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业1 反应热 焓变_第1页
第一章 作业1 反应热 焓变_第2页
第一章 作业1 反应热 焓变_第3页
第一章 作业1 反应热 焓变_第4页
第一章 作业1 反应热 焓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1反应热焓变(选择题1~8题,每小题6分,9~11题,每小题7分,共69分)题组一中和反应反应热及其测定1.(2023·张家界民族中学高二质检)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缓慢倒入B.揭开杯盖,用玻璃搅拌器搅拌,让溶液混合均匀C.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器代替环形玻璃搅拌器D.改用等浓度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对实验结果无影响2.下列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能代替玻璃搅拌器,用于搅拌反应物B.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l)释放的热量都约为57.3kJC.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读取混合溶液不再变化的温度为终止温度D.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52.3kJ,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所用酸、碱溶液浓度过大题组二反应热焓变的概念3.下列关于内能和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内能的变化等于焓变B.气态水和液态水所具有内能一定不相同C.焓的大小受体系的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D.内能只与物质的种类、数量以及聚集状态有关4.在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焓是指物质所具有的内能B.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C.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放热反应的ΔH<0,吸热反应的ΔH>0题组三反应热产生的原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B.图2为吸热反应,分解反应均为吸热反应C.反应热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D.浓硫酸溶于水时,体系的温度升高,该过程属于放热反应,能量变化可用图1表示6.已知在25℃、101kPa下,1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2O(g)分解为H2(g)与O2(g)时放出热量B.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乙>甲>丙C.H2(g)具有的能量高于H2O(g)具有的能量D.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kJ7.已知H2(g)+Cl2(g)=2HCl(g)ΔH=-183kJ·mol-1,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物质H2Cl2HCl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kJ436a4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243B.1molH2(g)和1molCl2(g)的总能量小于2molHCl(g)C.1LH2(g)和1LCl2(g)完全反应放出183kJ热量D.生成2molHCl(l)的能量变化小于183kJ8.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H2O中H—OO2中O=OH2中H—HH2O2中O—OH2O2中O—H键能/(kJ·mol-1)463496436138463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mo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2H2Oeq\o(=,\s\up7(光照),\s\do5(催化剂))2H2↑+O2↑B.过程Ⅰ吸收了926kJ能量C.过程Ⅱ放出了574kJ能量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9~11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将V1mL1.00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0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热反应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该类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B.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C.形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反应热D.由CaCO3(s)分解生成CaO(s)和CO2(g)的反应是吸热反应11.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所需的能量(kJ)是()A.194B.391C.516D.65812.(10分)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它不仅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而且在生产、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影响,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长,出现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恶劣现象,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显得尤为重要。Ⅰ.(1)已知工业上采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备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Ⅱ.已知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2(g)+6H2(g)=CH2=CH2(g)+4H2O(g)(2)几种物质的能量如表所示(在25℃、101kPa条件下,规定单质的能量为0,测得其他物质生成时的反应热为其具有的能量):物质CO2(g)H2(g)CH2=CH2(g)H2O(g)能量/(kJ·mol-1)-394052-242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1。(3)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C=OH—HC=CC—HH—O键能/(kJ·mol-1)803436615a463则a=________。13.(21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试剂:100mL0.50mol·L-1盐酸、50mL0.50mol·L-1NaOH溶液、50mL0.50mol·L-1氨水。已知弱碱电离时吸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______________,其能否用铜质材料替代?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中隔热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浓度为0.50mol·L-1的酸溶液和0.50mol·L-1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g·mL-1),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测得温度如下:反应物起始温度t1/℃最高温度t2/℃甲组(HCl+NaOH)15.018.3乙组(HCl+NH3·H2O)15.018.1①两组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HCl(aq)+N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