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1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上“贴条形码区”。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自行保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陶寺遗址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分为大、中、小型,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可知,龙山文化A.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代表 B.处于旧石器时代C.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D.属母系氏族社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可知,陶寺遗址随葬品有多有少,反映出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C项正确;陶寺遗址属于黄河流域的文明代表,排除A项;龙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B项;陶寺遗址是父系氏族社会遗址,排除D项。故选C项。2.秦代至汉初,县尉相对独立,或别为治所,县尉负责徭役征派、戍卒管理、军事治安,县尉所统士吏、发弩、髳长、亭校长构成县内武吏系统。武帝以降,县尉所统士吏、发弩、髳长逐步退出日常职官序列,只设亭校长且降为佐史,辅助令史处理文书。这一变化()A.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凸显了郡县体制的治理优势C.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反映了行政体制战时性弱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依据材料可知,与秦代至汉初相比较,汉武帝时期县尉的军事功能削弱,反映了行政体制战时性弱化,D项正确;县内武吏系统的削弱适应了国家相对安定的现实状况,而非“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排除A项;材料反映县尉为首的县内武吏系统的变化,未提及郡,也未体现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体现县内武吏系统被削弱,未提及地方权力收回到中央,“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下图为唐代沉船“黑石号”上出土的文物——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狮纹双系壶。壶身四周贴塑纹饰,利用模具制成,纹样有狮子、椰枣树等元素。这反映出当时()A.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衰落 B.南方制瓷技术领先北方C.长沙文化的体系庞大与完整 D.长沙窑洞察市场喜好与需求〖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狮纹双系壶上的狮子、椰枣树纹样有异域元素,是外销西亚各国的产品,设计生产符合外国市场需求的瓷器产品,体现洞察市场喜好与需求,D项正确;唐代沉船“黑石号”上出土的外销瓷器体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流,但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不会必然带来陆上丝绸之路衰落,排除A项;长沙窑反映南方制瓷技术的发展,但未与同一时期北方对比,不能断定南方制瓷技术领先北方,排除B项;长沙窑只是长沙文化的一小部分,仅凭此不足以看出长沙文化的全貌,排除C项。故选D项。4.宋代王安石认为:“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是以国家之势,苟修其法度,以使本盛而末衰,则天下之财不胜用。”王安石的这一思想A.旨在宣传依法治国主张 B.突出了良吏善法对理财的重要性C.强调了重义轻利的观念 D.助推了以吏治整顿为中心的变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可知,王安石的思想是认为良吏善法对国家理财的重要性,B项正确,王安石这一思想主要是为了宣传变法,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良吏善法对理财的重要性,排除C项;以吏治整顿为中心的变法主要是范仲淹改革,王安石变法主要围绕富国强兵进行,排除D项。故选B项。5.宫廷画《盛世滋生图》记录乾隆皇帝南巡苏州所见。全图商铺300多家,招牌260多个,墙体广告多个。其中棉花、棉布业商铺23家,丝绸店铺14家,钱庄典当业14家,船行3家,代客运输商品和运送客旅,洋货业2家。这反映A.苏州成为区域贸易中心 B.宫廷画都注重歌功颂德C.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打破 D.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全图商铺300多家,招牌260多个,墙体广告多个。其中棉花、棉布业商铺23家,丝绸店铺14家,钱庄典当业14家,船行3家,代客运输商品和运送客旅,洋货业2家”可知苏州商业繁荣,商品种类多,说明苏州是区域贸易中心,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歌功颂德,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打破,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6.1839年,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专门分析“边衅”,认为英国“凭正经买卖即可获利三倍”,且路途遥远,即便船坚炮利也无法得逞于内河,“彼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1840年6月,又上书:“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这表明林则徐A.正确判断了当时国际形势 B.客观分析了中英实力差距C.过分夸大西方文明先进性 D.对战争危险缺乏清晰认知〖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林则徐对道光帝的上书可以看出林则徐对英国可能发动的战争性质、目的、交通、运兵途径分析的都不准确,说明林则徐对战争发生判断不准确,缺乏清晰认知,D项正确;材料仅把英国当做“边衅”,且认为英国目的是贩卖鸦片,可知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判断不准确,排除A项;从对英国的分析来看,并没有分析到中英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比较,不能得出客观分析了中英实力差距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未夸大西方文明,认为中国有较大优势,排除C项。故选D项。7.1902年,康有为指出:“故审时者,无皇上之圣仁而绝望于西后、荣禄,言革命可也;有皇上之圣仁,则不必言也。有皇上之圣仁而已遭毒弑之大变,而绝望于高丘之无女者,言革命犹可也;有皇上圣仁而历劫不坏,则犹有可望中国自强、生民自由之日,则不可言也。”这表明康有为A.主张依情势选择救国道路 B.观点自相矛盾C.认为民主之路要循序渐进 D.倡导民主革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康有为主张有皇上之圣仁,就不必革命,无皇上之圣仁,可以革命,A项正确;材料中信息是依照当时的情形来选择革命与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之路,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与倡导民主革命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下表为1948年对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情况统计(不完全统计)。它反映出问卷问题主要选项占比中国的和平的获得应该通过?现行政府彻底消灭共产主义者18%组建一个联合政府包括国民党、中共、民盟、所有小党以及无党派人士51.1%建立联邦制17.9%分割成独立的地区22%人掌管国家管理权力2.7%联合国仲裁2.7%当前国民党能否推行民主政治?是18.9%否49%未决定30.4%A.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 B.国民党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C.中国知识分子对和平民主的渴望 D.中国人民对中国的前途担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由表格信息可知主张建立联合政府、认为国民党不能推行民主政治的观点比例超过或接近半数,说明国民党统治明显丧失民心,统治危机严重,B项正确;材料表明国民党的信任危机主要源于国民党实行的一党专政而非军事上的失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留学生对民主政治的渴望,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的是留学生的态度,而非中国民众的看法,排除D项。故选B项。9.1950年《关于土地改革问题报告》指出:“在(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地区,普遍地召集了县、区、乡三级的人民代表会议和农民代表会议,农民积极分子已大批产生,已有三万八千多个乡政权实行了改造……农民协会应该成为土地改革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执行机关。”这表明土地改革A.延续了传统的乡村治理方式 B.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C.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 D.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1950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农民积极分子已大批产生,已有三万八千多个乡政权实行了改造……农民协会应该成为土地改革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执行机关”可知,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参政积极性,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C项正确;材料内容反映出土地改革重塑了乡村治理方式,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的相关信息,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10.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提出并实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在中阿关系方面,弘扬丝路精神、加强战略和行动对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中拉关系方面,推动创立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倡议描绘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新蓝图,打造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这一系列举措A.彰显全方位外交的理念 B.推动了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建立C.开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巩固和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在中非、中阿、中拉等多个地区和方向上展开外交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广泛性和多元性,也彰显了其全方位外交的理念。这些举措跨越了地理和政治界限,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态度和开放姿态,A项正确;虽然中国的外交活动确实有助于推动国际秩序的公正和合理,但题目中描述的举措主要是关于具体的合作计划和倡议,并未直接提及推动国际秩序的建立,排除B项;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这一选项更像是一个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总体描述,而不是对题目中描述的一系列具体举措的直接评价,排除C项;题目中描述的举措涉及非洲、阿拉伯地区以及拉丁美洲,这些地区并不都是中国的周边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11.两河流域的滚筒印章,自大约公元前四千纪在两河流域发明之后,逐渐传播到安纳托利亚、叙利亚、伊朗高原等地,甚至远及印度河流域,构成了独特的滚印文化圈。滚印文化圈的形成A.基于上古西亚跨区域贸易发展B.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生产关系的稳定C.反映出两河文明的扩张与交流D.推动了两河流域工艺制作技术成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滚筒印章在两河流域发明后,对外传播到西亚、南亚等地,体现出两河流域文明的扩张与交流,C项正确;推动文明扩张与交流的原因相当复杂,并非一定为贸易发展,排除A项,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生产关系的稳定夸大了其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艺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12.“我们可以假设人类在社会形成以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然而人们为了解决集体生活所产生的问题,透过公众的协商形成公意,且将全部的权力,托付由公意组成的政府,因为能够代表公意的政府,是不受私念限制、必然公正的。政府依循公意制定法律、建立秩序。”上述内容最能体现的思想主张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分权制衡 D.自由平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人们为了解决集体生活所产生的问题,透过公众的协商形成公意,且将全部的权力,托付由公意组成的政府”“政府依循公意制定法律、建立秩序”可知,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政府权力来自于公意(人民共同意愿),体现了主权在民的主张,B项正确;天赋人权宣扬人生而享有生存、自由、追求财产和幸福等权利,排除A项;分权制衡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自由平等的含义,排除D项。故选B项。13.既有人用最动听的言辞赞美他,也有人用最恶毒的语言诋毁他,他不仅集军人、统治者和立法者于一身,还以这些身份或角色成功地充当了“大革命遗嘱的执行人”。他应该是A.英国的克伦威尔 B.美国的华盛顿 C.德意志的俾斯麦 D.法国的拿破仑〖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由材料可知此人集军人、统治者和立法者于一身,尤其是“大革命遗嘱的执行人”,结合所学拿破仑建立拿破仑帝国,发动了拿破仑战争,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与材料相符,D项正确;英国的克伦威尔不符合材料中的“立法者”,排除A项;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不符合材料中的“大革命遗嘱的执行人”,排除B项;德意志的俾斯麦是铁血宰相,与材料中的统治者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1924年1月25日,列宁逝世的噩耗传到有25名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会议主持者孙中山先生立即提出紧急动议:中止原定会议议程,追悼列宁。孙中山此举是因为列宁A.是东方受压迫民族之良友 B.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C.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 D.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4年(中国)。孙中山纪念列宁是因为列宁支持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反对帝国主义,A项正确;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符合孙中山的阶级立场(资产阶级),排除B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代表,不会因为列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而追悼列宁,排除C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立场决定了他不会因为列宁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而追悼他,排除D项。故选A项。15.1947年6月,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强调战后欧洲是一片废墟,补救办法在于美国的援助。1948年马歇尔计划开始执行时,欧洲复兴计划却成了“西欧复兴计划”,只有16个国家和英法美占领区接受了援助。这一变化是因为A.两极格局下的冷战思维 B.经济互助委员会正式成立C.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D.不同意识形态间矛盾冲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美国的“欧洲复兴计划”变为“西欧复兴计划”,源于美苏之间意识形态等矛盾的冲突,D项正确;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49年北约建立,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正式成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下表为1980~1982年美国GDP情况统计。针对这一状况,美国推行的经济政策应该是季度年代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19801.3%-8.0%-0.5%7.7%19818.1%-2.9%4.9%-4.3%1982-6.1%1.8%-1.5%0.2%A.扩大社会福利开支 B.放宽企业管理规章条例C提高社会货币供给 D.增加个人和企业所得税〖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教材知识可知,表格中经济现象是经济滞胀所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一状况,美国里根总统实行的是新自由主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放宽企业管理规章条例,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美国削减福利开支,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美国经济陷入“滞胀”,这是因为国家干预过多,因此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降低社会货币供给,排除C项;为了缓解经济滞胀,激发经济活力,需要减少个人和企业所得税,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同李斯一起做过荀况的学生。他有些口吃,不大善于讲话,却很能写文章。韩非见韩国日趋削弱,曾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强,韩王不能用。他的《孤愤》《五蠹》等著作被秦王政看到了,却大为赞赏,感叹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政派兵进攻韩国,韩非被派出使秦国。韩非到了秦国,秦王政很高兴。韩非主张:“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他批判“仁义道德”,反对复古主义,主张向前看。他注意从经济生活条件中去找寻历史变化、进化的根源。韩非在《五蠹》篇中说:“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马,此不知之患也。”因此,韩非主张用暴力去镇压一切反抗者,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权。韩非法治思想一是源于荀子,荀子隆礼重法,韩非丢掉了隆礼,而大大地发展了重法。二是源于商鞅、申不害和慎到,韩非把商鞅论法、申不害论术、慎到论势,加以分析扬弃,发展成为法家的新的思想体系,使他成为法家学说集大成的人物。韩非是战国末年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他积极倡导的专制主义理论,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思想主张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物·思想·社会”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1)特点:因时而变(历史进化观);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进取精神;以法为本(去礼重法);法家学说集大成(法、术、势结合);影响深远;具有进步性与反人民性等。(2)示例:标题:社会大变革时代的韩非思想刍议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局面。韩非是法家学说集大成者,他从社会历史进化的观点出发,论证“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主张历史向前看;提出用暴力去镇压一切反抗者,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君主应赏罚分明,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权。在韩国日趋削弱的情况下,韩非曾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强,但不能为韩王所用。但其《孤愤》《五蠹》等著作被秦王政看到了,却大为赞赏,韩非到了秦国,秦王政很高兴。韩非倡导的专制主义思想理论,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确立、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人物是社会历史中的人物,其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时代产物,能否及时、有效地转化成现实,推动社会的进步,又受到具体的社会环境制约和影响。〖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古今异俗, 新故异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思想主张的特点是:因时而变(历史进化观),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进取精神;据材料“韩非丢掉了隆礼,而大大地发展了重法”“韩非把商鞅论法、申不害论术、慎到论势,加以分析扬弃,发展成为法家的新的思想体系,使他成为法家学说集大成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的思想主张的特点是:以法为本(去礼重法),法家学说集大成(法、术、势结合)。据材料“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得出,韩非子思想主张的特点是:影响深远;据材料“韩非主张用暴力去镇压一切反抗者,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思想主张的特点是:具有进步性与反人民性。【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必须要理清思路。首先,审设问,明方向。本题设问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物·思想·社会”写一则历史短文。其次,读材料,拟标题。依据材料可知,韩非子的思想来自于那个大变革时代,又推动了使得的变革,因而可以拟定这样的标题:社会大变革时代的韩非思想刍议。再次,引用史实,进行叙述。围绕“人物·思想·社会”有关的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论述,表述成文,注意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可以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等角度来阐释韩非子与大变革的关系,具体可以这样叙述: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局面。韩非是法家学说集大成者,他从社会历史进化的观点出发,论证“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主张历史向前看;提出用暴力去镇压一切反抗者,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君主应赏罚分明,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权。在韩国日趋削弱的情况下,韩非曾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强,但不能为韩王所用。但其《孤愤》《五蠹》等著作被秦王政看到了,却大为赞赏,韩非到了秦国,秦王政很高兴。韩非倡导的专制主义思想理论,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确立、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总结论,拔高度。对论述部分进行总结,注意呼应观点,对主题进行一定的升华。依据叙述可以这样总结,总之,人物是社会历史中的人物,其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时代产物,能否及时、有效地转化成现实,推动社会的进步,又受到具体的社会环境制约和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袁世凯政府一面关注事态的发展,一面连日召集政府要员商议对策。当时,阁僚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主张介入,一些地方行政、军政长官和部分驻外使节也纷纷敦请政府早订中立条规。于是,8月6日,中国宣布中立,颁布了中立二十四条规,规定各交战国不得在中国领土领海内有交战行为,不得把中国海陆各处作为攻击敌人的根据地等。日本早就对中国存有野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它终于有了可乘之机。1914年8月8日,“日本舰队已经声势浩大地开始出现在德国租借地胶州湾海岸之外了”。面对日本蠢蠢欲动的态势,国内少数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是无法也无力维持中立的,不如乘机加入战团,还能少受侵害。梁士诒建议,欧战“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侥胜,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于和议中取得地位于国家前途深有裨补”。1916年,大战已持续近两年,协约国方面开始觉得人力不足。尤其是法国,在大战发生前就出现人工缺乏,此时情形更为严重。法国公使康悌受命后遂与梁士诒接洽,希望能招募华工到法做工。此时的梁士诒“外审世界大势,推欧陆战争之胜败,内顾国中变乱,有虞渊日坠之忧危,力劝(袁)项城参战,计已不行,即前者运械助英事,亦渺小,知非建奇功,将来于国际上恐难保持地位”。于是筹划再三,与法使订定“以工代兵”之策,决定向欧洲输出华工。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政府上台,“以工代兵”政策得以延续下来。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这时,在欧洲的华工已近20万。中国华工对协约国的最后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这批华工的确是实现了梁士诒的参战目的,取得了中国在战后的发言权。——摘编自陈剑敏《梁士诒策划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中国参战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洋军阀政府的参战行动。〖答案〗(1)变化:从中立到参战。原因:有识之士推动;日本破坏中立(出兵山东);英法美等推动;北洋军阀内部权力结构变动;争取国家权益的需要等。(2)积极:获得了战胜国的地位,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收回了部分主权;促进民族意识觉醒(增强民族自尊、自信);为以后参与国际事务积累经验等。局限性:被动而非主动,是在列强利诱与威逼下采取的;出于维护北洋军阀自身利益;并未根本改变弱国无外交的局面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巴西曾长期为葡萄牙殖民地,1825年获得独立,建立了新的共和国。19世纪末巴西的工业化开始发展,生产的主要产品包括纺织品、皮革制品、家具、食品饮料等。到1920年前后,巴西仍是一个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国,但已经建立起自己的非耐用消费品工业体系。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期,巴西大量投资于原材料生产,重视能源建设,兴办交通等基础设施,并借助国家资本创办国营企业,迈开了发展重工业的步伐。同时开始实施面向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采用重工抑农政策,制造业部门获得较快发展,工业结构逐步从以非耐用消费品为主过渡到以生产资料工业以及制造业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巴西工业化一反传统进程,资金来源不再以国内储蓄和资金为主,转而依靠国外资本,开始大举借外债,外国资本和技术成了巴西工业的主要推动力。依靠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巴西工业高速发展,制造业不断向世界市场拓展。1968~1974年,巴西的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0%以上,这一阶段因此被誉为“巴西奇迹”。——摘编自翟雪玲等《巴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材料二——摘编自费尔南多·韦洛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巴西的经验教训》材料三1979年,巴西人均GDP为1901美元,韩国是1773美元,但到了2017年,巴西是9821美元,韩国已经高达29700美元,韩国已经是巴西的3倍还多。巴西贫困人口高达5480万,占全国总人数的26.5%,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东北部,有超过40%,乃至近一半的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摘编自翟雪玲等《巴西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