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樟树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鸦片战争后,上海所在的江浙地区成为了生丝出口的主要地,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丝出口由江浙地区转向广州,并且在广州还出现了最早的近代机器缫丝工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对上海严格控制 B.广东受到了清政府的扶持C.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政治局势影响经济的发展2.观察下列示意图,按照正常时序,“?”处应填入A.辛亥革命 B.宋教仁遇刺案 C.护国运动 D.伪满洲国建立3.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的民主改革A.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B.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C.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D.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4.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族提出“退回东北”,建立独立政权;蒙古上层制造“外蒙独立”,西藏达赖喇嘛在英国的唆使下发起了“西藏独立”。南京临时政府将“反满兴汉”口号转变为汉、满、蒙、回、藏为基础的“五族共和”理论,这一转变A.表明中华民国反侵略的决心 B.有利于以和平方式促成政权的过渡C.赋予社会革命新的时代内涵 D.进一步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这段叙述意在强调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盛行 D.国际力量形成“一超多强”局面6.1872年李鸿章筹办轮船招商局,实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后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下表是轮船招商局1873年至1884年的利润分配表。这样的资金来源和利润分配比例项目数额(两)占利润比例(%)股息97083433.16利息178119160.85积累155630.53其他1597525.46A.证明其商办民营的企业属性 B.进一步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C.使商股股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D.有利于轮船招商局的扩大发展7.20世纪30年代,在江西和广东边界地区的市镇上,可以买到英美烟草公司的哈德门牌卷烟。1934年,一名中国记者写道:“许多村民不知道孙中山,但几乎没有地方不知道‘大英牌’香烟的”。这反映当时A.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有限 B.底层农民是外国烟草的消费主力C.英美加强对中国的烟草倾销 D.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8.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神农本草经》9.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指出要根据“鸟”(经济)的需要,设计“笼"(计划)的大小,并不断地调整“笼”的尺寸,使“鸟”既能在“笼”中充分地飞翔,又不被"笼”因死。“鸟笼经济”的提出意在A.在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 B.摆脱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10.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杨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C.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D.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11.有学者研究发现,现代流传的明清时代的活字版丛书有20多种,经、史、子、集的单行本千余种,这与同一时期数以万计的雕版书籍相比是无法比拟的。这说明A.活字印刷大大推进了文化的繁荣B.活字印刷工艺长期没有得到改进C.雕版印刷在明清仍是占主导地位D.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技术更先进12.从1928年起,美国证券商大幅开辟贵宾室,配备大量供女性阅读的杂志,并派专人讲解投资规则、股市变化和提供投资咨询,大力倡言“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富人”。这主要反映了美国A.妇女解放运动成效显著 B.金融业跃升为国家的支柱产业C.股票投机狂热已现端倪 D.平等理念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庄园是英国中世纪的基层组织。12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创建和复兴活动,不少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农奴还常利用领主法庭及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1200年英国王室法令明确规定,如果农奴在城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身份。“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成为当时流行谚语。但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他们的生计是与耕地、牧场联系在一起的,很难一走了之。13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此后劳役折算为货币,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什么区别。1348—1354年发生的黑死病,英国人口下降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农奴要求摆脱庄园,发起了群众抵抗,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全面崩溃,英国社会逐渐形成一个富裕农民阶层。此后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到1750年英国被誉为“欧洲的粮仓”。——摘编自候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当中国农民家庭棉手工业开始受到洋布洋纱的冲击时,即引起人们的注意。1846年,包世臣就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从非产棉区到产棉区,洋纱洋布的市场逐渐扩大。随着自然经济解体,大量失业人口只能涌向本已紧张的土地之上:失去副业的农民无力支付高额地租,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部分人口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畸形繁荣,但作为消费型城市,工业产业并不发达,其结果是大部分人只能过着寄生虫般的闲人生活,或者沉迷于追逐权力;传统士人讲究叶落归根,而现代大学学到的东西常常是来自西方的知识,当学生毕业回到乡村后无人与他讲话,没有人理解他,也就不再回乡。乡村流失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人才。——摘编自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费孝通《中国士绅》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特点。(3)结合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中英两国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不同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19世纪70年代的矿业政策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江浙地区的生丝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体现了政治局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排除;B选项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C选项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出现,不是产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排除。故选D。2、C【解析】
根据“二次革命”“洪宪帝制”可知均是与袁世凯当皇帝有关的事件,那么在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组织讨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故答案为C;辛亥革命是1911年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运动,而袁世凯称帝是在1915年,不符合题意,A错误;B是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排除;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政权建立伪满洲国,与1915年的洪宪帝制没有关系,D错误。3、C【解析】材料“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反映了梭伦的民主改革采取中庸原则,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故C正确;梭伦改革协调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梭伦改革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故B错误;缓和阶级矛盾是为了稳定统治,故D错误。故选C。4、B【解析】
材料表明中华民国成立后,面临着满、蒙、回、藏等民族问题,而五族共和理论的提出有助于缓解民族之间的矛盾,增加民族认同感,进而有利于以和平的方式促成政权的过渡。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处理国内民族问题,不涉及反对外来侵略,A错误;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不属于新的内涵,C错误;五族共和强调五大族群和谐相处,共建共和国,不能体现出民主的思想,D错误。故选B。5、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材料表明二战后确立起的美苏的两极格局,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出现和发展,中国的不断壮大,这些新兴力量的崛起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A项错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盛行,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C项排除;“一超多强”的局面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D项排除。故选B。6、B【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在企业利润分配中股息和利息的比重较大,这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因此B选项正确;轮船招商局是官商合办,A选项错误;在资金构成中官股所占比例远超商股,官股是最大受益者,C选项错误;企业利润中积累过少,股息和利息发放过多,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发展,D选项错误。故选B。7、D【解析】
据材料“买到英美烟草公司的哈德门牌卷烟”“许多村民不知道孙中山,但几乎没有地方不知道‘大英牌’香烟的”可知,在较偏远农村地区都知道英美的香烟,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影响,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无法得出底层农民是外国烟草的消费主力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英美加强对中国的烟草倾销是材料表象,不是本质,故C选项错误。8、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B项正确;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都不是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ACD三项错误。9、A【解析】
陈云“鸟笼经济”指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减少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际是要在在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否定计划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尚未澄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没认识到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不符合题意;只有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才科学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项。11、C【解析】
明清时代的活字版丛书与同一时期数以万计的雕版书籍相比是无法比拟的,说明明清时期雕版印刷占主导地位,故选C;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明清活字版丛书少于雕版书籍不能说明活字印刷工艺长期没有得到改进,也不能说明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技术更先进,排除BD。12、C【解析】
1928年美国证券商针对女性在内的广大社会成员进行的大量投资与宣传活动,体现了美国的股票投机狂热已现端倪,C项正确;证券业开设的贵宾室中配备大量供女性阅读的杂志是为了吸引女性投资者,不能说明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效显著,A项错误;金融市场的投资热潮不能说明金融业跃升为美国的支柱产业,B项错误;平等理念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不是材料要反映的最主要问题,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复苏;欧洲多元法律体系提供保障;农奴的不懈斗争;货币地租的推动;黑死病的影响;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的影响。(2)特点:主要受西方侵略所致;棉纺分离,纺织分离,耕织分离;带有地域性和不均衡性。(3)影响:中国:乡村人地关系和租佃关系紧张;乡村人才和财富流失严重;城市畸形繁荣,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英国:推动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乡村阶级结构,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推动英国由农业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方自然经济的解体。从英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以及影响、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等方面来分析。【详解】(1)从材料“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创建和复兴活动”“农奴还常利用领主法庭及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13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1348-1354年发生的黑死病”“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中可以概括出答案。(2)根据材料“棉手工业开始受到洋布洋纱的冲击”“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受西方侵略所致;棉纺分离,纺织分离,耕织分离;带有地域性和不均衡性。(3)从材料“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推动城市畸形繁荣”中可以概括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从材料“欧洲的粮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英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14、(1)政策: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楼承板型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杜奥设备凝点测试仪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轴承研制项目管理策划方案
- 玛丽琳三天的培训总结
- 肠癌临床护理路径
- 典雅大气古典风中国风模板
- 联动市场与研发的主管工作思考计划
- 成功人士的工作计划解析
- 提高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方法计划
- 保安合同条款的安全管理计划
- 新疆润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煤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人教】七下英语不规则动词表(背诵+默写)
- 文化娱乐行业2023年度艺人经纪工作总结
- GB/T 45155-2024质量管理理解、评价和改进组织的质量文化指南
- Unit 3 Faster,highter,stronger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road to success群文阅读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沈阳市地图课件
-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 上海大学通信学院复试专业课英语
- 企业管理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 清明节传统文化知识主题班会184
- UL987标准中文版-2019固定和固定电动工具第八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