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课标古诗词 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九年级下册课标古诗词 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九年级下册课标古诗词 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九年级下册课标古诗词 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九年级下册课标古诗词 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诗文阅读

第14讲九下课标古诗词复习

目录

一、考情分析...................................................................2

【课标要求】................................................................2

【考查重点】................................................................2

【主要题型】................................................................2

【命题趋势】................................................................2

二、网络建构...................................................................2

篇目1:《渔家傲.秋思》......................................................3

篇目2:《江城子•密州出猎》.................................................5

篇目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

篇目4:《满江红》..........................................................7

篇目5:《十五从军征》.......................................................8

篇目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

篇目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0

篇目8:《过零丁洋》........................................................11

篇目9:《山坡羊•潼关怀古》................................................12

篇目10:《相见欢》.........................................................13

三、方法总结..................................................................13

中考古诗词鉴赏主旨领悟做题技巧.............................................14

四、考场练兵..................................................................15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

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

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考查重点】

诗歌鉴赏,阅读古代诗词名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主要题型】

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的考查多为诗歌鉴赏题,均是必考题,分值一般在4-6分。

【命题趋势】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T个小题,第1题通

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部分地区习惯结合课外诗词考查,或

者只考查课外古诗词。

主旨:这首边塞词厩源懒蜘气殿征夫确苦生活,懊酗宋王朝

耐囹HKI聊源爱霞阿桢纳

L1.《解傲秋思》

写法:①HW鳄艮为下文抒发酬I作触;②下阕雪中抒忤莅腮

壮中黜TOM金蝴基洞③运用典故.互文,

主旨:这首司跳埸写一次出猎期坟场面,趣史砌低了作者阳为国的身。

泣,相捌凝了嬲蹈曜蜥演更

「2《江城子密州出胃)-

写泊善于用典,含蠡解地*机mr.聚血

主旨描给出TCfflTO也忠一不二U往直前的罐的形机从硒

p现了词人崛裁负,抒发了作者方要獭6国,飒业,却已年部

-3.《触子为陈同甫Sttt鼬寄之》卜返做耦据豳临

-------------------------I写法:的<贿、硼藜皎H;②骷生动而彝;礴洋

富;症切砌思畸取实形痴密耐黑

主旨:反映了置人在封瞬融科旧礼依的耨中,走向革命谶前夕

-4.(MBD-L的苦的御雌3t书的开谢期.

J名句口咽龌调高,②语酮健鞫.

主旨;反瓢了词人在封出醐家邮:由虎的束其中,走向革急酿前夕

睹硼1硼3t酶«断.

L5.《十五从穿征》一

九下课标古频婕写法:读髓过主人公的iiiS,蝙词建触制度转加屈造成的苦底就了诗人对封建品S

制度畸,对劳动人锄向面

主旨翘了诗人触嘶±6赧醐<以假歌依帆的醒蚓

和因利丽筋铀昨出

T6,(白・歆送武判官归京》上[

写法缶融好景,情费交激②想象丰富,气纬迈,⑥色彩期,变化多姿.

主旨:囊达了作者海里像古(W人瞬柱金戈帙马,惭旧出K为国

殖力的小泄怀,血含才浓秘谡国磐等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写法①即・抒懂堪古观今每善于用鬼自然贴切不嘱必

主旨:丽诗人合生蚁和颗不脚丽节.

—8《过零丁洋》V

写法:ao.那I、酶蒯融合,②直抒雕,③运用比嘛对脚双关的除手法.

主§抒发了作胡祖国河0^热览对脸级都能的啷和对劳

一动大众所受部的同情.

-9.《山城羊博关怀古》一

_写注谓景哂尢笫法^砂场L喇色

主旨:这自询巧辑8象,传达出SU思念故国的蟋别里表达出禺人深

厚的思乡之倾亡国之恨,

10.《相见欢》

写法①巧借㈱寄麟*,②翩遢笛,巧用的.

篇目1:《渔家傲・秋思》

【诗歌主旨】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

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诗歌赏析】

1.这首词分为上下阕,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上阙:写景,展现了一幅荒凉凄清的边塞秋景。

下阙:抒情,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

2.上阙的景物紧扣哪一个字描写?描绘了哪几幅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上阙紧扣“异”字描写,描绘了“衡阳雁去”“四面边声”“长烟落日孤城闭”三幅边塞异样的秋景。

渲染了苍凉萧瑟的气氛。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展现的画面,并谈一谈在词中的作用?

画面描绘:在崇山峻岭之中,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

作用:描写出边塞地区孤寂荒凉之景,也暗示出宋朝军队不利的军事形势。

4.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所蕴含的情感。

这句话运用了《后汉书》中窦宪的典故。正面揭示了将士们矛盾的心理,委婉含蓄地抒发了戍边将士

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不曾建功立业、有家难回、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词是作者驻守边防时的感怀之作,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B.上阕勾勒了一幅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时刻备战以防不测的特点。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边关虽寒冷,但有音乐相伴,生活并不艰苦。

2.请对词中画线句进行简要赏析。

易混易错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大题型

1.炼字品析2.内容理解3.描绘画面4.情感体味

5.主旨领悟6.形象感知7.景物描写8.意境欣赏

9.名句鉴赏10.表达赏析11.典故溯源12.综合评价

篇目2:《江城子•密州出猎》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

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诗歌鉴赏】

1.“狂”是这首词的词眼,结合文句分析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狂在外表:牵黄擎苍、锦帽貂裘

狂在动作: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

狂在神态:酒酣、胸胆开张

狂在志向: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

2.“鬓微霜,又何妨”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鬓微霜,又何妨”言外之意:我即使年事已高,又有什么关系呢?表达了作者不服老的心境。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这是作者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冯唐赦免魏尚一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

达委婉含蓄。

4.词的下阙“射天狼”,表达了诗人怎么的情怀?

“射天狼”,天狼星在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含蓄委婉地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

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

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亲射虎”泻唐"射天狼'的典故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交代了写作内容。

B.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出了狩猎气势宏大以及千骑奔行的神速,可见词人狩猎时的高昂情绪。

D.鬓微霜'描写自己年老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易这些易混点你知道吗?

意境氛围: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要准确体现景物特点和情调)

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

忧民等。

篇目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主题思想】

抒发了词人渴望赢得功名、收复失地、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理想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诗歌鉴赏】

1.从词中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

是什么?

细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试分析“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3.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画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兵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

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4.赏析“可怜白发生”。

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酬。

虚实结合,现实与梦境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L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

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苴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2.作者为陈同甫赋壮词,其壮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作赏析。

方法技巧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

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篇目4:《满江红》

【主题思想】

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诗歌鉴赏】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

这首词反应了作者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匡国济世的雄

心壮志。塑造了一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不愿被女子身份束缚、宁愿忍受世人的不理解,也要奋发做一番

事业的巾帼英雄形象。

2.“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的“蛾眉”指什么?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指女子。写出了作者对女性受压迫、被轻视的愤懑,对贵妇

生活的蔑视,以及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3.赏析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运用“身”与“心”的对比,“列”

与“烈”的谐音,表达了作者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情感的转变。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

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

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用典寓意”是古诗词常用的写作手法,请任选本词中一个典故分析其表达效果。

2.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目5:《十五从军征》

【主题思想】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

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诗歌鉴赏】

1.“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这四句写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后两句是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

景象,同时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树、柏树来暗示老兵亲友的亡故。

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这四句是近景描绘,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派荒芜破败的景象。作者没说室中无人,而是描绘了

野兔从狗洞出入、野鸡在梁上乱飞的情景;作者没直接写庭院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中庭、井边随意生长的

谷物和葵菜的“镜头”,从侧面表现了主人离家时间久远,人亡田荒的情景,揭露了当时不合理的兵役

制度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从意象选用的角度,对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进行赏析。

2.本诗中配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和《木兰诗》中田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都写到人物从军归来后配

门看”的行为。请简要分析铝门看”的行为,分别表现了老兵和木兰怎样的情感。

篇目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主题思想】

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诗歌鉴赏】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字句中含有

广阔美丽的想象,又透露出蓬勃无边的春意。表现出诗人以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2.“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室外写到室内,写出了边塞军旅的苦寒生活。

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写军旅生活,写出了边地气候的奇寒。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沙漠坚冰纵横,乌云密布,勾画出瑰丽

的沙漠雪景。以愁字为下文的送别作铺垫,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典型的送别环境。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发挥想象描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从咏雪'到送别'过渡自然,请结合赧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句作简要分析。

篇目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

国思想

【诗歌鉴赏】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悠悠”指时间之漫长和词人思绪无穷无尽。“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仅长江滚滚流”,将诗人的愁思和感慨比作长流不息的江水。

2.“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

诗人运用了借古讽今写法,歌颂孙权统率千军万马、不畏强权、奋发自强、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的

气概,反衬了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懦弱无能。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采用设问手法,借用曹操的话,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

的鄙夷愤慨之情。“生子当如孙仲谋”表现了作者期盼出现像孙权一样的英雄人物,率领千军万马,收复

失地,统一中原。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黎,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中,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哪些地方都体现了苏轼的狂”?

(2以上两首诗歌中都提到了孙权的典故,分别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篇目8:《过零丁洋》

【主题思想】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诗歌鉴赏】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联回顾了诗人经历的科举入仕和起兵抗元两件事,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作者用对偶、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宋国运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

根、时起时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运用了双关的修辞,巧妙地借用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悲苦。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情

景交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设问方式,表明自己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

感情。

【例题剖析】(2023河南周口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善用修辞,请结合颔联简要赏析。

2.一字一词总关情。请结合诗歌内容,任选一词,说说你的理解。

篇目9:《山坡羊•潼关怀古》

【主题思想】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首句表明潼关地势险要。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聚”字,写出了潼关处在重重峰峦的包围之中,

仿佛许多峰峦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怒”字,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不仅表现了水流湍急,也有力

烘托了作者的感情波澜起伏,突出了他的悲愤之情。

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表明历史变迁、朝代更替,也是作者意踌躇的原因。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统

治者的讽刺。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全诗的主旨句,说明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受苦。表达了

作者对百姓的同情,揭示了王朝更替对百姓的影响以及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此曲开头先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元代文人张养浩具有超越那个时代的目光和认识。请从本曲的主旨句入手,加以分析。

篇目10:《相见欢》

【主题思想】

这首词巧借意象,传达出词人思念故国的离愁别绪,表达出词人深厚的思乡之情和亡国之恨。

【诗歌鉴赏】

1.巧借意象寄寓深情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

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

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2.离愁别绪,巧用谐音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

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作者尝

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例题剖析】(2023四川达州统考一模)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链接材料】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词中的缭乱离

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1后代文人写诗填词是十分讲究炼字的。请结合链接材料,对这首词上阕中最为传神的锁”字略作赏析。

寂寞梧桐深院领清秋。

⑵剪不断,理还乱'在本诗中比喻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什么?

中考古诗词鉴赏主旨领悟做题技巧

【题型阐释】

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

句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

【闯关策略】

例1.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例2.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

说你的理由。

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怀古诗、咏物诗中。

理趣诗中,一般都有脍炙人口的哲理句,有时人们正是因为这些哲理句而记住了整首诗,某种意义上,

这些诗能流传至今,是沾了哲理句的光。理趣诗中的哲理,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如果是那样,有理而无

趣,跟和尚写的阐发佛理的偈言有什么差别?理趣诗妙在无意说理而理随境生,妙在寓论于景、寄理于物。

在理趣诗中,理语通常与情语、景语融为一体,景语、情语就是理语。

如例一,“问渠……”这两句表面是写景,是说方塘之水一一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

水从源头不断流来,从而成了活水。但结合题目《观书(书法)有感》,我们知道这其实是作者阐发对书

法艺术的感悟:这作品为什么如此清新隽永呢?原来是由于书写者内心有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注入啊!书

法艺术如此,万事万物也是同样道理。回答题目的设问,我们还应该结合自身学习知识,或者接受新事物

的经历、体会来谈。示例: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或:要保持心灵境

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

怀古诗,是指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诗作。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又说“前

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他们写怀古诗的目的多是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只

是他们感慨的触发点。

如例二,如果将其单纯看作一首写景的诗歌,你可能觉得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

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但如果你深入一层一意识到作者的眼

光穿越历史的“烟雨”,想到几百年以前的南朝统治者推崇佛教,大兴佛寺,劳民伤财,但佛寺并不能挽

救病入膏肓的南朝政权,而现在晚唐的统治者正重蹈前人的覆辙一一那它就不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而是

怀古诗。作者是在借古讽今: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

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