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江西省上饶市语文高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材料】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一只小鹿出生了。当它睁开眼睛,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小鹿妈妈带着它四处奔跑,教它认识各种植物,教它如何躲避危险。在妈妈的呵护下,小鹿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长。一天,草原上突然来了几只凶猛的狮子。小鹿妈妈为了保护小鹿,与狮子展开了殊死搏斗。在妈妈勇敢的掩护下,小鹿成功逃脱了狮子的追捕。小鹿长大之后,它决定要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于是,它开始学会捕猎,为妈妈和草原上的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小鹿捕猎时,总是小心翼翼,尽量不惊动猎物。它深知,只有保护好草原,才能让动物们安居乐业。一天,小鹿在捕猎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它心生怜悯,决定救助这只小鸟。小鹿小心翼翼地用嘴巴把小鸟叼起来,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它用自己的体温为小鸟取暖,直到小鸟恢复健康。小鹿的故事在草原上传开了,动物们纷纷称赞它勇敢、善良、有爱心。小鹿成了草原上的英雄。【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小题2】文章中,小鹿妈妈对小鹿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小题3】为什么小鹿要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小题4】小鹿在救助受伤的小鸟时,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小题5】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善有善报”这一观念的理解。答案:【小题1】文章主要讲述了小鹿在妈妈的呵护下长大,学会捕猎,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并救助受伤的小鸟,成为草原上的英雄的故事。【小题2】小鹿妈妈对小鹿的爱表现在:教小鹿认识各种植物,教小鹿如何躲避危险,与狮子搏斗保护小鹿。【小题3】小鹿要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是因为妈妈为小鹿付出了很多,包括教它生存技能,保护它免受危险。【小题4】小鹿在救助受伤的小鸟时,表现出了善良、有爱心的品质。【小题5】“善有善报”意味着善良的行为会得到好报。在文章中,小鹿因为善良、勇敢、有爱心,得到了草原上动物们的赞誉,成为英雄。这说明,善良的行为会让人受到尊重和爱戴,从而获得好报。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在江南的田野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小草,它的名字叫“狗尾巴草”。狗尾巴草在每年的春天破土而出,夏末秋初开出一串串毛茸茸的“狗尾巴”,在风中摇曳生姿。这种草生命力极强,只要有土壤,几乎无处不在。然而,它却并不为人所重视,甚至常常被人们当作杂草除掉。狗尾巴草虽然看似平凡,却有着独特的美。在清晨的阳光下,它的叶子泛着翠绿的光泽,显得生机勃勃。在微风中,它的“狗尾巴”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它的顽强与坚韧。狗尾巴草的生长过程充满了挑战,它要克服干旱、寒冷、病虫害等各种困难,但最终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狗尾巴草的生命力让人深思。它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高贵的气质,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像狗尾巴草一样,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狗尾巴草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它在江南的田野上随处可见。B.狗尾巴草虽然外表平凡,但它的生命力却让人敬佩。C.文章通过赞美狗尾巴草,表达了对在恶劣环境中能够生存的人的敬佩。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狗尾巴草在每年的春天破土而出”,使文章生动形象。B.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将狗尾巴草与其他植物进行对比,突出了狗尾巴草的生命力。C.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D.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清晰。3.文章中提到“狗尾巴草的生命力让人深思”,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我们要学习狗尾巴草的生命力,以战胜生活中的困难”,请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谈谈你将如何践行这种精神。答案:1.C2.B3.“狗尾巴草的生命力让人深思”意味着狗尾巴草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4.我将学习狗尾巴草的生命力,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努力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我也会关爱身边的人,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共同成长。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陈元方年十五时,与长林公共车。长林公因戏之曰:“吾闻少年进德修业,不如顺性从欲。”元方正色曰:“君不知太甲之改过,矫情抑性;孔子之戒颜回,克己复礼。皆自勉之辞,非从欲之言也。”长林公默然,不能对。(节选自《陈元方难长林公》)【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色——严肃的态度B.默然——默默无言C.改过——改正错误D.克己——克制自己【答案】D【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元方用太甲和孔子的故事来反驳长林公的观点。B.长林公在文中是一个劝人放纵欲望的人。C.陈元方认为顺性从欲不是进德修业的正确途径。D.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的思想碰撞。【答案】B【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皆自勉之辞,非从欲之言也。(2)孔子之戒颜回,克己复礼。【答案】(1)这都是自我勉励的话,不是放纵欲望的话。(2)孔子告诫颜回,克制自己,恢复礼节。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行所见图。诗人沿着石径攀登寒山,眼前呈现出一片静谧的山林景象。白云缭绕,隐约可见人家,表现出诗人对山野生活的向往。诗人停车驻足,陶醉于枫林晚景,红霜覆盖的枫叶竟比二月的花还要美丽,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答案:诗人通过描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等景象,表达了对山野生活的向往。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被枫林晚景所吸引,陶醉于其中,将霜叶之美与二月花相提并论,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名句名篇。()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夜泊牛渚怀古》刘禹锡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杜牧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D.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来时新社雨。——《清明》杜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选项A出自刘禹锡的《夜泊牛渚怀古》,描述了夜晚牛渚怀古的情景;选项B出自杜牧的《登科后》,描写了科举考试中得意后的喜悦;选项C出自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王昌龄贬谪的关心;选项D出自杜牧的《清明》,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根据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文章】在古代汉语中,“成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它由四个字组成,结构严谨,意义丰富。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固定结构和特定含义的熟语。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而且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则关于成语的短文:中国古代成语故事丰富多彩,如“画蛇添足”源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了战国时期齐王设宴请客,宾客们竞相作画,其中一人画蛇后,却忍不住在蛇身上添了一足,结果反而失去了比赛的第一名。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适度,适可而止。【六、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上面的短文,完成下列题目。1.下列关于成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结构严谨。B.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C.成语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D.成语的意义都是固定的,不可变更。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演讲激情澎湃,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B.她的表演堪称一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C.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冷静,切勿慌乱。D.他的作品内容空洞,缺乏新意。3.下列关于成语故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告诫人们要适度。B.成语“杯弓蛇影”来源于《庄子·外物》。C.成语“掩耳盗铃”出自《战国策·齐策四》。D.成语“叶公好龙”讲述的是叶公喜欢龙的传说。【答案】1.D2.D3.B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春天,山花烂漫,柳絮飘飘,万物复苏;夏天,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秋天,硕果累累,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冬天,白雪皑皑,玉树琼枝,银装素裹。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风景,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这四个季节就像四位性格迥异的仙人,用不同的方式装点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着我们的生活。②在我国,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春天,万物复苏,适宜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体质,迎接春天的到来。比如,我国传统美食“春饼”,色泽金黄,口感酥脆,营养丰富,是春天必备的美食。夏天,天气炎热,适宜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比如,我国传统美食“绿豆糕”,口感细腻,香甜可口,清凉解暑,是夏天必备的美食。秋天,硕果累累,适宜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以补充营养,保持身体健康。比如,我国传统美食“月饼”,口感丰富,寓意团圆,是秋天必备的美食。冬天,气候寒冷,适宜吃一些温补、高热量的食物,以抵御寒冷,增强体质。比如,我国传统美食“饺子”,皮薄馅大,鲜香可口,寓意吉祥,是冬天必备的美食。【乙】①“民以食为天。”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饮食文化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我国的饮食文化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②我国饮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首先,我国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形,注重食物的口感和外观。比如,我国传统美食“红烧肉”,色泽红润,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肥而不腻,深受人们喜爱。其次,我国饮食文化讲究烹饪技法,注重食物的营养和健康。比如,我国传统美食“清蒸鱼”,保留了鱼的原汁原味,营养丰富,健康美味。再次,我国饮食文化讲究食材搭配,注重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比如,我国传统美食“八宝饭”,食材丰富,口感细腻,营养均衡。最后,我国饮食文化讲究饮食礼仪,注重人们的餐桌文化。比如,我国传统美食“满汉全席”,体现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③我国饮食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饮食文化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体系。如今,我国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饮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小题1】根据上文内容,下列关于“四时之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山花烂漫,柳絮飘飘,万物复苏。B.夏天,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生机盎然。C.秋天,硕果累累,金风送爽,丹桂飘香。D.冬天,白雪皑皑,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小题2】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对我国饮食文化的理解。【答案】【小题1】D【小题2】我对我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如下:①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②我国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包括色、香、味、形,烹饪技法,食材搭配,饮食礼仪等方面。③我国饮食文化注重食物的口感、外观、营养和健康,同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④我国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饮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八、写作题(60分)【题目】请以“岁月如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示例】岁月如歌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回首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歌中的旋律,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时而欢快,时而悲伤。在这首岁月之歌中,我体会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收获了成长与感动。小时候,那是一首儿歌。我记得那首歌的歌词是:“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百灵鸟,唱歌儿,我和小燕来相比。小黄狗,摇尾巴,看谁会跑又会飞。”那时,我们追逐着小燕子,模仿百灵鸟的歌声,和小黄狗赛跑。那是一首简单而欢快的歌,它伴随着我们的童年,让我们在无忧无虑中成长。少年时,那是一首青春之歌。我们穿着校服,背着书包,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那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歌,它鼓舞着我们努力学习,追求梦想。我们努力学习,不仅为了自己的未来,更是为了家人的期望。那首歌的旋律,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奋发向前。青年时,那是一首奋斗之歌。我们告别校园,踏入社会,开始为自己的生活打拼。那是一首充满挑战的歌,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在这首歌中,我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勇敢。那首歌的旋律,让我们在风雨中砥砺前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 2025版合同管理员聘用合同
-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初中历史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
- 阿米巴病的临床护理
- 2025聘用图书馆管理员的合同
- 2025茶叶购销合同范本
- 新质生产力发酵
- 2025国际贸易公司合同模板
- 2023-2024年《劳务劳动合同样本范本书电子版模板》
-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MOOC 数据挖掘-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培训
- 第13课+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4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轼临江仙课件大学语文完美版
- 《施工测量》课件
- 情绪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文献综述6000字】
- 人行道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