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

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试时应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时应将试卷和答题卷一齐上交。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0—16C1—35.5Fe—56Cu—64Zn—65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葡萄酒养分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改变的

A.清洗葡萄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2.LiFePO,新型锂离子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锂的化合价为+1价,P的化

合价为+5,则LiFePO&中Fe的化合价是

A.0B.+2C.+3D.+6

3.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

燃着

的木条进气

-3-2-J

A.检查气密性B.CO,验满C.干燥气体D.过滤搅拌

11Na17C1

钠氯87

4.如图是钠生素?蜀元&在

遥席期装中的信息余洋旅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Na

A.单质在空气中很稳定B.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

C.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D.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诜顼AC

物质孰方'灰小苏打氨气硅

氧住物排住合物单话

5.分类是科学探讨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蒸储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水的电解试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爱惜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实行相应措施

7.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肯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

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乙肯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和CO?总与我们如影随行,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02具有助燃性,而CO?可用来灭火

B.空气中过多无害,而CO?过多会形成酸雨

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9.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5H疝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1个氢分子

C.青蒿素属于氧化物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右图所示试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关

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

的结果偏大④试验中可视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旁边

A.①②③B.①④⑤

11.海洋资源的开发前景非常广泛,下图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生石灰盐酸通电

海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

―►―►―►

上述一系列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2.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蚊虫叮咬后,要在皮肤上用大量的碳酸汽水清洗才能减轻痛痒

B.室内失火时,马上打开全部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C.面粉加工厂的工人,所穿的劳保制服要用耐腐蚀的化纤面料

D.用沐浴露洗澡利用了沐浴露的乳化作用,干洗店洗去油污的干洗剂属于溶剂

13.向肯定质量FeCL和CuCk的混和溶液中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

ABCD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里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彳先工而物话(括耳内物布头1架话)沸田;#剂榻佐方法

占燃

AC09(CO)讨m*Do

RCiiO(C11)活量稀卦够溶解、时漉、潜盗、干燥

CNaCl溶满(CaCl.)话曷Na,C。,溶液过渡

D稀循质(HSOC活曷RaCl.溶满时渡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

15.(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常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

(3)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4)纯碱中的阴离子。

16.(4分)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氢原子

d氧原子

♦氮原子

ABCD

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3(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填字母符号,下同);

(2)在肯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中F是单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5分)生活中到处有化学,请用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某校为学生制定的养分中餐食谱:

主食:米饭副食:花生米、炒牛肉、清蒸鱼饮料:牛奶

你建议该学生应增加的食物是。

A.麻辣豆腐B.清炒鸡蛋C.凉拌黄瓜D.红烧排骨

(2)制作下列用品所列出的材料中都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雨伞:尼龙绸伞布、不锈钢伞骨B.牙刷:尼龙刷毛、塑料刷柄

C.夹钳:钢钳嘴、橡胶钳柄D.导线:铜丝芯、塑料皮

(3)甲醛(CHsOH)有毒,误饮可使眼镜失明,甚至死亡,最新探讨证明,用氨气(NL)处理含有

甲醛的工业废水,可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I2O2+6NH3细菌

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4)丙烷(C3HQ是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和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相同,请写出

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8.(4分)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试验,图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

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视水的挥发)。

⑴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填序号)。

⑵上述试验可以推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如图中对应的(填序号)曲线。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肯定呈饱和状态的是(填序号)。

⑷依据图,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须要加入—g的M固体。

19.(4分)下面是“燃烧的条件”试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1)试验一加热片刻视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

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试验二视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试验,视察到

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3)试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

21

的改变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一(填序号)。气

A.蜡烛燃烧须要氧气积

分16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数-1-2IIJ

%)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01~启0时间入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0.(7分)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下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

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

⑴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

方程式为0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动身。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填一种)。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需更换

为(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21.(9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

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CuSO4CuCl产品

⑴“滤液1”中除了Na+、SO斤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⑵“反应”中发生的化学改变是2CuCL+Na2so3=2CUC1I+2NaCl+S03,产生的SO3快速与水化合生

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⑶“操作a”的名称是0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o(写化

学式)

⑷可用“水洗”的缘由是,“醇洗”的目的是。

(5)160gCuSOi与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最多是g。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2.(11分)(1)如图1所示是试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b.o

②用高锦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E、F均可用于收集氧气,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

应从(选填"m”或"n”)端进入。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为了证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某校爱好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图2所示试验装

置进行试验(试验室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回答:

①图2中瓶n的作用是。

②试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担心全后果,猛吸时会使装置I中的溶液进入口腔。猛呼时会。

(3)选择发生装置(选填字母)和收集装置D可以用于试验室制取CO?,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

除杂装置(如右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依次是(选填序号)。

①1-2―4-3②27—3—4

③4-3—1—2④3—4—2—1

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可以将右图装置中的浓硫酸换成=

23.(11分)试验课上,老师分析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指出,在金属活动性依次表中,排在前面

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钾、钙、钠等除外。小明很新奇,于是做

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试验。

【进行试验】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觉金属钠浮在液

面上不停打转,产生大量气体,烧杯发烫,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一会儿部分沉淀慢慢变黑,

将反应后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滤渣和无色滤液。

【提出问题】①生成的气体是什么?②滤渣的成分是什么?③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钠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放出气体。

②氢氧化铜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试验探究一】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小明将上述试验药品放入锥形瓶中,马上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

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点燃该气体前肯定要先。

【试验探究二】探究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滤渣中含有Cu(OH)z和,还可能含有Cu。

【试验验证】

试验步骤试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滤渣中没有Cu

【试验结论】通过试验,小明同学得出结论: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先与水反应,生成物再与硫

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请写诞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试验探究三】探究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Na2S04,猜想②。

【试验验证】

试验步骤试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猜想①成立

【反思与沟通】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物质的可能缘由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4.(4分)“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

个工作阅历: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缘由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

生成乙酸乙酯。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

化学式C2H4。2C3H6。2C3H6。2X

(1)甲酸甲酯(GHQ,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甲酸乙酯(C3H60)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K);

(3)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想X的化学式为o

25.(9分)某同学向肯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

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05O6O稀HCl的质量/g

图1

(1)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⑵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03溶液,测得加入的NazCOs溶液与

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

Na2c溶液质量/g10203040506070

沉淀质量/g01n345m

则〃=。加入10gNa£0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3)请在图2中画出向废液中加入NazCOs溶液时加入的Na2c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

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说明:1.供应的答案除选择题外,不肯定是唯一答案,对于与此不同的答案,只要是合理

的,同样给分。

2.本卷方程式2分,其余没特殊说明的每空各1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CBAAACBBDBCDD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

15.(4分)(1)A1(2)CaO(3)MgO(4)CO^

16.(4分)⑴NH3,A;(2)4NHS+302肯定条件2师6比0

17.(5分)(1)C(2)B(3)Nz(4)C3Hs+50?点燃3co升4压0

18.(4分)(1)丁(2)A(3)乙(4)8

19.(4分)(1)可燃物(2)乒乓球碎片;低(3)D

三、(本大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