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酶相关实验探究中的“三个慎重”(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酶相关实验探究中的“三个慎重”(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酶相关实验探究中的“三个慎重”(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酶相关实验探究中的“三个慎重”(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酶相关实验探究中的“三个慎重”(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材料

易错点04酶相关实验探究中的“三个慎重”

目录

01易错陷阱(3大陷阱)

02举一反三

【易错点提醒一】物质的加入顺序要“慎重”

【易错点提醒二】底物的选择要“慎重”

【易错点提醒三】检测方法的选择要“慎重”

03易错题通关

易错陷阱1:先混合跟先自变量处理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分析】由于酶具有高效性,若先混合,酶和底物可能在未达到预设条件时便发生

反应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错陷阱2:所有反应物都可用于各种目的的探究实验

【分析】

探究酶的最适温度:不宜选用过氧化氢作底物。因为过氧化氢加热时分解会加快,

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探究酶的最适pH:不宜选用淀粉作底物。因为酸本身会促进淀粉分解;

探究蛋白酶的相关实验:不宜选用蛋白质溶液作底物。因为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不

便于实验结果的检测。

易错陷阱3:见到有淀粉就用碘液,碰到还原糖就用斐林试剂

【分析】用淀粉和蔗糖作底物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碘液无法区分蔗糖是否分解;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发挥作用需栗水浴加热,

而本实验需要严格控温。

高考材料

【易错点提醒一】物质的加入顺序要“慎重”

【例1】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等设计对照实验进行验

B.验证酶的高效性,可通过设置自身对照,比较盛有比。?的试管中加入比。?酶前

后,比。2分解速率的变化来进行验证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简要流程可以是:将底物加入各组试管一调

节装有酶液的各试管的pH一向底物试管加入酶一混匀并进行保温一观察结果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斐林试剂等设计实验进行

探究

易错分析:酶和底物要先处理达到预设条件后在混合。一

【答案】C

【解析】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还原糖,而不能将蔗糖水解,斐林试剂和还原糖

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可以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斐林试剂等设计

对照实验进行验证酶的专一性,但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因此不能利用淀

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等设计对照实验进行酶专一性的验证,A错误;酶的高效

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对而言的,故在验证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应该使用无机催化

剂作为对照,B错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简要流程可以是:将酶加入

各组试管一调节各试管酶液的pH(使酶处于预设的pH条件下)一向各试管加入底

物一混匀并进行保温一观察结果,C正确;由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在水浴

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这会改变实验的温度,从而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变式1-11(2023•河南信阳•信阳高中校考一模)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中

的蛋白酶对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进行分解,使肉类制品口感鲜嫩。某小组在37℃下

探究pH对嫩肉粉中蛋白酶M和蛋白酶N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酶357911

高考材料

蛋白酶M0.71.01.11.00.6

蛋白酶N0.51.00.50.20.1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相对活性

B.在pH为7时,蛋白酶M的活性更高,可为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化能

C.该实验中应用两支试管,加底物和蛋白酶后逐渐将pH由3调到11

D.若将pH从11下降到5,蛋白酶N的活性可能不变

【答案】D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一pH和蛋白酶的种类,A错误;在pH

为7时,蛋白酶M的活性更高,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B错误;该实验中针

对每种酶应分别用5支试管,在各自特定pH下分别实验,C错误;在pH为11时,

蛋白酶N可能已经失活,若将pH从H下降到5,其酶活性可能不变,D正确。

【变式1-2]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实验操作顺序有误的是()

选高中生物学实验内

操作步骤

项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

A向待测样液中先加双缩胭试剂A液,再加B液

蛋白质

先用低倍镜找到特定区域的黑藻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

B观察细胞质流动

观察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室温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匀后,在设定温度下

C

的影响保温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先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再用

D

水和失水0.3g/mL蔗糖溶液处理

A.AB.BC.CD.D

【答案】C

【解析】在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2ml双缩服试剂A液,再向试管中加入4滴双缩服

试剂B,A正确;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该先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然

高考材料

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正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淀粉溶液与淀粉

酶溶液分别在设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待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都达到设定温度

后再混合,C错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先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洋葱鳞片叶

外表皮细胞,观察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位置,以及液泡的大小,作为对照,再用

0.3g/mL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再用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后,原生质层与细胞

壁的位置,以及液泡的大小,D正确。

【变式1-3]某小组为探究pH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了相关实验,反应Imin后,统计各实验组试管中的蔗糖剩余量,结果如图。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A.需要将蔗糖溶液和蔗糖酶溶液分别保温后再混合

B.在pH为7时,限制蔗糖酶活性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

C.在pH〈3和pH>10的条件下,蔗糖酶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D.若向各组反应试管中加入较多的蔗糖酶,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D

【解析】先将蔗糖溶液和蔗糖酶溶液分别保温后再混合,防止混合酶与底物事先反

应影响实验结果,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pH为7时,酶活性最大,此时限制蔗糖

酶活性的外界因素不是pH,主要是温度,B正确;据图可知,在pH<3和pH10的条

件下,蔗糖的剩余量不变,说明此时酶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酶活性丧失,不能

分解蔗糖,C正确;若向各组反应试管中加入较多的蔗糖酶,反应速率加快,相同

时间内蔗糖的剩余量变少,会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易错点提醒二】底物的选择要“慎重”

【例2】(2021秋•海南•高三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叙述,

正确的是()

高考材料

A.都通过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都可以作为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

C.都应在最适pH和低温条件下保存,以维持其空间结构稳定

D.都只在细胞内与特定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易错分析:过氧化氢加热会加快分解,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C

【解析】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非提供活化能,A错误;过氧化

氢酶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不能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B错误;

由于低温能够抑制酶的活性而不令其失活,故酶的保存条件应是最适pH和低温,以

维持其空间结构稳定,C正确;只要作用条件合适,酶在细胞内外均可起催化作用,

D错误。

【变式2-1]20世纪60年代以后使用酶替代盐酸催化淀粉水解生产葡萄糖。如图表

示在不同pH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水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小1店淀粉剩余量相对值

1.0

0.5

OI1h357.9ll11l13pH

A.本实验需在相同且适宜的反应温度下进行

B.图中pH为3和9的两组条件下酶活性相同

C.lh后测定淀粉水解情况前需要先终止反应

D.实验结果表明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活性明显降低

【答案】B

【解析】本实验温度是无关变量,需在相同且适宜的反应温度下进行,A正确;酸

性条件下淀粉能分解,图中pH为3和9的两组条件下酶活性不相同,B错误;lh

后测定淀粉水解情况前需要先终止反应,防止反应时间不同造成因变量不同,C正

确;实验结果表明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活性明显降低,pH=7时酶活性最高,D正确。

高考材料

【变式2-2】要完成有关酶的实验,下列实验材料及药品的选择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材料及药品

A酶具有催化作用鸡蛋清、蛋白酶、双缩月尿试剂、蒸储水

B酶具有专一性淀粉、蔗糖、淀粉酶、本尼迪特试剂

C酶具有高效性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二氧化镒

D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淀粉溶液、淀粉酶、碘液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能与双缩服试剂反应呈紫色,因此不能判断蛋白酶

是否将鸡蛋清水解,A符合题意;淀粉和蔗糖均为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本尼迪特试

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它们水解的产物均含有葡萄糖可与本尼迪特试剂作用产生

砖红色沉淀,即本尼迪特试剂可检测淀粉或蔗糖是否被水解,B不符合题意;淀粉

酶与二氧化镒相比,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效率更高,体现了酶具有高效性,C不符合

题意;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是淀粉溶液,通过加入碘液观察蓝

色的程度判断淀粉的分解量,D不符合题意。

【变式2-3】已知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质溶液编

号甲乙,在甲试管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一段时

间后,再加入双缩服试剂,其结果是()

A.甲无色,乙紫色B.甲蓝色,乙紫色

C.甲乙溶液呈紫色D.甲乙都蓝色

【答案】C

【解析】甲试管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蛋白酶,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甲

试管加入双缩服试剂,呈现紫色;乙试管中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胭试剂,呈现紫

【易错点提醒三】检测方法的选择要“慎重”

【例3】下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材料

步骤12345

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某酶溶液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观察现象

试管I2mL一2mL2ml①

试管n——2mL2mL2mL②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步骤3可选用新鲜的淀粉酶,也可选用蔗糖酶

B.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底物的量、酶的用量、温度、pH等

C.该实验的因变量也可用底物剩余量表示,可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D.若“某酶溶液”是新鲜的淀粉酶,则①为无砖红色沉淀

易错分析:碘液无法检测出蔗糖是否发生水解。

【答案】B

【解析】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

种类,A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其他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因素为无关

变量,如底物的量、酶的用量、温度、pH等,B正确;蔗糖及蔗糖水解产物都不能

跟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用碘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不应选择碘液作为

检测试剂,C错误;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试管I中的淀粉被水解生成还原性糖,

所以现象①是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

【变式3-1】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先加入底物和酶,再分别加入

不同pH的缓冲液

B.“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为测定淀粉酶活性的高低,可选择

碘液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中,可选择碘液检测淀粉酶是否

将淀粉和蔗糖水解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若以煮熟的肝脏研磨液代替新

鲜的研磨液,实验结果相同

【答案】B

高考材料

【解析】“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应在加入酶之后先分别加入不同

pH的缓冲液,调节酶所处的pH为预设pH,然后再加入底物,A错误;碘液遇淀粉

变蓝,淀粉剩余量越多,颜色越深,因此“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

为测定淀粉酶活性的高低,可选择碘液检测淀粉的剩余量,B正确;由于碘液不能

与蔗糖及蔗糖的水解产物反应,无法通过碘液确定蔗糖组是否分解了,因此“探究

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中,不能选择碘液检测,C错误;煮熟的肝

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丧失,不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而新鲜的肝脏研磨

液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因此若以煮熟的肝脏研磨液代替

新鲜的研磨液,实验结果不相同,D错误。

【变式3-2】细胞内许多的生化反应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叙述正

确的是()

A.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以选择淀粉作为实验材料,并用斐林试

剂进行鉴定

B.在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需要与无机催化剂进行比较,且要设置空白对照

C.在研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可以用淀粉酶分别处理淀粉和蔗糖溶液,并用碘

液进行鉴定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以选择淀粉作为实验材料,并用斐林

试剂进行鉴定

【答案】B

【解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能被分解,因此不能选择淀粉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

在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一组是无机催化剂,一组是某

种酶,因此需要与无机催化剂进行比较,且要设置空白对照组,B正确;在研究酶

的专一性实验中,可以用淀粉酶分别处理淀粉和蔗糖溶液,要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本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温

度,而斐林试剂鉴定需要加热处理,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D错误。

【变式3-3】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高考材料

B.用Fe?+和过氧化氢酶探究酶的专一性

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时,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D.探究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时,不宜用双缩月尿试剂检测

【答案】D

【解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不可以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A

错误;用Fe:"和过氧化氢酶探究酶的高效性,B错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用热水浴

加热,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时,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C错误;蛋白酶是蛋

白质,不管酶活性高低,都会与双缩服试剂发生颜色反应,故探究蛋白酶的最适温

度时,不宜用双缩胭试剂检测,D正确。

1.已知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左右。下表是某同学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

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改进措施中合理的是()

组别实验温度3%淀粉溶液1%a-淀粉酶溶液Imin后碘液(棕黄色)检测

150℃2mL1mL溶液呈棕黄色

255℃2mL1mL溶液呈棕黄色

360℃2mL1mL溶液呈棕黄色

A.5min后进行碘液检测

B.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5mL

C.将碘液改为斐林试剂

D.将a-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2%

【答案】B

【解析】三组实验的温度不同,但Imin后滴加碘液溶液呈棕黄色,说明三组实验中

淀粉都基本无剩余,即底物都被反应完,而延长时间5min后再进行碘液检测,不会

改变实验结果,A不符合题意;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5mL,可确保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因酶活性不同而使淀粉剩余量不同,用碘液检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B符合题意;

高考材料

由表格可知,三组不同温度的实验中淀粉全部分解成葡萄糖,若将碘液改为斐林试

剂,进行检测时需要加热,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c不符合题意;表格中在淀粉酶

溶液浓度为现时、Imin后已经将淀粉分解完,若将a—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2队

反应速率加快,Imin后实验结果不变,D不符合题意。

2.(2022秋•陕西汉中•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

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①②③

淀粉溶液/mL222

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

反应温度/℃037100

斐林试剂/mL222

砖红色深浅+++++

注:“十”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pH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B.底物和酶混合后,将试管放置在预设好温度的水浴锅中

C.砖红色沉淀的生成并不能说明淀粉水解成了葡萄糖

D.用斐林试剂做检验试剂并非该实验的最佳选择

【答案】B

【解析】本实验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pH是该实验

的无关变量,A正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将底物与酶分装在不同试管中

放置预设定温度的水浴锅中,几分钟后再混合均匀,B错误;砖红色沉淀的生成并

不能说明淀粉水解成了葡萄糖,只能说明生成了还原糖,C正确;斐林试剂鉴定还

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会破坏设定的温度条件,故本实验用斐林试剂做检验试剂并非

该实验的最佳选择,D正确。

3.某科研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种抑制剂对某消化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实验

高考材料

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V(酶促反应速率)①无抑制剂

制剂]

⑤新新剂n

0

SiS2s(底物浓度)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浓度,无关变量有温度和pH等

B.该实验过程要先加底物和酶混合,然后再加抑制剂来观察反应结果

C.在,点之后,限制曲线①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底物浓度

D.由实验结果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酶的抑制剂能降低酶的活性

【答案】C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浓度以及有无抑制剂和抑制剂种类,A错误;该实

验过程要先加底物和抑制剂混合,然后再加酶来观察反应结果,B错误;在S2点之

前,限制曲线①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底物浓度,在,点之后,限制曲线①酶促反

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等因素,C正确;由实验结果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在较低的

底物浓度条件下,酶的抑制剂能降低酶的活性,而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剂I的

活性没有受到抑制,D错误。

4.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叙述里送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碘液设计实验

B.探究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斐林试剂设计实验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底物和酶可采用以下步骤添加:加底物一调pH一加酶

一混匀一观察

D.以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温度为自变量,氧气的释放速率为因

变量,也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答案】D

【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碘液设计实验,检测反

应物的剩余量,检测酶活性,A正确;探究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

高考材料

糖和斐林试剂设计实验,用斐林试剂检测底物是否水解,B正确;探究pH对酶活性

影响,为防止底物先和酶反应影响实验结果,应将pH调节放在加酶之前,故底物和

酶可采用以下步骤添加:加底物一调pH-加酶一混匀一观察,C正确;探究温度对

酶活性影响不能选择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因为高温下过氧化氢易分解,影响实验

结果,D错误。

5.酶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合成酶均位于生物膜上

B.高温、低温、过酸或过碱都会导致酶变性失活

C.在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要将底物和酶先分别保温后再混合

D.酶的合成都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协同配合

【答案】C

【解析】ATP合成酶不都位于生物膜上,如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就有ATP合成,这些ATP合成酶不在生物膜上,A错误;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

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变性失活,而低温时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只是抑制

酶的活性,B错误;在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要先保温后混合,C正确;

有些在细胞外起作用的酶如消化酶,其合成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

协同配合,而RNA类的酶的合成则不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协同配

合,D错误。

6.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相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适宜时间后再加

入底物

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应另设两支试管不加酶作为对照组,目的是检验

底物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

D.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选择双缩胭试剂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答案】C

【解析】熟马铃薯块茎的细胞已死亡,酶已失活,没有催化效率,所以不能以熟马

高考材料

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A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

液分别在预设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B

错误;“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使用的底物为淀粉和蔗糖,淀粉和蔗糖都不是还

原糖,通过使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是否有还原糖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从而判断酶

的专一性,因此,应另设两支试管不加酶作为对照组(分别加淀粉和蔗糖底物),目

的是检验底物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C正确;高温使蛋白酶失活,但是高温并没

有破坏肽键,失活和不失活的蛋白酶与双缩服试剂都呈现紫色,故探究温度对蛋白

酶活性影响实验,不能用双缩月尿试剂检测结果,D错误。

7.某兴趣小组利用排水装置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在pH分别为3、4、

5、7、9、10、H的缓冲液中,将50mLH。溶液与4mL酶溶液混合,观察10s时

气体产生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H=3pH二4pH二5pH-7pH=9pH=10pH=ll

产生气体量/mL707989108999592

A.该实验的pH为自变量,反应时间为无关变量

B.各组混合前应将溶液与酶溶液调节至相同的pH

C.该实验中,pH为7时过氧化氢酶为反应降低的活化能最多

D.当pH为7时,可通过改变温度,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D

【解析】该实验的pH为自变量,反应时间为无关变量,A正确;各组混合前应将乩。?

溶液与酶溶液调节至相同的pH,B正确;分析结果可知,pH为7时产生的氧气最多,

因此此时酶活性最高,其为反应降低的活化能最多,C正确;由于H。的分解速率

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使用H。和过氧化氢酶,D

错误。

8.一位同学设计以下图装置验证酶的专一性。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

A组透析袋加入淀粉、碘液和蔗糖酶,B组透析袋加入等量的淀粉、碘液和淀粉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材料

析袋密封夹

烧杯(装清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