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论_第1页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论_第2页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论_第3页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论_第4页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论知识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涵,了解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理论渊源及基本研究方法,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以及未来的研究挑战。技能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用组织行为学的思维思考问题,了解预测和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方法。课程导入

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影响着几代中国人。一位英雄就是一个榜样,一只队伍就是一种力量。雷锋、郭明义弘扬无私奉献、团结互助、自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理念照亮着人们的心灵,用实际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用热血鼓舞着每个人,践行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篇章。目录CONTENTS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01.02.03.04.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组织的含义、特点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相关学科PART01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的成长都多少与组织相关,如学校,公司,银行、社区、协会等......

组织对人的行为有影响,人对组织也有影响,组织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影响。因此,组织、人与组织行为的研究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1.组织的含义

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I.Barnard)认为: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有序的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系统的社会共同体。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P.Robbins)认为: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组织的定义为:组织是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分工合作运作的社会单元。2.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的特点:1)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一个社会系统。2)组织具有自己的目标。3)组织具有相应的结构系统,结构使组织内部权责明确、不同部门分工合作、协调运作。4)组织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组织要与外界环境匹配和交流。5)组织具有生命周期,任何组织都会有产生、发展、成熟以及衰退(或衰亡)的生命发展阶段。3.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P.Robbins)认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内部个人、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组织有效性。

弗雷德·鲁森斯(Fred.Luthans)认为:组织行为学研究、预测、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

我国学者龙立荣认为: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在组织环境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以预测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以组织中人及其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系统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行为规律,以分析、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行为,帮助管理者达成组织目标的交叉性学科。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5.组织行为学相关学科

组织行为学最早来源于西方学者对组织的研究,反映了西方管理学界对组织管理的思考。吸收、借鉴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概念、理论、知识与方法,形成了一个涵盖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的综合知识体系。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PART02人际关系学派阶段(20世纪20年代)古典管理阶段(20世纪初)人力资源学派阶段(20世纪50年代)权变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思想启蒙阶段(18世纪中后期)1.思想启蒙阶段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其著作《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劳动分工的观点,提出人们具有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人”的特点。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威尔士空想社会主义者、企业家。19世纪初期其在工厂推行人性化管理,基于“注重人的因素”的管理思想,开创了许多体贴劳工的制度,如工人医疗和养老金制度等。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Babbage),英国著名数学家、发明家、机械工程师,在斯密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劳动分工的意义,提出固定工资加利润的工厂制度。他被后世认为是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之一。2.古典管理阶段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对人性的思考开启了近代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开端。泰勒认为人是理性的,只有物质利益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他指出提高工人工作效率除了需要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还需要提高工人的工资。泰勒将经济需要视为工人的唯一需要,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2.古典管理阶段2)经典组织理论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法国管理学家,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也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提炼出14项管理原则以及管理的5项职能。马克斯·韦伯(MaxWeber),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认为科层制是最有效的组织模式,组织的构建应当能做到“合法又合理”地行使职权。3.人际关系学派阶段人际关系学派源于以著名心理学家梅奥(G.E.Mayo)为首的学者主持的一场实验——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对人性的假设为“社会人”,人际关系理论主要观点有:1)人是社会人,应当注重人的社会心理需要。2)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人而非工作环境。3)出于工人的社会属性,组织内部会存在非正式群体。4)注重领导者通过满足工人心理需求从而提升工作效率的能力。 4.人力资源学派阶段该学派延续对人的关注,但认为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未发挥人的潜力,人力资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麦格雷戈与马斯洛等。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创立需要层次理论,首次提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McGregor)在其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归纳和形成了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X-Y理论。5.权变理论阶段权变观念认为任何问题都应当结合情境来分析。权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基于“复杂人”的假设提出:1)强调组织的条件多样性与环境特殊性,使在思考解决组织问题时能够结合特点;2)组织是开放性的,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3)可以通过对组织分类、对环境情况分类等归纳出适用的组织结构模式一般结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行为学在我国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和重视,我国不断与国际进行学术交流。2000年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内高校普遍开设,这极大的促进了组织行为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20世纪80年代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中国。但我国心理学家关注到该方面的相关问题并在研究中涉及该学科的课题的时间要早于该学科的引入,只是当时多称其为工业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或工程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研究方法PART031.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群体、组织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专业学科,运用探因与寻果的思维,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对行为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究。1)研究程序公开。2)研究数据客观。3)研究方法可控。4)研究可重复。5)分析方法是系统的。6)结论具有普适性。2)现场调查法3)实验法1)观察法4)案例研究法2.常用的研究方法5)测量法观察法是指在一定人为控制环境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语言、表情、行为等信息,整理分析后作出结论。现场调查法指为了某一研究目的,采取一定的方式(如问卷、访谈、调查表等)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样本对象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如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测量法是指根据某一规则给测量对象的某些特性分配数值的研究方法,其往往采用标准化的量表或测量仪器来研究心理品质和行为规律,如心理测试、能力测试、性格测试等。案例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对个体、群体或组织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的跟踪调查,进而深入了解到其整体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用文字形式记载案例并做出分析总结。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前者指运用专门的实验仪器在实验室中测量被测者的心理特质与行为;后者指在真实的组织机构中,在自然条件下控制某些变量从而去证明假设成立或测试预计实施的一些方案的真实效果。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PART041.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是组织演变到达一定程度后的一种创新蜕变,变革往往意味着组织突破发展阶段的束缚,进入新一轮的生命周期。组织层面上,组织行为学需要探索组织变革的分析框架、顺应时代的高效的组织模式、决策模式。

当员工意识到变革对组织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有助于实现个人目标时,员工可能会促进变革。同时,员工为回避麻烦并维护个人利益,也可能阻碍变革。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帮助组织更全面地考虑问题,建构积极有效的组织系统、组织管理、减少组织变革阻力。2.数字经济与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指个人通过一些策略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强调个人对于自我状态和行为的调控来完成既定目标。在数字经济时代中,自我管理重要性日益凸显。

此外,在数字经济时代,“隐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组织是否保障员工和客户的隐私也成为衡量组织服务质量,增加员工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3.劳动力多元化

劳动力多元化指企业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员工间思想文化、行为准则等差异明显,劳动力的构成日趋复杂。若员工差异问题在工作中得不到良好管理,矛盾冲突、信息不流通、沟通困难、员工流动性大、组织承诺低等问题就会频繁发生,对组织有效性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如年龄多元化是现在组织中劳动力多元化最常见的现象......4.共享用工问题

共享员工这一新的劳动用工模式可为解决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和劳动力供给规模快速下降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作为一种行业内联盟的新型用功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