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一位古埃及商人将儿子安置进地方官子弟学习的文士学校后,勉励他说:“一个书吏可以指挥所有人工作,他不缴税……世界上除此以外没有职业因为学习而受到尊敬⋯⋯没有职业不被人监督,除了书吏,他就是自己的主人。”可见,当时()A.知识水平决定地位高低 B.商人拥有政治地位C.等级观念影响职业选择 D.书吏掌控国家实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除此以外没有职业因为学习而受到尊敬⋯⋯没有职业不被人监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书吏是受尊敬的职业,有一定社会地位,因此埃及商人才鼓励儿子学习,争取成为书吏,反映出等级观念影响职业选择,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知识水平不能完全决定地位高低,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商人拥有政治地位,排除B项;材料说明书吏有一定社会地位,但不代表其掌控国家实权,排除D项。故选C项。2.公元前5世纪末,戏剧《云》在雅典上演。剧中主角——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充斥反问和嘲讽色彩的教学法使青年丧失了对城邦和希腊诸神的信仰”,是一个“颠倒黑白的诡辩家”。该剧对20多年后陪审法庭审判苏格拉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可知,雅典()A.哲学地位受到重视 B.城邦利益不容损害C.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戏剧助推思想解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根据材料“充斥反问和嘲讽色彩的教学法使青年丧失了对城邦和希腊诸神的信仰”、“对20多年后陪审法庭审判苏格拉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戏剧中,苏格拉底对城邦的嘲讽削弱了青年对城邦和希腊诸神的信仰,而苏格拉底最终审判结果也与其有关,表明雅典重视城邦荣誉和利益,不容许人对城邦利益造成损害,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哲学被重视,排除A项;仅从一部戏剧上演,无法说明雅典娱乐生活丰富多彩,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思想解放,排除D项。故选B项。3.1232年,日本幕府颁布法令,对当时买卖领地的现象加以严格限制;1297年,又颁布法令,要求返还御家人(将军的武士)出卖、抵押的领地,同时不再接受相关诉讼。由此可知,幕府旨在()A.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B.淡化政府司法职能C.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D.维护贵族统治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日本)。根据材料“对当时买卖领地的现象加以严格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幕府限制土地买卖,返还将军的武士的土地,保护了武士的利益,维护了贵族统治基础,D项正确;这些措施保护了武士的利益,没有巩固中央集权体制,排除A项;仅从“不再接受相关诉讼”不能说明幕府淡化政府司法职能,排除B项;这些措施保护了武士的利益,不会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4.当代西方学者在墨西哥实地考查发现,作为阿兹特克人后裔的纳瓦族人在使用电话、电视和电脑的同时,仍然坚持使用古老的纳瓦语进行交流。他们既会定期前往教堂虔诚礼拜,也会请求土著祭司替他们的玉米种子加持法力。这一现象说明()A.拉美发展需要摆脱传统束缚 B.人类文明发展路径具有一致性C.传统美洲文明仍然具有韧性 D.外来文化取代传统文化的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墨西哥)。根据材料“仍然坚持使用古老的纳瓦语进行交流”、“也会请求土著祭司替他们的玉米种子加持法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西哥在使用现代工具和接受西方宗教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习俗,反映出传统美洲文明仍然具有韧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这些传统对于拉美发展的束缚,排除A项;“一致性”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仍存在于墨西哥,没有反映出外来文化取代了传统文化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5.甘蔗原产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后在美洲和大西洋地区引种成功,从中提取制成的蔗糖是重要的调味品。据统计,16世纪末期英国每年人均消费蔗糖400—500克,到17世纪增加到约2000克,18世纪则急剧增加到7000克。上述变化主要得益于()A.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 B.机器生产的广泛运用C.甘蔗在英国引种成功 D.金银价值的大幅下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16世纪末期英国每年人均消费蔗糖400—500克,到17世纪增加到约2000克,18世纪则急剧增加到7000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甘蔗得到大面积种植,甘蔗产量增加,使得价格下降,英国甘蔗消费大幅增加,A项正确;机器生产的广泛运用是在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英国并未大面积种植甘蔗,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C项;金银价值下跌与甘蔗消费增加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图是一幅纪念宗教改革100周年的漫画,名为《福音书的灿烂光辉》。由此可知,该漫画作者认为,宗教改革()A.宣扬了“禁欲”的生活观 B.彰显了个人的价值与作用C.释放了福音书的“神力” D.导致了教权统治彻底瓦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头戴教皇皇冠的‘恶龙’”、“正在离开世人的‘放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权威,彰显了个人的价值与作用,B项正确;宗教改革并未宣扬“禁欲”的生活观,排除A项;《福音书的灿烂光辉》意味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主张圣经至上,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是强调福音书的“神力”,排除C项;“教权统治彻底瓦解”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1790年7月14日,巴黎举办了庆祝活动。一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代表和40万巴黎平民经过象征人民团结的木桥和彰显自由、宪政和人权的凯旋门,一起宣誓效忠“民族、法律和国王”;路易十六也宣誓维护“民族”和“宪法”。这反映出法国()A.进步成为社会潮流 B.君主专制得以巩固C.团结成为社会共识 D.宪法权威得以确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0年(法国)。根据材料“经过象征人民团结的木桥和彰显自由、宪政和人权的凯旋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进步成为社会潮流,民众认可“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A项正确;此时处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专制即将被推翻,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法国团结,排除C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宪法权威已经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8.1853—1864年,英国境内信件数量从4亿激增至6.75亿。政府将一封半盎司以内信件的邮资从最高8便士降为1便士,同时还取消了贵族免费邮寄的特权。上述现象()A.背离了自由主义的理念 B.阻碍了通讯技术的创新C.得益于大众教育的普及 D.反映了工业社会的来临〖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3—1864年(英国)。根据材料“英国境内信件数量从4亿激增至6.75亿。政府将一封半盎司以内信件的邮资从最高8便士降为1便士,同时还取消了贵族免费邮寄的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1864年,英国邮寄信件数量激增,政府下调了邮资以及贵族在邮寄上特权,反映出工业革命后的通讯发达,D项正确;自由主义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材料内容与自由主义无关,排除A项;材料现象有利于通讯技术的创新,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大众教育普及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下表是1840—1909年农业科技成果(部分),由表可知,这一时期()时间成果1840年德国人李比希发表《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应用》,说明科学施肥的原理。1854年英国帕卡德公司用粪化石取代骨头,实现了化肥工业的突破。1879—1889年标准氮肥的产量从4万吨增加到11.7万吨。1909年德国人哈勃发明利用空气氮合成氨的方法,农业生产向完全摆脱大自然迈出巨大一步。A.英德化工实力领先世界 B.农业科技成为科研重心C.人口快速增长成为可能 D.环境破坏状况得到控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1909年(中国)。根据材料“实现了化肥工业的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德科学家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有利于粮食增产,使人口快速增长成为可能,C项正确;材料提及了英德的农业成果,不能说明其国家化工实力,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其他科技,不能说明农业科技成为科研重心,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环境破坏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事件。这反映出()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1888年,巴西通过了废除奴隶制的法令1917年,墨西哥颁布民主性质的宪法1922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1923年,摩洛哥建立里夫共和国A.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B.亚非拉人民实现联合斗争C.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D.暴力革命成为共同的选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根据材料“印度国大党成立”、“墨西哥颁布民主性质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启蒙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亚、非、拉等多个国家民主政治有了一定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亚非拉人民联合斗争,排除B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是在二战后,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多个国家民主政治有一定发展,不涉及暴力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11.1888年,德国同土耳其达成协议,获得了从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到波斯湾的铁路修筑权。对此,俄国外交大臣指出,“不容许任何一个外国强国在小亚细亚范围内确立政治优势”。由此可见,该铁路的修建()A.埋下了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冲击了俄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D.体现了列强霸权主义的本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不容许任何一个外国强国在小亚细亚范围内确立政治优势”可知,这条铁路的修建对俄国的利益带来了冲击,所以俄国反对这条铁路的修建,从而体现列强霸权主义的本质,D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排除A项;这条铁路的修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无关,排除B项;俄国没有在欧洲确立过霸主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12.创作于1919年的美国漫画《威尔逊:国际联盟》(描绘了美国总统、民主党人威尔逊带着国际联盟盟约回到美国的遭遇。)威尔逊的遭遇预示着()A.国联力量弱小而无力自保 B.美国国内的军事冲突加剧C.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威胁 D.国联的权威性将受到损害〖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美国)。根据材料“来自共和党的敌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尔逊带着国际联盟盟约回到美国后,遭遇了“来自共和党的敌意,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并没有加入国联,国联的权威性将受到损害,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国联无力自保,排除A项;美国并没有军事冲突,排除B项;一战刚结束,世界和平没有受到严重威胁,排除C项。故选D项。13.罗斯福新政时期,从前属于州权范围的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工业管制、劳资关系等,均受到总统和联邦政府的干预,拨款和政策制定之权均归属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只有执行和管理之权。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联邦体制进行内部调整 B.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显著 D.地方政府代表资本利益〖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据本题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州权范围内的一些事务受到总统和联邦政府更多的干预,这是联邦体制在特殊时期进行的内部调整,A项正确;这种调整并非意味着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而是在应对经济危机等重大问题时,对权力分配进行的灵活调整,以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分权制衡的原则仍在整体上发挥作用,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权力分配的变化,而非国家干预经济的成效,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地方政府代表资本利益这一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14.1940年7月,英国政府将反法西斯战争与个人的生存相关联,号召“为个人的自我生存而战”。1945年7月,新上台的工党政府把实现充分就业和建设福利国家等作为基本国策。上述现象出现的共同背景是()A.德国法西斯威胁世界和平 B.民众的政治地位日益提升C.改善民生成为了社会共识 D.英国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年至1945年(英国)。根据材料“为个人的自我生存而战”“把实现充分就业和建设福利国家等作为基本国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英国民众的政治地位日益提升,政府愈发重视民众利益,B项正确;1945年5月,德国已战败,排除A项;“社会共识”无从体现,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二战后,英国的经济实力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所示为某一时段德国按部门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情况,该时段最可能是()A.1700—1760年 B.1850—1910年C.1933—1945年 D.1989—2020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段,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最大,说明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强大,应该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所以这一时段应该是1850—1910年间,B项正确;1700—1760年间,德国还处于分裂状态,制造业比重不应该这么高,排除A项;1933年—1945年,德国处于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业遭到严重破坏,比重也不会这么高,排除C项;1989—2020年间,德国已经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应该高于制造业,排除D项。故选B项。16.20世纪60年代,东南亚国家在实现联盟的过程中,受国际背景影响,一度将对抗“共产主义”作为其动机之一。1991年以来,东盟与中国开启对话进程,双方积极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升级。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域外大国的影响衰退 B.双方发展模式趋同C.彼此睦邻互信的增强 D.双方分歧基本消弥〖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根据材料“1991年以来,东盟与中国开启对话进程,双方积极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升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睦邻互信的增强,双方经贸合作也不断升级,C项正确;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与其他国家关系不大,排除A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模式并不相同,排除B项;“分歧基本消弥”说法错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会因合作而消弥,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欧洲中世纪的海事法系源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制定的海上习惯规则——《罗德海法》。11世纪开始,在汇集海商习惯和过往海事判决书基础上,欧洲形成了分别以地中海、大西洋及北海为中心的三大海法。海法由海上贸易行会选出海事法院加以实施,热那亚、比萨等大城市都有各自的海事法院。诸如共同海损、船舶共有、海上运输责任限制等问题,在三大海法中都能找到同样的内容。即使到现代,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也都有着与之惊人相似的海事共同规范,这构成了后世国际海法体系的基础。——据何勤华《海事法系的形成与生长》等材料二17世纪中后期,英法分别颁布了《航海条例》与《海事法典》。《航海条例》强调进出口贸易必须使用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船及船员;《海事法典》用一种系统完整的法令替代了不同区域间的惯例,其中,既包含了对契约关系的调整,也包含了国家对海事活动的管理,还加入了大量关于海事审判人员、管辖权、海洋警察的内容。随着各主权国家相继通过制定本国法来调整海商关系,海商立法的国内性与海商事务的国际性之矛盾便日益激化,导致了各国海事法冲突的出现。——据柴彬、齐玉凤《17世纪英法海事法令与海上贸易秩序建构》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海事法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7世纪欧洲海事立法活动。〖答案〗(1)特点:起源早;以海商习惯和过往判例为基础(以习惯法为法律渊源);海商发挥重要作用(行会发挥重要作用;商人自治);海法适用范围广,内容具有相似性(初具国际法雏形)。(2)评价:继承和发展了中世纪的海事法系;是欧洲国家争夺贸易霸权的产物;有利于保护本国经济和商贸活动发展(体现了重商主义的影响);推动了近现代海上贸易秩序建构的进程,为近现代世界海事法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各国海事立法的冲突,激化了国家间的矛盾,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特点:根据材料“源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制定的海上习惯规则——《罗德海法》”可分析出起源早,以海商习惯和过往判例为基础;根据材料“在汇集海商习惯和过往海事判决书基础上”可分析出海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材料“即使到现代,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也都有着与之惊人相似的海事共同规范,这构成了后世国际海法体系的基础”可分析出海法适用范围广,内容具有相似性。【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世纪欧洲。评价:根据材料“构成了后世国际海法体系的基础”可分析出继承和发展了中世纪的海事法系;根据材料“英法分别颁布了《航海条例》与《海事法典》”可分析出是欧洲国家争夺贸易霸权的产物;根据材料“《航海条例》强调进出口贸易必须使用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船及船员”可分析出有利于保护本国经济和商贸活动发展;根据材料“既包含了对契约关系的调整,也包含了国家对海事活动的管理,还加入了大量关于海事审判人员、管辖权、海洋警察的内容”可分析出推动了近现代海上贸易秩序建构的进程,为近现代世界海事法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根据材料“海商立法的国内性与海商事务的国际性之矛盾便日益激化,导致了各国海事法冲突的出现”可分析出各国海事立法的冲突,激化了国家间的矛盾,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纺织业于16世纪传入英国。1700—1800年,英国进口原棉量从139.6万磅增长到5601.1万磅;1850年后英国消耗棉花一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一半以上。1733年飞梭的发明被视为“一切其他发明物的开端的那一个”,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等纺织机器相继问世。到1838年,英国主要的四大棉纺织工业区总共有棉纺织工厂1620个。1913年,英国棉纺织出口额占到当年英国整体海外贸易额的1/4。——据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材料二有学者认为,影响纺织中心转移的要素有劳动力成本、全球贸易体系、经济全球化、政策、技术、原料、市场和国际环境等。——据未来智库《纺织行业产业链深度研究:全球纺织产业发展史》绘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取得的成就。(2)材料二中包含了影响纺织中心转移的诸要素。任选一国或地区,列举影响其成为世界纺织中心的三个要素(可使用材料中已罗列要素,也可补充其他要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1)成就:发展为英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英国成为世界棉纺织业中心;实现机械化生产,建立工厂制;形成多个生产中心(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2)【示例1】英国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政策: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技术:开展工业革命,大量发明和应用机器。【示例2】美国技术:完成两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得到普及,技术持续进步。原料:南北战争后,南方棉花满足本国纺织业的需求。劳动力:《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后,大量黑人奴隶成为自由劳动力,和大量移民一起,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国土广袤,人口众多,南北战争后实现国内市场统一。国际环境:远离欧洲,免遭战乱破坏。〖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成就:根据材料“1850年后英国消耗棉花一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一半以上”可分析出发展为英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英国成为世界棉纺织业中心;根据材料“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等纺织机器相继问世”结合工业革命可分析出实现机械化生产,建立工厂制;根据材料“英国主要的四大棉纺织工业区”可分析出形成多个生产中心(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小问2】本题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可从英国、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或地区选择。如选择英国、美国,选择英国时,可结合圈地运动、殖民扩张、自由主义、工业革命等进行分析;选择美国时,可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移民、未经受大战等进行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1年3月,苏俄经济政策转型,部分党员和群众中出现了思想混乱和种种疑虑。从1921年4月开始,列宁写出了《论粮食税》等关于新经济政策及商业的论著。对于租让制,列宁指出,“既然工人国家掌握了工厂和铁路,那么这种资本主义对于我们就是不可怕的”,无产阶级国家需要“学习由国家调节商业关系”,如果出现“任何超越国家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就应当予以狠狠地惩办。对租让制合同的订立,他要求承租人“有责任改善承租企业中工人的生活状况,使其达到国外的中等标准”,他还要求工人与农民在同资产阶级管理人员及专家的共同劳动实践中学习成长,“为了学习要不惜破费,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论粮食税》等论著成为引领苏俄向新经济政策全面转变的重要文件。——据刘玉高《列宁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租让制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租让制思想的历史价值。〖答案〗(1)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坚持国家调控;坚持保障工人利益;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有助于统一认识;在理论上引领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一次将改革引入社会主义制度范畴,体现出利用市场因素发展社会主义的首创精神;有助于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为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指明方向。〖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苏俄。列宁租让制的思想根据“‘既然工人国家掌握了工厂和铁路,那么这种资本主义对于我们就是不可怕的’,无产阶级国家需要‘学习由国家调节商业关系’,如果出现‘任何超越国家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就应当予以狠狠地惩办”得出是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坚持国家调控;根据“要求承租人‘有责任改善承租企业中工人的生活状况,使其达到国外的中等标准’,他还要求工人与农民在同资产阶级管理人员及专家的共同劳动实践中学习成长”得出坚持保障工人利益;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苏俄。根据“ 《论粮食税》等论著成为引领苏俄向新经济政策全面转变的重要文件”并综合所学可知,列宁的租让制思想有助于统一认识;在理论上引领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为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指明方向。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Ⅰ栏20世纪中期的一些想法

Ⅱ栏重大历史事项①1944年,美国经济学家怀特认为,“美元和英镑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的话,那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多地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②1945年,匈牙利人里夫斯认为,应把所有国家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具有更高主权的体系……让所有的群体都能依法享受平等的安全、平等的义务和平等的权利”。③1946年,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的“长电报”认为,苏联人狂热地致力于摧毁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破坏美国国际权威。④1946年,《新柏林人画报》预言将出现一种太空飞船,只需3小时27分便可载人登月。⑤1950年,海报《欧洲的梦想》号召“把我们所有的旗帜都插到(欧洲大船)桅杆上”。⑥1955年,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时指出,“应该从怎样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我们各国的共同基础”“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⑦19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