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08/wKhkGWbbtnCACNP6AAIUx5vCpQA884.jpg)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08/wKhkGWbbtnCACNP6AAIUx5vCpQA8842.jpg)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08/wKhkGWbbtnCACNP6AAIUx5vCpQA8843.jpg)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08/wKhkGWbbtnCACNP6AAIUx5vCpQA8844.jpg)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08/wKhkGWbbtnCACNP6AAIUx5vCpQA8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答卷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众多诸侯国的出现是源于()
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周时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
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
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D项正确;世袭制属于王位
继承的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属于按照地域划分的地方制度,排除B项;禅让制是原始社
会后期的首领承认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
商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殷墟出土的甲骨B.司马迁《史记》
C.电视剧《封神演义》D.历史剧本《盘庚迁殷》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殷墟出土的甲骨是商朝时期的实物遗存,直接反映了商朝的文字、
宗教、祭祀等方面的情况,属于第一手史料,A项正确;司马迁的《史记》是汉朝时期编写
的史书,虽然包含了对商朝历史的记载,但属于后人对商朝的记述,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
B项;电视剧《封神演义》是根据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改编的,属于艺术创作,不具备历史
真实性,不能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排除C项;历史剧本《盘庚迁殷》是后人根
据相关历史资料创作的剧本,同样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A项。
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显著提高,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生产工具
的革新而非重视使用肥料,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排除B
项;水利工程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4.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
金时代。”郭沫若如此说的理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改革的浪潮B.春秋五霸C.工具的改进D.百家争
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的信息,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史称百家争鸣,由此可知,“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指百家争鸣,D
项正确;改革的浪潮、春秋五霸、工具的改进与题干的材料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5.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
治,秦朝在制度上大胆创新。如下史实中,最能体现“创新”的是()
A.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B.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C.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
集权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一,D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县制,由国君
直接派官吏治理,A排除;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是秦始皇巩固统一在经济上采取
的措施,B排除;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是商鞅变法的内容,C排除。故选择D。
6.下列图片体现的秦始皇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管理
C.巩固国家统一D.加速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干可知,两幅图片反映了秦始皇统一文字和货币。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的推行,
加强各地的联系,统一货币有助于加强经济管理,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C
项正确;“加强文化控制”与统一货币无关,排除A项;“加强经济管理”与统一文字无关,
排除B项;图片反映的是秦朝统一以后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7.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建议。该建议的采纳和
实施()
A.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传播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确立了儒家学说正统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和所学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
推恩令的政策,削弱了诸侯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
治措施,与文化的繁荣与传播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是盐铁官营、专卖等,
排除C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家学说正统地位,排除D
项。故选B项。
8.汉初宽松的文化政策为诸子百家之学的恢复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但百家异论,指意不同,
常常有学者以本学派思想批评国家政策。为此,汉武帝()
A.推恩封国,削弱诸侯B.盐铁专卖,打击商贾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设置刺史,监视地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信息“汉初宽松的文化政策为诸子百家之学的恢复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但百
家异论,指意不同,常常有学者以本学派思想批评国家政策”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
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
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C项正确;推恩封国,削弱诸侯,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与题干信息“常常有学者以本学派思想批评国家政策”没有联系,排除A项;盐铁专卖,打
击商贾,目的是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排除B项;设立刺史制度,目的是监视地方官
吏、豪强,与题干信息“汉初宽松的文化政策为诸子百家之学的恢复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但
百家异论,指意不同,常常有学者以本学派思想批评国家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C
项。
9.“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这段材料反映
的()
A.文景之治B.张骞出使西域
C.设置西域都护D.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
的交往日益密切。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
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排除A项;设置西域都护在张骞通西域后,排除C项;张骞开通的是
陆上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B项。
10.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材料甲到材料乙,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
材料甲材料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
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贫。一一[汉]司马迁《史记》——[南朝]沈约《宋书》
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B.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D.江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一一[汉]
司马迁《史记》”可知,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据材料“江南
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一一[南朝]沈约《宋书》”
可知,江南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整体来看,江南地区由荒
凉落后变为富庶;据材料主旨可知,自汉代到南朝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B项正确;A项
违背史实,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是在南宋,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汉代政治中心在关中
地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人地矛盾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1.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或看法。下列表述中,
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C.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属于历史史实,D项正确;ABC项内容都带
有观点或评价,属于历史观点,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唐)杜佑《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
C.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D.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
往来不绝”表明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成为贯通南北水路的大动脉,
C项正确;大运河的修建劳民伤财,没有达到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
反映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没有反映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
方面的联系,没有体现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排除D项。故选C项。
13.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
“鱼跃龙门”之巨变。这说明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吏时()
A依据家世门第B.注重真才实学
C.重视道德品质D.看重身份资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唯才是举”可知,这是说真才实学,B项正确;不依据家世门第,
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道德品质,排除C项;不看重身份资历,排除D项。故选B项。
14.下列是古代亚非地区代表性文明成果图,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守陆湎升iq干[;",咫甲乐育n»
六法国纲由3用2邛奥巾:隔冲
“黑咫电耐位w而我丽所反向一
我蝠加回/阿碰那总痴那
!丽沌q乖酮仙脸如刷前训
黄河流域的甲骨文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梵文
A.一致性B.开放性C.多样性D.交融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黄河流域的甲骨、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印度
河流域的梵文”可知,题干图片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明,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c项正确;
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文明,不具有一致性,排除A项;甲骨文、象形文字、楔形文
字、梵文各不相同,不能体现开放性和交融性,排除BD项。故选C项。
15.14世纪晚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新创办了一批学校,强调古典文学学习和体育锻炼
的并重,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这一教育理念
()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B.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D.加速了近代科学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强调古典文学学习和体育锻炼并重,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
活,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可知,这是对人本身的关注,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B项正确;
文艺复兴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排除A项;材料是说文艺复兴思想特征,不能体现
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近代科学发展,排除CD项。故选B项。
16.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共
和政体;1804年,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以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这表明,欧美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资本主义制度改革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1787
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共和政体;1804年,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这三个国家建立的都是
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以判断,题干材料描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B符合题意;ACD
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17.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蒸汽机历中意义无论样夸
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蒸汽机的历中意
义”出表现在()
A.导致了西方的殖民扩张B.提供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促进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蒸汽机的历中意义无论样夸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
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结合所学知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
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欧洲的经济社会发展,所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
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D项正确;西方的殖民扩张开始于15世纪末,比蒸汽机
年代要早,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是15到17世纪欧洲船队在全球远洋探索,排除B项;英
国光荣革命的爆发于168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8.“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
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以上内容出自
()
A.废除农奴制法令B.1787年美国宪法
C.《宅地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D
【解析】
【详解】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
各州的奴隶制,奴隶可以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北方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员,也成为美
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据“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
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及所学知识可知,此内容应当出自《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项正确;废除农奴制法令与俄
国1861年改革相关,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1787年美国宪法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B项;《宅地法》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颁布,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19.下表中的史实,可以用来佐证哪一观点()
方面措施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
经济
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A.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B.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制度的残余
C.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D.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
新。这些措施有助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天皇是封建制度的残余典型代表,
但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明治维新后,日本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材料未涉及日本对外侵
略的信息,排除C项;明治维新保留了一支忠于天皇的军队,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
A项。
20.据统计,1790-1800年的十年内,美国各种创造发明仅276项,而1850T860年的十年
内就增至两万五千二百项,按其发展速度来说,已超过英、法两国。19世纪60至90年代,
各种创造发明共达六十七万六千项,约占当时全部创造发明总数的80%。美国专利发明数
迅猛增加的背景是()
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内战
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60至90年代,各种创造发明共达六十七万六千项,约占当时
全部创造发明总数的80%”和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
个国家迅速展开。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发明,也导致美国的专利
发明数迅猛增加,C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年至1783年,与材料中“19世纪
60至90年代”不符,排除A项;美国内战维护了统一,但不是美国专利发明数迅猛增加的
主要原因,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与材料中“19世纪60至90年代”
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1.巴黎和会操纵者之一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
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
复的手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列强间矛盾未根本解决B.巴黎和会维持了欧洲长久和平
C.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形同虚设D.德国受严惩成为二战的导火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说明巴黎和会上对德国的严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反而激化了战败国
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A项正确;巴黎和会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是
在德国人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这就意味着巴黎和会上形成的凡尔赛体系不可能维持欧洲长
久和平,排除B项;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排
除C项;德国受严惩,加剧德国与战胜国间的矛盾,为战争埋下祸根,不是二战爆发的导火
线,排除D项。故选A项。
22.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美国驻苏联参赞乔治•凯南发
出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刚刚开始”这里加
横线的两个“战争”分别是指
A.一战、二战
B.二战、科索沃战争
C.二战、中东战争
D.二战、冷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5月8日,二战的欧洲战场结束。二战后,美苏战时
同盟结束。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
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
“冷战”开始。故正确答案为D。ABC与题干的“两个战争”不符,故选D。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美国、日本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C.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D.重视科技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美国、日本发展的共同原因。”可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都积极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了经
济发展;政府有效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故共同的原因是欧洲、美国、日三国都重视
科技发展,D项正确;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发展,排除A项;推行非军事化
和民主化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排除B项;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是西欧发展的原因,排
除C项。故选D项。
24.1991年底苏联解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A.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B.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
C.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苏联解体、东欧局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
相结合,不能因社会主义制度僵化而陷入绝境,故B正确;苏联早在斯大林时期就建立了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勃列日涅
夫改革注重发展重工业和军事方面,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
态。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局势迅速失控,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ACD是苏联解体原因,故错误。综上故选B。
25.“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
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的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这主要体现了当今世界的()
A.政治多极化趋势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趋势D.文化多元化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
要在世界经济的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可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日
益密切的联系成一个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有互相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得到发展,故B正确;政治多极化是指世界正在
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
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A错误;区域集团化趋势是指出现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集团组织,故C错误;文化多元化是指世界存在多种文化内容的差
异、地域文化的特色,故D错误。综上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第H卷共4个大题,共5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探究
序
史料
号
(1)请完成下表,在A、B处填写史料序号,C、D处填写研究角度。
研究角度政治安定对外开放文化辉煌CD
史料序号A③B④②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答案】(1)A①B⑤C经济繁荣D民族平等(民族政策开明)
(2)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
【解析】
【小问1详解】
史料序号:根据材料“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可知,当时社会环境稳定,盗贼、犯罪的人很少,故可以用来研究政治安定,A处选用①史
料;根据材料《李白诗集》《送子天王图》可知,这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的著作,可以
用来研究唐朝的文化,B处选用⑤史料。
研究角度: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
实。”可知,开元盛世时粮食储藏丰富,可以用来研究唐朝的经济繁荣;根据材料“自古皆
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太宗促进了民族交融,故该史料可以用来研究唐
朝的民族平等。
【小问2详解】
时代特征:根据五则材料可以看出,唐朝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平等,故得出唐朝时代特征为
繁荣与开放。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
攻占冬宫
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
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走动
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
设里面去……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上述图片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历程,请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依据材料归纳出这个
“拐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案】(1)图片说明:可以从革命的时间、过程、领导人、结果、影响等方面加以说明。
(需回答出至少3条)
(2)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
【小问1详解】
说明:根据所学知识,从时间上来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攻占冬宫发生在1917年,这是
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俄罗斯帝国国内矛盾重重,
民众对沙皇专制统治的不满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彼得格勒的工人们和士兵们决定采
取行动,推翻沙皇政权;在过程方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工人们和士兵们自发组织起来的
行动,他们夺取了重要的政府机关和军事设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攻占冬宫则是起义的
高潮部分,工人们和士兵们攻入了沙皇的冬宫,象征着沙皇政权的彻底覆灭;在领导人方面,
列宁是这次起义的重要领导者,他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和策略,号召工人们和士兵们起来
推翻沙皇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使得起义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
了最终的成功;从结果来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攻占冬宫成功地推翻了沙皇政权,建立了
苏维埃政权,这一事件标志着俄罗斯从封建专制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为后来的苏联
建立奠定了基础;在影响方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攻占冬宫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为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
展,同时,这一事件也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使得俄罗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问2详解】
政策: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内容“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
面去”可知,这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特点:根据所学知识,由“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
面去”可知,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纽约证券交易所前
材料二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29年为125计算,1932年为58,1936年回升到121,
工人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国民总收入1937年为1090亿美元比1929年危机前多
46亿元。1933——1937年,政府拨款120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瓷牙签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新食物营养评价》课件
- 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合作合同协议
- 度学生国内旅游活动合同范本
- 医院见习护士聘用合同
- 机械承包合同协议书
- 工程建设项目劳动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 仓储保管合同
- 持股合同协议
- 娱乐行业演出安全责任免除合同
- 《水电站继电保护》课件
- 沈阳市第一届“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大赛技术工作文件-27-全媒体运营师
- 2025年三方运输合作协议经典版(三篇)
- 2025年《赢在执行》心得体会(4篇)
- 2025年华润燃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网格员培训
- 2025年江苏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深圳建筑工程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小红书搜索推广营销师认证考试题(附答案)
- 符合TSG07-2019 B级锅炉制造质量手册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