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亚:伊斯兰教文明南亚:多教并存文明东亚:儒家文化文明特点东西方文明的使者多宗教并存融汇中华千年文化因子政治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统治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制,但由于宗教冲突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君主中央集权体制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对外贸易兴盛文化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背诵: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重难点:1、古代非洲出现的主要国家及特点2、古代美洲各文明的存在时间和主要成果一、古代非洲文明1、西非:班图人②畜牧业:③冶铁业:①农业:驯养牛,引进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④扩展传播:逐渐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班图人迁徙路线2、古代非洲的国家一、古代非洲文明自主梳理教材P27-28,填写表格。古代非洲文明的基本特点:起源早、区域性、相对孤立封闭,发展缓慢且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限制)从整体看非洲北部国家出现较早,且相对发达。区域国家时间特征东非阿克苏姆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位于红海沿岸)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10-15世纪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8-15世纪南非津巴布韦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石头城(巨石建筑群)西非霸主、黄金资源丰富、控制商路、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政治:中央集权、官吏由国王任免;文化:兴建学校,鼓励文化。伊斯兰教传入,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环印度洋贸易的发达,城市繁荣。一、古代非洲文明古代非洲文明的基本特点:起源早、区域性、相对孤立封闭,发展缓慢且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限制)从整体看非洲北部国家出现较早,且相对发达。一、古代非洲文明非洲文明丰富多彩、斑驳陆离。对于非洲文明的特点有如下两点认识。1.请分别概括二者的观点。观点一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观点二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005年版)2.一个作者为什么两种观点?观点一:非洲文明封闭、与世隔绝观点二:非洲文明开放、与外界联系说明历史学者多年以来坚持不懈地研究,实事求是,不断完善史学成果。一、古代非洲文明3.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阐释依据。观点一:非洲文明封闭、与世隔绝观点二:非洲文明开放、与外界联系观点一。非洲东、西、北三面强劲的自然屏障,阻碍了外来文明的影响。观点二。①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非洲;②东非国家的环印度洋贸易;③西非国家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多源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动植物:古代非洲:甜高粱、西瓜、棉花古代美洲: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P29学思之窗:如何理解古代文明多源的特点?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文明,但因为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不同,文明出现的时间和特点上会有重要的差别。文明发展的特点非洲人独立发明了冶铁技术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区域文明时间发展表现中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南美印加文明经济:种植玉米;城市国家;文化: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陶器;文字;历法纪年;20进位制,“零”的概念14-16C政治:上层垄断官职、部落自治;经济:浮动园地、都城建设

(特诺奇蒂特兰城)12-16C政治:国王集权、四大政区、

人口调查,移民至新地区。经济:土地国有交通:完善的道路系统建筑:马丘比丘城遗址二、古代美洲文明?-15C二、古代美洲文明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

——王斯德《世界通史》

结合史料,分析印第安文明衰亡的原因。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疾病、瘟疫等灾害孤立发展,缺乏交往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一系列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8—13世纪初加纳13—15世纪马里15—16世纪桑海5—16世纪前期玛雅14—16世纪前期阿兹特克文明13—16世纪前期印加文明时空下的非洲与美洲文明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

……沿尼罗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

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学习探究: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美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理由。

非洲东、西、北三面都有相当强劲的自然屏障。使得对非洲的殖民变得异常困难。

而美洲东部的海岸线又良好的港口,又多是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

因此美洲早在16-17世纪已经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