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常见地貌类型(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常见地貌类型(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常见地貌类型(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常见地貌类型(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常见地貌类型(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地貌

考点01常见地貌类型

1堆练基础

降雨量的变化影响地表径流强度,决定着径流搬运物颗粒的粗细和多少,进而影响沉积

物粒径。某山前洼地位于大别山山地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下表为该洼地某地层剖面

形成不同阶段(I——VII)沉积物粒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阶段深度(m)平均粒径(p,m)粒径分布范围(|im)

VII0.30-1.1017.6612.39-30.99

VI1.10-1.6536.150.27-168.89

V1.6-52.1225.077.51-119.60

IV2.12-2.9722.1810.84-49.86

III2.97-3.6525.4611.49-108.54

II3.65-4.1043.4310.99-187.94

I4.10-4.5026.3110.73-73.27

1.与阶段I相比,阶段II地表径流()

A.强度较大,变动幅度大B.强度较大,变动幅度小

C.强度较小,变动幅度小D.强度较小,变动幅度大

2.该地大气降水较多且波动明显,强降水过程多发阶段是()

A.I、VIIB.II、VIC.IILVD.IV、V

【答案】1.D2.B

【解析】1.从表中数据信息可知,与II阶段相比,阶段I深度大,说明径流向下侵蚀作用

强,径流速度快,强度较大;阶段I平均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范围较小,说明径流变动幅度

较小。反之,则与阶段I相比,阶段H地表径流强度较小,变动幅度较大。D正确,ABC

错误。故选D。

2.根据第一问推断可知,大气降水较多且波动明显,强降水过程多发阶段在表中表现为平

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数值较大,故对比表中数据,可知阶段H和阶段VI平均粒径(43.43和

36.15)、粒径分布(10.99-187.94和0.27-168.89),数值最大,故该地大气降水较多且波动

明显,强降水过程多发阶段是H、VI,B正确。阶段I平均粒径26.31,阶段VH平均粒径

17.66,阶段III平均粒径25.46,阶段V平均粒径25.07,均小于阶段H和阶段VI,ACD错

误。故选B。

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是我国北方重点防沙区域,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该地的生态环境有

所改善。下图示意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空间分布,该指数变化是风速、降水

量、气温、相对湿度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数值越大,气候对风蚀的影响越大,风蚀越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额济纳旗B.拐子湖C.阿拉善左旗D.阿拉善右旗

4.近年来,导致该地风蚀程度整体减弱的关键气候因子是()

A.风速B.降水C.气温D.相对湿度

5.拐子湖于20世纪90年代干涸,目前生态修复困难,主要是该地()

A.土地盐碱化B.地形起伏大C.经济落后D.交通不便

【答案】3.D4.A5.A

【解析】3.结合两幅图可知,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对比,额济纳旗风蚀指数变化较小,A错

误;拐子湖风蚀指数是增大较多,B错误;阿拉善左旗减小较少,C错误;四地中阿拉善右

旗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减小程度最大,D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

4.近年来,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是我国北方重点防沙区域,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该地的生态

环境有所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风力减弱,风蚀减弱,A正确;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

降水整体偏少,降水略微增加对风蚀作用影响有限,B错误;该地区温差变化大,不会导致

风蚀减弱,C错误;该地空气水汽含量少,即使相对湿度增加,与风蚀减弱关系也不大,D

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

5.拐子湖地处我国西北,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应是内陆咸水湖。随着气候变暖,入湖水量

减少,湖水水位降低,湖床逐渐裸露,盐碱地逐渐风蚀,甚至出现盐风暴。20世纪90年代

干涸,湖泊四周生态恶化,生态修复困难,因此该地生态恢复困难主要是因为土地盐碱化,

A正确。该地区地处高原,地形较为平坦,B错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对生态修复有影响

但不是决定性因素,C、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

学界认为四川盆地是稳定的地台,河流阶地发育稳定,分布连续,区内河流阶地是三峡

贯通的产物,三峡贯通大致发生于新近纪和第四纪之交,导致原经乌江南流的川江,被袭夺

东流,形成现代的长江。下图为四川沱江小河沟一带古河谷阶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m、

0234

距离/km

N砾石层曰砂岩EEI砂、页岩T阶地

6.沱江小河沟一带古河谷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盆地抬升B.盆地下沉

C.河流下切D.溯源侵蚀

7.沱江小河沟一带古河谷阶地的分布说明长江川江段河床变动状况是()

A.持续性下降B.间歇性抬升

C.变动了3次D.变动了4次

【答案】6.C7.D

【解析】6.由材料“学界认为四川盆地是稳定的地台”可知,AB错误。溯源侵蚀会使河道变

长,D错误。材料“三峡贯通大致发生于新近纪和第四纪之交,导致原经乌江南流的川江,

被袭夺东流,形成现代的长江;”说明随着三峡地区河流下切,川江的比降增大,干支流流

速加快,沱江小河沟一带古河河床受到下切作用,原河床形成阶地。故沱江小河沟一带古河

谷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下切,C正确。故选C。

7.据所学可知,河流水流平稳,流水作用表现为侧面侵蚀,河床拓宽并沉积作用加强;如

果流速加快,流水作用表现为下切侵蚀,原拓宽的河床一部分会露出洪水位,形成阶地。由

材料可知,因三峡贯通使长江川江段河床比降增大或稳定,使上游干支流流速加快或变稳定,

对干支流地貌也起到塑造作用。沱江小河沟一带古河谷阶地是由于长江川江段河床变动,导

致形成不同的阶地。图示中沱江小河沟先后出现T3、T2两级阶地,如果川江段河床是持续

性下降,只会导致小河沟持续性下切侵蚀,形成峡谷,不会形成阶地,A错误。因四川盆地

是稳定的地台,长江在三峡贯通后,河流下切,川江河床只会下降,不会抬升,B错误。图

中T3、T2两级阶地过程如下:第一次变动,川江段河床由下切侵蚀变稳定,使小河沟由V

形谷变成U形谷(T3位置),河谷拓宽;第二次变动,川江段河床下切侵蚀,使使小河沟

也下切侵蚀,形成T3阶地;第三次变动,川江段河床由下切侵蚀变稳定,使小河沟由V形

谷变成U形谷(T2位置),河谷拓宽;第四次变动,川江段河床下切侵蚀,使使小河沟也

下切侵蚀,形成T2阶地。故长江川江段河床变动了4次,C错误,D正确。故选D。

叭尔洞沟流经内蒙古达拉特旗和杭锦旗,由南向北流入黄河;该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北部

丘陵沟壑区和库布齐沙漠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来由于风力和水力相对强度的

周期变化,导致了叭尔洞沟中游河谷河道宽度、河道偏移方向等形态的变化,塑造了风水交

错区独特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叭尔洞沟流域及该河中游某段风水交互作用下河谷地貌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例

[31卿幅

I:胃诙:1沙丘

罂灌丛沙堆

三沟蚀

Lrd河水主流方向

留浏阶地沙丘线

8.每年的1—12月,河流西岸河床沙丘在风水交互作用下的变化趋势通常为()

A.减小—增大—减小B.一直增大

C.增大一减小一增大D.一直减小

9.与常见的冲积扇形态相比,河流东岸的冲积扇不典型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水的侵蚀作用B.风沙堆积量大

C.扇底下覆地形的限制D.沟蚀沙石量小

10.在风沙少降雨多的时期,右图甲处河段河道()

A.向西岸摆动并缩窄B.向西岸摆动并拓宽

C.向东岸摆动并拓宽D.向东岸摆动并缩窄

【答案】8.C9.A10.B

【解析】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沉积作用会增强,面积会扩大,流水作

用下沙丘容易被侵蚀,面积会减小。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12

月期间,春季,该地区受西北风的影响,从内陆携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会使沙丘面积进

一步扩大,到了夏秋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形成一定的降水,对沙丘的侵蚀作用

加强,会使沙丘面积减小,到了秋冬季节又会受西北风影响,沙丘面积进一步扩大,因此正

确选项为C,A、B、D错误。故选C。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流自南向北流,

注入黄河,东岸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流速度较快,侵蚀作用较强,沉积作用较弱,

因此不容易形成冲积扇,A正确;风沙堆积量大,不会造成河流东西两侧冲积扇的差异,B

错误;该地所处地貌单元差异不大,不会造成河流两侧的差异,C错误;两侧的沙石量差异

也不大,D错误,故选A。

10.风沙少降雨多的时期说明堆积作用弱,侵蚀作用强,甲处受河岸形态影响,凹岸侵蚀明

显,河道会偏向甲处河段河道西侧摆动并拓宽河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我国西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中建盆地北部西沙隆起区,大多数岛屿为生物礁砂岛。研究

表明,在海水和季风的共同影响下,海滩沙、沿岸沙丘与植物相互作用不断促使砂岛扩张和

增高,下图示意七连屿海滩沙一沿岸沙丘一植被一砂岛形成演变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夏季风方向冬季风方向(,)

E3日E3区1■

醐线低潮线砂岛礁盘植被

(a)潮间带沙丘;(b)初始砂岛;(c)中期砂岛;(“螭砂岛

11.初始砂岛至中期砂岛阶段,沿岸沙丘多分布在砂岛的()

①西北部②西南部③东北部④东南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沿岸沙丘在地势较高处有粒径较大的生物骨骼碎屑混杂其中是由于()

A.风力堆积B.生物堆积C.流水堆积D.海水堆积

13.在砂岛的形成过程中,有关植被演变及其作用的判断错误的是()

A.沿岸沙丘捕获并保护植物种子发育形成簇状植被

B.植被根系固定沙丘,大幅减弱风力对沙丘的侵蚀

C.植被能耗散风暴潮能量,协助沙丘持续增高增大

D.随着砂岛扩大,植被由岛屿中心向岛屿外部扩张

【答案】11.C12.D13.D

【解析】11.初始砂岛至中期砂岛阶段,沿岸沙丘主要受风力搬运堆积形成,该地地处我国

南海海域,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沿岸沙丘多分布在砂岛的迎风一侧,即西南部和东北

部,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沿岸沙丘的增高增大还受到风暴潮影响,风暴潮能量巨大,搬运能力强,将粒径较大的

珊瑚碎屑搬运至沙丘地势较高处堆积,D正确;地势较高处对风力削弱作用较高,大颗粒物

沉积较小,A错误;生物礁岛的礁盘多为碳酸盐沉积而成,但沙丘远高于低潮线,不适宜珊

瑚生长,生物堆积较少,B错误;沙丘地势较高处受流水沉积作用小,C错误。故选D。

13.由图可知,在岛屿形成一定规模后,植物以沿岸沙丘为基础逐渐向岛屿内外扩张,并最

终覆盖全岛,形成成熟砂岛,D符合题意。因海平面下降等各种原因,不受潮水影响的潮上

带地区形成了初始砂岛;海滩沙受季风等因素影响,发育形成沿岸沙丘,它不仅捕获风成砂

屑,同时捕获并保护植物种子发育形成植被,从而形成中期砂岛,A不符合题意;而植被覆

盖率的增加导致海岛稳定性增加,提供了海岛海拔高度稳固增高的条件,如植被根系固定沙

丘,大幅减弱风力对沙丘的侵蚀,B不符合题意;植被能耗散风暴潮能量,协助沙丘持续增

高增大,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娃练能力

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海拔一般在2742〜3200m,地表主要为以

泥土为主的湖相沉积物,常年盛行西北风,雅丹地貌分布广泛。下图示意该地区雅丹体形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

A.地表水系发育好B.风化风蚀作用弱C.岩性坚硬致密D.全年风向稳定

2.图示雅丹体()

A.①为背风坡B.②为迎风坡C.①处朝向西北D.②处朝向西南

3.伴随雅丹地貌的发展过程,该地区()

A.气候逐渐由干变湿B.海拔逐渐由低变高

C.地势逐渐趋向平坦D.垄脊长度逐渐变长

【答案】1.D2.C3.C

【解析】1.该地区地处干旱地区,地表水系不甚发育,A选项错误;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

著,故风化、风蚀作用强,B选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地表主要为以泥土为主的湖相沉积

物,岩性脆弱,C选项错误;材料中可知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D选项正确。故选D项。

2.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故西北方向为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明显,大风携带的沙粒冲击

和摩擦岩石下部,使岩石下部呈凹槽化,坡度陡,而背风坡风力弱,坡度缓。因此①为迎风

坡,朝向西北方向,C选项正确,故排除A、B、D选项。

3.雅丹地貌形成一发育一衰亡过程中气候逐渐由湿变干、海拔逐渐变低、地势趋向平坦、

垄脊长度逐渐变短。A、B、D选项错误,故选C项。

抛物线状沙丘是常年在单向风或近似单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沙角指向上

风向,轮廓呈抛物线状。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4.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5.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

【答案】4.B5.D

【解析】4.抛物线形沙丘的两翼指向上风方向,抛物线沙丘主要是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

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的。抛物线形沙丘的两角指向上风方向,根据抛物线形态,结合指

向标,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B正确。A、C、D选项错误。故该题选B。

5.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背风面,图中的乙、丙在脊线前方,背风堆积

为主。甲丁在迎风面,侵蚀为主;A、B、C选项错。D正确。故该题选D。

红杉原产于美国东部高地,因其竞争力强,逐渐入侵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河沿岸。下图

示意2011年密苏里河突发洪水对某地红杉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红杉的分布及变化可知,红杉()

A.喜湿,不耐淹B.喜湿,耐淹C.喜干,不耐淹D.喜干,耐淹

7.红杉覆盖率显著降低的地点()

①流水侵蚀严重②植被覆盖率高③地表物质较细④地势相对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近几十年来,密苏里河沿岸红杉入侵加快,可能是由于()

A.气候变暖B.降水增加C.矿产开发D.水坝建设

【答案】6.A7.B8.D

【解析】6.结合材料分析,红杉入侵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河沿岸,说明其喜湿;由图可知,

2011年密苏里河突发洪水时河心洲中部地势较高处红杉覆盖率显著增加,而覆盖率显著降

低处在河心洲周边地势较低处,说明其不耐淹,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o故选A。

7.红杉覆盖率显著降低的地点在河心洲周边地势较低处且迎着河流流水来向,受流水侵蚀

严重,①④正确;红杉覆盖率显著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下降,②错误;地表物质大小无法判

断,③错误。故选B。

8.由第1题可知,红杉喜湿,不耐淹。气候变暖和矿产开发与其入侵加快无关,排除A、

C选项;降水增加虽然符合红杉喜湿的特点但被淹可能性增加,B错误;水坝建设能让水域

面积增加也能调节径流量,符合红杉习性,D选项正确。故选D。

沿北纬30。自东向西集中分布着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下图)。在喀斯特地区,地下水

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这种水被称为“喀斯特水”。从地壳深处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

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开始结晶析出形成各种景观,称钙华景观。

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景观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区域内排成了一

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喀斯特地貌自西向东演化分布的规律是()

A.溶蚀山地一峰林峰丛一孤峰一平原B.平原一溶蚀山地一峰林峰丛一孤峰

C.溶蚀山地一孤峰一峰林峰丛一平原D.平原一峰林峰丛一孤峰一溶蚀山地

10.造就青藏高原东缘钙华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和堆积B.流水溶蚀和堆积C.风力侵蚀和堆积D.海浪侵蚀和堆积

【答案】9.A10.B

【分析】9.图中自西向东受流水溶蚀作用的时间长、强度大,地势逐渐降低,依次分布为

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平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本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地质作用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

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下的钙华地貌景观。钙华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流水溶

蚀、流水堆积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因海面下降或陆地上升,造成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

现象称为海退,反之称为海侵。滨岸地带垂向粒度大小是研究陆海变化的依据。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1.若图示海岸线由arc变化时,滨岸地带垂向上的沉积颗粒自下而上的分布特征是()

A.下部细上部粗B.由粗变细再变粗C.下部粗上部细D.由细变粗再变细

12.若图示海岸线由c—a变化时,该地河流()

A.径流量增加B.河水流速加快C.含沙量增加D.沉积作用增强

【答案】n.A12.D

【分析】1L滨岸地带指的是靠近海岸的地带。若图示海岸线由a~c变化时,是发生了海

退现象,滨岸地带由海相沉积转变成陆相沉积,导致垂直方向上,自下而上,沉积颗粒由细

变粗,因此A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A。

12.若图示海岸线由c-a变化时,是发生了海侵现象,滨岸地带由陆相沉积转变成海相沉

积,说明此时海平面上升(或陆地下降)。进一步可以推断,陆地河流入海的纵向坡降变小,

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因此会增强,滨岸地带的沉积颗粒也会因此变细,由此可以判断D

正确。因河流坡降变小,河水流速会减慢,B错误;而河流的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无法判断,

排除A、C选项。综上所述,故选D。

3堆练素养

波罗的海形成于末次冰期结束后,是世界上盐度最小的海域。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

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从北纬54。起向东北伸展,到近北极圈的地方为止,长1600多千

米,平均宽度190千米,呈三岔形。西部以厄勒海峡等数个狭窄的水道与北海相通。下图为

波罗的海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可流

A山脉

60°

20°

1.波罗的海狭长弯曲,其决定因素是()

A.冰川作用B.地势起伏C.河流侵蚀D.海浪侵蚀

2.波罗的海的表层海水环流呈逆时针方向,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极地高压②副极地低压③盛行西风④极地东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B2.C

【分析】1.波罗的海所处纬度较高,冰川作用使海岸线曲折复杂,故A错误;河流侵蚀陆

地,携带泥沙部分在入海口处堆积,故C错误;海浪侵蚀分布在海岸附近;而整个海域狭

长弯曲,只有内力作用导致的地势起伏才能决定其形成,B对,D错,故该题选B。

2.海洋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波罗的海自北纬54。起向东北伸展,到近北极圈的地

方为止,南部海区应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北部海区受极地东风的影响,使海区形成逆时针环

流,③④正确。不是直接受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影响,①②错,故该题选C。

沙尘暴是指地面尘土沙粒被卷入到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形成需要三个

条件:沙源,不稳定的天气和平流运动。自2021年3月份以来,蒙古国持续高温干旱,形

成强大的蒙古气旋,14日夜间到15日凌晨,在亚洲冷高压的推动下,蒙古气旋东移南下,

进入到我国境内,3月15日,强沙尘暴侵袭我国北方12个省市,形成我国近十年来强度最

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我国北方地区静止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图像(2021年3月14日15时30分)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谟化监测中心

3.关于此次沙尘暴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蒙古国3月份降水量在100mm左右,气温高,土质疏松,形成大量沙源

B.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沙尘被长距离输送,到达我国北方各地

C.由于人口增多,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破坏是形成沙尘暴的直接原因

D.强大的气旋将沙尘托举至高空,被高空气流携带南下,影响我国北方各地

4.与正常天气状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少B.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常伴有暴风雪,大风、增温现象

5.针对此次沙尘暴的防治措施中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治理沙尘源是关键

B.改变干旱的气候环境,避免沙粒尘土裸露地表

C.加大植树种草的范围,阻挡沙尘暴的传播

D.抑制不稳定的天气发生及发展过程,消灭起沙条件

【答案】3.D4.B5.A

【解析】3.由材料可知,蒙古国自2021年三月份以来,持续高温干旱,所以A降水量在

100mm左右说法错误;由材料可知,沙尘暴形成的条件:沙源(沙尘暴形成的物质条件)

不稳定天气(蒙古气旋)、平流天气(动力条件)所以B错误,平流天气(大风)导致沙

尘被长距离输送,而不是持续高温;C人口增多,过度放牧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不是

直接原因;蒙古国的沙尘被高温引起的强气旋抬升至10KM以上高空,被冷高压带来的高

空气流推动南下,沙尘在高空输送,地面的森林对其阻挡作用小,因此可以影响到我国各地。

D是正确选项。

4.强沙尘暴经过时与正常天气状况相比,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沙尘暴的动力,而温度差异越

大,大气的水平运动越;强沙尘暴经过时,水平温差应增大,而不是减小,因此A错误;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大气的水平运动越强,沙尘暴越强大,因此B正确;当强沙尘暴经

过时,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C错误;沙尘暴、大风、

雪以及降温天气都是冷锋天气系统天气现象,因此D错误,强沙尘暴不能出现增温现象。

5.此次沙尘暴的沙来自于蒙古国(见图例),因此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治理沙源是解决的

关键A正确;干旱的气候环境会促进沙尘暴的形成,但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干旱的气

候,B错误;加大植树种草范围,能够减弱沙尘暴的传播,但此次沙尘暴沙源来自于蒙古国,

且在高空传播,阻挡作用小,解决沙源才是关键,C错误;人类很难抑制不稳定天气的发生

和发展D错误。

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km。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

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

(如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龙里高山草原地貌特征示意图

6.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7.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岩浆岩、风力侵蚀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D.沉积岩、流水侵蚀

【答案】6.D7.D

【分析】6.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

峰丛、竖井、天坑、洼地、溶洞等,说明当地的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

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据上题可知,该地的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具有溶蚀力的水

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进行长期的溶蚀(侵蚀)的结果,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所以,图示

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测定玄武岩的硬度远高于各类沉积岩层。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S断层

砂砾

S灰

8.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