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练习:习作情境_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练习:习作情境_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练习:习作情境_第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练习:习作情境_第4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练习:习作情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习作之情境作文

一、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

根据下面情境写一则短文,描述课堂情境。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声响过了5分钟,老师还没有下课的意思,不少同学已经“身在曹营

身在汉”。

要求:(1)要写出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2)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

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150字。

二、作文(本大题共19小题,共950.0分)

2.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越过了湖泊

中层层的鱼网,躲过了无数水岛的追逐。

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

瞬间就被冻成了冰,但它仍然保持着飞翔的姿势。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他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

无憾。,,一位年轻人说。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

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说。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

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根据下面材料,展开联想与想象,将所给材料扩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述文

在金字塔顶,雄鹰看见一只蜗牛很惊奇,问:“小蜗牛,是谁把你啄到塔顶上米的呢?”“是

我自己爬上来的。”蜗牛说。

“这怎么可能呢?你爬行的速度这么慢,你的身体又是如此弱小,怎么可能爬到高高的金

塔顶呢?”雄鹰更惊奇了。

“如果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哪怕爬行速度慢,日积月累。也能刨造出令人惊讶的奇迹。”

蜗牛回答。

3.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水能汇入大海,是因为它巧妙避开所有障碍,不断拐弯前行;许多人没能抵达成功的顶点,

不少是因为撞了南墙不回头。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障碍、困难,有时,拐个弯,绕一绕,何

尝不是个办法。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只要心念一转,挫折、碰壁也能成为转机,

拐弯也是一种前进的方式。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

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星期天下午,乌云低低地压着,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我不能外出,爸妈又不在家,我

只好打开电视打发时间。

闲暇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人,拨动过我的心弦,感动过我的心灵,成为我记忆的珍藏,精

神宝藏。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小诗),按要求作文。

我不期望回报

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环绕

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

给予你了,我便不期望回报

如果付出,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

那么,我将变得多么渺小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

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如今,我的初三生活已经落下了帷幕。它就像花瓣一般,片片飘散,惋惜之余,我惊讶地发

现:正是花朵凋零的地方,结出了饱满的果实,果实里有甜蜜还有酸涩。

告别初三之后,我将获得更为广阔的世界。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有梦的白鸽,飞过最深爱的

屋顶,有片羽毛,飘在风里。彩色的前方,好像有埋伏的惊喜,我我微笑,万里无云……”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

微作文

“人生自古伤离别”,请你描写一个“离别”场景。

要求:(1)写作过程中要运用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

(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3)字数在100——150之间。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是河南省实验中学一位心理老师的辞职信,简而有力,约而有当,情可至,意无边。被

网友誉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这十个字显然打动了许多人,主要因为包含

在其中的洒脱。洒脱也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尽情释放自我生命的激情,追逐新生活的体验。

青春年少正在花季的少男少女,面对那么广大,那么美丽的世界,你有着怎样的情怀?请以

“世界那么大”为开头,抒发你独特的认识和感受。(不少于120字)

7.

请从以下三个物体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写一段介绍这个物体的说明文字。扇子、书、窗

要求:(1)说明对象明确,顺序合理,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

(2)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字数在150—200之间。

8.

《那愁就是爱》文中“儿子总是不耐烦地说,妈妈你别唠叨好不好!”现实中面对着妈妈的唠

叨,你有何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100字以内)

9.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请以《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为题,描写一下此时

此境中“我”的心理,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100字。

10.

请在《田野上的白发》第⑧段的横线处做一个动作描写片段。

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

(2)至少运用一个比喻句;

(3)字数不超过150字。

11.

下面两个作文题目,请从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刘禹锡的“闲”;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是夜游承天寺的苏轼的“闲”……闲中有愉悦,有闲适,有悠然,

有豁达,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鸟虫鱼……琴茗书画,吟咏歌舞,静思遐想……田野村庄,万家灯

火……皆为“风光”,生活体悟,万千种种。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

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发挥想像,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静悄悄的课堂上,班主任李老师正唾沫横飞地讲着遵守时间,按时到班的重要性,这时……

教室里,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大起来了,大家都看着班主任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2.

下面两个作文题目,请从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

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为什么橘子

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

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还是为了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不能独自享

用,而要懂得与人分享。”

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把你的故事或你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吧。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③字迹工整,书

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想像,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斯佳丽说,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但我相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

所有的结果都不是凭空降临的,所有的事情都有过程。昨天的种子在今天发芽,明天的故事

在今天就已经开始……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3.

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

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

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行走在雨中,风从我的后背穿过。握着那份考砸的试卷,我心里难受极了,想起前段时间

的不努力,后悔的泪水流了下来。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请你展开想象,将此片段扩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文体。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4.

小作文

请结合《老汪栗子》上下文语境,发挥想象:如果你就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在拿起

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心里会怎么想?请把你想的内容写下来。

要求:1、符合人物心理。2、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15.

小作文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接过长妈妈给他买的《山海经》全身都震悚起来,他惊讶

也感动于一个不识字的人给他买来了这本朝思暮想的书。那长妈妈买书的经过会是怎样的

呢?发挥你的想像,描写出当时的情况。(120字左右)

16.

请在《请坐,父亲》一文中第10段的画线处做一个关于“我”的心理描写。

要求:(1)与文章的情境相符;(2)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不超过120字。

1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

栏目邀请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通过经典美文,节目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

之美和情感之美。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

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我们是学生,我们应当是朗读者。假如董卿姐姐邀请你参加《朗读者》节目,你会选择什么

美文?请你写出你的选择,并结合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等说说选择的理由。(内

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少于150字)

18.

两道题,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

那一刻,柳暗花明;那一刻,峰回路转;那一刻,欣喜若狂;那一刻,泪流满面;那一刻,

幸福温暖;那一刻,终生铭记……生活总是伴随着一个个无法忘怀的那一刻。那一刻,最动

情;那一刻,最难忘;那一刻,世界春暖花开。

请以“那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得抄袭;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人名。

(2)扩写作文

材料:体育课上,金勤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上流血了。卫生员林兵急忙陪他到卫生室,为

他止住血,包扎好伤口。他俩回到了操场上。

根据上述材料,发挥想象,扩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

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9.

下面两个作文题目,请从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刘禹锡的“闲”;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是夜游承天寺的苏轼的“闲”……闲中有愉悦,有闲适,有悠然,

有豁达,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鸟虫鱼……琴茗书画,吟咏歌舞,静思遐想……田野村庄,万家灯

火……皆为“风光”,生活体悟,万千种种。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

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发挥想像,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静悄悄的课堂上,班主任李老师正唾沫横飞地讲着遵守时间,按时到班的重要性,这时……

教室里,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大起来了,大家都看着班主任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

下面两个作文题目,请从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林肯历经多次参选议员、州议员发言人、被选举人、总统,无数次失败后仍然坚持,终成美

国最伟大总统;鲁迅为为了改变国人的精神,弃医从文,才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

命家;冯・布封在实现星际旅游的梦想激励下,努力奋斗,终成一代火箭大师;腓力二世决

心振兴国家,终将马其顿帝国有一个远离大海的贫困落后的山区小国,变为一个濒临大海并

将希腊诸邦置于其统治之下的强国……

是坚定信念实现远大理想,还是适时调整才成就非凡?是不懈追求个人梦想,还是肩挑兴国

重任,造就辉煌?是脚踩实地举步向前,还是仰望星空奋力高飞?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主题;2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低头走在路上,她突然被拦住了去路,抬头一看,是一个年纪相仿的男生,正向她张着两

手。他要干什么?她很疑惑。

这个拥抱来得那么突然,那么新奇,又是那么温暖。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3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专题五习作之材料作文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言之成理,符合要求即可。

2.略

3.略

4.略

5.略

6.略

7.略

8.略

9.略(突出人物的心理,描写要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

10.略

11.略

12.略

13.略

14.略

15.略(想象合理,有适当的人物描写。)

16.略

17.略

18.略

19.略

20.略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写情境作文的能力。这里所给的情境是:下课铃声响过了5分钟,老师还

没有下课。那么同学们什么情况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描写同学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来

表现同学们的“身在曹营身在汉”。可以是对一个同学的描写,也可以是对多个同学的描写,

还可以写写自己的表现。做题时注意题目的要求和字数的限制;要善于想象,对人物进行细

腻的描写。

2.(1)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

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

不可偏题。这是一道多角度立意的文题,从肯定的角度立意:可贵的探索精神,韧的赞歌,

重在过程,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否定角度立意:没有目标的探索是

可悲的,不能盲目地追求,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逆

时代潮流而行者戒。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定一项成文。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情境扩写文章的能力。写好此文,需要认真阅读题干所提供的语境,

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本题要求写成记叙文,首先要选择写作角度,确定文章主题,根据材

料,可知文章应以蜗牛的角度入手,赞扬蜗牛的坚持和毅力。其次要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细节描写、景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角度刻画蜗牛的形

象,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蜗牛的精神品质。扩写内容符合情境,衔接自然,符合字

数要求即可。

3.(1)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

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障碍、困难,有时,拐个弯,绕一绕,何尝不是个办法”“挫折、碰壁

也能成为转机,拐弯也是一种前进的方式”是关键句,关键词有“障碍”“困难”“挫折”“碰壁”“转

机,,“拐弯,,等。根据这些词语的内涵可以立意为:“拐弯未尝不是前进,,“学会拐弯,,“拐弯的智

慧”“拐弯,发现别样风景”“转角的思索”“另一条路上春暖花开”等。写作中要恰当运用对比,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写前后状况的对比;如果写议论文,可以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从

而增强说理的辩证性。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情境扩写文章的能力。写好此文,需要认真阅读题干所提供的语境,

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本题应写成记叙文。“星期天下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

间;“乌云低低地压着,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交代了自然环境,设置悬念;“我不能外

出,爸妈又不在家,我只好打开电视打发时间”是事情的起因。材料结尾段揭示了文章的主

题,“总有那么一个人,拨动过我的心弦,感动过我的心灵”,表明上文应该写一个人对“我”

的启迪,给“我”的感动。那么这个人是谁?在这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需要考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紧扣主题,选取典型新颖的事例,以生动流畅的语言来叙述。叙

事要详略得当,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

4.(1)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

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

不可偏题。细读材料,可以围绕“付出”“奉献”来构思立意。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

无论写哪种体裁,注意选材典型新颖,立意健康积极,语言生动流畅,符合文体特征。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情境扩写作文的能力。写好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所给材料,抓

住关键词句来分析。“初三生活”是写作对象,“有甜蜜还有酸涩”暗示了写作内容。根据“如

今,我的初三生活已经落下了帷幕”和“告别初三之后”,可知本文最适合写成回忆性散文。

从自己刚刚经历过的初三生活中选取最真实典型的素材。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叙述自己在初

三这••年中为梦想而洒下的汗水和泪水,曾经经历过的失败和成功,品味过的痛苦与喜悦等。

立意积极向上,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情境作文的能力。就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或某种境地,

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同学们的描写、记叙、抒情

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本题要求描写一个“离别”场景,

考生要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抓住典型细节,运用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并至少运用一种

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流畅,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6.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情境作文的能力。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或某

种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同学们的描写、记

叙、抒情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根据文题中提供的情境,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发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语言通顺,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7.此题考查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写作此题,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首先从“扇子、书、

窗,,这三个物体中任选一个说明对象;然后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如

写扇子,可采用空间顺序,先写扇子的正面,再写扇子的反面。写正面或反面时,可从左到

右来介绍;同时还要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简洁地进行说明,符合字数要求

即可。

8.此题考查学生写情境作文的能力。①细读情境,抓关键词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来进行选材、立意。题目中“有何感受”限制了写作内容:写的是自己的感受,“面对妈妈的

唠叨“限制了写作的角度。因此写作时写出自己对妈妈唠叨的感受即可。②写作时,要注意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字数的限制。

9.此题考查学生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能力。写作时,认真审题,按照要求,结合自己的

生活体验,运用内心独白、幻觉描写、外部烘托反衬这三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具体刻画“我”

在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的心理活动,突出“我”或欢乐或悲伤、或矛盾或愁郁、或忧虑或希望

的心理,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10.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补写动作片段的能力。揣摩人物的动作,要结合上下文内容,

联系对人物的描写做综合的分析。因为人物的活动往往会通过语言、神态、心理等表现出来,

因此借助这些描写,结合故事情节往往可以看出人物的动作活动。做题时只要内容设计合理,

表述正确具体,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和年龄等特点即可。

n.(1)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

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

偏题。材料作文的构思立意,有赖于对材料本身的解读。要仔细品读,揣摩意蕴,把握主旨,

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解读材料构思立意时,注意抓住材料中的

关键词。本题所涉及的三则材料都来自于教材古诗文,让学生从先贤的“闲”中感悟人生哲理。

主题涉及生活的悠然,对名利的淡泊,对得失的豁达,可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去立意。可

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和故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可以写议论文,针对

自己所选的主题,提炼论点,展开论述。

(2)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要求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进行扩写。是一篇情景作文。

情景作文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或某种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

文样式。所以作文时要着重分析把握要求写作的情景。本题,分析所提供的语境,其表现的

主题包括纪律、时间观念,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应变能力,师生相处之道等。扩写点主要有

两处:一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要有时间观念时发生了什么样的突发情况;二是该突发情况引

起了学生什么样的纷纭议论,教师又是如何处理的,是否体现了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和教育智

慧。其他的想像、描写只要合情合理亦可。尽量写出真情实感及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12.(1)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

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

切不可偏题。细读材料,可以围绕“付出”“分享”来构思立意。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

无论写哪种体裁,注意选材典型新颖,立意健康积极,语言生动流畅,符合文体特征。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情境扩写作文的能力。写好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所给材料,抓

住关键词句来分析。“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但我相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这句话富含哲理,

它暗示了本题适合写作的体裁一议论文。结合材料的结尾段,可知本文内容上应侧重论述

“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启发人们珍惜时间。

13.(1)此题考查学生写材料作文的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

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不可偏题。这则材料中,

首句提示“人”字的书写和结构特点,末句提示“人”字有丰富的内涵,可知表意的重点在于

“人”字的内涵。因此写作时必须从“‘人'字的字形”出发,挖掘“人”字与“人生”的联系。因此,

我们可以从“人与人生”角度立意。这样审题后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这篇作

文。注意要自拟题目,还要注意选材和构思的新颖。

(2)此题考查学生写情境作文的能力。这种类型的扩写一般是给出一个中心词或几个情景

信息词,并设定一个情景,然后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要求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

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想象要合情合理,要以材料的内容为基础,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适合生活实际的内容。如以“风雨后的彩虹''这一题目为例,写

作的内容可以是:拿到成绩单后,我为什么后悔,从此以后,我是怎么努力的,努力的结果

如何等。③写作时,要注意写作的文体,最好选择记叙文来写,不要写成既不像记叙文又不

像议论文的“四不像”文章。

14.此题考查学生写小作文的能力。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人

物形象,在此基础上,结合语境,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首先要表

示感谢,然后再表一下决心,用礼貌用语和得体的语言表达对汪爷爷的感谢及报答之意即可。

如:汪爷爷,您真是一个好心人,谢谢您!我一定会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

用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像您一样乐于助人的人。

15.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情境作文的能力。所谓“情境作文”,是在既定情境之中展开自己丰富

的想象和联想,源于情境,又不拘泥于情境,结合自己个体的阅读积累、人生感悟、生活体

验等,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美文字。情境作文对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

语言表达等能力非常有效。本题应在熟悉《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

想和想象,描述长妈妈买书的经过,要有适当的人物描写,符合人物性格特征,语句通顺,

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

表述正确,具体应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和年龄等特点。阅读文章,了解文章情节,根据情

节体会人物情感,发挥想像进行描写。按照要求运用“比喻”修辞,要与文章的情境相符,并

能突出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行神态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人物情

感,揣摩人物心理,字数不超过150字。所补文字符合原文情境,语句通顺即可。

17.此题考查学生情境作文的写作能力。认真审题,针对题干要求,我们首先要确定自己所

选择的文章,其次,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情感体会等陈述自己选择该美文的理由。写作时,

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

文字灵动起来。

18.(1)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

整,一定要注意积极向上,根据提示,如:那一刻,柳暗花明;那一刻,峰回路转;那一刻,

欣喜若狂;那一刻,泪流满面;那一刻,幸福温暖;那一刻,终生铭记……生活总是伴随着

一个个无法忘怀的那一刻。那一刻,最动情;那一刻,最难忘;那一刻,世界春暖花开等等。

其次,就要围绕所填内容选材。选择最能体现中心的事例来写,要写出真情实感。因为有“那

一刻”的限制,所以只能写一件事,还得对“那一刻”的场面、我的想法进行特写,做到详略

得当。

(2)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类型的扩写一般是给出一个中心词或几个情景信息词,

并设定一个情景,然后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要求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

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想象要合情合理,要以材料的内容为基础,根据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