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考选择题14科学研究方法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研究方法,考查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放大法、等,同时考查数据处理的目的如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规律还是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减小误差;同时还考查一些科学观察方法和科学实验设计等内容,是中学科学的入门,也是贯穿于整个初中科学的内容,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也成为必考题。常见于杭州中考的第20题,在全省各地也几乎是必考题。一、单选题1.(2020·绍兴)科学研究常采用转换、模型、分类和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下列采用转换的是(
)A.
模拟月相的形成
B.
探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
C.
纯净物的类别
D.
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2.(2020·嘉兴)进行实验探究时,若要使已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下列做法通常无效的是(
)A.
增加自变量的数
B.
同一实验者重复实验
C.
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
D.
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3.(2019·绍兴)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A.
甲: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B.
乙: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C.
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4.(2019·嘉兴)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A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C海波有熔点;钨有熔点固体都有熔点D火星上有大气;木星上有大气行星上都有大气A.
A
B.
B
C.
C
D.
D5.(2018·台州)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试管实验材料及处理产生气泡快慢1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最慢2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温较快3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最快4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较慢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
)A.
具有专一性
B.
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C.
具有高效性
D.
活性受温度影响6.(2018·绍兴)科学研究常常采用转换、模拟等研究方法,下列课本实验中与其他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
研究潜水艇的浮沉
B.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C.
研究板块张裂
D.
研究膈的升降与呼吸7.(2017·湖州)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就必须设法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对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A.
通过CO2分子模型认识CO2分子结构
B.
通过小树弯曲认识力的存在
C.
用小磁针确定磁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D.
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8.(2017·金华)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A.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
B.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
C.
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9.(2017·绍兴)下列实验中与其它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
甲: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
B.
乙: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C.
丙:研究宇宙膨胀和星系运动的特点
D.
丁:证明动物呼吸需要氧气10.(2021·下城模拟)如图,利用“曲颈瓶”进行如下实验:①甲、乙两瓶内装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②接着,将仍然保鲜的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丙,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步骤①中乙瓶内的肉汤能“仍然保鲜”
B.
“曲颈瓶”内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C.
使肉汤变质的是寄生细菌
D.
出芽生殖使细菌大量繁殖11.(2021·余杭模拟)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编号种子数量(粒)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①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0℃②50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0℃③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20℃④50培养皿中水淹没种子、20℃实验结果是③号种子全部萌发,①②④号种子均不萌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每组均选用50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B.
①和③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C.
②和③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D.
③和④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12.(2020·南浔模拟)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研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时,用白磷与氧气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各种化学反应,并对比各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13.(2020·杭州模拟)科学实验常用到转换法。以下实验没有涉及转换法的是(
)A.
将颗粒大小和质量相同的锌、铁分别投入到相同的稀盐酸中,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B.
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C.
压强计的使用中,通过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判断压强大小
D.
测体温时中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来反映体温高低14.(2020·定海模拟)在观测或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推理找到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一方法的是(
)A.
B.
C.
D.
15.(2020·杭州模拟)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几个观点涉及到初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时用同种种子和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两根相同的蜡烛都体现了控制变量法;②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描点的气球膨胀说明宇宙在膨胀;③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探究与声音能否在真空传播的实验探究,都用到了实验加推理的理想实验法;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和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大小实验都用到了转换法。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6.(2020·宁波模拟)如图是今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一种传言。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们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不赞同的是(
)A.
微信上网络传言很多,我都不相信
B.
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
C.
对竖立的扫把受力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
D.
改天再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17.(2020·杭州模拟)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显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A.
用轻质小球接触音叉来显示音叉的振动
B.
用光线的箭头方向来显示光的传播方向
C.
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18.(2020·金衢模拟)“类比法”“控制变量法”“推理法”“转换法”“建模法”等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下实例和其对应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科学实验科学研究方法A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加推理法B把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类比法C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控制变量法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转换法A.
A
B.
B
C.
C
D.
D19.(2020·镇海模拟)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在下面几个实例中,对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判断正确的(
)A.
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B.
通过铁钉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C.
研究手电筒工作原理时,绘制电路图,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类比法20.(2020·杭州模拟)我们利用电路中灯泡的亮暗判定流过这盏灯泡的电流大小。以下选项中使用的科学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
利用加热时间长短显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B.
将改变内能的方法分成做功和热传递两种
C.
利用水流形成的原因学习电流形成的原因
D.
用“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来演示分子间作用力21.(2020·永嘉模拟)在“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正在激烈讨论,甲的疑惑属于探究过程中的(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22.(2020·宁波模拟)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A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氯化钠能溶于水;氯化镁能溶于水盐酸盐都能溶于水C冰有熔点;钨有熔点晶体都有熔点D水能灭火;液态二氧化碳也能灭火液体都能灭火A.
A
B.
B
C.
C
D.
D
23.(2019·浙江模拟)有人做过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在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在暗处体色变喑;在黑喑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浅,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暗色。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
B.
蛙褪黑激素可使蛙体色变亮
C.
蛙体色的变化只受激素调节
D.
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24.(2019·杭州模拟)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实例中,采用“转换法”的是(
)A.
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
B.
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C.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时,通过U形管压强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
D.
探究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25.(2019·天台模拟)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如:①“测量七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④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让不同质量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26.(2019·丽水模拟)推理和归纳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性质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跟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必考选择题14科学研究方法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研究方法,考查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放大法、等,同时考查数据处理的目的如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规律还是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减小误差;同时还考查一些科学观察方法和科学实验设计等内容,是中学科学的入门,也是贯穿于整个初中科学的内容,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也成为必考题。常见于杭州中考的第20题,在全省各地也几乎是必考题。一、单选题1.(2020·绍兴)科学研究常采用转换、模型、分类和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下列采用转换的是(
)A.
模拟月相的形成
B.
探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
C.
纯净物的类别
D.
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答案】D【解析】A、模拟月相的形成,属于模拟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属于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纯净物的类别,属于表格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点,匀速时拉力等于其摩擦力,测量拉力即可得知其摩擦力;属于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2020·嘉兴)进行实验探究时,若要使已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下列做法通常无效的是(
)A.
增加自变量的数
B.
同一实验者重复实验
C.
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
D.
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答案】A【解析】同一实验重复多次、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和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都是通过增加实验次数的方式收集更对的实验数据,肯定能够使得到的结论,避免偶然性,增大客观性。而与探究目的无关的自变量增加的再多,对实验结论的得出都没有影响,因此是无效的,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故选A。3.(2019·绍兴)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A.
甲: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B.
乙: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C.
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答案】D【解析】A.液体蒸发快慢受到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的影响,因此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不合题意;
B.动能的大小受到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的影响,因此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不合题意;
C.通过导体的电流受到电压和电阻的影响,因此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相同,改变电压,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合题意;
D.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到镜子后面与镜中的像重合,从而找到像的位置,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使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4.(2019·嘉兴)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A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C海波有熔点;钨有熔点固体都有熔点D火星上有大气;木星上有大气行星上都有大气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病毒也是生物,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A错误;
B、碳酸根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气体,所以碳酸盐都能跟盐酸反应是正确的;故B正确;
C、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如沥青;故C错误;
D、水星没有大气层;故D错误;故答案为:B。5.(2018·台州)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试管实验材料及处理产生气泡快慢1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最慢2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温较快3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最快4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较慢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
)A.
具有专一性
B.
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C.
具有高效性
D.
活性受温度影响【答案】A【解析】A、如果要得出过氧化氢酶具有专一性,至少要有一组不是H2O2溶液的实验组,故A符合题意;
B、对比1、3可以得出过氧化氢酶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
C、对比2、3可以得出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故C不符合题意;
D、对比3、4可以得出过氧化氢酶活性受温度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2018·绍兴)科学研究常常采用转换、模拟等研究方法,下列课本实验中与其他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
研究潜水艇的浮沉
B.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C.
研究板块张裂
D.
研究膈的升降与呼吸【答案】B【解析】A、研究潜水艇的沉浮是模拟潜水艇如何沉浮的;故A是模拟实验;B、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因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任何现象,为了能够观察实验,通过瓶子的变形与否来判断是否发生反应;故B是转化法;C、研究板块张裂,通过模拟来展示板块张裂的后果;故C是模拟实验;D、研究膈的升降与呼吸的关系是通过模拟来直接体现出来;故D是模拟实验;故答案为:B。7.(2017·湖州)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就必须设法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对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A.
通过CO2分子模型认识CO2分子结构
B.
通过小树弯曲认识力的存在
C.
用小磁针确定磁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D.
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答案】A【解析】A、通过CO2分子模型认识CO2分子结构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符合题意;B、小树弯曲说明小树受到了力的作用,方便认识力的存在,属于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C、用小磁针的偏转来表示磁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利用的是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D、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个数越多,磁性越强,用的是转换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2017·金华)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A.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
B.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
C.
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答案】D【解析】A、CH4是有机物,CO2是无机物,故A错误;B、酸能电离H+,水也能电离出H+,但不是酸,故B错误;C、只有活泼性大于氢气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比如Cu与酸反应不产生氢气,故C错误;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9.(2017·绍兴)下列实验中与其它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
甲: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
B.
乙: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C.
丙:研究宇宙膨胀和星系运动的特点
D.
丁:证明动物呼吸需要氧气【答案】C【解析】A、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将动能转化为木块的移动距离,运用是转化法;B、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利用红墨水柱高低的变化,来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运用的是转化法;C、研究宇宙膨胀和星系运动的方法是模型法;D、证明动物呼吸需要氧气,利用昆虫来分析物呼吸需要氧气,运用的是转化法。与其它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C,故选C10.(2021·下城模拟)如图,利用“曲颈瓶”进行如下实验:①甲、乙两瓶内装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②接着,将仍然保鲜的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丙,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步骤①中乙瓶内的肉汤能“仍然保鲜”
B.
“曲颈瓶”内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C.
使肉汤变质的是寄生细菌
D.
出芽生殖使细菌大量繁殖【答案】B【解析】A、甲瓶煮沸杀死了汤中原有的微生物,乙瓶不做处理,因此乙瓶内的肉汤变质;故A错误;
B、由甲丙对照可知,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故B正确;
C、该实验无法得知,肉汤变质的细菌类型;故C错误;
D、细菌是依靠分裂生殖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2021·余杭模拟)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编号种子数量(粒)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①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0℃②50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0℃③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20℃④50培养皿中水淹没种子、20℃实验结果是③号种子全部萌发,①②④号种子均不萌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每组均选用50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B.
①和③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C.
②和③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D.
③和④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答案】A【解析】A、实验过程中使用50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故A正确;
B、①和③对照,变量是温度,是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故B错误;
C、②和③对照,变量是水分,是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故C错误;
D、③和④对照,变量是空气,是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故D错误;故答案为:A。12.(2020·南浔模拟)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研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时,用白磷与氧气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各种化学反应,并对比各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答案】C【解析】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②“研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时,用白磷与氧气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各种化学反应,并对比各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最后将电阻值相加求出平均值,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那么上述实验中属于寻找普遍规律的是②③④。故选C。13.(2020·杭州模拟)科学实验常用到转换法。以下实验没有涉及转换法的是(
)A.
将颗粒大小和质量相同的锌、铁分别投入到相同的稀盐酸中,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B.
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C.
压强计的使用中,通过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判断压强大小
D.
测体温时中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来反映体温高低【答案】A【解析】A、将颗粒大小和质量相同的锌、铁分别投入到相同的稀盐酸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反应的快慢,没有转化法;故A符合题意;B、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电流无法观察,转换为灯光来观察,属于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判断压强大小,压强大小无法观察,U型管的高度差可以观察压强大小,属于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测体温时中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来反映体温高低,通过观察体温计内水银的高度变化来得知温度的高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4.(2020·定海模拟)在观测或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推理找到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一方法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A、该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合理的推理得出的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是验证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而实验过程中达不到真空,所以是根据实验现象合理的推理得出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该研究是通过星系之间距离变化,推理得出宇宙在膨胀中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是模拟板块的张裂,属于模拟实验;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2020·杭州模拟)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几个观点涉及到初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时用同种种子和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两根相同的蜡烛都体现了控制变量法;②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描点的气球膨胀说明宇宙在膨胀;③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探究与声音能否在真空传播的实验探究,都用到了实验加推理的理想实验法;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和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大小实验都用到了转换法。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B【解析】①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时用同种种子是为了控制变量,而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没有控制变量思想的应用;故①错误;
②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是真实物质的实验;而描点的气球膨胀是模拟宇宙膨胀,是模拟实验,不能得出科学结论;故②错误;
③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探究与声音能否在真空传播的实验探究,都用到了实验加推理的理想实验法;故③正确;
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和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大小,都把难以直接测量的数据,转移成测量容易测量的数据,属于转换法;故④正确;故答案为:B。16.(2020·宁波模拟)如图是今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一种传言。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们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不赞同的是(
)A.
微信上网络传言很多,我都不相信
B.
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
C.
对竖立的扫把受力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
D.
改天再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答案】A【解析】A、微信上网络传言很多,我都不相信,微信和网络上也有一些信息是可信的,所以不赞同,A正确;B、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方法科学合理,赞同,B错误;
C、对竖立的扫把受力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利用学习的力学知识判断,赞同,C错误;D、改天再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赞同,D错误。故选A17.(2020·杭州模拟)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显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A.
用轻质小球接触音叉来显示音叉的振动
B.
用光线的箭头方向来显示光的传播方向
C.
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答案】B【解析】A.用轻质小球接触音叉来显示音叉的振动,使用了转换法,故A不合题意;
B.用光线的箭头方向来显示光的传播方向,使用了模型法,故B符合题意;
C.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用了转换法,故C不合题意;
D.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使用了转换法,故D不合题意。故选B。18.(2020·金衢模拟)“类比法”“控制变量法”“推理法”“转换法”“建模法”等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下实例和其对应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科学实验科学研究方法A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加推理法B把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类比法C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控制变量法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转换法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研究牛顿第一定律,阻力越来越小的实验可以完成,但是没有阻力的情况无法完成,只能通过推理得到,因此使用实验加推理法,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把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使用了类比法,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改变压力大小而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因此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使用了建模法,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9.(2020·镇海模拟)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在下面几个实例中,对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判断正确的(
)A.
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B.
通过铁钉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C.
研究手电筒工作原理时,绘制电路图,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类比法【答案】C【解析】
A、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这是用了“理想模型法”,不是等效替代法,A错误;
B、通过铁钉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用了“转换法”,不是控制变量法,B错误;
C、研究手电筒工作原理时,绘制电路图,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电路图是实际电路的模型,判断正确,C正确;
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用水花来反映音叉的振动,用了转换法,不是类比法,D错误。故选C20.(2020·杭州模拟)我们利用电路中灯泡的亮暗判定流过这盏灯泡的电流大小。以下选项中使用的科学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
利用加热时间长短显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B.
将改变内能的方法分成做功和热传递两种
C.
利用水流形成的原因学习电流形成的原因
D.
用“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来演示分子间作用力【答案】A【解析】我们利用电路中灯泡的亮暗判定流过这盏灯泡的电流大小,使用了转换法。
A.利用加热时间长短显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使用了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
B.将改变内能的方法分成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使用了分类法,故B不合题意;
C.利用水流形成的原因学习电流形成的原因,使用了类比法,故C不合题意;
D.用“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来演示分子间作用力,使用了模型法,故D不合题意。故选A。21.(2020·永嘉模拟)在“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正在激烈讨论,甲的疑惑属于探究过程中的(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答案】A【解析】实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根据该实验,提出自己的疑惑,提出问题鲤鱼的鱼塘有什么作用,甲的疑惑属于探究过程中的提出问题,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2020·宁波模拟)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A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氯化钠能溶于水;氯化镁能溶于水盐酸盐都能溶于水C冰有熔点;钨有熔点晶体都有熔点D水能灭火;液态二氧化碳也能灭火液体都能灭火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生物中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A错误。
B、盐酸盐中的氯化银不溶于水,故B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3798-2025生物聚酯连卷袋
- 期中测试卷 第1、2、3单元 (含答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 财务决策与风险管理相关对策试题及答案
- 项目战略思考的试题及答案
- 驾校教练车使用承包协议
- 探究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的投资者行为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资格考试中的重要习惯与试题答案
- 行政管理师考试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试题及答案
- 有趣的学习角度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战略调整的关键因素与总结计划
- 菠萝蛋白酶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其酶活力的因素
- 前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 职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卷(含答案)1697
- 2022河南大学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ppt
-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香蕉)
-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商业计划书模板(四篇)
- GA 137-2007消防梯
- 通用报价单模板
- 血精的诊治课件
- 考研考博-英语-北京建筑大学考试押题三合一+答案详解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