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含答案第2课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学习目标]1.分析激素的分级调节的过程和意义。2.概括出激素调节的特点,分析激素调节的一般过程。3.运用激素调节原理分析与健康相关的实际问题。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调节过程(1)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2)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3)作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4)调节: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2.分级调节(1)概念: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2)分级调节系统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③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3)意义: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判断正误(1)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2)所有激素的分泌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再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的()(3)所有的反馈调节都会使相关过程趋于平衡()答案(1)×(2)×(3)×关键点拨(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河流的重度污染等。(2)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在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任务一: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1.阅读教材P53“思考·讨论”部分,梳理实验,并得出结论。(1)实验一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甲状腺结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1对照组正常正常2摘除大鼠的垂体萎缩显著降低3摘除大鼠的垂体后再注射垂体提取物部分恢复大小部分恢复该实验说明:垂体能分泌某种化学物质,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分泌甲状腺激素。(2)实验二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TSH水平)1对照正常2向动物静脉注射下丘脑分泌的TRH明显升高3损毁动物下丘脑中分泌TRH的区域明显降低4向动物垂体中注射微量甲状腺激素明显降低1~3组实验说明:下丘脑分泌的TRH能促进垂体分泌TSH。1、4组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TSH。(3)临床观察组别观察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指标(TSH水平)甲状腺机能亢进升高降低甲状腺机能减退下降升高结果说明: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TSH的分泌。(4)由以上几个问题分析,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中,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有何关系?提示下丘脑分泌的TRH可以促进垂体分泌TSH,垂体分泌的TSH可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5)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是如何实现的呢?提示这是通过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实现的。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会反馈抑制TSH和TRH的分泌,降低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当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TSH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2.实例分析: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患者体内存在正确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过程,饮食长期缺碘,导致甲状腺肿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由于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饮食长期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致使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使TRH和TSH的分泌增加,促进甲状腺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由于缺碘,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便会一直促进甲状腺的发育,所以甲状腺肿大。1.下丘脑、垂体和相关腺体的关系2.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1)在“下丘脑→垂体→相应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若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其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降低,其前的腺体所分泌的激素含量升高。(2)在“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若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则其后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其前的激素分泌量减少(增加)。1.(2022·福建宁德高二月考)如图为某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体现分级调节过程的是①→②→③B.④⑤的作用体现了反馈调节C.图示中的腺体可表示甲状腺、性腺、肾上腺D.若腺体为甲状腺,则①②同时作用于腺体,对腺体产生促进作用答案D解析若腺体为甲状腺,则①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b垂体,垂体释放②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D错误。2.(2023·天津南开区高二检测)甲、乙、丙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注射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患者甲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的原因是下丘脑无法分泌TRHB.患者乙体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是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之一C.患者丙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促进了TSH的分泌D.注射TRH的方法,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答案C解析据题图分析可知,患者甲可能是下丘脑功能缺陷,导致不能分泌TRH,不能促进垂体分泌TSH,不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A正确;患者乙可能垂体功能缺陷,分泌TSH较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B正确;患者丙注射TRH前,TSH高于正常人,说明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少,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致使垂体产生大量TSH,这种调节属于反馈调节,不是促进垂体分泌TSH,C错误;据题意可知,通过注射TRH的方法,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D正确。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激素调节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4)微量和高效。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其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如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均可升高血糖。(2)相抗衡: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相抗衡。判断正误(1)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的原因是激素弥散在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甲状腺()(3)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直接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或膜内有与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4)体内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5)激素可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同时还有催化作用()答案(1)√(2)×(3)√(4)√(5)×任务二:分析激素的作用机理1.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进而升高血糖,请观察下图思考该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提示当肾上腺素与肝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的受体蛋白结合时,GTP与G蛋白结合,使腺苷酸环化酶结构发生变化,催化ATP水解为cAMP,cAMP激活蛋白激酶-A,进而激活磷酸酶,催化糖原水解为葡萄糖。2.类固醇激素(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很容易穿过细胞膜,其信号受体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它发挥作用的机制是怎样的呢?提示类固醇激素穿过细胞膜,和受体结合后,连接到DNA上,调控基因的转录,诱导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例如,某些酶)。任务三: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1.有些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睾酮衍生物来促进肌肉生长、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比赛成绩。有研究显示,应用外源性睾酮衍生物6个月,可以导致精子生成量减少,甚至使一些运动员不育。请解释原因。提示补充外源雄激素,提高了体内雄激素的含量,从而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其中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腺的发育,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所以缺乏促性腺激素后性腺萎缩,精子生成量减少,甚至会失去生育能力。2.在养殖四大家鱼时,为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生成、成熟,提高鱼的受孕率,应使用哪种激素类药物?提示使用促性腺激素类药物。3.注射“长高针”是近些年悄然兴起的一种针对矮小症的治疗方式,但部分家长不经检查盲目给身高矮小的孩子使用“长高针”。“长高针”的有效成分是注射用生长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含量极其微少B.生长激素通过血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靶器官C.生长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D.滥用长高针可能会导致使用者出现内分泌紊乱答案B解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传递着各种信息,据此可知,生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只是对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起作用,B错误。4.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B.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失活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一定能产生酶答案C解析神经递质大多是有机物,也有无机物,如一氧化氮,A错误;酶发挥作用后不失活,B错误;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错误。归纳总结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的比较项目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化学本质蛋白质类、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类蛋白质或RNA小分子化合物产生部位内分泌腺(或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神经元作用调节催化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部位靶细胞、靶器官细胞内外突触后膜作用后去向失活数量和性质不变被降解或回收共同点与相应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题组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B.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①起促进作用,过程②起抑制作用C.寒冷刺激时,TRH分泌增多,TSH分泌减少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A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所以过程①②均为抑制作用,B错误;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TRH增多,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TSH,TSH又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C错误。2.切除甲状腺是治疗甲状腺癌的常用措施,但患者体内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生长、发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切除甲状腺后,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切除甲状腺后,患者下丘脑分泌的TRH不能发挥作用C.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能抑制甲状腺癌复发D.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发挥作用后在患者体内失活答案B解析切除甲状腺后,下丘脑分泌的TRH增多,而下丘脑分泌的TRH会继续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3.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分别用曲线a、b、c表示,其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促甲状腺激素(b)含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c)含量减少。此时为了合成更多的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会增多。综上分析可知,B正确。4.(2022·上海长宁区高二期末)如图表示男性体内分泌性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其调节机理与甲状腺激素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nRH的中文名称为促性腺激素B.长期过量摄入性激素会导致性腺萎缩C.GnRH能作用于性腺细胞,促使其分泌性激素D.LH和FSH随血液定向运输到性腺答案B解析Gn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中文名称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GnRH不能直接作用于性腺细胞,GnRH可作用于垂体,促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C错误;LH和FSH属于激素,可随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但只作用于性腺,D错误。5.如图中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甲状腺,乙是垂体,丙是下丘脑B.若丙受损,则激素a和b含量会增多C.激素c可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发育D.人体内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机制与该过程基本相似答案A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A错误;丙是甲状腺,若丙受损,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因此激素a和b含量会增多,B正确;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发育,C正确;性激素的分泌也存在图中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D正确。题组二激素调节的特点6.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不影响激素的分泌B.激素除了传递信息,还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D.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答案D7.下列关于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B.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C.神经递质是一系列能引发神经冲动的含碳有机物D.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答案D解析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但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A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但激素受体不一定都在细胞膜上,B错误;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如NO可作为神经递质,但为无机物,C错误。8.(2022·江苏涟水县高二期中)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作用、激素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靶器官与特异性受体结合B.人体内的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在调节血糖时,作用于不同环节,作用效果相抗衡C.性激素与靶细胞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D.男性运动员长期使用类固醇兴奋剂会导致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答案D解析人体内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A错误;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胰高血糖素与甲状腺激素都能升高血糖,表现为协同作用,B错误;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C错误。9.寒冷地带生活的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动物。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细胞(BAT)的产热过程图,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②③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B.肾上腺素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肾上腺素的分泌直接导致BAT细胞中催化脂肪氧化分解的cAMP增加D.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通过加快脂肪分解和减少ATP合成来增加产热答案D解析①②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③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A错误;肾上腺素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分析图示可知,肾上腺素通过与BAT细胞上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促进cAMP的合成,cAMP促进脂肪的分解,C错误。10.动物被运输的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答案B解析动物被运输过程中,接受相应刺激,引起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不涉及神经调节,B错误;皮质醇可以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正确;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先促进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D正确。11.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eq\x(分泌细胞)eq\o(→,\s\up7(产生))分泌物eq\o(→,\s\up7(体液传送))eq\x(靶细胞)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答案C解析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A错误;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肌肉细胞上没有识别胰高血糖素的受体,B错误;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分泌物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靶细胞可能是垂体,C正确;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分泌物可以是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性腺细胞,D错误。12.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答案C解析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与膜受体结合的第一信使有神经递质、大多数激素等,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翻译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而不是在细胞核内进行。13.(2022·山东广饶一中高二月考)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个靶器官直接产生某种生理效应,然而它的存在却是其他激素引起生理效应的必需条件,这种作用称为“允许作用”。例如,皮质醇(属于类固醇激素)对血管平滑肌并无直接收缩作用,但当它缺乏或不足时,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效应就难以发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以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B.皮质醇与性激素的受体均位于细胞膜上C.验证皮质醇的“允许作用”时不需设置对照实验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与上述两种激素相同答案A解析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A正确;皮质醇与性激素属于脂溶性物质,其受体位于细胞内,B错误;验证皮质醇的“允许作用”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是相抗衡,与上述两种激素不同,D错误。14.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光照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1)通过对图解分析,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_____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填“下丘脑”“垂体”或“性腺”)。(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神经调节下丘脑(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反馈(3)不能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15.(2022·全国乙,30)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甲状腺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2)大于不相同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解析(1)实验一中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家兔甲状腺细胞会吸收并利用放射性碘合成甲状腺激素,因此甲状腺中可以检测到碘的放射性。(2)实验二中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会促进甲状腺的活动,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组。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家兔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而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因而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1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调节[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体液调节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也参与稳态调节。2.概括比较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3.以体温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3)其他化学物质:组胺、某些气体分子(如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4)实例:CO2调节呼吸运动,如图所示。eq\x(\a\vs4\al\co1(细胞代谢加快,,产生较多的CO2))→eq\x(\a\vs4\al\co1(血液中的CO2,含量升高))eq\o(→,\s\up7(刺激))eq\x(感受器)→eq\x(呼吸中枢)→eq\x(呼吸运动加强)→eq\x(排出较多CO2)→eq\x(\a\vs4\al\co1(维持体内CO2,含量的稳定))(5)范围①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②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判断正误(1)在紧张恐惧时,人体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增加,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2)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人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3)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立马恢复至安静水平,原因是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4)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短()答案(1)√(2)√(3)×(4)×特别提醒①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的原因:主要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信号直达效应器。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的原因:激素分泌出来需要通过体液运输。②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准确、较局限的原因:由效应器决定,且神经元分布固定;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的原因:有相应受体的细胞都可受调控。③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的原因:神经递质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转移走;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的原因:激素被靶细胞接受后被灭活;但是由于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血液中的激素活性可保持一段时间。1.(2022·江苏苏州高二期中)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完全依赖电信号,而激素属于化学物质,故神经调节的速度更快B.神经调节的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D.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左右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神经调节答案B解析神经调节过程中,信号传递形式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A错误;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C错误;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左右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属于体液调节,D错误。2.应激反应是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通过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作用到肾上腺髓质形成的一种活动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能使人短时间内抵御不良刺激,减少疼痛感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能降低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性B.应激反应中的减少疼痛感觉不利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应激反应过程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的参与D.肾上腺髓质所分泌激素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和时间短暂答案C解析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能进一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错误;应激反应中的减少疼痛感觉有利于抵抗不良刺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激素、神经递质属于信号分子,应激反应过程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的参与,C正确;肾上腺髓质所分泌激素进行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D错误。二、体温调节1.体温恒定的原理: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2.人体产热和散热的机制3.与体温调节相关的结构(1)皮肤:①皮肤中的血管舒张,促进热量散失;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②皮下脂肪层隔热,减少热量散失。③汗腺产生汗液,汗液蒸发散热。(2)其他相关结构①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②体温感觉中枢:大脑皮层。③温度感受器:人和高等动物皮肤中分布有温度感受器,包括冷觉感受器和热觉感受器。4.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条件(2)炎热条件5.调节方式: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6.调节特点: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判断正误(1)下丘脑是体温感觉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2)某人发高烧时,体温维持在38.5℃,说明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答案(1)×(2)×任务:分析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1.尝试绘出人体散热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并分析比较25℃与10℃条件下机体产热量的大小关系。提示如图所示人体25℃时的产热量(a)、散热量(b)和10℃时的产热量(c)、散热量(d)的大小关系是:人体25℃时产热量(a)=25℃时散热量(b)<10℃时产热量(c)=10℃时散热量(d)。2.当环境温度由25℃降至10℃时,人体内酶的活性怎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提示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人是恒温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条件下,人的体温维持相对稳定。关于体温调节的四点理解(1)人体通过调节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环境温度高时,产热少,散热也少。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减少散热”和“增加产热”都是相对于调节前而言。(2)体温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为“温度的变化”而不是“冷”“热”本身。(3)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仍等于散热。3.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①为25℃条件,则②可能为0℃环境,其产热量大于①B.在时间②内,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C.正常情况下,体内酶的活性①②③相同D.在时间②内,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非条件反射,减少散热,散热量小于①答案D解析①→②的过程中,血流量减少,说明进入寒冷环境中,若①为25℃条件,则②可能为0℃环境,由于此时人体与环境的温差更大,其散热量增加,故其产热量大于①,A正确;在时间②中,血流量减少,说明外界环境寒冷,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正确;由于人是恒温动物,体温维持在37℃左右,则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正确;在时间②中,代表在寒冷环境中,此阶段的人体与环境的温差比①大,其散热量增加,大于①,D错误。4.(2023·北京通州高二月考)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C→G途径表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C.人体与体温有关的神经中枢只存在于下丘脑中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的散热机制主要为图中的E和F答案C解析图中B→C→G途径,有神经系统、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参与,所以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A正确;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完成,B正确;人体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错误;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主要通过皮肤毛细血管和汗腺分泌汗液来散热,D正确。题组一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1.(2022·广东惠来高二期中)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参与B.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C.恐怖电影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产生了上述现象D.此过程涉及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答案B解析看恐怖电影时,眼睛等感受器接受的相关刺激到达神经中枢,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使心跳加速,有反射弧参与,A、C错误;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B正确;题中人出现的这些反应受到内脏神经的支配,故涉及到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但突触前膜没有识别功能,D错误。2.(2022·江苏苏州陆慕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人在安静状态下,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是必要的。剧烈运动后,血液中CO2浓度升高,经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使CO2加速排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此调节过程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CO2浓度升高时导致呼吸加快,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C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呼吸肌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中CO2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场所在线粒体,A正确;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正确;血液中的CO2(属于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升高会刺激呼吸中枢(含有神经中枢),导致呼吸加快,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调节呼吸的反射弧是:外周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传出神经→呼吸肌,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呼吸肌,D错误。3.高等动物体内同时含有神经系统和多种内分泌腺,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代谢的变化,动物体的很多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C.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而神经递质也能通过体液传递D.因为激素发挥作用后即失活,所以体液调节持续时间一般比神经调节短答案D解析激素被靶细胞接受后被灭活;但是由于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血液中的激素活性可保持一段时间,所以体液调节持续时间比较长,D错误。题组二体温调节4.下列关于人体产热和散热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B.运动时,肝脏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C.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D.持续高烧39℃,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答案B解析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在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B错误。5.(2022·浙江6月,14)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答案A解析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收缩以增加产热,A错误;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B正确;寒冷环境中,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C正确;据图可知,寒冷环境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故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正确。6.为了探究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编号处理同时置于寒冷环境中,定时测量体温与耗氧量A组小白鼠切除下丘脑B组小白鼠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A.需选择多只体重相近、生理状况相似的小白鼠均分为两组B.B组正常手术的目的是排除手术切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A组小白鼠不能产生冷觉,其耗氧量低于B组小白鼠D.B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其耗氧量比在炎热环境中高答案C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下丘脑的有无,题中体重、生理状况和手术属于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A、B正确;冷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在寒冷环境中,A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不能维持正常体温,耗氧量比B组小白鼠低,C错误;B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也能维持体温恒定,且小白鼠在寒冷环境中的耗氧量高于在炎热环境中的耗氧量,D正确。7.(2023·贵州遵义高二质检)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后,皮肤血管收缩B.在ab段,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D.在bc段,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答案D解析a点时,室内温度升高,皮肤血管舒张,A错误;在ab段,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人体主要通过蒸发散热来维持人的体温稳定,人体内酶的活性与bc段相同,B、C错误;bc段,环境温度由较高温度变为较低温度,此时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即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正确。8.(2022·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失温”即人体的核心温度低于35℃,失温者会出现颤抖、心率升高、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严重者会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轻度失温状态时,人体皮肤毛细血管收缩B.失温现象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人体核心温度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并产生冷觉D.参赛运动员失温的原因是人体长时间处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的状态答案C解析体温降低,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而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冷觉,C错误。9.(2023·山东临朐县高二月考)图中A、B表示人体某过程中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图可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B.该图可表示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再回到寒冷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C.该图可表示从安静到运动,再停止运动的过程,A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D.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均为先增加,保持稳定,最后均下降,因此该图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当人体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体内外温差大,使得散热量先增加,最终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体温保持稳定,则A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A、B错误;从安静状态到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且大于散热量,体温略微上升,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在略微升高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当停止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产热量减少且小于散热量,体温略微下降,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回归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因此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C错误;开始发烧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在发烧持续的一段时间内,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但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在退烧的过程中,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下降至正常体温,可见,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D正确。10.(2022·山东青岛高二期中)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刺激小鼠下丘脑前部,发现小鼠有出汗现象,刺激小鼠下丘脑后部,小鼠出现寒战现象。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小鼠下丘脑的前部,还可观测到的是小鼠毛细血管收缩B.刺激小鼠下丘脑不同位置出现的变化说明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发送信息C.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D.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答案B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根据题干实验处理,刺激小鼠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该现象为增加散热,所以还可观测到的是小鼠毛细血管舒张,A错误;刺激小鼠下丘脑的不同位置,出现相应的生理变化,说明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发送信息调控身体的体温平衡,B正确;刺激下丘脑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说明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刺激下丘脑后部,小鼠出现寒战现象,说明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C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11.下图是当环境温度由25℃降到10℃时,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t1到t2时间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单位时间的产热量小于时间O~t1时间段单位时间的产热量答案D解析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相对平衡,A项正确;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变大,机体散热量增加,B项正确;时间t2以后,寒冷环境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C项正确;时间t3以后单位时间的产热量大于时间O~t1时间段单位时间的产热量,D项错误。12.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人和高等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原是指恒温器靠控温装置所调定的稳定温度值。生物体内的体温调定点主要取决于中枢性热敏神经元和中枢性冷敏神经元的兴奋性。热敏神经元在体温上升时放电频率增加,启动散热反应;冷敏神经元在体温下降时放电频率增加,启动产热反应;当两者放电频率相等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中枢性热敏神经元和中枢性冷敏神经元都位于下丘脑B.体温调定点处于S、体温为39℃时,放电频率增加的是热敏神经元C.体温调定点处于S′、体温为37℃时,放电频率增加的是冷敏神经元D.体温调定点处于S′、体温为39℃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答案D解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因此,参与调节体温的中枢性热敏神经元和中枢性冷敏神经元都位于下丘脑,A正确;体温调定点处于S,体温为39℃时,体温有上升趋势,此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启动散热反应,B正确;体温调定点处于S′,37℃的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此时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启动产热反应,C正确;体温调定点处于S′、体温为39℃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39℃,D错误。13.(2022·江苏常州高二期末)哺乳动物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神经末梢中,发现含有丰富的单胺类物质。动物实验证明,安静状态下,向下丘脑前部注射微量的5-羟色胺(单胺类物质),可使体温上升;而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单胺类物质)则使体温降低。这些单胺类物质注入下丘脑的其他区域,则不引起体温变化。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单胺类物质只能引起突触后细胞的兴奋,使细胞代谢增强B.下丘脑中只有前部神经细胞具有与5-羟色胺结合的受体C.注射5-羟色胺后机体可能出现骨骼肌战栗D.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体温下降可能与皮肤血管舒张有关答案A解析不同的单胺类物质有的使体温上升,有的使体温下降,所以不一定使细胞代谢增强,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这些单胺类物质注入下丘脑的其他区域,不引起体温变化”可推测,在下丘脑中只有前部神经细胞具有和5-羟色胺结合的受体,B正确;据题意,注射5-羟色胺后体温上升,骨骼肌战栗可使机体产热量增加,故可能出现骨骼肌战栗,C正确;皮肤血管舒张会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使体温下降可能与皮肤血管舒张有关,D正确。14.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