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最后两周冲刺卷(一)(原文版)_第1页
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最后两周冲刺卷(一)(原文版)_第2页
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最后两周冲刺卷(一)(原文版)_第3页
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最后两周冲刺卷(一)(原文版)_第4页
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最后两周冲刺卷(一)(原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最后两周冲刺卷01(辽苏冀粤卷)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战国末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孟学说,将儒家礼法思想加以改造。荀子从批判孟子“人性本善论”人手,

以“人性本恶”为逻辑起点,系统阐发了“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观点,认为“至道大形,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由此可见,荀子的观点()

A.推动了律令儒家化的基本实现B.为当政者统治提供了理论支持

C.标志着德治与法治之争的结束D.使儒学基层教化作用日益凸显

2.“奏漱书”是秦汉时期一种逐级上报的文书批复制度。据《汉书・刑法志》记载:“县道官狱疑者,各端所

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

奏,傅所当比律令(参照的案例或类推适用的律令)以闻。”这一制度()

A.确保了司法判决公正B.体现了礼法有机结合

C.提高了地方治理效率D.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3.唐律注重“礼法并用”的立法思想,一方面定下“擅权”“逾制”等罪名,对所有涉及皇帝的犯罪都一律处以

重罪;同时,规定“同居相为隐”,即子孙不许告发长辈的罪行,量刑中“准五服以定罪”。由此可知,唐律立

法指导思想包括()

①君臣上下贵贱有等②维护了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

③长幼尊卑亲疏有别④渗透了宽刑慎杀的仁政理念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③④

4.两宋时期,统治者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外贸的管理,如在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对违法官吏及外国商人,

根据情节分别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一些官员在对外贸易的实际活动中,逐步意识到要对奢侈品及消费品

的进口加以限制,并且严禁金银硬通货的外流。据此可知,两宋时期()

A.朝廷重视维护对外贸易权益B.重农抑商观念趋于强化

C.政府开始实施有限闭关政策D.对外贸易结构逐渐优化

5.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咱序》中写道:“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

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日《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

这里顾炎武旨在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B.宣传维护传统儒学

C.批判封建君主制度D.倡导务实求真思想

6.下表为中国近代主要港口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表(1870—1895年)(单位:%)o由此可知()

总计

年份上海广州天津汉口其他

价值(1000关两)

187063.613.41.51.719.8118.988

187555.211.62.94.226.1138.907

188057.89.93.44.824.1159.523

188556.410.53.34.924.9154.413

189045.912.03.02.736.4215.903

189552.010.64.41.731.3323.240

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渐趋紧密B.通商口岸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剧

C.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变化D.天津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7.有学者对上海《申报》在1911年至1919年刊登的纺织类广告数景作了统计(如下表)。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

年份类别1911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

中资61920243623202420

外资47912181861022

A.上海已成为纺织业的中心B.传统纺织业在新机遇下重新焕发生机

C.民族资本已超过外国资本D.纺织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内外形势变化

试卷第2页,共6页

8.下表是1947年11月晋察冀边区十九个县民众参加贫民团的情况。由此推知()

村数男贫民团员数女贫民团员数女团员占百分比

360627664327790250.1%

A.解放区实现了男女平等B.土地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C.人民民主政权广泛建立D.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9.“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军用飞机、民用汽车、重

型机器、发电设备、精密仪表、新式机床、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工业生产,均已

建设起来。这表明,这一时期()

A.轻重工业得到均衡发展B.工业体系构建渐趋合理

C.工业落后面貌彻底改变D.产业结构实现重大突破

10.1986年-2001年18万人获得律师资格,2002年-2017年95万余人通过司法考试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

书,十八大以来律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2月7日,全国律师总人数达到57.6万。这反映出我

国新时期()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B.依法治国的国策有效实施

C.进入人民民主政治新阶段D.民主法制建设的水平提高

11.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西北一个叫盖塞尔的古代城市废墟中发现了属于埃及的雕像;著名的《辛努海特

的故事》讲述的是埃及同叙利亚之间活跃的商业联系;克里特岛上同样也发现了具有埃及风格的石瓶制品。

这说明当时()

A.古埃及军事扩张影响广泛B.古埃及与周边地区交往较为活跃

C.对外战争传播了古埃及文明D.古埃及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创新

12.1404年,意大利某学者在其著作《论贵族性格与青年人的文科学习》中将教学活动中的历史学、伦理

学、诗学等定义为“文科”,称它们是“对一个自由人有价值的学科”,并将其解释为比制造物品的“技艺”更有

价值的东西。这反映出当时()

A.贵族阶层垄断教育权利B.教育摆脱天主教会束缚

C.新兴思潮影响人才培养D.近代科技深化文艺复兴

13.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克,葡萄牙控制了整个亚洲香料交易10%的份额,香料的定价权从威尼

斯转向了里斯本。在此前后,德国富格尔家族在里斯本开设了商业银行,部分意大利的银行家族也来到里

斯本设立分行,争相为里斯本的远航计划提供贷款。这些状况()

A.促进了商业革命的进程B.促进了葡萄牙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价格革命的爆发D.揭开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序幕

14.《1787年宪法》规定:人口的实际统计在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和此后每十年内,依法律规定

的方式进行。随后国会决定由联邦政府统一执行人口统计。该人口统计()

A.可以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B.确立人口为分配权力的标准

C.不利于南方种植园经济发展D.完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5.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

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占比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由此可知,

此时苏联()

A.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之路B.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效显著D.迫于战争实行余粮收集制度

1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国对抗中,“厨房”一度被赋予了新寓意,充当了“联结国家、市场与家庭技术政

治的节点”。在众多博览会上,它被美国政府视为科技进步的象征。在某些大国政治家眼中,“厨房”并不仅

是一种国家形象隐喻,还扮演着“核军备竞赛的外交代理品”的角色。这些反映出当时()

A.美苏争夺焦点是中间地带B.霸权主义已不得人心

C.新兴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D.冷战对峙具有隐蔽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历史上黄河曾经多次改道,给黄河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历史上黄河六次改道年表

次数时间概况

第一公元前602

暴雨冲毁堤坝,河水从东北方向流经山东西北部,再进入河北,从沧州入渤海

次年

第二新莽时期政局不稳,河决后王莽为防止河水北流冲灌家乡,刻意放任,造成河水肆意

公元11年

次泛滥,从滨县、利津入渤海

第三公元1048

战乱频繁,黄河年久失修,在河南濮阳东岸决口,向北流入卫河河道,从天津入海

次年

第四公元1128东京留守杜克为阻止金兵南下掘开河堤,黄河自此分北流、南流入渤海、黄海

试卷第4页,共6页

次年

第五公元1494

右副都御史刘大夏筑太行堤以断北流,使黄河全河入淮

次年

弟六公元1855河堤年久淤积增高,河床渐成地上悬河,遇洪水频发,防御不慎,即成决口,河水自

次年利津入渤海

•据岑仲勉《黄河变迁史》改编

材料二我国人民为防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公元69年,汉明帝任

用王景治理黄河,成效显著,史称“王景治河,千年无恙”。唐宋时期疏于治理,致使黄河在整个淮河流

域频繁摆动。元代,贾鲁创造性地采用“疏、浚、堵”并举的方法在黄河主汛期开工治河,有效化解了黄

河水灾、漕运安全、盐场安全等三大问题。明代,经刘大夏、潘季驯治理后黄河灾害大为减少。清代靳辅

继承了潘季驯的治黄思想,通过疏浚河道、坚筑河堤等举措,使黄河全部归入正流,南北运河畅通无阻。

——摘编自董永立、杨明《历代黄河及郑州段的治理概说》

(1)指出历史上黄河频繁改道泛滥的原因。(6分)

(2)探讨黄河治理的意义。(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4月提议筹办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在开幕之前,在上海开

展为期一周的国货运动大会,激发全社会重视国货、爱用国货、制造国货的热情;政府还颁布了《中国国

货暂定标准》,成立国货调查委员会。政府还编印了《中华国货展览会纪念特刊》,还制定了会旗会徽,谱

写了会歌,开幕之后,每天出版《国货日报》,在会场免费发放。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中华国货展览会于1928

年11月1日在上海南市正式开幕。展品对象仅限于国货,共分食用原料、制造原料、饮食工业品等14类。

大会共征集到了全国22个省、4个特别市的共13271件展品。最多的是上海,有3798件,上海、江苏、广

东、天津4个省市占了全部展品的一半以上。全场展品中,50%是原料品,40%是手工业品,机制与半机制

品仅占10%。开幕之日,盛况空前,中外来宾1万多人,观者5万余,蒋介石亲莅会场举行了升旗礼。

——摘编自洪振强《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华国货展览会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的意义。(7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的图书馆分为国立图书馆和民间图书馆。国立图书馆包括教区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和大型图书馆。教区图书馆读者以神职人员和绅士、内科医生、律师、学者等社会中上层人士

为主;大学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学者和学生,大都来自上流社会;大型图书馆有特尼森图书馆、皇家图

书馆、爱丁堡律师图书馆、不列颠图书馆等,这些图书馆虽然馆藏丰富并且向公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