《辛丑条约》反映了列强侵略的新特点(1)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列强要求赔款4.5亿两白银,当时中国人口4.5亿,用意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华北地区因发生过反帝斗争,停止科考五年。(2)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辛丑条约》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巨额赔款也不是列强的根本意图所在。列强直接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把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既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又加以严格控制:此条约惩办参加反帝斗争和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但丝毫未涉及处置慈禧太后。相反,由清政府继续充当列强侵华的代理人。为了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列强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第1章3练经典素养强化提升练•高考真题命题点1从救亡图存角度考查梁启超的思想1.(2021海南卷,7)据下表可知,梁启超对时局的看法1898年各国竞争的起因在于“欧洲全境”“生产过度”,其“所产物”在欧洲已无销场,“不能不觅销售之地”1902年“欧洲区区之地,断不能容此孳生蕃(繁)衍之民族,使之各得其所”,因而“不得不”采取“殖民政略”以扩大容身之地1919年国际联盟是实现“将来理想的世界大同”的“最良之手段”。巴黎和会一定能建成体现“人类大合同、大进化之国际同盟”的基础——以“廓扫”过去民族竞争造成的“一切扰攘根源”梁启超(

)A.希望西方国家给予经济援助 B.基于变法革新进行社会改造C.宣传民权思想实现君主立宪 D.立足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一语点拨:梁启超论述围绕“欧洲全境”“殖民政略”“国际联盟”“巴黎和会”等展开,可以看出他眼界开阔,具有国际意识。D解析据题干可知,梁启超十分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列强间的关系,不仅分析“(欧洲)各国竞争的起因”,还思考了“世界大同”的道路,可见面对民族危机,梁启超分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并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来思考救国方案,故选D项;“经济援助”不合题意,排除A项;社会改造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君主立宪,排除C项。命题点2从思想宣传角度考查维新变法的局限性2.(2022全国甲卷,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一语点拨:梁启超把西方有关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任教时,既宣扬西方的民权理论,又传播革命思想,这说明维新派没有确立统一的思想策略,B项正确;“百日维新”之前革命思想还没有成为主要思潮,排除A项;维新变法的目标一直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变法思想并没有出现根本转变,排除C项;题干材料强调梁启超在学堂中宣扬民权思想及革命思想,并没有对民众进行动员,排除D项。命题点3以《时务报》为切入点考查科举制改革3.(2022天津卷,5)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A.侧重选拔时务人才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C解题思维

押•经典模拟预测点1从救亡图存角度考查严复的体育思想1.(2023天津二模)严复在1895年所写的《原强》中提出,“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下列对这段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宣传改良道路挽救统治危机B.强国救民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C.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D.批判旧礼教推动思想文化革新B解析据材料可知,“生民之大要三”都与教育密切相关,体现严复的“教育救国论”思想,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改良道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强国救民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民主革命”道路,排除C项;批判旧礼教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D项。预测点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