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
挖空、知识梳理与过关训练
专题〃论语十二章
01廉室利练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婪()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耳()
焉,可谓好学也已。7《论语・学而》)
2.子曰:“人而不仁,如多匀7)?人而不仁,如乐何?彳《论语.八僧》;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子曰:“君子糜Y,于义,小人喻于利。彳《论语・里仁》)
5.子曰:“见算<[思不<)焉,见不贤而由(,自省也。《论语・里仁》)
6.子曰:“可(()^()则不(),文胜质则义(人文质杉杉(3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当藜(),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J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8.子曰:“譬如为少(3未成一3止,吾止也。譬如干小财3虽覆一釜,
进,吾往也。7《论语・子罕》)
9.子曰:“争()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彳《论语・子罕》)
10.颜渊问仁。子曰:“无()己皂()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o”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整(),请事()斯语矣。彳《论语・颜渊》)
11.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冬丫[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12.子曰:“少于()何莫学夫《诗》?《诗》可以举(),可以现(),可以
葬(),可以考(人逆(’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
语•阳货》)
02和叙机双
一、文言知识
通假字
知者不惑(“知”同“智”)
一词多义
兴
《诗》可以不,可以观(动词,激发人的感情)
从者病,莫能米(动词,起身)
政通人和,百废具米(动词,兴办,举办)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动词,发生,产生)
敏
或于事而慎于言(形容词,勤勉)
回虽不敏(形容词,聪慧)
天之应人,取于景响(形容词,快,疾速)
居
周无求安(名词,居住的环境)
佛印盾左,鲁直居右(动词,坐)
周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动词,处于)
昂其直,盾为奇货(动词,囤积,储存)
欲用之以为利(动词,占,占有)
固有顷,倚柱弹其剑(用在时间词语之前,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而半山吊雾若带然(动词,停留,止息)
胜
质胜文则野(动词,超过)
驴不胜怒,蹄之(动词,经得住,能承受)
百战百胜(动词,胜利)
予观夫巴陵胜状(形容词,优美的)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尽,完)
正
就有道而正焉(动词,匡正)
名不当则言不顺(形容词正当合适)
其冠不正(形容词不偏,不斜)
心术不正(形容词,正直)
正中下怀(副词,恰好)
为本副二本(形容词正式的,为主的,和“副,,相对)
日月氐相望(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进行和持续正在)
克
克己复礼为仁(动词约束)
然操遂能享绍(动词战胜,攻破)
何功不克(动词,完成成功)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助动词能够)
而
敏于事耐慎于言涯词表并列)
人而不仁,如礼何(连词表假设如果)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连词表顺承,就)
死而后已灌词,表顺承,才)
其
请问其目(代词,它的)
其“恕”乎(副词表推测,大概,也许)
古今异义
X厦彬彬然后君子任义: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今义,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譬如半她,G义•填平洼地。今义.•平坦的土地。)
个子何莫学夫《诗》/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期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名词作状语在内心)
质胜文则野(名词作形容词粗野、鄙俗)
⑵形容词的活用
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
句式积累
0倒装句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定语后置句即“有一可以终身行之之言乎”
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事敏而于言慎”)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应为“君子于义喻,小人于利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玳语后置句应为“已所不欲勿于人施”)
。判断句
止,吾止也「也”表判断)
进吾往也「也”表判断)
克己复礼为仁广为”表判断)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一仁,
社会政治范畴一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一中庸。“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孔子确立了仁的
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
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03过O隹
一、选择题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何莫学未诗微耒人之力不及此
B.死而后弓,不亦远乎?学不可以目
C.天下归仁焉自牧归英,洵美且异
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藕的一项是()
4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二或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
C.譬如为山,未成一寰簧:盛土的竹筐。请事斯语矣事:实践,从事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譬如干她,虽覆一簧工少于何莫学夫《诗》
C.古之学者必有师D.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r;
A.君子喻于义喻:比喻。
B.克己复礼为仁克:约束。
C.文胜质则史史:失实。
D.可以群,可以怨怨:怨恨。
5.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D.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工君子喻于义(明白)
C.譬如为山,未成一寰(筐)D.克己复礼为仁(约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4文胜质则更
8.请事斯语矣
C.非礼勿视
D.敏于事而慎于言
8.下列有关《论语》的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
书。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9.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4就有道而正焉天下归仁患
B.质胜文则野故木受绳则直
C.敏于事而慎于言不能容于远近
D.人质不仁死而后已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见货思齐焉②见贤思齐焉③可以群④远之事君
⑤邻之厚,君之尊也⑥择善而从之⑦草菅人命
4①⑤/②③⑦/④⑥B.①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⑥/②⑤/③④/⑦D.①④⑤/②/③/⑥⑦
H.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同义现象的一项是()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有一言而可以孥身行之者乎③回虽不取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4②⑤B.②④C.①③D.①④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就有道而正焉B.策之不以其道
C.任重而道远。朝闻道,夕死可矣
二、情景默写
13.《论语》十二章
(/)时代青年要勇担重任,志向高远,努力实现祖国复兴的远大目标。这可用曾子的两句话
来表达:,o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君子要约束自我,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先王之礼,这样才能
达到儒家所说的“仁”的标准的句子是:。
(3)美国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制裁,而中国对美国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反制裁措施,他们却
指责我国违背了贸易规则,中国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这两
句话来反驳。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
是:,O
(2)《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3)《论语・为政》中“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
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15.名句默写。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有抱负的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和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
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o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
的句子的:,o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o
(5)《礼记》开篇就强调“大学之道”,其宗旨是以美好的愿景弘扬高尚的品行,关爱人民,
达到最高的境界。这三个句子是:,,。
(6)儒家强调修身养性,认为欲得品性端庄,必须先要心思纯正,这也就是《礼记》中
:_________,”两句所表达的意思。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
(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3)《大学之道》中阐述大学宗旨的句子是“在明明
德,,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华'》)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朱。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二)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巢指之日:“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
阳虎。阳虎尝攀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
汝为死矣。”颜渊日:“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
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
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史记・孔子世家》)
(三)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子路人见,曰:“何夫子之娱也?”
孔子日:“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
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
勇也;陆行不避见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
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
辞日:"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庄子・秋水》)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我讳穷久矣的不免命也/求通久矣的不得时也
B.我讳穷久矣的不免/命也/求通久矣他不得/时也
C我讳穷/久矣他不免/命也/求通/久矣的不得用寸也
D.我讳穷/久矣的不免命也/求通/久矣湎不得时也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
B.以其策指之曰策:鞭子
C.阳虎尝奉匡人暴:欺凌
D.吾命有所制矣制:制度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B.颜刻为仆,以基策指之日基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子路弹琴顶歌人而不仁,如礼何?
D.宋人围之数匝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20.下列对选文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君子”一词多见于先秦典籍,最初多指“君王之子”,强调地位的崇高,后来被赋予了道
德的含义,历代儒客文人以君子之道作为行为规范。
B.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实践"仁'’的方法,如果“不仁”就谈不上真正“有
礼”。
C.《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本纪”内容为历代帝王政绩;“世家”
内容记载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D.后两则材料都记叙了孔子被围困的故事,但材料二体现出顺应天命的思想,材料三则
体现出孔子对于传承礼乐制度的责任担当。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②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阅读下面的甲、乙、丙三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
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
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
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乙
子曰:“苫于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日:“小子何莫学夫《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丙
聿于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
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
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
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
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
者也。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邮电大学《雅思英语阅读与写作(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雕塑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数字设备与装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莱州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数学试题第四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 辽宁传媒学院《地质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金融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保护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因狗咬伤赔偿协议书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成都存量房屋买卖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论行政合同书特权的法律规制
- DB11∕T 686-2023 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范
- 山东虚拟电厂商业模式介绍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培训课件
- 敏捷开发管理咨询合同
- 病区安全管理新护士上岗前培训课件
- 汽车调光玻璃行业专题报告(技术路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等)-2024-08-零部件
- 1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 GB/T 44127-2024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与运行指南
- 工装装修合同电子版
- 2024年乡村振兴(产业、文化、生态)等实施战略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