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1页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2页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3页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4页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7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核心考点精讲精练)

考情探究■

一、3年真题考点分布

考点内容考题统计

2023湖南卷12题,4分;2021辽宁卷15题,3分;

中和滴定曲线分析

2021湖北卷14题,3分;2021海南卷14题,4分;

二、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命题规律】

从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涉及本考点的试题难度一般较大,常结合盐类水解、电离平衡以及离子浓度

大小比较等进行综合命题,常见的命题形式:(1)结合图像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判断、pH的计算,以及离子浓

度的大小比较等;⑵以酸碱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强”滴“弱”过程中微粒浓度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知识;⑶

以滴定为基础,考查相关操作和计算等。

【备考策略】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

(2)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能正确测定溶液pH,能调控溶液的酸碱性。

(3)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理解酸碱中和滴定,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能够分析以图像形

式考查滴定曲线。

【命题预测】

预测2024年本考点依然会结合图像,考查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pH的相关计算等;

还会基于中和滴定,考查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有关计算,注意滴定现象、操作、滴定终点判断的规

范表达,能进行误差分析。

考点梳理

考法1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2H20^=413。++OIT或H2O^=^H+OH„

2.水的离子积常数

⑴表达式:Xw=c(H+)-c(OH").室温下,Kw=lx表-14。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居增大。

(3)适用范围: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

只要温度不变,降不变。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降增大。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b、Na2co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不变。

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

平衡移动方向Kw水的电离程度c(OH)以口)

HC1逆不变减小减小增大

NaOH逆不变减小增大减小

不变增大增大减小

可水解Na2CO3正

的盐NH4C1正不变增大减小增大

升温正增大增大增大增大

温度

降温逆减小减小减小减小

其他:如加入Na正不变增大增大减小

即时检制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小,错误的打“x”)

(1)温度一定时,水的电离常数与水的离子积常数相等()

(2)100℃的纯水中c(H+)=1x10-6moi]-1,此时水呈酸性()

(3)在蒸储水中滴加浓H2so4,除不变()

(4)NaCl溶液和CH3co0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⑸室温下,0.1inolL-i的HC1溶液与O.lmoll/i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6)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且水电离出的c(H+)和c(OJT)相等()

(7)25℃时,0.1moLL-的NaOH溶液中Kw=lxl(pi3„!0产.12()

7-1(

(8)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107molLL则c(OH)=2xl0-mol-L)

(9)25℃时,0.01moLL-i的盐酸中,c(OH")=1.0xlO-12mol-L_1()

答案:(l)x(2)x(3)x(4)x(5)4(6)V(7)x(8)x(9)4

一例都装

例125。(2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到95℃时,Kw变大,pH减小,水仍呈中性

B.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Kw不变

D.向水中通入HC1气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导电能力减弱

【答案】D

【解析】A项,水加热到95℃,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但c(H+)=c(OH)

因此仍呈中性,A不符合题意;B项,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OH-)增大,

但由于温度不变,所以水的离子积常数人不变,B不符合题意;C项,水中加入硫酸氢钠,硫酸氢钠电离

产生H+,使溶液中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水温度不变,因此水的离子积常数心不变,C

不符合题意;D项,水中通入氯化氢,HC1电离产生H+,使溶液中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由

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因此溶液的导电性增强,D符合题意;故选D。

例2常温下,向20.00mL0.1moLL-iHA溶液中滴入0.1molLF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lgc(H+)水]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Ka(HA)约为IO-B.M、P两点溶液对应的pH=7

C.%=20.00D.M点后溶液中均存在c(Na+)>c(A-)

【答案】B

【解析】0.1moLL「iHA溶液中,一坨c(H+)水=11,c(H+'=c(OH-)7k=l(TUmolLr,根据常温下水的

[06

离子积求出溶液中c(H+)=l()rmolL-1,HAH++A-,c(H+)=c(A")=10^mol-L_1,Ka(HA)=6丁mol-L-1

=10-5mobL-1,A项正确;N点水电离出的H+浓度最大,说明HA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P点

溶质为NaOH和NaA,溶液显碱性,即P点pH不等于7,B项错误;0〜6段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

达到b点时水的电离程度达到最大,即溶质为NaA,说明HA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6=20.00,C项正确;

M点溶液pH=7,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存在c(Na+)=c(A「),M点后,c(Na+)>c(A「),D项正确。

☆对点提升

++

对点1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F=某温度下,向c(H+)=lxl0

一6molL-i的蒸储水中加入NaHSC>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c(H+)=lxl(r2moi.厂'下列对该溶液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IxlO-iOmoLL-i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水的电离

D.取该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的c(OlT)减小

【答案】D

【解析】A项,Kw=1x10-6x1x10-6moPL-2=1x10—12mOHL-2,温度高于25℃;B、C项,NaHSO4

电离出的H+抑制H2O电离,c(H+)*=c(OH-)=1xIO*10mol-L^1;D项,加H?。稀释,c(H+)减小,而c(OH

一)增大。

对点2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JT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x10-7c(OH-)/mol•L-'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x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b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答案】C

【解析】A.c点溶液中c(OH-)>c(H+),溶液呈碱性,升温,溶液中c(OfT)不可能减小。B.由b点

对应c(H+)与c(O!T)可知,KW=C(H+).C(OIT)=LOxl(r7xLOxl(r7=L0xl(ri4。c.FeCb溶液水解显酸性,

溶液中c(H+)增大,因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故溶液中C(OIT)减小,因此加入FeCb溶液可能引起

由b向a的变化。D.c点溶液呈碱性,稀释时c(OH-)减小,同时c(H+)应增大,故稀释溶液时不可能引起

由c向d的变化。

考法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c(H+)与c(OJT)的相对大小决定的。请填写下表:

式才)与c(OlT)相对大小c(H+)的范围(25℃)

中性溶液c(OJT)=c(H+)c(H+)=1.0x10-7moii-i

酸性溶液c(OH)<c(H+)c(H+)>10xlO-7mol-L-1

碱性溶液c(OH)>c(H+)c(H+)<1.0xl0-7mol-L-1

2.溶液的pH

(1)定义:pH是式H+)的负对数,其表达式是pH=—lgc(H+)。

(2)pH大小能反映出溶液中c(H+)的大小,即能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C(H+)110-'10-2IO310-410-510-6lxl0-710-810-910-1010-n10-1210-131014

pH(0)(1)(2)(3)(4)(5)(6)(7)(8)(9)(10)(11)(12)(13)(14)*

-仲性)-

(酸性越强)-----------------(碱性越强)

在25℃时,pH>7,表示溶液呈碱性,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pH每增加1个单位,

c(OJT)增大到原来的10倍;pH=7,溶液呈中性;pH<7,表示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

pH每减小1个单位,溶液中c(H+)增大到原来的10倍。

(3)pH的取值范围为0〜14,即只适用于c(H+)<lmo卜厂1或c(OH-)Wlmol-L-1的电解质溶液,当c(H+)

或c(OH-)>lmol-L-1时,直接用c(H+)或式OJT)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3.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定溶液的pH范围)。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变色范围(颜色与pH的关系)

石蕊红色<—5.0紫色8.0r蓝色

酚献无色—8.2粉红色10.0-红色

甲基橙红色—3.1橙色4.4T黄色

(2)利用pH试纸测定,使用的正确操作为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或玻璃片上,用干燥

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点在试纸上,当试纸颜色变化稳定后迅速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3)利用pH计测定,仪器pH计可精确测定试液的pH(读至小数点后2位)。

1.溶液显酸碱性的实质是溶液中c(H+)与c(OJT)的相对大小。

2.用pH判断溶液酸碱性时,要注意条件,即温度。不能简单地认为pH等于7的溶液一定为中性,如

100℃时,pH=6为中性,pH<6才显酸性,pH>6显碱性,所以使用pH时需注明温度,若未注明温度,一

般认为是常温,就以pH=7为中性。

3.常温下,酸或碱溶液稀释过程的变化规律

溶液稀释前溶液pH稀释后溶液pH

强酸pH=a~\~n

酸pH=〃加水稀释到体积

弱酸4<pHV〃+〃

为原来的10"倍

强碱pH=/?—n

碱pH=Z?

弱碱/7-n<pH</?

注:表中a+〃<7,b-n>7o

4.溶液pH的计算方法

①单一溶液

溶液类型相关计算

强酸(H"A)设H〃A的浓度为cmol/L,则c(H+)=ncmol/L,pH=-lgc(H+)=-lg«c

+

设B(OH)n的浓度为cmol/L,则c(OH-)=ncmol/L,c(H)=

强碱[B(OH)〃]溶

Kw1.0x10*

液=mol/L,pH=lgc(H)=14+lgnc

c(OH-)nc==

②混合溶液

溶液类型相关计算

强酸:CW)"C(H+)=M…

两种强酸混合强酸:c?(H+)J乂+匕

强碱:*。必)[-0(011-)=)(。.)乂+。2(。「)匕-,田+)

两种强碱混合强碱:C2(0H-)J乂+匕

恰好完全反应pH=7(25℃)

强酸+(H+)X-C(OH-)K

酸过量c(H)=—C1---------——-2-----------=^>pH

强碱乂+匕

混合Q(OH)K—G(H+)M+K

碱过量c(OH)=上——二~^外nc(H+)=——JnpH

匕+匕c(OH)

即时检制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位,错误的打“X”)

⑴如果c(H+)#c(OH-),则溶液一定呈一定的酸碱性()

⑵任何水溶液中都有c(H+)和c(O!T)()

(3)c(H+)等于IO"1noi.I?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

(4)pH<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5)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6)25℃时,纯水和烧碱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不相等()

⑺在100℃时,纯水的pH>7()

(8)如果C(H+)/C(OJT)的值越大,则酸性越强()

(9)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酸性增强()

(10)25℃时,0.01mol•L-l的KOH溶液的pH=12()

(11)任何温度下,利用H+和OJT浓度的相对大小均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12)某溶液的c(H+)>10-7^011-1,则该溶液呈酸性()

(13)pH减小,溶液的酸性一定增强()

122-2-1-1

(14)100℃时^w=1.0xl0~molL,0.01molL盐酸的pH=2,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

10()

(15)用蒸储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16)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4()

(17)用pH计测得某溶液的pH为7.45()

(18)1.0x10—3moH/i盐酸的pH=3,LOxlCHmolir盐酸的pH=8()

(19)pH=a的醋酸溶液稀释一倍后,溶液的pH=6,则a>b()

答案:(1)<(2)4(3)x(4)x(5)V(6)x(7)x(8)<(9)x(10)4(11)A/(12)X

(13)x(14)Y(15)X(16)X(17)4(18)x(19)x

例1某温度下,测得O.Olmol/LNaOH溶液pH=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温度为25℃B.与等体积的pH=4的盐酸刚好中和

C.该温度下蒸储水pH=6D.该溶液中c(H+)=10-i2mol/L

【答案】C

【解析】A项,某温度下,测得O.Olmol/LNaOH溶液pH=10,即氢离子浓度是10"0mol/L,氢氧化钠是

一元强碱,则氢氧根离子浓度是是0.01mol/L,所以水的离子积常数是0.01义10-1。=10-12>10-14,升高温度

促进水的电离,该溶液温度大于25℃,A错误;B项,pH=4的盐酸溶液的浓度是lOimol/L,所以与等体

积的pH=4的盐酸中和后氢氧化钠过量,B错误;C项,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IO-%所以蒸储水的

pH=6,C正确;D项,根据选项A分析可知该溶液中c(H+)=10“0mol/L,D错误;故选C。

例2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

B.pH<7的溶液,可能呈酸性

C.当溶液中的c(H+)或c(Oir)较小时,用pH表示其酸碱性更为方便

D.把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其pH

【答案】D

【解析】A项因pH=—lgc(H+),所以pH越小,式口)越大,酸性越强,pH越大,c(H+)越小,贝Uc(OH

一)越大,碱性越强,A项正确;B项在室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B项正确;C项当c(H+)或c(O}T)小

于1mol-L1时,使用pH表示其酸碱性更为方便,故C项正确;D项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把pH

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pH,正确的做法为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或玻璃片上,用玻

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所以D项错误。

财点提升

对点1常温下,关于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l.xl(y2molL-i

B.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COH>l.OxlO^mol.L1

C.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10

D.加入等体积pH=2的醋酸溶液,溶液呈中性

【答案】C

【解析】pH=12的NaOH溶液,根据离子积可知,c(H>l.OxlO12molLA项不正确;溶液中由水

电离出的c(OET)=c(H+)=l.OxlO-^mol-L-1,B项不正确;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10,C项正确;由

于醋酸为弱酸,大部分未发生电离,反应结束后,过量的醋酸电离,使溶液呈酸性,D项不正确。

对点2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涉及溶液的酸碱性,生活和健康也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

pH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也可以用酸度计来测量

B.测量和调控溶液的pH,对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C.pH试纸可测量任何溶液的pH值

D.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在一定pH范围内

发生

【答案】C

【解析】A项,可以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也可以用酸度计来测量,选项A正确;B项,测试和

调控溶液的pH对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都有重要意义,选项B正确;C项,不是任

何溶液的pH都能用pH试纸测,因为试纸有范围要求,也不能测量氯水等溶液的pH,选项C不正确;D

项,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在一定pH范围内发生,

选项D正确;故选C。

考法3酸碱中和滴定

1.实验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喊黑,)。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实验用品

⑴仪器

图(A)是酸式滴定管、图(B)是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储水。

⑶滴定管

①构造:“0”刻度线在上方,尖嘴部分无刻度。

②精确度:读数可精确到0.01mL。

③洗涤:先用蒸储水洗涤,再用待装液润洗。

④排泡:酸、碱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在滴定前均要排出尖嘴中的气泡。

⑤使用注意事项:

试剂性质滴定管原因

酸性、氧化性酸式滴定管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

碱性碱式滴定管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3.实验操作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查漏一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一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一记体积一加指示剂。

(2)滴定

左手控制滴a—眼睛注视铤

定管的活塞形瓶内溶液

的颜色变化

右手摇动

锥形菽~

(3)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

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n黯黑”计算。

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

石蕊<5.0红色5.0-8.0紫色>8.0蓝色

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

酚st<8.2无色8.2〜10.0浅红色>10.0红色

5.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1)沉淀滴定

概念: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

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F浓度。

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

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如用AgNCh溶液测定溶液中C厂的含量

时常以CrOF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比Ag2CrO4更难溶的缘故。

(2)氧化还原滴定

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实例:

①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2+

原理:2MnO]+6H+5H2c2。4=10CO2T+2Mn+8H2O

指示剂:酸性KMnCU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一滴酸性KMnCU溶液后,溶液

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L=Na2s4C)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

明到达滴定终点。

1.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1)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酥也可以。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用酚酬做指示剂。

⑶滴定终点为酸性时,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2.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

(1)依据公式C(待测)=(>鬻隹)来判断。C(标准)和M待测)在误差分析时是定值,因此只需分析使

c寸4侧?)/

得所耗标准液体积V(标准)变大或变小的原因即可,V(标准)变大,则c(待测)偏高,V(标准)变小,则c(待测)

偏低。

(2)滴定管读数要领

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如图)

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

3.滴定曲线的分析

(1)图示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pH曲线

(以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盐酸为例)

pH

①开始时加入的碱对pH的

影响较小

②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很少

量(0.04mL,约一滴)碱

引起pH的突变,导致指示

剂的变色即反应完全,达到

终点

③庭篇后,加入的碱对pH的

影响较小

010203040

(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pH曲线比较

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的

酸的滴定曲线滴定曲线

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

线,强碱起点高

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

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

即时检费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7",错误的打“X”)

(1)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

(2)滴定管盛标准溶液时,调液面一定要调到“0”刻度()

(3)KMnCU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

(4)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mL的NaOH溶液()

(5)将液面在0mL处的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液体的体积为25mL()

(6)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mL()

(7)中和滴定实验时,滴定管、锥形瓶均用待测液润洗()

(8)用标准HC1溶液滴定NaHCCh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酸为指示剂()

(9)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10)用稀NaOH滴定盐酸,用酚醐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11)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iB<LaOH()

(1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pH=7的溶液所消耗的“(NaOH)

相等()

(13)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醐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时为滴定终点()

答案:(l)x(2)x(3)x(4)T(5)X(6)X(7)X(8)X(9)<(10)x(ll)x(12)x(13)4

■倒0拿

例1(2020•浙江1月选考)室温下,向20.00mLO.lOOOmoLLT盐酸中滴力口O.lOOOmol-L1NaOH溶液,

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坨5=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B.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

C.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

D.U(NaOH)=30.00mL时,pH=12.3

【答案】C

【解析】A项,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呈中性,室温下pH=7,故A正

确;B项,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C项,甲基橙的变色范围

在pH突变范围外,误差更大,故C错误;D项,V(NaOH)=30.00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

一八心r30mLx0.lOOOmol/L-20mLx0.lOOOmol/L,

氧化钠,且c(NaOH)=-----------------------------------------------------------=0.02mol/L,即溶液中c(OH-)=OQ2mol,

20mL+30mL

则c(H+)=5xl(yi3moi/L,pH=-lgc(H+)=12.3,故D正确;故选C。

例2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

(填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B.洁净纸片上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moLL-i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填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B.石蕊C.酚麟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

标准酸溶液体积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

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10.000.4020.50

第二次10.004.1024.00

【答案】(1)A(2)B

(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0.400097.56%

【解析】(1)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放在小烧杯中。(2)酸碱中和滴定时,

一般选甲基橙、酚献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剂,石蕊在酸或碱溶液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易造成误差。(4)

根据c(NaOH)=^黑黑答分别求第一、二次的值,再求平均值,解得c(NaOH)=0.4000mol-L1,w(NaOH)

0.4000mol-L-1x0.500Lx40g-mol1

=-----------------------------------------------x100%~97.56%o

8.2g

☆*点提升

对点1关于滴定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B.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会使测定结

果偏小

C.用KMnCU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KMnCU标准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所有的滴定实验都需要加入指示剂

【答案】A

【解析】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活塞或橡胶管内的玻璃珠,右手轻轻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A正确;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

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B错误;KMnCU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易腐蚀橡胶管,所以KMnO4标准溶液要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C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滴定实验都需要加入

指示剂,如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含还原性物质(如草酸等)的溶液时,不需要加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D错误。

对点2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醐作指示

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

(2)滴定终点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待测NaOH溶

滴定次数

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

第一次25.000.0026.1126.11

第二次25.001.5630.3028.74

第三次25.000.2226.3126.09

根据表中数据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以下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0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E.盛放碱液的碱式滴定管开始俯视读数,后来仰视读数

(5)氧化还原滴定实验的原理与中和滴定相同(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

反之)。为测定某样品中所含晶体FeSO4・7H2。的质量分数,取晶体样品ag,溶于稀硫酸配成100.00mL溶液,

取出20.00mL溶液,用KMnCM溶液滴定(杂质与KMnCU不反应)。若消耗0.2000mol・L」KMn04溶液20.00mL,

所得晶体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用a表示)。

【答案】(1)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2)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278

(3)0.1044mol/L(4)AC(5)——x100%

a

【解析】(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

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2)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

酚醐作指示剂,滴定前溶液为红色,滴定后呈中性,溶液为无色,则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浅红色变为无

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3)根据表中数据,第二次实验数据明显偏大,舍去,根据第一次、第三次实验

物出正出、沙班士卜般,/*钮曰26.11+26.09।c(HCl)V(HCl)0.1000molLx26.10ml

数据,平均消耗盐酸的体积是-------------=26.10ml,则c()=、小1=口、—=----------------------------------------------

2V(NaOH)25.00ml

=0.1044mol/L;(4)A项,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盐酸浓度偏小,消耗盐酸体

积偏大,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高;B项,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变,消耗盐酸体积不变,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无影响;C项,酸式滴定管在滴定

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盐酸体积偏大,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高;D项,读取盐酸体积时,

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消耗盐酸体积偏小,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低;E项,盛放碱液的

碱式滴定管开始俯视读数,后来仰视读数,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消耗盐酸体积偏小,测定氢氧化钠溶

液的浓度偏低;故选AC。(5)亚铁离子会被高锯酸钾溶液氧化为铁离子,高镒酸钾被还原成锦离子,根据电

子守恒,即5FeSO4・7H2O~KMnO4,所以晶体中FeSO^HzO的质量分数为

0.2000mol/Lx0.02Lx5x278g/mol

---------------;------------------x100%27.o

1=------xl00%o

-aga

考法4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分析常见的误差:

步骤操作V标准c待测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大偏高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小偏低

洗涤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大偏高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储水不变无影响

取液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变小偏低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变大偏高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变小偏低

滴定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变大偏高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再加一滴变大偏高

NaOH溶液无变化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变小偏低

读数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变大偏高

滴定管读数要领,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

①开始读数仰视,滴定完毕读数俯视,V(标)偏小,c(待测)偏低;

②开始读数俯视,滴定完毕读数仰视,V(标)偏大,c(待测)偏高。

典例和蒙

例1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对测定结果的评价错误的是

()

选项操作测定结果的评价

A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偏高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偏高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