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市示范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科学种族主义学说。在《人种不平等论》中,戈宾诺将人类划分为四个主要人种:非洲人描绘为愚钝懒惰的人群;亚洲人聪慧但驯良;美洲土著迟钝而傲慢;只有欧洲人充满智慧、高贵,并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思想本质上反映了A.种族主义成为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属品B.欧洲各国社会与文化的差异C.生物进化论思想在人类社会中的异化D.欧洲势力在世界的主宰地位2.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部分数据情况。据此可知A.中国贸易的世界比重上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D.外贸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3.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前计划经济国家开始拥抱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并从中分享贸易、跨国投资和技术外溢的收益。目前构成全球贸易总额84%的164个WTO缔约成员国中,超过半数是在1995年1月1日确定的创始成员国之后加入的。这表明A.全球化扩大了多边治理体系范围B.世界格局变化冲击了旧的经济秩序C.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D.世界经济格局和权重发生显著变化4.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终结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设立内阁,奉旨办事。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开始设立军机处,渐渐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名誉职务,军机大臣更有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内阁其实就是明代决策机构 B.军机处是清代中央一级政府C.宰相制废除后相权随之消失 D.废除宰相制后相权弱而未亡5.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材料表明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6.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同盟会宣言》中规定分“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个相互嬗进的时期,以渐趋实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A.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国民革命性质发生嬗变C.孙中山的政策趋向工农群众 D.民主革命内涵不断丰富7.1848年,在《瀛寰志略》刻印过程中,有人对书中将《皇清一统舆地图》置于亚细亚图之后深感不安,建议应将《皇清一统舆地图》置于卷首,徐继畲接受了此建议。该书出版后,引起极大的非议,徐继龠被指“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这说明A.国人的民族意识得到觉醒 B.学术研究服务于政治需要C.中体西用观念被国人认可 D.传统的天下观念亟待突破8.1971年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基辛格表示:(1)承认属于中国。(2)美国不再与中国为敌,不再孤立中国,在联合国内将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但不支持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7月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这一公告的发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表明美国欲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D.标志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9.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A.丰富“一国两制”内涵B.设定香港自治底线C.肯定“港人治港”方针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10.20世纪90年代,“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外交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我国政府在对外关系中,积极努力构筑“伙伴关系”框架。中国做出这一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是A.不结盟政策已不合时宜 B.多极化趋势的深度发展C.反殖反霸成为时代潮流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1.下表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时间具体措施1938年4月报纸开辟“防疫”专栏,宣传清洁卫生和防疫常识1940年6月设立卫生处,各县设置卫生科员,各乡设卫生委员会1941年印发防疫传单,举办卫生晚会、卫生宣传周、卫生展览会等1942年5月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A.抗日救亡事业不断发展 B.陕甘宁边区疫情日益严重C.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熟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12.1958年到1978年,小岗村减少了半数人口、半数耕地以及三分之二的牲口,每一个人每年产出的粮食则由五百公斤减至五十公斤……每临秋冬时节,小村家家闭门堵户,老幼相携,在他乡乞讨。此种现象出现说明()A.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 B.联产承包未能解放生产力C.自然灾害危及农民生存 D.计划经济挫伤革命积极性13.唐朝时期,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然后给所考之官发考牒,作为其官职迁降的依据之一。此制度具有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等特点。这种制度A.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B.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C.旨在防范地方叛乱 D.弥补了科举制的弊端14.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表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赞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传统儒学的权威地位15.如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C.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D.国家“211工程”计划开始实施16.有数据显示,罗斯福新政推行后,商品仍然大量过剩,失业大军依旧高达900多万人,期间(1937—1938年)还造成了新的经济危机,有学者据此认为罗斯福新政没有也不可能造成经济复兴和高涨。该学者的观点A.全面认识了罗斯福新政 B.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C.充满了主观臆断的色彩 D.认为新政是经济危机的根源17.以历史事件为素材的诗歌、散文特别是历史剧在16世纪的英国深受欢迎,如托马斯·马洛里的《亚瑟王之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这些作品中关于不列颠的神话起源被不断提及,这有助于A.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文学艺术的大众化C.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控制 D.代议制政治的发展18.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的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材料中的“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A.注重经典考证 B.针砭社会时弊 C.批判理学旧说 D.学习西方文化19.下图剖析19世纪40年代后中国内部的社会变动情况。据此可知,当时A.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B.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与保守性C.西方宗教传入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D.中国各地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20.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精美的睡袍,为了能使书房中的家具与睡袍相称,最后他把书房中的家具全部换掉了,但他却感觉“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狄德罗意在A.指明国家政治要顺应民主潮流 B.批判人们对于财富的无限追求C.揭露封建神学束缚了人们精神 D.告诫人们应该理性地对待生活21.北宋初年,政府曾劝谕江南以至福建、广东等地种植原北方主要粮食品种粟、麦、黍、豆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中最著名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也较前扩大。这说明A.北宋统一促进农作物品种交流 B.北宋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优良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 D.对外开放有利人民生活改善22.强势的宋太宗曾说:“无为之道,朕当力行之”;宋真宗曾对大臣说:“军国之事,无巨细必与卿等议之,朕未尝专断,卿等固亦无隐,以负朕意也”;宋仁宗时“事无大小,悉付外廷议”。由此推知,当时A.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道家思想产生影响 D.中央集权大大削弱23.下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A.中书省B.宣政院C.枢密院D.行中书省24.1942年至抗战结束,中共提出的诸多诉求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尤其是1944年9月,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的政治建议,不仅得到中间党派的响应,甚至连美国也表示支持。这反映出抗战后期A.中共与美国外交密切 B.中共政治形象的变化C.美国企图放弃国民党 D.国民政府合法性减弱25.与法德等欧陆国家相比,美国在现代化启动时期最突出的优势是A.自然资源丰富 B.没有封建传统束缚C.外来移民数量庞大 D.发明众多科技领先26.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树立皇帝绝对权威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隐患27.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类别吏部直接任命察举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其他比重50.2%25.4%14.2%10.2%A.太学考试开始出现 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2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29.西周中后期,土地买卖和转让的现象开始出现,只是这一时期土地在进行转让时还要经过必要的程序,以示此为天子所允许的行为。由此可知当时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王室地位下降C.土地私有成为主流 D.诸侯争霸激烈30.德国哲人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以下文明成果产生于该“轴心时代”的是A.楔形文字 B.十二铜表法 C.甲骨文 D.伊斯兰教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士人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宋初石介极力主张为文必须与倡扬儒家之道结合起来,要文道统一。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面对社会危机,士大夫“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范仲淹上书皇帝,直陈天下危机,呼吁“变通”、“更张”,发起了以澄清吏治为重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在上书中告诚“享国日久矣,此诚当恻怛忧天下”,他发起的熙宁变法运动把宋代政治变革推向高潮。——摘编自郭学信《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材料二甲午战争之后,士大夫开始非常自觉而积极地改变,以期回应“西潮”的挑战。1895年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已经“与自强运动时期颇不相同,自强时期的求变求新,尚是相信中国的道统、中国的文化不可变,故其求变求新仅及于器物层面,而他们已经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亦必须同时有所改变”。激进的变法者们为了挽救危亡,引入了从达尔文、斯宾塞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找新的正当性依据。——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群体意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士大夫回应西潮挑战”的表现并指出其影响。32.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麻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綴结构发生新变化。——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隆庆元年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添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商几乎遍布金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撒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变化。(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物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3)有学者认为,商品经济繁荣促使明朝中后期萌动社会转型。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厘金制度创设于清代晚期,民初以来许多人士曾多次要求废除这一制度。1928年,全国共有厘卡735个。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财政会议决定由财政部组织全国裁厘委员会,裁撤厘金及一切国内通过税,决定裁厘后征收油类、茶类、纸类、木棉、家畜、茧、大豆、棉花、各种重要矿物等16种特种消费税(简称特税)。特税虽比厘金进步,但由于将许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列入纳税范围,对工商业者仍然是一个沉重负担,故许多地方要求裁厘时不征特税。因此,废厘未实现。后国民政府下令于1930年12月31日止将全国所有厘金永远废除。1931年4月又严令停办特种消费税。同时,开始普遍推行统税政策,即对国内工业品按照一物一税原则,进行一次性征收。统税与关税、盐税同为三大税源。统税收入1931年为7500万元,1934年为11600万元,1936年达13200万元。——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第92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在《人中不平等论》中,欧洲人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结果不是自然的结果,而是人为的划分,说明欧洲势力在当时的世界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故选D。近代美国同样也有种族主义,由此可知种族主义并非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属品,排除A;《人种不平等论》强调的是亚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和欧洲人之间的区别,而不是欧洲内部之间的差异,故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生物进化论》在1859年才发表,而材料中这种对人的归类从19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故材料所述与生物进化论的异化无关,排除C。2、C【解析】
根据表中的统计信息可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其在GDP中的比例都有十分明显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了中国在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统计中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进出口总额的发展及其在GDP中的比重上升,不能得出外贸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的结论,ABD三项不符合题意。3、A【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前计划经济国家拥抱经济全球化,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找到了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中特定的位置,积极融入多边治理体系,这扩大了多边治理体系范围,故选A项;材料信息未体现旧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故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故排除C项;D项中的“权重发生显著变化”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4、D【解析】
相权与君权是矛盾里的统一体,二者共存亡,所以出现了宰相制度废除后,又有了地位等同于宰相的内阁等机构。D正确;依据材料“奉旨办事”来看,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A排除;据所学可知,军机处只能跪拜笔录,实际上是皇帝的内廷机构,B排除;内阁、军机处的存在证明相权只是遭到了削弱,没有随之消失,C排除。故选D。5、D【解析】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过程中,义和团显示中国人民抗争精神,粉碎列强瓜分中国梦想,D项正确;孙中山的言论强调的是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因受到中国人民抵抗而转变了对华殖民策略,“庚子赔款”加重中国百姓负担与孙中山强调的内容不一致,排除A;孙中山显然认为面对侵略,中国人的抵抗是有重大意义的,排除B;《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与题干中孙中山强调的方向不一致,排除C。6、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孙中山所主张的“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和“宪法之治”,也就是实现“共和”须分三步走,即军政、训政和宪政,五四运动后孙中山认识到工农的力量,故提出联合工农以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反映了孙中山民主革命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故D项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项;国民革命性质仍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B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排除C项。故选D。7、D【解析】
依据材料“建议应将《皇清一统舆地图》置于卷首”“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来看,古代中国天朝上国的观念还未改变,传统的天下观念亟待突破。D正确;民族意识觉醒于甲午中日战争后,A排除;材料主要说明当时中国民众尚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学术研究服务于政治不符合材料主旨,B排除;19世纪60年代才出现中体西用的观念,C排除。故选D。8、C【解析】
这一公报是1971年发表的,宣布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故答案为C项;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是日内瓦会议,排除A项;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第26届联大,排除B项;新中国建立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D项。9、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央政府对香港管理的权限问题,没有阐释“一国两制”,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可得出邓小平考虑的是对香港管理的底线,故B项正确;肯定“港人治港”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谈到香港分裂的内容,故D项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大业·香港回归祖国10、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并深入发展,“要对话而非对抗,要合作而非冲突”,所以我国政府积极发展平等、合作、互利和依存的伙伴关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新时期我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并非不合时宜,排除;此时的时代潮流是和平与发展,C选项错误;D选项是在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的重要谈话,与该政策调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故选B。11、A【解析】
题干表格中的防疫措施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不断完善,这体现了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对抗日救亡事业的支持与配合,反映抗日救亡事业不断发展,故选A项;材料呈现的是陕甘宁边区对疫病的预防,并未提及疫情,不能说明疫情日益严重,排除B项;近代卫生体系包含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仅从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预防工作无法反映这一体系的成熟,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的是全民族共同抗日,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2、A【解析】
“1958年到1978年”是实行集体化生产的人民公社时期。“粮食则由五百公斤减至五十公斤”“小村家家闭门堵户”的现象说明农村生产力的极度下降,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急需进行,A正确;此时尚未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自然灾害危及农民生存,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并不是说明计划经济挫伤革命积极性,D错误。13、B【解析】
根据材料“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对官员的定期考核,有利于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对官员的考核,没有涉及削弱相权,A项错误;材料涉及定期考核的官员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与防范地方叛乱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主要弊端是考试科目主要限定在儒家经典,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材料所述对官员的考核制度不能弥补科举制的弊端,D项错误。14、A【解析】
根据“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可知,陆九渊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反对拘泥于古人经书,故A正确;陆九渊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反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B错误;陆九渊主张自身的修习与领悟,并非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排除C;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仍然属于传统儒家思想,D错误。15、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背景是,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项正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都是在21世纪初,AB两项错误;1995年国家开始正式实施的“211工程”计划,不是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背景,D项错误。16、B【解析】
由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推行后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者从一些数据得出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史实依据,说明材料所述现象建立在一定史实的基础上,B项正确,C项错误;数据只是揭示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方面,所以该学者并没有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A项错误;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非新政,D项错误。17、A【解析】
“关于不列颠的神话起源不断提及”强化了对不列颠的认同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从而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选A;B项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摆脱罗马天主教控制的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代议制发展的内容,排除D。故选A。18、D【解析】D道咸是道光和咸丰年间,应该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此时国人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属于新思想萌发,D正确;A是乾嘉年间学风研究;B属于经世致用思想;C属于明清之际儒学批判思想。19、A【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的民族矛盾,使国内阶级矛盾更加激化,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答案为A项;B项没有反映题干主旨,排除;近代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点睛】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中出现了新的因素,即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中国所带来的民族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暴动此伏彼起,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20、D【解析】
材料中那件睡袍引起狄德罗生活不断改变,这是生活过于感性化的结果,狄德罗感觉“被胁迫了”,故材料意在告诚人们要理性对待生活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问题,且狄德罗的态度不是顺应,而是不能盲目追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对财富的追求,而是对生活环境不做判断的改变,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封建神学,更不能说明其对人们精神的束缚,排除C项。21、A【解析】
材料“北宋初年”政府劝谕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交流和推广,是在南北基本统一前提下才能实施,A项正确;材料可以体现北宋政府重农,但没有体现抑商,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指出,“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没有说明“粟、麦、黍、豆”、“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是否是优良品种,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占城稻”“从越南引进”,还有其它农作物没有说明是通过外交渠道引进的,排除D项。故选A。22、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的皇帝关于国家政事决策这方面交给朝臣商议决定,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也说明当时君主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A正确;材料未涉及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B排除;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材料未涉及,C排除;宋朝通过削弱地方的军事、司法和军事的权力,大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D排除。故选A。23、A【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及大都”即可判断出是元朝的行省制,其中中书省直辖的地区叫腹里,包括现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东以及内蒙的一部分,A选项符合题意;宣政院主要是管辖西藏地区,B选项排除;枢密院掌管的是军事,C选项排除;行中书省管辖的是除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西藏地区外的地方行政制度,D选项排除。24、B【解析】
根据题干“中共提出的诸多诉求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政治建议,不仅得到中间党派的响应,甚至连美国也表示支持”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积极抗战及贡献使得中共的国际地位有很大的提高,故B项正确;在中国局势中美国支持国民党政权,而非中共,排除AC两项;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仍为中国在国际外交上的代表,排除D项。故选B。25、B【解析】
美国是通过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的国家,没有封建传统的束缚,选项B正确;自然资源、移民数量以及科技均不是美国的突出优势,选项A、C、D排除。26、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手段,因此D选项正确;这些措施造成了北宋冗官、冗兵、冗费,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并非皇帝绝对权威的树立,B选项错误;C选项只是手段和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选D。27、C【解析】
根据材料,两晋南朝入仕的官员中,一半以上是吏部直接认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魏晋时期选官权正向中央集中,C选项符合题意;太学考试“开始”出现是在西汉时期,A选项错误;材料只显示出“察举”选官在其中占1/4,没有提供其注重才能的相关信息,B选项错误;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占的比例较小,不能说明其升迁缓慢,D选项不符合题意。28、A【解析】试题分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权即创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因此不管是那个民族为君主,也是要革命推翻的。故选A。BD有反满统治,建立汉族政权的意思,与材料不符。C说的是平均地权。考点:辛亥革命点评:辛亥革命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29、B【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买卖和转让实际是对井田制的破坏,说明了周王室的权力和地位的下降,故B正确;小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土地私有制成为主流,并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诸侯争霸,故D错误。30、B【解析】
《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前449年,符合轴心时代,故B正确;楔形文字产生于前3400年,与材料不符,A错误;甲骨文产生于商朝,距今约有3600多年的历史,故C错误;伊斯兰教产生于七世纪的阿拉伯半岛,故与材料不符,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具有忧患意识;主张改革、变革。原因:受佛道冲击,儒学面临危机;儒家知识分子的传统;宋代长期和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处于劣势;宋代积贫积弱,面临严重危机。(2)表现:传播进化论,宣传物竞天择;提出变法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影响:传播了民主思想形成维新思潮;激发起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促进了民众觉醒。【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呼吁‘变通’、‘更张’,发起了以澄清吏治为重点的庆历新政……他发起的熙宁变法运动把宋代政治变革推向高潮”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忧患意识、主张改革等方面概括其特点。原因:依据材料一中“宋初石介极力主张为文必须与倡扬儒家之道结合起来,要文道统一”、“面对社会危机……直陈天下危机”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儒学面临危机、儒家知识分子的传统;长期和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并处于劣势、宋代积贫积弱面临严重危机等方面说明其成因。(2)表现:依据材料二中“引入了从达尔文、斯宾塞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信息结合所学从传播进化论,宣传物竞天择、提出变法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英语一轮教材复习 九年级(上) Unit 4-2
- 绿色营销(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海头中心渔港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课件
- 《肩周炎幻灯片》课件
- (部编版八年级《政治》下册课件)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
- 《离骚字词归纳》课件
- 《bA人工挖孔桩》课件
- 合同管理员岗位竞聘演讲汇报报告范文模板
- 连锁药店员工聘用协议
- 2023年北京市燕山初三二模英语试卷及答案
- 机场视频监控安全防范方案
- GB/T 44843-2024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规范
- 2024年秋新人教PEP版3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5 Part B Start to read
- 孙悟空课件教学课件
- 新能源行业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方案
- 影视剧组安全管理规定及应对措施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 24秋国开《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1答案(第2套)
- 交通事故纠纷协议书模板
- 4.2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