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1F/wKhkGWbbg4iASnClAAH8ERwYwBg953.jpg)
![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1F/wKhkGWbbg4iASnClAAH8ERwYwBg9532.jpg)
![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1F/wKhkGWbbg4iASnClAAH8ERwYwBg9533.jpg)
![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1F/wKhkGWbbg4iASnClAAH8ERwYwBg9534.jpg)
![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1F/wKhkGWbbg4iASnClAAH8ERwYwBg9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A.企图通过分封巩固统治B.变更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以加强中心集权为目标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广建封国,拱卫周王室,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依据材料“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可知,西汉统治者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的方法来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无论是西周分封制,还是西汉的封国制,最终都导致了分裂割据,解除B;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心集权,解除C;君主专制正式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解除D。2.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四百亩”。引起这种变更的最干脆缘由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铁器牛耕的推广是导致战国时期农业取得革命性发展的最干脆缘由,B项正确;公田变为私田是生产关系的变动、国家走向统一和封建制度的确立是时代背景,三者都不是农业生产力显著发展和个体劳动效率提升的最干脆缘由,ACD三项不符合题意。3.《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推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增加税收D.减弱王国力力【答案】D【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心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减弱诸侯国力力,加强了中心集权,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恩泽贵族只是手段特点,不是最终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族问题,B选项错误;增加税收的举措是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心,且推恩令的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目的,故C选项错误。点睛:A项是误选项,没有理解“推恩令”的真正含义。“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心集权,通过分封嫡长子以外的诸王子嗣,解决地方诸王权力及土地过于集中的问题。4.代田法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创建。《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是A.增加了种植面积B.养息 地力,保苗抗旱C.革新了耕作工具D.减轻了农夫劳动强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实力。通过解读材料可知,代田法的最大特点是“沟垄相间”,提高抗旱实力,旱涝保收。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代田法5.影响下表汉代至宋代南方户口数变更的主要因素是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更表(单位:万户)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气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更【答案】D【解析】【详解】从汉到宋,南方的户数超过北方,这主要是由于经济重心渐渐南移所造成的,故D项正确;ABC不是主要因素,解除。6.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浇灌 B.制瓷C.耕种 D.冶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冶铁业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是东汉杜诗的水力鼓风冶铁。所以选D。7.民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A.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朝中叶以后【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始终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故选D。8.“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C.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答案】B【解析】【详解】“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匠就是指机工,依据所学可知明朝纺织行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B项正确;官营手工业中,工匠被官府限制强制服役,还有特地户籍和机构进行管理,不会有“计日受值”的状况。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确最早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但本题不能反映私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故C错误;机工和机户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劳动力的流淌性比较强,“计日受值”即按劳动付给酬劳,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D项错误。9.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羌。故上自绅富,下至尾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A.商品经济的旺盛 B.重农抑商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的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羌”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观念,这一观念的根源是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商品经济旺盛不是传统重农观念的根源,解除A项;重农抑商是经济政策,其根源也是小农经济,解除B项;D项是制度层面的,不是根源,解除D项。10.发昌机器厂创办于1866年,最早是一个手工锻铁作坊,1869年起先运用车床转变为机器工业,发展快速。后因外商企业压迫排挤,1900年被英商吞并。这反映了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B.民族资本主义受封建主义压迫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快速结束 D.实业救国思潮从理论走向实践【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发展快速。后因外商企业压迫排挤,1900年被英商吞并”可知,材料体现了发长机器厂发展的历程,因外商企业的压迫而遭到排挤并被吞并,说明民族工业发展历程艰辛,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外商企业的压迫和排挤,没有体现手封建主义的压迫问题,B项错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结束是一战结束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19世纪末,并且实业救国是指通过发展实业来救亡图存的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实业救国思潮的从理论到实践的问题,D项错误。11.19世纪90年头,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故意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A.发展快速B.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内部管理不善D.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压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体现的是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压制,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民族工业发展快速的结论,A选项解除。材料未涉及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制,B选项解除。材料与民族工业内部管理不善无关,C选项解除。12.依据海关统计,中国在1913年的进口总额为白银5.7亿余两,1915年减至4.5亿余两,削减了五分之一左右。以后逐年递减,到1918年法国货进口额比战前削减了三分之一,英国货削减了一半,德国货则完全停止进口。上述中外贸易状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A.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C.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D.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逆境【答案】C【解析】进口总额的削减表明中国从外国进口的商品削减,民族工业的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状况会变好,从材料信息来看属于一战期间,因此这种贸易状况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故答案为C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头,解除A项;甲午中日斗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解除B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逆境是在解放斗争时期,解除D项。13.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变更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敬重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未强调资讯方式发生变更,故解除A;道德观念被打破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材料强调的是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故解除B;言论出版是否自由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故错误C;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放映出了人们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厌恶,同时说明白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故正确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名师点睛】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2)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颁布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化人心。(4)社会生活: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俗,肯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14.1914年《申报》报道,上海家庭的祭祖仪式,首先悬列祖先像于中堂之上,详细祭祖仪式如下:“一,肃立。二,向祖先行礼。三,家长献花。四,报告说明纪念意义。五行辞岁礼,卑幼向家长鞠躬。六,合家欢宴。”这一仪式A.颠覆了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 B.受到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影响C.是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产物 D.大大加速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1914年上海家庭的祭祖仪式中,采纳肃立、献花、鞠躬等方式,表明其受到了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影响,B项正确;“颠覆了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与祭祖仪式不符,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起先于1915年12月,C项错误;家庭祭祀仪式与加速“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无关,D项错误。15.下图是一幅1954年出版的宣扬画《将来的工业建设小能手》。该宣扬画反映了当时A.全面落实党的教化方针 B.青少年具有生态环保意识C.重视农田基本水利建设 D.大力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1954年正值国家工业化建设,因此宣扬画《将来的工业建设小能手》反映了当时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建设,D正确;宣扬画的主题是工业建设,与教化、生态环保以及农田水利建设无关,解除A、B、C。16.1978年5月7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提出要有条件、有支配地实行嘉奖和计件工资制度,要规定合理的嘉奖、计件工资方法,严格限制奖金总额和计件超额工资。这表明A.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国有企业改革全面绽开 D.政府尝试突破支配体制束缚【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实行嘉奖和计件工资制度”可知,政府在当时已起先尝试突破支配经济体制的束缚,激励多劳多得,故选D;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12月起先的,这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才初步确立,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解除B;国有企业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头起先的,这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C。17.1990年1月,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期间,特殊提出:“请上海的同志思索一下,能实行什么大的动作,在国际上树立我们更加改革开放的旗帜。”随后,上海A.开发开放了浦东地区 B.确立了“上海五国机制”C.建立了首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D.成为长三角经济开放区的中心城市【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90年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记是开发开放浦东地区,A项符合题意;确立“上海五国机制”是在1996年,B项错误;建立首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是1980年头初的大连,C项错误;上海始终是长江流域改革开放的中心城市,D项错误。18.新航路的开拓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A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沟通加强 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 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答案】C【解析】【详解】“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属于价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沟通加强、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均是属于商业革命的,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解除。19.人们在历史探讨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务的说明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务,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相识。下列用词正确反映了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发觉;侵扰;文明相遇 B.文明相遇;发觉;侵扰C.侵扰;发觉;文明相遇 D.发觉;文明相遇;侵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新航路开拓的相识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视欧洲以外的区域为野蛮荒芜之地,故新航路开拓为发觉;美洲人从社会道德观念动身,自己深受其害,视新航路开拓为侵扰;假如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的开拓则是两种文明的相遇。所以应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拓、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拓·新航路开拓的评价20.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夫货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年约有70%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这一措施A.刺激了经济虚假“旺盛” B.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源C.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实力 D.阻挡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反映的是分期付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旺盛,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祸根,A正确;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B错误;据所学可知分期付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旺盛,而不是实际消费实力,C错误;据所学可知,分期付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旺盛,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D错误。【点睛】,21.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实行“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答案】B【解析】美国政府给遵守全国工业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徽章,被称作蓝鹰运动,故执行机构应当是全国工业复兴署,故选B;联邦银行是与金融相关的机构,农业调整署负责农业生产的复原和发展,紧急救济署负责支配救济工作,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所以解除。22.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C.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正式建立 D.世界经济体系化的发展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三大支柱,共同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D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其次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三个组织标记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并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B项错误;当今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仍占主导地位,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仍有待建立,C项错误。23.亚太经合组织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其中泰国、新加坡、印尼等也是东盟组织的成员国,而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又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这说明A.APEC模式具有包涵性和开放性 B.APEC整合了各区域经济集团C.美国在区域集团中居于主导地位 D.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APEC包含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的成员,APEC的一些成员国还属于不同组织,说明APEC模式具有包涵性和开放性,故选A;材料只能体现出APEC的特点,不能从材料看出“整合”各区域经济集团,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在区域集团中居于主导地位,C错误;从材料不能看出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D错误。24.如图所示,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挥动贸易关税大棒,最终必定反噬自身。之所以说特朗普的贸易战难以达到目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美国缺乏盟友支持C.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D.中国强有力的反制【答案】C【解析】【详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贸易爱护主义是逆潮流而动,它只能增加世界经济的混乱和不确定性,也会给挑起贸易爱护主义的美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困难,故C符合题意;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实力依旧强大,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缺乏盟友支持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D是重要缘由而非主要缘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25.中心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皇帝(秦始皇)……废除了全部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袤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心政府任命并向中心政府负责的官员”。——选自《全球通史》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日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状况适应了元朝疆域宽阔的特点,避开了中心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折服背景。中心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刚好并有效地镇压抗拒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驾驭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限制得到部分弥补。——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并依据所学学问,指出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2)据材料二,分析元代在地方设置行省的缘由?结合所学,说明古代中国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化趋势。【答案】(1)制度:郡县制。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形成中心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历史作用:①加强了中心对地方限制与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心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记;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2)缘由:元朝疆域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历史教训;民族折服。趋势:中心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自主性越来越受压抑。【解析】【详解】(1)制度,依据材料“新皇帝(秦始皇)……废除了全部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袤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等信息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因此这时期新皇帝在地方推行的是郡县制。特点,依据材料“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心政府任命并向中心政府负责的官员”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下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因此中心派遣官员干脆限制地方而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历史作用,依据所学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因此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从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郡县制的实行是中国古代中心集权不断加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标记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缘由,依据材料“这种状况适应了元朝疆域宽阔的特点”可得出元朝疆域宽阔;依据材料“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折服背景”可得出民族折服;依据材料“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避开了中心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行省制度是吸取前朝管理地方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渐渐形成。趋势,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国古代中心对地方的限制不断加强,地方自主性不断受压制,即中国古代中心集权不断加强。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航路开拓后,地中海贸易衰落……17世纪荷兰限制着波罗的海地区、大西洋地区乃至地中海与北欧地区的贸易,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拓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继意大利诸城邦后……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经济中心。——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材料二:由于“航海条例”的取消,运输费降低,从而降低了英国工业品的价格,增加了其竞争实力。英国的机床、机车等重工业产品也越来越畅销,从1845年到1870年的25年中,英国机器输出量增加了一倍。1870年英国的贸易总额竟达到近五亿五千万英镑。当时英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居首位,成千上万的英国轮船,满载着英国工业品飘洋过海,远销其殖民地和落后国家,从那里攫取了大量的原料和粮食运回本国。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摘编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材料三: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工业规模的逐步扩大须要运输和通信技术得到极大增加;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世界的财宝,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经济中心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工厂”的。(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答案】(1)缘由:新航路开拓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摆脱西班牙统治,造船业发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主动进行殖民扩张,开拓世界市场,垄断贸易;阿姆斯特丹是地处大西洋沿岸的重要港口,地理位置优越,商贸旺盛。(2)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航海条例”的废除增加了英国的竞争力;殖民地为英国供应了广袤的市场,有利于倾销工业品并获得原料。(3)都推动了新产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力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解析】【详解】(1)缘由:依据材料一“新航路开拓后,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拓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的信息可知是新航路开拓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依据所学从政治、经济以及地理位置等其他角度分析回答。(2)依据所学可知是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依据材料二“由于‘航海条例’的取消,运输费降低,从而降低了英国工业品的价格,增加了其竞争实力”的信息可知“航海条例”的废除增加了英国的竞争力;依据材料二“成千上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猪肉摊位员工合同(2篇)
- 五年级上册数学口算1000题
- 八年级地理下册《8.2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听课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2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听评课记录
- 合伙办加工厂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固体废弃物处理反担保质押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退股与公司社会责任履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超市营业员聘用与顾客满意度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商铺转租合同含品牌入驻与运营支持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形象宣传补充协议
- 苯胺合成靛红工艺
- 质量保证发展史和国外相关标准简介
- 三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大全600题及答案
- 计算机控制系统 课件 第10章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 南京大学仪器分析习题集
- 空调维保应急预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必考题西师大版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范文及导写(解读+素材+范文)课件版
- 模块建房施工方案
- 多域联合作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