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研讨会_第1页
第三届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研讨会_第2页
第三届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研讨会_第3页
第三届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研讨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第三届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研讨会通知各高校教务处、计算机学院(系)负责人:为了加快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加强与港澳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2010年第三届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研讨会”。邀请各高等学校计算机院系选派相关负责人和骨干任课教师参加。会议具体事宜如下。一、主要内容本次会议特邀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的计算机双语教学的教师作专题报告。(一)计算机教指委专题报告主讲人:陈道蓄(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二)双语示范课专题报告1.“计算机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示范及课程建设研讨主讲人:陆嘉恒(中国人民大学)2.“网络安全”双语课程教学示范及课程建设研讨主讲人:吴迪(中山大学)3.“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示范及课程建设研讨主讲人:吴昊翔(华南理工大学)4.“数据库设计与开发”双语课程教学示范及课程建设研讨主讲人:彭小刚(深圳大学)(三)香港城市大学教学考察与实验室参观二、会议时间及地点会议时间:2010年10月22-25日22日全天报到会议及报到地点:深圳红桂大酒店(深圳市福田区红桂路2069号)宾馆电话宿费:300元/天·双人标准间三、费用会务费:1200元/人(交通、住宿费用自理)请各单位积极组织和推荐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教师请及时将回执发给会务组联系人。四、联系方式联系人:刘利iuli@龙启铭ongqm@163.com传真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交通情况:*1)从机场乘坐机场1号线到华联大厦下车,走约410米到爱华市场站坐63路(坐6站)到红桂大厦站下即到,从华联大厦打车约15元到酒店。*2)从机场打车到酒店约120元。*3)火车站坐228到红桂大厦即到酒店。从火车站打车约25元即到酒店。本次会议不安排接站。2010年第三届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研讨会回执姓名性别邮编单位名称职务/职称单位地址办公电话手机E-mail宅电香港城市大学参观□参加□不参加住宿要求□单包标间□合住其他特殊要求请写明住宿时间□22日□23日□24日□25日注意事项:1.由于宾馆房间有限,本次会议不接待家属。2.参加考察的老师,请提前办理好港澳通行证,并签注后在10月15日前把复印件传真E-mail到会务组联系人。注:请各位与会领导和老师接到通知后,填写回执,并于2010年10月15日前,通过传真、电子邮件或电话的方式回复至联系人。主讲专家简介陈道蓄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任课,主持国家精品课程与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各一门。目前担任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并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及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布式计算、普适计算等,承担国家973、863以及基金项目多项。陆嘉恒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2002至200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至2008.6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Irvine)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XML数据查询与检索技术,基于Web的数据集成,近似字符串的匹配和搜索技术等,已在SIGMOD、VLDB、ICDE等国际一流的数据库会议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目前主持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目前主持教育部2010年双语建设示范课程“计算机科学概论”。已在人民大学国际短学期中开设全英语教学课程《云计算概述》,主编教材《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吴迪博士,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2009年7月通过“百人计划”引进加入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0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7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2007年9月至2009年7月,在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分布式计算、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等。目前已发表录用论文30余篇,有4篇论文发表在计算机网络通信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EEEInfocom上,并荣获IEEEInfocom2009最佳论文奖,论文累计引用次数超过200次。目前为IEEE、ACM和IEEEComputerSociety会员,美国科学领域荣誉组织SigmaXi成员。担任过多个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和国际期刊、会议的审稿人,并任JournalofAdvancementsinComputingTechnology编委。参与过国家863计划、香港研究资助局(RGC)科研基金项目和多个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项目的研究和申请工作。王昊翔博士,2007年9月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计算机学院。2008年起,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操作系统”双语教学工作,曾荣获华南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科学可视化、高性能计算等。彭小刚博士,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教授,深圳市地方级高层次人才,2009年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1995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并于1999年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于1999年11月赴美深造,就读于美国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学。留学5年期间,获得计算机辅助建模博士,计算机系硕士,以及数学与统计系硕士等三个学位。2005年归国于深圳大学任教。讲授课程中以双语教学为主。同时提出“中西结合,校企结合,素质与知识结合,实践与实效结合”的教学理念对课堂讲授,实践课程,以及习题考核等各个环节做出改进。教授的课程连续四年学生测评结果处于学院前列。并获得06-07深圳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07-08优秀本科课堂教学一等奖,08-09深圳大学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