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3C/2D/wKhkGWbYJ6eAL390AAHpHe4D2DM171.jpg)
![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3C/2D/wKhkGWbYJ6eAL390AAHpHe4D2DM1712.jpg)
![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3C/2D/wKhkGWbYJ6eAL390AAHpHe4D2DM1713.jpg)
![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3C/2D/wKhkGWbYJ6eAL390AAHpHe4D2DM1714.jpg)
![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3C/2D/wKhkGWbYJ6eAL390AAHpHe4D2DM17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序言1.1、工程概况新建3#拌和站位于汕頭市濠江区沈海高速与053县道交叉口。本次拟建的建筑物如下表。建筑构造采用混凝土框架构造,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容許值按国標《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表5.3.4规定采用。受中铁拾四局集团有限企业的委托,我司對新建设場地進行工程地质勘察。建筑物一览表插表1序号名称层数层高(m)地坪標高(m)荷载經验值备注1拌和站1F1021.5015-23KN1.2、工程勘察目的、任务及规定本次勘察属施工图设计阶段详细勘察。工程重要性等级為二级,場地复杂程度等级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為乙级。勘探孔的布置及勘察规定由设计部门提供,總共布置钻孔3個。本次勘察规定:、查明場区成因、地形、地貌特性、地层构造等。1.2.2、鉴别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場地类别,提供地震设计的有关参数。1.2.3、查明場址地基岩土层构造、分布状况、均匀性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學性质指標。1.2.4、查明地下水的类型,评价地下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根据建筑物和場地地质状况,提出經济合理的基础方案,提供地基土承载力特性值和桩侧摩阻力特性值及桩的端阻力特性值等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1.2.6、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类型、分布等。1.2.7、搜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图,場区的地面整平標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构造特點,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容許变形等资料1.3、勘察措施及完毕状况勘察措施以钻探取芯鉴定描述、現場進行原则贯入试验和取样進行室内试验為主,钻探工艺重要采用泥浆护壁無泵取芯钻進。淤泥、粉质粘土采用單動三重管回转取土器進行取样,土试样质量等级為Ⅱ级。水样采用分层隔水抽取法,進行分层取样。勘察采用XY-1A型工程钻机1台次進場施钻,施工時间為5月29曰~5月31曰進行,完毕钻孔3個,其中技术孔1個,孔深13.20~24.80m,總進尺62.50m,現場原则贯入试验10次;采用土试样12件,水样2件,易容盐2件;孔位测定、孔囗標高测量及地下水位测定各3點。钻孔位置采用1954年北京坐標系统,用全站仪测定;钻孔孔囗標高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测设引用點p1位于場地附近,p1:坐標為X=2580242.703,Y=504508.032;高程為H=21.36。根据测量成果,拟建場址現地面高程為21.05~24.80m,相對高差為3.75m。1.4、勘察根据本工程野外钻探施工、地质编录、原位测试及资料整顿按如下原则進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土工试验措施原则》(GB/T50123-)广東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岩土工程勘察汇报编制原则》(CECS99:98)《中国地震動参数区划图》(GB18306-)《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献编制深度规定》()勘察成图软件使用【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处理系统KT3000】,標贯击数按成图系统自動校正,工程地质剖面图中的標贯击数為实测標贯击数。2、場地工程地质特性2.1、地形地貌特性拟建場地位于汕頭市濠江区沈海高速与053县道交叉口。場地地貌上属滨海平原地带,後期經人工推高填低,地形開阔平坦。据勘察成果,場地勘探深度内岩土层的地质成因及形成時代,自上而下可划分為:2.1.1、人工填土[Q4ml]:以粘性土為主构成,含碎石块及碎砖块等建筑垃圾。形成于第四纪全新世。2.1.2、残积层[Q4el]:由灰黄~棕黄色砂质粘性土构成,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2.1.3、基底岩石[γ52(3)]:由燕山期侵入岩(花岗岩)构成,形成于侏罗纪燕山期。2.2、地基土层概述在钻孔控制的范围和深度内,地基岩土层可划分為6個主层次。各岩土层状况分述如下:①、杂填土:灰褐色,以粘性土為主构成,含碎石块及碎砖块等建筑垃圾。欠固結,為近期填筑。局部分布,ZK2号孔缺失,厚度5.40~6.50m。②、砂质粘性土:灰黄~棕黄色,可塑~硬塑,為花岗岩風化残积而成,矿物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風化成土状物,岩芯遇水易崩解。全場地分布,层面埋深0~6.50m,厚度3.20~8.80m。標贯4次,实测击数17~19击,校正击数14.6~17.0击,校正平均值15.9击。承载力特性值的經验值fak=180kPa。③、全風化花岗岩:灰白色,花岗构造、块状构造,岩组织构造大部分已破壞,矿物成分已发生明显变化,岩芯呈土柱状,遇水易崩解。全場地分布,层面埋深3.60~15.30m,厚度4.80~7.30m。標贯3次,实测击数48~52击,校正击数37.5~44.6击,校正平均值41.5击。承载力特性值的經验值fak=300kPa。④、强風化花岗岩(土状):灰白色,岩组织构造大部分已破壞,矿物成分已发生明显变化,岩芯呈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全場地分布,层面埋深8.70~20.10m,厚度2.80~6.70m。標贯3次,实测击数77~81击,校正击数56.7~64.7击,校正平均值59.8击。承载力特性值的經验值fak=450kPa。⑤、强風化花岗岩(碎块状):灰白色,中粗粒花岗构造,块状构造,由石英、長石及角闪石构成,岩质新鲜,岩芯多呈短柱状,属坚硬岩。该层仅ZK1号孔揭发,层面埋深22.60m,厚度1.90m。承载力特性值的經验值fak=600kPa。⑥、中風化花岗岩:灰白色,中粗粒花岗构造,块状构造,由石英、長石及角闪石构成,岩质新鲜,岩芯多呈短柱状,属坚硬岩。该层仅ZK2号孔揭发,层面埋深11.50m,揭发厚度1.70m。承载力特性值的經验值fak=kPa。2.3、地下水概述和土腐蚀性评价場区地处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風气候,雨量充沛,每年四至五月、拾至拾一月為平水期,六至九月為丰水期,拾二月至次年三月為枯水期。場地未发既有地表水。場区存在2种类型的地下水,即潜水及承压水。、潜水:存在于上部粉砂和中砂中,含水性及透水性很好,储水量较丰富,地下水补給重要為大气降水及邻区地表水体直接渗透补給,以蒸发、渗漏及人工排水方式排泄,地下水水质易受污染,水位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為2.07~2.15m,水位標高19.26~20.21m,年变化幅度0.50~1.00m。于ZK1孔采用地下水(潜水)试样1件,根据水质分析成果,場区潜水對混凝土构造有微腐蚀作用,對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的钢筋有微腐蚀作用。水质分析成果详見【水對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表】表5-1及【水质分析汇报】表9-1。、承压水:重要分布于第5层砂层中。含水性和透水性好,储水量较丰富。地下水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受季节性影响小,地下水動态较稳定。于ZK3孔采用地下水(承压水)试样1件,根据水质分析成果,場区承压水對混凝土构造有微腐蚀作用,對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的钢筋有微腐蚀作用。水质分析成果详見【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表】表5-2及【水质分析汇报】表9-2。2.4、区域地质构造按区域地质资料,本区位于東南沿海,粤闽交界处。按地质力學观點,它处在新华夏系构造第二复式隆起带的東南侧与南岭東西向复杂构造带南部東段之交接地段。区内广泛发育新华夏系构造,以北東向构造為主体与区域北西向构造互為配套,构成“多字型”控制全区。東西向构造時隐時現,断续展露。上述各类构造体系在地质历史上是成次序出現的,它們延续時间颇長,迭次再現,导致复杂的交接复合关系。项目所处韩江―榕江北西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重要展布在测区沿海韩江、榕江、练江、隆江流域。构造形迹遍及全区,由北西向褶皱、不一样等级的断裂、岩浆岩体、各类岩脉构成。北西向断裂与新华夏系北西向横张断裂,重迭复合、叠次出現。控制了晚期岩体及岩脉的分布。区内较大的河流部分山脊线皆成北西方向延伸,明显地受北西向构造线控制。從總体上看,它斜切東西向构造,横切新华夏系北東向构造,是区内形成最晚的构造带。對本线路影响较大的断裂有:韩江断裂、古巷─澄海断裂、潮安─普宁断裂、白面石断裂。分述如下:、韩江断裂位于汕頭幅韩江中游,往北西至鹿田一带。沿北西320度方向展布,规模较大,長约70公裏,宽约2公裏。根据航空磁测资料确定為一北西向断裂。钻孔资料深入证明,沿北西方向存在破碎带。沿韩江中游两岸,北西方向裂隙尤其发育,断裂带宽约2公裏,見断层角砾岩。在樟林以北至潮安一带,地壳形变负异常线的長轴方向為北西向。第四纪沉积物沿断裂两侧的差异性也阐明北西方向构造线不仅存在,并且仍在活動。、古巷─澄海断裂位于潮安以西7公裏,凤岗一带,向南西可延到古巷、澄海。与韩江下游水系大体平行。呈北西3加度方向展布,延伸長约60公裏。北西段可見出露長15公裏。断裂通過下侏罗统砂页岩及燕山晚期第二次花岗侵入岩,两者為断裂接触。岩石强烈破碎,呈角砾状,角砾成分為砂岩、细砂岩,由铁质硅质胶結。沿破碎带有石英脉侵入。岩脉走向北西300度―330度,倾向北東,倾角55角。脉宽5米,可見長2公裏。脉中有一组与脉壁平行的裂面,光滑平直,另一组与岩脉垂直。後期断裂多次活動,脉石英及花岗岩破碎成角砾状,硅质胶結。地貌上,平行田東河上游形成陡壁,断裂规模较大,南東段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潮安─普宁断裂位于中带中部,潮安、普宁一带。為中带的主断裂,展布在軍埠复向斜的北西翼,切割燕山晚期各次侵入的花岗岩体。于测区内断续出露長约140公裏,宽100米至几公裏不等。北東端延入1:20萬梅县幅,南西端延入1:20萬海丰幅。断裂带走向北東30度─40度,倾向南東,倾角70度左右多局部倾向北西,倾角60度左右。断裂沿走向及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在侏罗系砂页岩及火山岩体現為片理化,燕山晚期各次花岗侵入岩地区体現為糜棱岩化、硅化。脉岩相對发育。北段在汤溪水库東西两侧几公裏之外,還能見到与之并列的次级北東向断裂,如東侧的白秀塘山断裂,显示该段影响范围较宽。在潮安县湘子桥東一带,挤压带、片理化带发育。從潮安至揭阳一段则為第四系覆盖,迹象不明。中段洪阳西侧,屯浦一带見花岗岩糜棱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等影响范围宽达几百米。南西段,普宁、峡岭一带,影响范围较宽,达1公裏以上,断裂北西侧為硅化、糜棱岩化二長花岗岩,南東侧為硅化、片理化火山岩。根据裂面上的水平擦痕、阶步判断两盘有反钟向扭動发生。、白面石断裂呈北東50度方向展布,倾向北西320度,倾角70度。断裂通過燕山晚期第二次花岗侵入岩、下侏罗统砂岩、上侏罗统火山岩,延伸長约25公裏,宽约10米。沿断裂带岩石均已破碎或糜棱岩化,并有硅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現象。断裂面呈舒缓波状,表面具糜棱岩薄壳,构造透镜体发育,显压扭性特性。在一组北東40度方向展布的冲断裂相间处,砂页岩层受挤压,牵引褶皱发育。沿裂隙有石英脉贯入,并有硅化、黄铁矿化現象。区域性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了测区東南部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在地貌上,形成開阔的三角洲平原。区内较大水系就是沿北西向断裂发育的。本区新构造运動拾分强烈,表目前区内地震频繁、新生代活断裂迹象明显、基性火山岩活動、多层地形极為发育、河流及海成阶地广泛分布、海岸变迁与升降运動迹象瞩目皆是。所述新构造現象,它無疑的是与挽近時期地壳运動有关。地壳形变的发展与近期该区地震活動关系亲密。以往的經验证明,每當强震发生時往往在地表有破裂性形变发生,這阐明地壳形变是地应力汇集和释放的成果。即随地应力汇集過程而产生的地壳形变是微弱的,不易检查的非破壞性形变。這种在時间上缓慢的地壳非破壞性形变的发生、发展正表明地应力在不停的汇集、累积過程中,有朝一曰當地应力到达极大值時,即有强震发生,地表产生断裂。因此地壳形变是预测强震的措施之一,也是表明构造形迹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過程,新构造运動的发生、发展過程是如此,對老构造形迹的形成历史也有所启发。河流第一、二级阶地,广泛分布于黄岗河、韩江、榕江、练江上游及其支流、小河两岸。二级阶地绝對標高8~14米,一般高出一级阶地2~10米。靠近上游或山边,阶地標高相對增高。阶面呈缓坡状,部分為基座阶地。河流冲积层二元构造清晰。河流第二级阶地分布区,沿河流两岸往往呈不對称出露,面积不广。河流第一级阶地,绝對標高3~5米。一般高出河漫滩及河床0.6~1.5米左右。靠近上游及山边,阶地標高也有增高趋势。靠近大河的中、下游,第一级河流冲积阶地与近代三角洲、泻湖平原相接時,往往無明显的界线。2.5、区域地震活動場区地处泉州——汕頭地震带,属环太平洋地震带内带的构成部分,根据重力异常测量资料,泉州——汕頭地震带由大陆往東南沿海异常值逐渐升高,從-80毫伽——0毫伽,并形成两组梯度,重力异常使地壳稳定状态受到破壞,在均衡赔偿的作用下,导致上部板块构造撞击,构成了地震发生的潜在本源。根据地震小区划研究汇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場区位于潮汕震源区范围,地震活動Ms>2空间上分布密集,活動度、能流密度北東向分布明显,泉汕断裂带頻度高,其强度、密集高值区,影响本区地震发生有六大震源区,潮汕震源区為其中之一,從宁静——剩余释放期分為四個活動期,目前处在第二活動期的能量释放期,震级4~7级年发生率為0.0329。、場地地基地震效应抗震设防参数:根据場区工程地质和《中国地震動参数区划图》(GB183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提供如下有关数据,作為抗震设防的根据: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當地震加速度值0.20,设计地震分组為第二组。、場地类别:場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上部20m深度范围内以软弱、中软為主。根据拟建場区本次钻探资料得知,場地覆盖层厚度dov:3m<dov≤50m,根据當地經验值及ZK1、ZK3号孔進行等效剪切波速数据估算,其等效剪切波速Vse=202.78~239.82m/s(見插表2),即250≥Vse>150m/s,場地土类别属于中软类别,故鉴定本建筑場地类别為Ⅱ类場地。場地特性周期值Tg=0.40s。插表2钻孔编号序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估算剪切波速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時间计算深度單孔等效剪切波速diVsitdoVse(m)(m/s)(s)(m)(m/s)ZK11杂填土5.401300.0834020239.822砂质粘性土3.202503全風化花岗岩7.303504强風化花岗岩(土状)4.10500ZK31杂填土6.501300.0986320202.782砂质粘性土8.802503全風化花岗岩4.70350、地震液化鉴别:場区未揭发有饱和液化砂层。2.5.4、場地抗震地段确实定場地存在淤泥,根据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确定場地為抗震不利地段。、場地地震稳定性评价場地地势平坦,無边坡、岩溶、土洞、滑坡、倒塌、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区域地质图,断裂带距离場地较遠,综上所述,場地地震稳定性很好。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3.1地基土层的成因及形成時代場区位于滨海平原,沉积物為残积成因类型,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經勘察查明,場区地基土层中,上部第2层土层為残积层,形成于第四纪晚更新世。3.2地基岩土层评价3.2.1、第1土层(杂填土)呈松散状,土体强度较低,工程力學性质较差;3.2.2、第2土层(砂质粘性土)呈可塑~硬塑状,土体强度很好,工程力學性质很好;3.2.3、地基下部全風化~强風化花岗岩,力學性质坚实而稳定,虽然层位起伏变化较大,但在可控制范围内,不失為桩基础的良好持力层。3.3、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3.3.1、不良地质作用:勘察場地未发既有岩溶、土洞、滑坡、倒塌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和不利埋藏物。3.3.2、杂填土:場区杂填土层厚5.40~6.50m,重要由砂土、粘土等為主构成,含少許建筑垃圾等杂物,密实度松散。其具有土质不均匀、密度变化较大、高压缩性、工程力學性质差特點。填土對桩基也許产生负摩阻力,提议采用管桩涂层处理,灌注桩加强配筋;采用天然地基方案应清除基础范围内的填土或强夯击实处理。3.2.3、花岗岩風化土及其風化岩:場区处在花岗岩地带,砾质粘性土、全風化花岗岩遇水易软化崩解,强風化花岗岩遇水易产生软化現象。采用钻孔桩時會产生较多泥浆,減少桩端阻力;各岩土层的层面起伏及厚度变化较大,常無规律发育花岗岩球状風化体(孤石),采用预制桩會导致沉桩及桩身長度难控制,设计時应予以注意。3.4、場地稳定性、合适性、地基均匀性评价3.4.1在本次勘探揭发深度范围内,拟建場地未发現地质构造活動迹象及土洞等其他不良地质現象,表明该場地現处在相對稳定的地质环境。3.4.2場地揭发软土层,通過桩基处理後,本場地合适作為拟建建筑物的建设場地。3.4.3場地岩土层全場地分布,但起伏变化大,综合评价場地地基為不均匀地基。3.5、地基基础类型及基础持力层分析评价、基础类型选择方案本工程場地浅部重要為杂填土,無法满足拟建搅拌站的荷载规定,拟建搅拌站不可采用浅基础。拟建搅拌站提议采用桩基础,第3层(全風化花岗岩)、第4、5层(强風化花岗岩)工程力學性质良好,层位变化在可控范围内,可作為拟建搅拌站的桩基础持力层。由于部分地段土层层面起伏变化较大,配桩及桩基施工应予以注意,桩長、桩径应根据建筑物设计计算确定,保证桩基承载力能满足拟建搅拌站的设计荷载及沉降变形规定。、桩基施工可行性分析本工程場地尚宽阔,場地条件對桩基施工限制有一定限制。各桩基方案分析如下:、钻(冲)孔灌注桩、旋挖桩:具有穿透能力强,單桩承载力高,為非挤土桩,不會产生挤土效应。但其施工工艺较复杂,造价较高。工期较長,且应考虑施工過程中产生的大量泥浆排放問題。根据場地土特性,若采用此种桩型,桩基均可穿越各土层,并到达估计持力层。但施工過程中应加强沉渣控制,加强泥浆排放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并应合理配置泥浆浓度,防止第1层(杂填土)产生坍塌現象,采用合适措施,该桩型合适本工程。3、预制管桩:具有施工工艺较简便,工期较短,造价较低及不會對周围环境产生污染等特性。其穿透能力较弱,遇硬化层及障碍物(块石及花岗岩孤石等)無法顺利穿越到达估计持力层。為挤土桩,在施工過程中轻易导致周围建筑物变形,開裂等原因。通過對应处理,该桩型合适本工程。、桩基施工對周围环境的影响若采用锤击桩會产生较大噪声,對应施工時间受限,且施工過程中产生的较大震動也易使周围建筑物受损,但場地空旷,距已建建筑物有一定距离,该施工工艺合适本工程。若采用静压桩對环境影响较小,上部土层存在密实度较高细砂层,也許影响施工,若碰到沉桩問題,可采用引孔,加大机器吨位等措施,因此该施工工艺合适本工程。若采用钻(冲)孔灌注桩、旋挖桩,施工時會产生大量的泥浆,對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施工時应做好泥浆排放措施,该施工工艺合适本工程。3.5.4、地下水對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及其应注意事项地下水對桩基础施工影响较大,尤其是對钻(冲)孔桩,桩基施工時易产生塌孔,缩径等不良地质現象。若采用预制桩、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時會产生较强的水压力,引起沉桩的困难度,且在水压力消散後,桩的承载力減少。就以上状况,设计及施工時应尤其注意。3.5.5、桩型的选择根据勘察場地工程条件、建筑物的性质及周围环境等原因,提议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和预制桩,桩端進入持力层的深度应根据设计桩長結合現場施工钻進速度予以严格控制。由于場地上部局部存在有细砂层,桩基施工時易产生坍孔等不良地质現象,對桩基施工有一定影响,桩基施工時应注意调整泥浆浓度,防止断桩、缩径影响桩身质量。若采用预制桩,应按照施工次序進行,防止由于挤土效益對沉桩的影响。4、岩土设计参数提议值4.1、天然地基参数提议值根据省標《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的有关规定,各岩土层承载力特性值的經验值fak及压缩模量(Es)等参数提议采用“插表3”数值:岩土强度参数、变形参数提议值表插表3层号岩土层名称及成因代号地基承载力特性值的經验值fak(kPa)压缩模量的平均值Es(MPa)内摩擦角的原则值ф(°)凝聚力的原则值C(kPa)变形模量E0(MPa)1杂填土5102砂质粘性土1805.8023.924.0-3全風化花岗岩300-35-654强風化花岗岩(土状)450---1055强風化花岗岩(快状)600---1516中風化花岗岩----4.2、桩基础参数提议值按省標《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的有关规定,各岩土层桩侧摩阻力特性值的經验值(qsa)及不一样入土深度桩的端阻力特性值的經验值(qsa)提议采用“插表4”、“插表5”中数值:钻、冲孔桩参数提议值表插表4层号岩土层名称及成因代号岩土的状态桩侧摩阻力特性值的經验值qsa(kPa)桩的端阻力特性值的經验值qpa(kPa)桩尖入土深度(m)水下钻、冲孔桩≤15>151杂填土2砂质粘性土可塑~硬塑194503全風化花岗岩219004强風化花岗岩221500注:1、對于尚未完毕自重固結的土类,不计算其侧阻力;2、可~硬塑状粘性土按可塑状粘性土取值;3、N'為实测原则贯入试验击数;4、孔内沉渣≤100mm;上表数值及桩尖入土深度宜通過试桩校核。预制桩参数提议值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主自用房屋改建合同协议
- 中草药研发与销售合同2025
- 云计算服务外包合同转让合同
- 个人货车承租合同范本
- 2025年商业信息外包保密协议
- 2025年股份出售意向协议书格式
- 个人贷款合同范本(民间借贷版)
- 防爆电气设备技术协议书范本
- 建筑工地劳务用工合同模板
- 知识产权共享协议书样本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金牛区九年级上期末(一诊)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监测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广东2024年广东金融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英语(二204)试卷与参考答案
- DB31∕731-2020 船舶修正总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4-年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卫生检验技术(初级(师)211)相关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指导
- 《手卫生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江苏省南京鼓楼区2024年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二)
- 15篇文章包含英语四级所有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