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1页
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2页
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3页
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4页
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卢锐超(东莞市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广东东莞523000)摘要:目前我国少年儿童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执拗、抑郁、自卑、妒忌等几个方面。利用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的影响引导这些心理障碍问题是一种非常之有效的方法。体育教学对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意志品质、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培养和辅导,引导学生获得解决自身缺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影响1.前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正处于这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许多小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青少年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我国小学生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边玉芳郑艳球.杭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杭州大学学报,1997-4:138-142.;陈永胜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人数约为10~15%,情绪方面问题约在10~20%之间陈永胜.小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8。2004年,湖南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边玉芳郑艳球.杭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杭州大学学报,1997-4:138-142.陈永胜.小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8新华网:河南省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健康教育透析/fuwu/jiaoyu/2007-11/05/content_11579692.htm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因此,我们要使小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并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2.体育教学对心理障碍的影响2.1体育教学对焦虑型心理障碍的影响焦虑型,主要表现为焦虑症又叫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患者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这类学生性格急躁,做事没头序,心不在焉,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差,学习成绩下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如冷静思考法:当在体育练习中遇到困难及受挫时,首先要学会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反复思考,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找出解决的方法;间隔沟通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及争执时,可先把问题放在那里,间隔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再进行沟通,问题就好解决了;转移自慰法:当碰到不顺心的事时,调整一下聚焦内容,多想想让自己高兴、愉快的事等等贾大光《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0-4。贾大光《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0-42.2体育教学对恐惧型心理障碍的影响恐惧型,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这类学生胆小、怕羞,做事怕风险,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怕难为情,容易紧张,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学习成绩不好。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给他们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解答,以锻炼他们敢说的勇气,有时尽管只需三言两语,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有心理教育意义的;练习时,尽量把他们靠前些,促使他们先做、敢做,锻炼胆量;也可让他们多学一些单双杠、支撑跳跃、跨栏等项目,以培养他们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多安排他们参加一些教学比赛。使他们通过参加各种激烈的比赛活动,逐渐克服与消除怕出丑、怕跌痛、怕失败、遇事紧张的心理障碍。2.3体育教学对执拗型心理障碍的影响执拗型,这样的学生,往往固执、任性、自负,爱逞强,喜欢坚持已见,不愿主动帮助别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可简单采用强制的手段,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进而导致逆反心理。教师应在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接触、沟通,了解和熟悉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情感;再根据他们在课堂的表现,采取适宜方法,以改善与填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部分。例如,可安排他们到较强的练习小组,使他们通过练习发现和改进自己的短处;也可让他们带着任务到最弱的练习小组去指导同学,使他们在指导过程中,逐渐发现采用一种固执的方法是不行的,需因人而异、方法多样才有效,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遇事机智灵敏等心理品质。2.4体育教学对抑郁型心理障碍的影响抑郁型,抑郁症是一个顽固的疾病.以情绪低落,精神压抑,郁闷或沮丧,整日愁眉苦脸,易于哭泣,喜欢一个人独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多数睡眠不佳,甚者有轻生想法为主要表现。这类学生性格内向,整天愁眉苦脸,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与同学交往少,不合群,反应慢,动作迟缓,学习成绩差。在体育教学中针对这类学生,可选择一些技巧性的、集体的项目。如男生安排篮球、排球、足球为主;女生安排健美操,集体舞为主。运动强度大小交叉,速度快慢交替,幅度大小结合,内容应动作变化多。有意识安排患者与他人合作去完成任务,让患者体验到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兴趣,树立自信,调节好情绪。2.5体育教学对自卑型心理障碍的影响自卑型,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这一类学生多为体质较弱的,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项目都不行,经常表现出为难、沮丧、萎靡等心态,甚至破罐破摔,厌烦体育课的现象。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唤起他们的激情,可设计一些既有趣味又能吸引他们参加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在活动中能够经常感到有兴趣、心情舒畅、非常快乐。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相应地降低难度,让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完成,从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不断地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培养意志力。2.6体育教学对嫉妒型心理障碍的影响嫉妒型,(1)在嫉妒性格者心中,凡是他认为比他强的人都对他构成了障碍,别人得到了,他就得不到。所以,在嫉妒别人的同时,自己生成了挫折感。(2)有嫉妒心的人常常怕别人超过自己,所以,经常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情绪状态下,因而事事不顺心,处处有障碍。只要有障碍,感到难排除,就会产生挫折感。(3)由于有嫉妒心者多是自卑的。他们往往希望赶上别人,但又不知道怎么样赶上别人寒心寒心.《嫉妒心理学》[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3爱嫉妒的学生,往往心胸狭窄,喜欢猜疑、贬低别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易紧张,心理时常处于压抑状态。在体育教学中,第一需要学会正确看待人生价值,学会发挥自我优势,取长补短。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从而重新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免于陷进“嫉妒”的心理。第二要让学生学会积极超越,让学生建立起“你行,我也行”的信念,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习与锻炼上,多分析一下自己存在的不足,并看看别人那些地方值得学习与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其次让学生寻找自己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适宜自己的体育项目,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与优势,各显其能,各有所长,同样会得到同学们的好评与尊重。培养良好的心态,经常利用一些机会启发、诱导学生学会体谅、理解别人,心胸开阔,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保持良好心态。3.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1体育教学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体育运动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3.2体育教学对意志品质的影响体育活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少年儿童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儿童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少年儿童要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繁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培养的意志品质不同。如球类运动,这是一种集体合作的项目,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游泳、单杠、滚翻等项目,田径中的跳远、跳高等难度大、技术性高、危险性大的运动项目,则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队列练习,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纪律性、坚韧性。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地选择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能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培养。3.3体育教学儿童少年个性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3.4体育教学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心理学家基本认同适应和发展是人生的两大任务。“某一特定适应水平随个性生理环境的改变,原有的适应平衡被打破,需要高一级心理机能和个性品质才能适应。若适应水平侧重于个体与环境关系的现状,发展是指向更高水平的适应。”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唐征宇.试论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唐征宇.试论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6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体育尤其是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因此,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课堂社会”,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少年儿童将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有深度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4.结论体育教学是发现和消除少年儿童心理障碍和调节心情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也包括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