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日介绍_第1页
中国航海日介绍_第2页
中国航海日介绍_第3页
中国航海日介绍_第4页
中国航海日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PT模板网-PPT网-网-免费PPT模板下载网-PPT模板网-PPT网-PPT模板下载网-PPT模板免费下载网-PPT教程网-PPT素材网-PPT课件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中国航海日正式启动。2024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个"中国航海日"。主讲人:XXX主讲时间:202X7月11日畅行未来智慧航海7月11日目录CONTENTS中国航海日由来中国航海日意义中国航海史中国航海事业Step01Step02Step03Step047月11日畅行未来智慧航海中国航海日由来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中国航海日正式启动。2024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个"中国航海日"。第一部分中国航海日由来中国航海日由来郑和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国航海日正式启动。航海日当天,各地会举行多种庆祝活动,相干船舶都要统一鸣笛一分钟。2024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个"中国航海日"。中国航海日由来1.航海日设立背景航海事业关乎国家兴盛“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触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扬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增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地球上的水域面积占了三分之二,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中国航海日由来2.各国的航海日世界上很多海洋国家都有自己的航海节或海洋日:美国始终将海洋视为国家繁华与安全的根本,进行郑重的庆祝活动。英国航海事业曾盛极一时,各地庆祝的日期和名称各不相同。加拿大航海节定在每年的6月21日至22日。日本航海节是7月20日,要求全民反复摸索大海航行对于日本的重大意义。中国航海日由来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在中国的国际贸易中,90%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中国是世界航海大国,在众多的节日中没有航海的节日是不应当的。因此,中国航海日的设立是发展的必定。但中国航海日的设立有一个申报的进程。中国航海日由来3.中国航海日申报上世纪2001年2003年2004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交通部、外交部、中国航海学会等十个单位,联名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出将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定为“航海节”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2001年4月,中央决定以“酷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展开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的准备领导小组。2003年起,江苏太仓市连续举行了两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上海市航海学会倡议创办“上海国际航海节”。2004年,北京“两会”期间,30名代表提出了设立“航海节”的建议和提案,呼吁中国航海界盛大节日的早日到来。中国航海日由来2005年3月4月7月

2005年,航运界三大集团的百名船长联合签名建议,将7月11日设立为“航海日”。他们在建议书中说:当我们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人”参加别国航海节时,更盼望有我国自己的“航海日”。2005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行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7月11日定为“航海日”,全国很多地方都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行日期。中国航海日由来4.中国航海日标志标志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将历史与现代融为一体来表现当今生气蓬勃、扬帆奋进的中国航海事业;全部标志形成一个圆形,圆形比较规范、易于制作,既有团圆美满的寓意,又象征着中国人民期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标志色彩主要为蓝色,体现海洋与蓝色国土的概念。标志图形上半部分把郑和首下西洋的决策日“7、11”与“帆”的形象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中国航海日”伟大的、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背景,设立航海日就是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连续发扬郑和精神,点明了“酷爱祖国”的主题。用四个“帆”组成“7、11”,又突出了中国在郑和时期就具有的“多重桅杆”等航海技术,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同样中国航海事业的明天也必须依靠炎黄子孙的聪明,创造更加光辉的航海科技文化,才能走向再次的光辉,点明了“科学航海”的主题。中国航海日由来标志图形下半部分是中国传统图形“水纹”与“如意纹”的结合体。水纹体现了航海和海洋文化的特点;如意纹有吉祥美好的内涵,体现中华民族[和]的思想精华和[礼]的精神境域,表明了中国将连续发扬在郑和下西洋时期就具有的那种国际交往的历史传统,点明了睦邻友好的主题。7月11日畅行未来智慧航海中国航海日意义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中国航海日正式启动。2024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个"中国航海日"。第二部分中国航海日意义意义一六百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带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之久、规模之大、航程之远与抵达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当代美国史学家路易斯·利瓦塞斯这样评论:郑和船队在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可以与之相匹的舰队。英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则写道:世界上第一个远洋舰队由郑和带领,27800名汉人分乘208艘船舰,驶向三大洋。中国航海日意义意义二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还在于:把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推向了高峰,为东南亚地区的繁华稳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东南亚许多国家都举行了纪念郑和的活动,如:马来西亚首度发行以郑和事迹为题材的纪念邮票,以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及马中交往六百周年。新加坡旅行局举行的“郑和文化村”活动三十日开幕。中国航海日意义意义三郑和下西洋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是中国人民的自豪,也是世界人民的自豪,展现了中华民族是酷爱和平的伟大民族。有利于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大胆、发奋图强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增强海洋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港口航运事业发展的氛围,推动海洋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普及航海科学知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航海事业发展的氛围,形成大力展开航海科研活动的良好风气;有利于向海外宣扬中华民族正义、和平、睦邻、友好的良好传统,增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7月11日畅行未来智慧航海中国航海史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中国航海日正式启动。2024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个"中国航海日"。第三部分中国航海史中国航海史中国航海历史悠久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晚期,中华民族的先人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年龄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渐产生,显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期,显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1234从随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华、海上丝绸之路远届红海与东非之滨。由于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航海'时期。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带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这一航海盛举,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业推向顶峰,而且在全部人类航海史上,竖起了一座永垂史册的丰碑。中国航海史567月11日畅行未来智慧航海中国航海事业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中国航海日正式启动。2024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个"中国航海日"。第四部分中国航海事业1、中国船舶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宋代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和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坚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航海事业2、中国航海事业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航海事业迅速发展,在运输航海、渔业航海、科学考察航海、军事航海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振奋人心、享誉全球的发展成绩。作为中国远洋运输“航空母舰”的中远集团现具有或控制船舶550艘,2560万载重吨,2002年完成海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