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兵种高等教育院校装甲装备管理探析_第1页
陆军兵种高等教育院校装甲装备管理探析_第2页
陆军兵种高等教育院校装甲装备管理探析_第3页
陆军兵种高等教育院校装甲装备管理探析_第4页
陆军兵种高等教育院校装甲装备管理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军兵种高等教育院校装甲装备管理探析

摘要:院校部队的装备工作中应围绕以教学保障为中心任务展开,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条件下装备保障工作形势,积极探索新装备成建制保障模式,从加强装备日常管理、确保器材供应及时、科学装备调配保障、守住安全底线等方面不断提高保障工作能力,服务好教学保障中心工作。关键词:高等教育院校;装备技术;装备管理院校部队的装备工作中应围绕以教学保障为中心任务展开,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条件下装备保障工作形势,积极探索新装备成建制保障模式,不断提高保障工作能力,服务好教学保障中心工作。一、严格落实制度,加强装备日常管理(一)严格标准,加强管理在装备管理方面,要严格按照装备技术管理的相关要求,计划、组织、控制好装备动用使用、保管保养及技能训练,做到管理标准明确、内容细致、手段务实、秩序规范,切实提高分队装甲装备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的管理水平。一是增强装备动用使用的计划性。要坚持“计划使用、均衡修理”的原则,利用车务、维修业务管理系统,健全单车基础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修理计划。严格遵守装备动用规定和操作规程,控制勤务用车,确保车辆摩托小时储备形成梯次,积累持续的保障能力。二是落实维护保养的经常性。要严格执行等级保养制度,全面落实换季、车场日和装备回场后的保养要求,及时恢复装备技、战术状况。装备部门要建立登记制度,加强跟班检查指导,将各分队装备日常的维护保养情况作为评比先进的第一条件,以检查的经常性促进管理。三是坚持装备技术保障的可持续性。要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任职教育模式下教学、训练任务对装备的使用需求,加强装备的宏观调控,适时调整装备保障计划,做到既满足教学保障用车的需要,又能按规定动用、按计划使用,增强装备工作可持续发展。(二)按照条例要求,提升技术保障水平在技术保障训练方面,要按照《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条例》要求,利用好专业自训、车场日、等级保养等时机,组织开展好乘员的专业技术保障训练和维护保养技能训练。同时组织实施好业务部门、使用分队技术军官、修理分队军官、修理工、器材保管员的合成训练,使其在“三熟悉”、“四会”的基础上,生成分队的技术保障能力。(三)谋划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新装备成建制保障能力要根据院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以及新形势下教学保障的转变,以新型装甲装备为主体、其它装备为辅助的教学装备保障体系必将加速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认清形势,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克服新装备数量少、不成建制的困难,宁愿“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加强新装备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乘员的操作维护技能,进一步提升分队新装备保障水平。(四)继续加强指导,确保装备技术革新取得突破针对院校教练部队近几年在装备技术革新工作方面“疲软”的现状,彻底转变当前的工作思路、改变工作状态,利用院校顺利转型的资源优势,积极组织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学术研究、交流活动。鼓励各类人员开展实用的技术革新,组织各类技术人员加强学习,提升其理论水平,组织撰写学术论文,积极推广应用技术革新成果,制定推广计划,安排好成果应用所需的经费和其他资源,促进成果应用和转化。对在技术革新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二、提升维修质效,确保器材供应及时随着院校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入,院校部队应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的新变化、新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车计划,并根据情况实时进行调整,努力提高器材保障与装备维修水平,全面适应院校的所有装备保障任务。(一)提升修理业务工作水平加强对修理分队的日常指导,进一步完善车间管理制度,以维修规范化促进维修任务的完成和维修质量的提高。适时组织技术干部骨干集训、专业自训和技能比武,提高官兵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技术、用技术的热情。严格执行各项修理规定,落实各类装备的修理范围和质量检查标准,确保修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器材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坚持器材请领程序,尽力避免浪费。加强对器材保管员的技能培训,完成回收器材建档、上架与处理机制,健全正规的器材保障秩序。(二)加强器材管理手段建设一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针对院校教练部队装备多、型号杂、日常管理难度大所导致的器材种类繁多的特点,在完善各项登记统计制度的同时,要积极运用总部配发的装甲装备器材信息管理系统等实现器材管理动态化、直观化、自动化、模式化,增强日常管理的时效性。二是要加强规范化建设。装备器材管理工作点多面宽,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因此需要在管理的全过程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机制。三是要加强制度化建设。今年要进一步落实库房责任制,把装备器材管理责任明确到具体人员,严格器材申领制度,做好器材出入库工作。(三)加强修理人才队伍培养要依据教学需求和保障需要,拓宽培训渠道,区分层次标准,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利用院校教学资源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为技术骨干搭建学习平台,通过专业培训、外训和自训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高乘员和修理工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新装备保障能力,计划根据教学保障面临的新课题,继续加强新装备使用、维修的培训和研究,巩固提升新装备的保障能力。结合装备保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学术研究,重点放在装备管理和维修的精确化、信息化监控和统计、维修工艺、工具的技术革新和改造以及学术论文的发表上。另要建立修理工训练考评机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检查评比,制定合理的奖惩规定,促进维修保障工作的制度化管理。三、统筹安排使用,科学装备调配保障院校部队装备调配保障,是为保持院校部队装备满足教学保障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装备保障活动。当前院校部队装备型号种类多,但同种型号新装备数量较少,很难满足日益繁重的教学保障需求。部分专业的新装备教学只能用老旧装备代替,甚至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严重影响了院校新装备教学能力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尽快解决当前窘境,需做好以军事改革为契机的院校装备工作建设。(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对院校新装备保障建设投入要充分认识院校装备教学在部队战斗力形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全军共同办院校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主管院校的领导机关要加强对院校新装备的投入,改变以往只重视作战部队装备配套,而轻视对院校装备配套的惯性思维,切实解决对院校新装备保障建设“舍得”问题,能第一时间将最新,最好的装备按需优先配备到院校。(二)拓宽教学保障渠道,努力改善装备保障条件在当前新装备配备数量较少情况下,要改善装备保障条件,需要上级领导机关的支持,同时也需要院校单位通过自身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教学装备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渠道。一是向上级申请,将部分老旧装备部分功能进行适当改装,以达到同等教学的教学目的。二是建设与新装备的同等功能、样式的模拟器,主要模拟实装的功能、操作、显示、工作流程等,构建实装训练系统。三是对一些教学急需装备,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方式解决急需。(三)加强院校、科研单位与部队的横向联合院校教育应遵循“服务部队,介入研究,多向交流”的指导思想,加强与部队和科研、生产单位的横向联合,充分发挥部队新装备的优势,以作战需求牵引院校装备教学。因此,需要建立相应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院校部分教员,到新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介入科研、生产,收集第一手资料,到部队对口岗位进行见习或代职锻炼,使他们成为理论根底厚实、专业技术精湛、实操技能高强的技术人才;同时还应把部队优秀指挥员调到院校任职或任教,通过多向交流,使院校和部队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四、加强管理举措,坚决守住安全底线随着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的进行,院校部队编制人员大幅度压缩,而教学任务随着实战化要求却进一步增加,教学保障力量和教学任务的实施矛盾突出。随着人员和装备大幅度的调整,在管理责任区分、能力素质适应、安全流程再造、人为差错预防等方面,都有一个调整、重建、执行与优化的过程,可能带来教学保障组织和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粗糙与漏洞,装备事故预防工作容易不到位,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直接影响以教学工作开展。为此,对此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一是要强化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防”的装备安全管理氛围。要通过专题教育、业务培训、事故案例剖析等不同形式,对所属人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装备安全管理工作事关个人和单位安全稳定,事关教学保障力的形成。从而增强做好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形成人人讲安全抓安全的良好局面。其次,要利用院校教学资源,提高所属人员抓好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二是要完善并落实安全措施,形成“处处有”的装备安全管理制度。“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安全管理,制度为本。预防事故的发生,最根本的是抓住措施、制度不放,防患于未然。要结合院校单位装备型号多、人员技术不相匹配等客观实际,对上级的规章制度进行延伸和细化,对装备保障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制定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措施,不留死角,并狠抓制度落实。三是要完善安全设施,形成“处处硬”的装备安全管理设施。院校部队装备安全管理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