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应项目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技术方案)_第1页
煤炭供应项目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技术方案)_第2页
煤炭供应项目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技术方案)_第3页
煤炭供应项目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技术方案)_第4页
煤炭供应项目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供应项目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第一节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国际煤炭行业景气度上升。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

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近年来,全球经济

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

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

国内煤炭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对煤炭需

求的大幅度增加,消费逐年递增。

煤炭有效供给不足。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

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

过快增长,产能扩张速度受到有效遏制。铁路运力分布不均

衡特点决定了区域性煤炭供求关系失衡长期存在。

煤价呈现长期上升趋势。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呈现大

体供需平衡,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

的局面。预计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小幅上扬的趋势。煤

价成本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采生产成本的上升;

国家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以及节能环保政策促使煤价上涨,

煤炭企业定价权的上升以及其他一些制度性因素也推动煤

价长期上扬。

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

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

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

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影响煤炭

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

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等等。煤炭工

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煤炭布局优化;煤炭总

量得到调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培育

等等。

国内众多煤炭企业已经上市融资并借助资本市场做大

做强。"十五"期间,煤炭工业投资持续增加。大机遇、大

建设、大发展,需要大投入,因此建立有效顺畅宽阔的融资

渠道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煤炭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煤炭资源整合、资

产注入给煤炭上市公司带来了机遇,国家逐步推行煤炭资源

有偿使用制度促使煤炭类上市公司再次升值;在做大做强煤

炭主业的同时,选择向下游非煤产业延伸,将使发展的空间

有效扩大。在煤炭行业整合的过程中,煤炭上市公司将发挥

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业绩将大幅提升,

投资价值与日俱增。

一、全球煤炭行业概况

全球煤炭行业景气度上升。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欧洲各国纷纷以进口煤替代当

地煤炭,国际煤价价格逐步攀升,例如澳大利亚BJ现货价

格在过去的1年里(2006年11月一2007年11月)

上涨了88%。随着煤价的大幅上涨,国际煤炭企业业绩大

幅提升,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

廉价的能源。目前,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约为9800多亿吨,

按照目前的全球生产能力,煤炭资源尚可开采190多年,

而石油可开采约40年,天然气尚可开采约60年。在国际

上,按同等热值计算,燃用天然气、石油的运行成本一般为

燃用动力煤的2至3倍。煤炭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能

源,根据BP统计概览的统计,2006年全球煤炭产量约为

62亿吨,约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8.4%。

煤炭作为一种经济性的能源资源具有一定竞争力,煤炭

资源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全球电力需求的增

长和工业的发展,全球煤炭需求,特别是亚洲煤炭需求仍将

保持增长势头。

国际煤炭企业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三个:

1.世界煤炭工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澳大利亚、美国、加

拿大及南非等国的煤炭企业逐渐重组为几家大型煤炭销售

跨国公司,控制世界80%的煤炭出口量。

2.生产趋向集中化、大型化。生产趋向集中化,带来世

界主要产煤国家生产效率逐渐提高,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市

场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导致煤炭企业大

型化。

3.煤炭资源利用趋向综合化。由于经营范围和规模经济

的形成,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路港航一体化、煤炭

的深加工、煤炭的综合利用等联合生产经营,能源资源综合

利用已成为国际化大型能源企业的发展趋势。

全球煤炭市场呈现出按地域分割的布局特点。由于运输

成本相对较高,煤炭,特别是动力煤消费及价格受运输距离

影响较大,全球煤炭市场呈现出按地域分割的布局特点,各

个区域性市场之间的煤价存在很大差别。在世界各煤炭市场

中,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煤炭资源丰富但国内需求相对较

小,而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煤炭需求大但资源匮乏。在煤炭资

源匮乏的地区,电厂和其它煤炭用户主要从其它国家或地区

购入煤炭,因此煤炭运输至关重要。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各国都将调整能源使用结

构,降低石油消费比例,转而提高煤炭比重。国际能源署在

2007年11月发布报告称,2005年到2030年,全球煤炭

需求将增长73%,其中,中国煤炭净进口量将提高到其总

需求量的3%,达到年进口9200万吨。而印度在同期煤炭

消费将增长3倍。中国今年已经由煤炭出口国转为净进口

国。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最大的蒸汽煤和焦煤出口国,也将

不断提高对中印煤炭出口金额。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

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

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

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

11.67%,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

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

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

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2.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

消费国。2004年至2006年,我国煤炭产量年均复合增长

率达10.3%,2006年、2007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总产量分

别为23.8亿吨和10.82亿吨。受煤炭进出口税率变化、国

内煤炭需求旺盛和人民币升值影响,预计中国煤炭未来一定

时期内出口量进一步减少,进口量进一步增加。近年来,我

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我国约90%的煤炭

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煤炭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目前我国

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电力、冶金、

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煤炭消费

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

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据统计,2006年在我国煤

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电力52.6%、

建材14.7%、钢铁17.3%、化工5.7%、其它9.7%。从火

电、钢铁行业的产能增量释放来看,需求仍旧非常旺盛;而

煤变油、煤化工的发展,将对煤炭需求结构产生战略性的影

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煤炭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

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

主要耗煤行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拉动煤炭需求强

劲增长。2007年前三个季度,主要耗煤行业火电、焦炭、

粗钢、水泥行业的累计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6.7%、19.4%

17.6%、15%,都远远大于同期原煤产量11%的增长率。

随着电力新投装机容量进入高峰期,建筑施工逐步进入高潮,

水泥及其它建材产品产量和钢铁产量都将较快增长,煤炭总

需求高增长势头将得以延续。预计未来几年煤炭需求的增长

将继续快于煤炭有效供给的增长。

中国去年增加了1.02亿千瓦发电能力,相当于英国全

年的耗电量。中国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建立煤电站,同时关闭

上千个小煤窑。已经关闭了2811个小型煤矿,而且这一趋

势还在继续,因此中国的煤炭供需将更加紧张,部分企业也

在不断增加自己的煤炭储量。中国最大的电力集团华能集团,

计划购买华北地区的煤矿股份以确保其燃料供给,其计划在

华北地区锁定3000万吨煤的供应。中国神华除了国内的矿

产购置外,计划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购买煤矿资产。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放慢。自2002年到2005

年,煤炭产业投资年均增长50%。2006年煤炭采选业投资

完成额1479亿元,增长27.2%。迅猛增长的投资使煤炭

产能持续大幅增加,2002年至2006年,新投产产能约为

6.66亿吨左右。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包括新建、改扩建、

技术改造和资源整合在内的全国煤矿在建规模高达11亿

吨左右。为了避免出现煤炭供需失衡,防止煤炭经济大起大

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了《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

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对不符合产

业政策和规划的煤炭在建项目进行清理检查,坚决停止违规

和规避审核的建设项目,以遏制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随着

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煤

矿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过快增长。2007年

前三个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1103.1

亿元,同比增长24.9%,相比去年同期增幅和全年增幅,

均有较大回落。预计未来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

保持平稳,或小幅下降的趋势。

煤炭的进出口需求,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从2004

年7月开始,我国煤炭出口须获得政府配额,只有具有煤

炭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才能申请并取得煤炭出口配额。目前全

国只有四家企业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由于进出口关税的调

整、人民币升值及我国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预计中国

动力煤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亚太市场主要动力煤进口国家

及地区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近年来,亚太地区的煤

炭供应能力保持小幅增长势头,但由于此地区煤炭需求增长

较快,总的来看,亚太市场动力煤供应有所增加但继续偏紧,

特别是高热值煤供应紧张比较明显。

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0月全

国出口煤炭525万吨,比上年同期上升18.8%。记者注意

到,在今年前10个月中,仅有7月和10月的单月煤炭

出口量同比上升,其中7月当月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26.2%。海关数据还显示,中国1-10月累计出口煤炭4326

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7.6%。截至今年9月,中国已经

连续三个月实现单月煤炭净出口。今年1-9月,中国累计净

进口煤炭60万吨。

根据中国煤炭行业协会预测,到2010年,中国煤炭的

纯进口量将达到1.5至2.3亿吨,大大高于以前预测的

7000万吨。中国煤炭进口额逐渐加大。在1990年中国煤

炭进口只有200万吨,2000年的时候有212万吨,但在

2006年,中国煤炭进口达到3500万吨,2007年估计达到

5000万吨,主要进口到广东和福建省。

煤炭的库存处于合理状态。中电联数据表明,截至2007

年9月底,直供电网电厂煤炭库存2651万吨,比年初增

加241万吨、增长9.3%;主要中转港口煤炭库存1475万

吨,比年初增加437万吨、增长42%。据安监总局数据,

全国煤矿库存3270万吨,比年初减少882万吨、下降

21.2%;全社会煤炭库存1.48亿吨,比年初增加359万吨、

增长2.5%。我们认为目前煤炭的库存尚处于合理的状态。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煤炭供需缺口呈现扩

大的趋势。我们预计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呈现大体供需平

衡、轻微的供不应求局面,同时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

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难以避免。

3.运输:瓶颈长期存在

中国煤炭运输呈现"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的格局。

煤炭资源和需求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使煤炭运输成为制约我

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国政府在增加铁路运力

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将对国有铁路系统进行进一步扩能,

但目前仍不能完全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运力短缺的局面在

近期内仍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而,使得拥有稳定而

充足的运输能力的煤炭公司具备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4.煤炭的价格:上升趋势显著

在国内2007年年初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非电煤价

格平均上涨10-30元/吨,上涨幅度达到3-5%,电煤价

格平均上涨30元/吨,上涨幅度高达8%。受“一金两

费"预期,山西省煤炭合同价格上涨最大,平均高达40元

/吨。一季度,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18.57

元/吨,同比上涨15.99元、增长5.3%;供发电用煤平

均售价230.05元/吨,同比上涨13.29元/吨、增长

6.1%。从不同煤炭品种来看,一季度动力煤、炼焦煤、化

肥用煤和焦炭全国平均出厂价格比去年四季度分别上涨

4.64%、5.52%、6.63%和1.81%。5月下旬之后,无论

是山西煤炭坑口价格,还是中转地秦皇岛煤炭价格,均出现

了一波反弹行情,主要品种每吨5元的上涨幅度。5月30

日中日煤炭价格谈判结果显示,我国煤炭出口价格大幅上升。

其中,动力煤离岸价格为67-67.5美元/吨;冶金煤合同

价在103-106美元/吨之间,与日本商定的动力煤长期协

议出口价为每吨上升了14.03-14.53美元/吨,上涨幅度近

30%。

2007年10月份以来,煤炭涨价的趋势再次明确显现,

不仅是焦煤,动力煤价格也节节攀升。据太原煤炭交易市场

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煤炭消费高峰的到来,煤炭出矿价格、

重点集散地以及主要消费地区的煤炭交易价格上涨明显,大

同地区优质动力煤价格又上涨了15元/吨,达到了295

元/吨;在上海及宁波港发热量为5500大卡/千克优质动

力煤的提货价格比前月上涨达20元左右,达到了580至

590元/吨,而在煤炭交易更加活跃的广州地区,该煤种价

格更达到了610至620元/吨的历史高位。本次多品种煤

炭的价格上涨,除了受小煤窑关闭、煤炭限产因素影响外,

煤炭生产成本增加、季节因素以及市场追涨心态,都导致了

煤价的继续攀升。

由于用煤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的煤炭需求大幅增长,而

国家关停中小煤矿,限制煤矿产能快速扩张,以致煤炭供给

增速的放慢;加上铁路瓶颈因素的长期存在,煤炭价格成本

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采生产成本的上升,形成

对煤价的强劲支撑等制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过去几年里,

我国煤炭的价格呈现明显的上扬势头。从商务部煤炭市场现

货平均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现货平均价格呈现明

显的上升势头。因此,可以预计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价格

将继续高位运行。

推动未来煤价进一步上升的刚性因素。决定煤价的最主

要、直接因素是:有效的供给、需求。未来较长时间里,煤

炭仍然存在全局、或局部的供不应求态势,市场价格必然上

扬。此外还有一些制度性因素推动未来的煤价长期上扬:

(1)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

采生产成本的上升,形成对煤价的强劲支撑。2006年11月,

财政部等出台的《关于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

的实施方案》,要求出让新设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要

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有偿取得。2007年开

始,山西省开始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

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其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

理办法,按煤种征收标准暂定为动力煤14元/吨、无烟煤

18元/吨、焦煤20元/吨。加上资源补偿费、探矿权和

采矿权价款、安全费用提取、以及"两津一贴"等,煤炭生产

成本将大幅提高。除此之外,2006年9月1日起恢复

征收的煤炭企业未利用塌陷地城镇土地使用税、进出口税率

的调整;焦煤的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从3.20元/吨上调到

8元/吨;山西省调整高速公路运价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

加大煤炭生产成本,支撑煤价的进一步上扬。

国家节能政策导向不支持煤价大幅下跌。国家发改委起

草的《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

(简称《意见》)显示中国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将面临一场全

面调整。在煤炭价格上,新方案的主要思路是完善煤炭成本

的构成,在成本中加入矿权取得成本、资源开采成本、生态

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安全生产成本以及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

本。同时,设立矿山环境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征收

办法是按煤炭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预留,专项用于矿山环境

治理和资源枯竭后矿山转产。

(2)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设立,标志煤企定价权

的上升,政策性成本将因此部分转移至下游。5月中旬,国

务院正式批准建设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该中心的目标是

建成年交易额8000亿元的大市场,成为世界第三或第四大

的交易中心,比肩纽约原油和伦敦原油交易市场。该中心的

设立标志着世界煤炭和焦炭市场将出现"中国价格",这将增

加我国在煤焦等重要能源商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5.行业竞争态势:市场集中度较低

在我国,除了大型国有煤炭生产企业以外,还有数量众

多的小型企业进行煤炭开采和销售。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

不断加快,能源紧缺的问题愈加凸现,安全、环保和煤炭资

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鉴于上述原因,我国政府加

快煤炭行业整合的调控力度,促进加快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和

大企业集团,坚持整顿关闭小煤矿。国家发改委规划2007

年底前将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关闭。尽管目前我国煤

炭产业集中度较低,但未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必将成为煤炭

工业结构的主体,对平衡国内市场供需关系起重要作用。根

据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最大的10家煤炭生

产企业的产量总和为595.0百万吨,约占当年国内煤炭总产

量的25.6%。

煤炭行业竞争的趋势将由价格竞争转为资源竞争。近几

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对煤炭产品的需求逐年递增,

煤炭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情况得到缓和,由价格竞争转为对

资源的竞争。国务院正在大力整合煤炭资源,规划建设十三

个国家级煤炭基地,涉及14个产煤省区,拥有煤炭保有储

量6,908亿吨,占全国70%,规划2010年年产量达到17

亿吨,届时我国煤炭企业将形成较为集中的市场态势,煤炭

市场竞争格局将得到根本改变。

煤炭销售量主要受市场需求、自身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

的影响,煤炭企业在煤炭供应的稳定性、供货的可靠性和及

时性、客户服务、煤炭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面临来自于国内其

他煤生产商激烈的市场竞争。

6.行业利润水平:平稳增长

2001-2006年,煤炭行业在煤价、产销量大幅上涨

的大好形势下,行业盈利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实现利润增

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2006年,受煤炭市场

供需基本平衡的影响,煤炭价格平稳,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

现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5.3%,增幅回落53.5个百

分点,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低5.7个百分点,比电

力、冶金、建材等下游耗煤行业增幅分别低18.1、5.3和

21.8个百分点。煤炭行业正步入业绩平稳增长期。

7.行业监管:范围广,要求严

煤炭行业受到政府的监管,这些监管涉及的范围很广,

包括煤炭相关的投资、勘查、开采、生产、销售、贸易、运

输和出口等。目前,国家发改委负责拟订煤炭行业发展战略

和规划、产业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等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加

快组织实施煤矿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

安监局对地方相关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炭企业安全基础管理

工作的指导。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原

则,煤矿安监局履行煤矿安全监察和检查指导地方政府监管

煤矿安全工作的职能。国土资源部负责对煤炭资源勘查、开

采的监督管理,对无证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等乱采滥挖

煤炭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另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挥行

业自律作用,协助政府制定煤炭行业规范和标准,推动和促

进煤矿企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煤炭生产涉及的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

资源法》")是煤炭行业主要监管法规。《煤炭法》自1996年

12月1日开始生效。该法涉及到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众多

方面,包括煤矿资源勘查、煤矿建设的审批、煤炭生产许可

证的颁发、安全生产管理、煤炭贸易、煤矿矿区保护、对煤

矿企业职工的保护措施以及监督检查等。根据1986年3

月19日颁布、后于1996年8月29日修订的现行《矿

产资源法》的规定,我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矿产

资源法》对采矿许可证的颁发进行了规定。矿产资源的勘查、

开采都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并且受国土资源主

管部门的监督。煤炭生产相关的主要政策法规还包括《中华

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

法》、《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办法》等。

煤炭价格的确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过

程中,我国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煤炭定价的管制。1993年1

月以前,国家煤炭调配计划内的煤炭价格由政府制订。此后,

我国政府放松了对大部分煤炭产品价格的控制,转而通过制

订国家指导价格的方式继续控制电煤的价格,这种情况一直

持续到2002年。2001年7月,原国家计委宣布,从2002

年1月1日起取消对电煤的国家指导价。从2002年起,

煤炭产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

另外,我国近年对煤炭的进出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主

要包括《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

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

通知》等。2007年上半年,财政部发布了“取消煤炭1%进

口关税、将焦炭及半焦炭出口关税从5%上调至15%”的

公告,自2007年6月1日起生效。

煤炭运输相关法规。煤炭运输相关的主要政策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港口设施保安符合证书>年度核验办法》、《港口工程竣工

验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收费规则(内贸部分)》、

《港口统计规则》、《港口建设管理规定》等。任何铁路线的

建设计划都必须符合全国铁路发展规划,同时征得铁道部或

铁道部授权机构的同意。国有铁路系统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

的统一货物运价费率结算运费。按照规定,公司拥有和经营

的各条铁路线收取的运费也不得超过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

最高运费。国家发改委制订的最高运费反映了铁路的建设成

本以及合理的投资回报。任何对此最高运费的修改都必须经

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对于煤炭、矿石、油气的专用泊位,

新建港区和年吞吐能力200万吨及以上项目的申请,均需

获得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核准。

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环境保护主要政策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

例》、《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

三、我国煤炭行业的主要特征

作为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与第一消费量大国,我国

煤炭行业现阶段呈现以下一些特征:

1.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衡

在查明资源储量中,晋陕蒙宁占67%;新甘青、云贵

川渝占20%;其他地区仅占13%。与国外主要采煤国家

相比,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属中等偏下水平,可供露天矿

开采的资源极少,除晋陕蒙宁和新疆等省区部分煤田开采条

件较好外,其他煤田开采条件较复杂。

2.煤炭生产和消费分布不均衡

我国煤炭消费和煤炭生产地区分布呈不对称格局,煤炭

消费地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地,形成了西煤东

运、北煤南运的格局。晋陕蒙地区占据了全国绝大多数比例

的煤炭生产,而华东地区作为煤炭销售主力地区,煤炭资源

储量只有全国的5%,处于极度缺煤状态。

3.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煤炭工业通过多年技术改造,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煤炭企业,这些企业基

本上实现了采煤综采化、掘进综掘化、运输机械化、监测监

控自动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年产400~600万吨煤炭的

综采技术装备实现了国产化。2005年,国有重点煤矿采煤

机械化程度达到82.7%,一批煤炭企业的生产和安全指标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整

体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中小型煤炭企业,小型矿井生产技

术装备水平极低;乡镇煤矿生产工艺落后,浪费资源现象严

重。

4.市场集中度过低,无序竞争严重

虽然大基地、大集团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煤炭企

业集中度过低,无序竞争依然存。根据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

2006年我国最大的10家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量总和约占当

年国内煤炭总产量的25.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

国1家大型私营煤炭公司煤炭年产量在2亿吨以上,约占

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8%左右;俄罗斯1家大公司产煤

2.50亿吨,占全国95%;印度1家大公司产煤2.40亿吨,

占全国77%。

我国煤炭企业集中度过低,形成了煤炭产业的无序竞争。

一方面不能形成很好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浪费。

从而影响煤炭市场正常秩序和本行业稳定发展。

5.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煤炭行业的景气度与下游行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我国

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四个行业主要耗煤产业的周期性发

展导致煤炭消费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作为燃料,煤炭行

业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冬季处于相对销售旺季。

6.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

进入煤炭行业的主要壁垒是煤炭资源的限制。我国煤炭

资源由我国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企业进行煤炭生产

和经营需要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采矿权证、生产许可证和煤

炭经营许可证。另外,近几年国家正在对煤炭行业进行产业

结构调整,对煤炭企业的规模、生产工艺、环保、安全等各

项指标提出了行业政策,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壁垒,增加了进

入煤炭行业的障碍。

四、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煤炭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未来较长

时期,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期,为适应我国经济快

速发展的要求,国内煤炭总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十

分广阔。

煤炭行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其发展具有诸多有利因素:

煤炭行业在能源供应中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巩固了其作为

支柱产业发展的地位;国家积极的产业政策保障了煤炭行业

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

供了坚实的支撑;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等。

(一)煤炭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能源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煤炭是我国的

主体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

基础产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

我国能源发展格局是“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将

煤炭列入国家能源规划的重要位置。煤炭是确保中国未来

20年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资源,其经济价值将在未来稳

步提高。

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在未来较长

的时间里,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它

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到60%以上。

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

8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至于煤炭。煤炭行业已经成为

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

替代的地位。

2.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控制高耗能产业

过快增长、抑制不合理能源需求的同时,坚决关闭非法和不

具有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清理在建

项目,控制超能力生产,较好地抑制了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和

生产总量的过快增长。《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

出了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煤炭工业发

展的主要任务,即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

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

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煤炭科技创

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矿区。

国家不仅确定了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而且

指明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这将有利于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健

康、可持续发展。

3.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

我国煤炭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存在较

强的正相关性,我国煤炭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

续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增长强劲,一些工业如钢铁、电力、

化工、汽车以及交通运输、建筑和居民生活等用煤相对较大,

引发了煤炭需求量的快速增长,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且煤炭需求旺盛的势头在相当长的时期

内不会改变。

国际国内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国家能源消耗的多

少,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居民的消费

结构、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当前,我国

经济进入了以发电、钢铁、建材、房地产、家用电器迅速发

展为代表的重工业化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结构迅速

升级、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速,为煤炭行业发展创造了巨

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我国1985—2005年煤炭消费量

对国民经济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53。“十一五”期间,我国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约为7.5-8.5%,年均煤炭消费增长

量约为4—4.5%。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需求

增长明显加快,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相关下游行业的发

展为煤炭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电力、钢铁工业用煤

继续快速增长,建材工业用煤基本维持不变,煤化工产业成

为新的增长点。我国正在加快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

伐,同时,电力实现"南北互供,全国联网",使得在全国

范围内高成本输送煤炭改为在网上迅捷调度及输送电力成

为可能,这将加速煤炭向二次能源一电力的转化,促进煤

炭行业加速增长。根据“十一五”电力工业发展规划,预计

"十一五"期间电源新增装机容量2.5亿千瓦,总规模7.5

亿千瓦左右。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用电的年均增速

在9-10%左右。近几年在建项目主要是火电机组,预计到

2007年,火电比例将上达80%左右。这将大幅度拉动煤炭

消费。

按照“趋势照常(BVA)”研究方法对我国能源中长期

需求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节能

降耗等因素,我们预测2010年全国煤炭需求总量为26亿

吨。

4.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煤炭行业带来了无限

生机,随着煤炭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高、

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化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大大

提升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成为煤炭

开采主流。目前,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炭间接

液化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美国已完成第二代直接液化技

术,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液化煤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

商业化可行性研究;水浆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

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煤炭液化和气化技

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

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污染,

为煤炭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二)煤炭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

煤炭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存在五大自然灾害,如瓦斯、

水、火、煤尘、顶板等,对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

胁;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对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重大

影响。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力度不断

加大,2006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2945起、死亡4746人,

同比分别减少361起、1192人,下降10.9%和20.1%。

但安全风险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2.煤炭资源趋于减少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行业是明显的资源型行

业,其发展受资源储存状况影响较大,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

我国煤炭资源只能开采年限是有限的,行业的长期发展存在

不确定性。

3.短期内煤矿在建规模过大,产能过剩压力增加

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经历5年多的快速增长,建设规模

不断扩大,产能迅速增加。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在建煤矿项

目1563个,总规模6.53亿吨,加上改扩建、技术改造和

资源整合等,新增产能约8.3亿吨,已超过煤炭工业“十一

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建设规模。这些产能的相继建成释放,

将加剧产能过剩的压力。2006年煤矿库存一直居高不下,

年底比年初上升43.5%,货款拖欠上升24.6%,就是这种

趋势的集中表现。

4.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

近几年,随着补还安全欠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等,煤

炭生产成本增长较快。目前,还有一大批已经出台或正在酝

酿出台的政策性增支因素。如,资源税由0.3-1.2元/吨,

提高到2.50-4.00元/吨;资源补偿费由销售收入的1%

提高到3-6%;煤炭资源价款平均6元/吨;提取安全费

用20-30元/吨;提高入井津贴、建立工伤保险制度、采

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征收未利用采煤沉陷土地使用

税、排污费等。按照国务院同意的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

续发展试点政策,还将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煤矿

转产发展基金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等。上述政策全部实施,

将增加成本50-90元/吨。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看,这些

政策都是必要的,但过于集中实施,将导致煤炭成本急剧上

升。如果不能形成上下游产品的价格传导,全部由煤矿负担,

将对煤炭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五、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围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大型煤炭集团建设、大煤电产业建设开展一系列工程,煤炭

需求和价格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

将进一步提高,各种资源将向煤炭骨干企业进一步集中,煤

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大煤电产业格局将进一

步确立,煤炭科技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与环境之间

的关系将进一步和谐友好,煤炭行业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进一

步强化。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煤

炭行业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煤炭

工业的发展方针、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1.基本发展趋势

(1)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势头。“十一五”期

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约为7.5-8.5%,年均煤炭

消费增长量约为4-4.5%。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技

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等因素,预测2010年全国煤炭需求总量

为26亿吨。

(2)煤炭价格将继续保持平稳上升态势。从价格方面

分析,旺盛的市场需求、煤炭价格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等因素将推动煤炭价格平稳上扬。预计未

来几年煤炭价格总体平稳,略有上扬。同时,近两年来国家

集中调整煤炭产业政策,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煤炭生产成

本大幅上升,也必然推动煤炭价格上扬。此外,适度提高煤

炭价格,是促进用煤行业结构调整与节能技术进步,实现“十

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

(3)煤炭供需将保持紧平衡态势。若从2006年开始,

年投资达到500-600亿元,年投产规模达到1.2-1.5亿吨/

年左右,到2010年全国产煤25-27亿吨,同时考虑到“十

一五"期间,我国煤炭出口将逐步减少,进口逐步增加,因

此煤炭供应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煤炭市

场的总体形势是可以做到供求基本平衡。但不排除煤炭市场

可能出现优质煤炭供应偏紧,劣质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

(4)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国家

将加大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的步伐,重点支持大

型煤炭集团发展,煤炭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到2010

年我国的煤炭生产企业将在1万个以下,煤炭生产矿井将

在2万个以下。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安排,从2006年

开始,未来三年我国将每年关闭4000个小煤矿,考虑到优

先关闭的煤矿单产较小(预计平均1.5万吨/年),预计每

年减少煤炭产能6000万吨,从而有利于大型煤炭上市公司

的产能增长,提高行业集中度。

2.发展方针

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完善体制、创新机制,

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改小建大、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促

进升级,深度加工、洁净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3.主要目标

大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

煤矿,10个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2010年,大

型煤炭基地产量达到22.4亿吨。

大企业发展:促进以煤为基础,煤电、煤化、煤路等多

元化发展,形成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万

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最有可能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6-8

个亿吨级煤炭企业如图8所示,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位列其

中。

技术进步: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

中型煤矿达到8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

达到40%。安全高效煤矿数量达到380个,产量占全国的

45%,其中千万吨级煤矿达到25个。

环境保护:煤矸石、矿井水利用率均达到70%,矿井

水达标排放率100%,洗煤废水闭路循环率80%,自燃矸

石山灭火率达到95%,土地复垦率超过40%。大中型煤

矿企业主要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小型煤矿企业污染物排放

总量逐步减少。

第二节煤炭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市场萎缩,煤炭形

势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并形成重大拐点,现就其现状和

发展趋势浅析如下:

一、目前现状之分析

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

大,煤炭能源经济形势整体呈现持续低迷、市场需求疲软、

煤价直线下滑、资金严重缺乏,煤企亏损面急剧扩大。产能

过剩已成定局,价格低位运行已成常态,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煤价下行压力巨大。

“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

累计达到2.4万亿元,新增产能26亿吨,且有11亿吨的在

建设项目,积累的大量产能将在"十三五"期间集中释放。

2014年全国产煤40亿吨,净进口煤炭5.2亿吨,消费36.1

亿吨,库存3.9亿吨。而消费方面由于国家大力化解钢铁、

水泥、有色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利用强度,

煤炭消费量将逐步下降,煤炭产能过剩矛盾将更加突出。短

期内煤炭市场供求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的态势,结构性过剩

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需求平稳与供应过剩的矛盾将长

期存在。因此,造成了煤价下行压力十分巨大,煤炭行业经

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

(二)行业生存压力巨大

一方面,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银行为规避风险,近

年来除规模高效企业外,一般不予以融资贷款支持。另一方

面,由于煤炭产业景气度持续下行,过去对煤炭采掘项目趋

之若鹜的社会资金,对煤炭项目逐渐敬而远之,只抽资不注

资,导致煤炭企业资金更加紧张,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受

市场影响,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承兑汇票的比重不

断上升。有些煤炭企业货款回收中银行承兑汇票比例超过

70%。随着煤炭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各大银行纷纷下调煤

矿信用等级,导致煤炭企业融资更加困难,银行断贷、债券

发行受阻也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煤炭行业盈利前景不被看

好,银行均要求上浮新增贷款利率5%~20%,企业财务成本

不断上升。行业低迷对国内煤炭企业造成冲击较大,大部分

企业盈利水平和现金获取能力显著下降,高负债率带来的财

务费用的攀升将对企业利润空间形成进一步挤压,现金流的

紧张将进一步推升企业外部融资需求,同时融资难度和成本

也明显上升。财务费用大幅提升,继而导致负债率居高不下,

有的企业甚至达到70%以上。

(三)政策不连续,企业无所适从

近年来,国家对煤矿开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3

万吨以下改造到3万吨,3万吨到6万吨。目前,前一轮煤

矿6万吨改造还未结束,证照尚未办全,国家新的9万吨/

年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关闭政策又已出台。每一轮技改,

一家煤矿动辄投入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前一轮投入的巨额

投资还未见效,新的政策又已出台,企业难以适从。

(四)煤矿企业负担过重。

受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约束,煤矿安全投入、职工薪酬、

塌陷补偿支出、环境治理等固定费用支出不断上升,加重了

各种税费负担(目前全国的煤矿企业税收有16种,行政性

收费31种),各种税费占了煤炭开采总成本的40%以上,煤

矿已不堪重负。

(五)煤炭需求供大于求。

煤炭产能的供需倒挂,出现了产业的瓶颈期,产能的释

放以及价格持续低靡,许多煤炭企业在市场中苦苦挣扎。国

际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煤炭市场发展紧紧相连,国际

煤价持续下跌,国内企业煤炭成交量也大大降低。同时,煤

炭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各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六)国内市场无序竞争加剧。

受煤炭需求减少、产能过剩压力较大和国际煤炭市场供

大于求等因素影响,加剧了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煤炭市场

较好时,一些地方和煤炭企业违法违规项目盲目建设生产和

超能力生产问题比较突出。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后,这些企业

在缓解自身产能过剩压力的同时,采取“以量补价”的方式,

竞相降价促销,抢占市场份额;一些煤炭用户为降低成本提

高效益,通过招标方式进一步压低煤炭采购价格,或改变煤

炭交货方式、货款结算方式,或延缓付款,或增加承兑比例,

使煤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煤炭权威部门在煤炭经济分

析中提到,“在市场供大于求情况下,煤炭企业从政府减负

获得的收益很快通过降低价格转移给用户"。经权威专家分

析预测,短期内煤炭消费将保持稳定或有所减少,煤炭销售

愈加困难,价格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煤炭企业亏损增加,或

将出现全行业亏损。这种煤炭经济低位运行态势短期内难以

改变,煤矿安全、矿区稳定等问题突出,煤炭经济运行形势

将更加严峻,行业脱困的任务十分艰巨。

(七)吨煤全部成本已经与售价倒挂,企业运营成本压

力增大。

由于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多数煤炭企业选择从内部压缩

成本,提升效益。但由于煤炭企业在安全投入、环境治理投

入等固定成本不断加大,比例不断很高,许多企业甚至达到

70%以上,因此进一步压缩空间非常有限。在煤炭价格持续

下降的形势下,众多煤炭企业吨煤全部成本已经与售价倒挂。

截止目前,煤炭价格的下滑趋势自并未止住,业内人士预计,

随着市场需求趋缓与煤炭产能释放的矛盾愈加突出,国内煤

炭价格还将维持低位,从而使煤炭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挑

战。

二、煤炭困难及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是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降低了能源消费弹性

系数,导致煤炭需求增速下降。当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已超过第二产业,2012年、2013年0.54和0.51的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明显低于2002年至2011年年平均0.84的水平。

其次是由于节能降耗大势迫使煤炭需求减少。《燃煤锅

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到2018年,燃

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要在2013年的基础上提高6个百

分点。目前,我国在用燃煤工业锅炉年消耗煤炭约7亿吨,

锅炉实际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个百分点左右。未

来仅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这一项,就将使煤炭需求减少1

亿吨左右。

再次是由于环境保护将持续从压缩消费、推高成本两个

方面强化对煤炭行业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煤炭的污染治

理和煤炭生产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都将新增大量的成本支

出。

三、煤炭今后发展趋势之分析

当前,煤炭工业发展进入了战略转折时期,要准确把握

煤炭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煤炭行业依靠数量、速度的粗

放型发展阶段已经结束,煤炭企业领先上项目、铺摊子、扩

大规模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当前煤炭产能过剩已成定局,

煤炭市场价格低位运行已成常态,煤炭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

任务十分艰巨,行业发展理念、体制机制亟待创新;要深入

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工业发展的新机遇;要坚持以科

技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煤炭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展现新

亮点。

当前煤炭经济低位徘徊,短期难以改变,但从中长期看,

煤炭发展有空间、有市场、有前景,对此,要坚定信心。在

当前煤炭经济下行期间,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控总量、

稳煤价、保安全、保稳定。维护煤炭经济平稳运行的核心是

产需平衡,必须通过控制产量减少市场供应。要研究建立和

完善煤矿退出机制,加强煤炭税费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认真贯彻落实已出台政策。坚持领先科技创新,推动煤炭结

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建立和完善行业沟通与协调机制。

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煤炭市场需求趋势与煤炭产能释放

的矛盾将越加突出,煤炭价格下行压力将不断加大,高利润

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煤炭经济运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如何清醒研判这次煤炭市场危机演变态势,实现企业可持续

性发展,从而采取应对措施,是煤炭行业共同面对并思考的

一大命题。

(一)整合资源,优化存量,提升增量,处理好增量发

展与存量改制关系的改革举措。

坚持淘汰煤质差、开采难、竞争力不高的落后产能,而

不是一味地控制生产能力增长,通过资源战略整合,合理发

展增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深入研究新增产能发展与落后产

能退出间的互动机制,围绕人员分流转移,实现“增量化存

量矛盾,存量支持增量发展"良性互动。新增产能优先安排

给有落后产能退出的老煤企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

(二)强力推进煤炭“四化”建设,做大做强企业,是

煤炭产业摆脱困难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

一是通过集团化建设来实现煤矿的兼并重组,集中整合

优势资源,促进集约化生产,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品牌效应

和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随着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和大批煤

炭企业亏损加重,以强势企业为主体推动的新一轮并购重组

浪潮即将来临,这将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下,真正市场化

和企业自主的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跨国的兼并重组,

其特征是更多煤电融合、煤化融合、煤钢融合、煤金融合以

及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并购重组。而后将出现更多

竞争力强的综合性能源企业,煤炭产业的集中度会更高,市

场话语权及控制力会更强。

二是通过实现机械化提高综采能力和回采率,减少采掘

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效益。

三是通过标准化建设来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开源节流,

降本增效,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合理控制生产经营成本,提

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内控管理水平。四是通过信息化建设

来提升自动化水平和监测水平,提高安全系数,减少安全事

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三)加快产业转型发展

一方面鼓励有能力的煤炭企业转型向新兴产业发展,另

一方面引导煤炭企业延伸产业链,向产业链的下游拓展和延

伸,走煤炭深加工之路,向煤-电、煤-化、煤-气、煤-焦-化

产业一体化方向发展,加强对废弃物和伴生产品的资源统合

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盈利水平,彻底改变以往的“挖了

就卖"的传统营销方式。

(四)突出环境优化,处理好生产煤炭与提供清洁能源

的关系。

煤炭转化消费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影响到煤炭作为

能源的市场资格了。这就要求煤炭行业摒弃“生产无罪,消

费有责"的传统观念,积极参与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和工业锅

炉改造,顺应煤炭由燃料和原料并重转变趋势。目前,煤炭

清洁发电技术和高效工业锅炉技术已经成熟,新型煤化工技

术已经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煤炭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积

极向清洁能源供应商、服务商转型。

(五)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行业物流成本。

实现采购、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

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拓展利润空间。在加快铁

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铁路煤炭运输比重的同时,完善煤炭

交易市场建设,加快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推进煤炭物流的精

细化管理和流程优化。

(六)巩固正税清费成果,推行煤炭税费"清单管理"。

通过资源税改革,明晰收费标准,彻底清理不合理费用。

遵循李克强总理改革“清单"思维,依法给出煤炭企业“税

费清单",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从严审批涉及企业

性收费和政府基金项目,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

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企业依照“清单”缴纳税费,

政府部门依照"清单"收缴税费,简化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放水养鱼,给煤炭企业创造一个宽

松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帮助其尽快脱离困境,促进煤炭产业

健康平稳发展。

按常理推测,从煤炭市场危机爆发到进入缓慢复苏要经

历三个阶段和6年至7年的时间。其中,2012年至2013年

为危机爆发蔓延期,2014年至2015年为危机低谷煎熬期,

2016年至2014年为危机缓慢复苏期。这三个阶段最难熬的

是危机低谷前煎熬期,其间不少煤炭企业要陷入绝境。未来

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预计在2%左

右,而消费结构会呈现多元化,煤炭价格触底回升也会是缓

慢和波动式的。尽管煤炭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煤

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的地位仍未改变,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

复苏,度过三个阶段后,煤炭行业将进入理性健康发展的轨

道。

四、煤炭企业脱困政策意见和建议

从2002-2012年,中国煤炭工业走过了十年的黄金发

展时期。煤炭产量十年间增长了21亿吨,超过前20年总和。

但是自2012年以来,中国煤炭市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市

场需求增长缓慢,煤炭价格持续下滑,企业效益大幅下降。

通过这两年煤炭行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煤

炭行业面临的困难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

首先,中国宏观经济可能将呈现中速增长的态势,这使

得煤炭需求不会再出现高速增长的局面。中国经济将处于较

长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第三产业增长将加快,第二产业增

速可能会下降,因此对能源的需求增速会持续下降,对煤炭

的需求增速下降得会更快,这表明煤炭需求高速增长的时期

已经过去,煤炭市场将长期维持低增速状态。

其次,中国煤炭产量依然会继续增加,煤炭供给过剩局

面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前些年煤炭形势较好时大量投资所形

成的煤炭产能已开始形成,煤改中对中小煤矿进行的改造也

大多完成,因此大量的产能将要释放。更为重要的是,由于

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产能控制难以在全行业实现,因此

也就必然维持供过于求的局面。

第三,由于全国尤其是华北、华东地区近年来空气污染

严重,雾霾天气频仍,使得政府压缩钢铁、水泥行业、火电

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不断加大,这些行业几乎都是煤炭的下

游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