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专题5综合复习课类型一酸碱的概念与性质的易错易混点 5类型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8类型三酸、碱、盐综合计算 12【方法归纳】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________的变化,生成________或________等现象微观变化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构成物质________的________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无化学变化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____________。3.物质变化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蓝色硫酸铜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固体,该固体遇水又变成蓝色晶体,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1.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______________的一类物质。2.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______________的一类物质。3.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方法检验物质酸碱性:____________;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__________。4.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5.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________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pH越低,酸性越________;pH越高,________性越强;常温下,pH等于7的物质呈________。6.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测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节常见的酸第1部分1.盐酸是工业上常用的酸,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由于浓盐酸具有________,挥发出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的小液滴,所以会看到白雾。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________,浓度会________。工业盐酸因含杂质铁离子而略显黄色。2.盐酸的性质(1)酸+碱=盐+水3HCl+Al(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2)酸+某些盐=____________2HCl+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CO2)HCl+Ag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AgNO3溶液可以用于检验盐酸或氯离子)(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6HCl+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4)酸+某些金属=__________________Fe+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盐酸使指示剂变色: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第2部分1.浓硫酸的特性硫酸也是一种常见的酸,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1)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溅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2)浓硫酸的稀释:将________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________中,并不断用____________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原因是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浓硫酸的________:使纸张变黑。(4)浓硫酸的________: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________,浓度会________。2.硫酸的性质(1)硫酸使指示剂变色: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酸+碱=______________H2SO4+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酸+某些盐=____________________H2SO4+Ba(NO3)2=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酸+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H2SO4+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呈蓝色)(5)酸+某些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Zn+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于制H2)第4节常见的碱1.碱的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使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如:2NaOH+CO2=________+________2NaOH+SO2=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2等有害气体)Ca(OH)2+CO2=________+________(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2)(3)碱能与氯化铁、硫酸铜等溶液反应,如:3NaOH+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红褐色沉淀)2NaOH+CuSO4=________+________(生成蓝色沉淀)Ca(OH)2+CuSO4=________+________(生成蓝色沉淀)(4)碱能与硫酸、盐酸等反应,如: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________+________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1)氢氧化钠(NaOH):俗称________或________。①易潮解,易和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而变质,故应________保存。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③氢氧化钠能与蛋白质、油脂反应,对皮肤、纸张等有强________性,在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要防止液体溅入眼睛或沾到皮肤上。(2)氢氧化钙[Ca(OH)2]:俗称__________或__________,水溶液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3.区分NaOH溶液和Ca(OH)2溶液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分别通入CO2,变浑浊的是Ca(OH)2溶液。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方法二: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1.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NaOH+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上述两个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酸和碱放在一起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和碱反应的实质酸溶液电离出来的________离子与碱溶液电离出来的__________离子结合生成中性的水。3.酸碱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酸碱性:正常农作物生长在近中性的土壤中,农业上用施加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酸性。(2)处理酸性的工业废水:精制石油时,用______________来中和过量的酸等。(3)用含有__________的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1.盐:电离时能产生__________(或铵根离子)和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2.几种重要的盐(1)碳酸钠(Na2CO3):俗称____________。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碳酸钠粉末。Na2CO3虽然是盐,但其水溶液却显________,因而俗称______________。(2)碳酸钙(CaCO3):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做________,可直接用来做装饰性的石柱或工艺品。因含杂质而有美丽花纹的碳酸钙叫做__________,用来做建筑物外墙和内壁的贴面或铺设地面。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石灰石)也可直接用于建房,但石灰石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和________。(3)氯化钠(NaCl)是________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的晶体,易溶于水。摄入过多的食盐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浓的食盐溶液具有________作用。3.盐的通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某些盐和酸的反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些盐和碱的反应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盐和某些盐的反应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盐能够和某些酸、碱或盐反应,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反应过程中有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生成。5.化学肥料(按含N、P、K等营养元素分类)(1)________肥(N):________________等。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2)________肥(P):____________等。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3)________肥(K):______________等。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4)________肥:含N、P、K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________。【常考题型】类型一酸碱的概念与性质的易错易混点1.在化学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A.酸B.碱C.盐D.氧化物2.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选项酸碱盐氧化物AHNO3Na2CO3Cu(NO3)2Fe3O4BHClNaOHNaClC2H6OCH2SO4KOHNH4NO3H2ODH2O2Ca(OH)2ZnSO4O2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盐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水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pH<7<7=7=7>7>7A.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B.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C.pH=7的液体一定是水D.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4.如图是常温下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洁厕灵B.苹果汁C.消毒液D.肥皂水5.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中可能含有NaOH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腐蚀铁制下水道6.身边一些物质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7.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__________,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_____7。8.下列关于稀盐酸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与氧化铝反应生成盐和水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9.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与碱溶液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氢氧化铜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中,溶液变红C.镁、铝、锌、铁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金属单质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盐酸只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B.酸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12.为了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小刚和小勇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小刚同学的实验方案是: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两种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小刚的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勇同学用一种气体就能达到鉴别的目的,他用的气体是________,鉴别的方法是: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两种溶液,分别通入该气体,若产生__________,证明该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1)B物质是____________。(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5.推理与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氢氧化钠也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B.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C.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D.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17.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的干燥剂,制备方法是: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对氢氧化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C.可以用适量NaOH溶液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CoCl2D.Co(OH)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418.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B.滤渣里一定有Cu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19.材料一: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乙氨酸(C2H5O2N)、丙氨酸(X)、丁氨酸(C4H9O2N)、戊氨酸(C5H11O2N)等。材料二: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2CH2COOH,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已知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为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实验探究】(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①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方案Ⅱ: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_____________稀盐酸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检验“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_____(填序号)。A.铜片B.pH试纸C.氧化铜D.紫色石蕊溶液类型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1.2019年5月,某市各区县进行初中科学实验技能考查,在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溶液显中性B.该溶液一定是一种碱的溶液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D.该溶液是一种酸溶液2.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3.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A)A.①酚酞②稀盐酸③氯化钡B.①酚酞②稀盐酸③稀盐酸C.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稀盐酸D.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碳酸钠4.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选项X的物质类别观点描述A金属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B金属氧化物若X为MgO,则Y为H2OC碱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D盐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5.在下表①﹣④组的X溶液中,滴加Y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Y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的是()X溶液Y溶液①CuCl2溶液和HCl溶液NaOH溶液②Na2SO4溶液和H2SO4溶液BaCl2溶液③NaCl溶液和HCl溶液NaHCO3溶液④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H2SO4溶液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将20克10%的盐酸与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下列物质中能跟该混合溶液发生反应的是()A.氯化钡B.氯化铁C.二氧化碳D.氢氧化钾7.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关于该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推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B.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Ag+D.该溶液中可能有Ag+、SO42﹣或CO32﹣8.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体积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含有BaCl2和NaCl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原理为NaOH+HCl═NaCl+H2O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原理为Na2CO3+2HCl═2NaCl+H2O+CO2↑9.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滴加稀盐酸,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相关问题:(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酸,在稀释浓硫酸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硫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够解离出酸根离子和H+,写出硫酸在水中解离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我市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呈酸性,应选用____________(指示剂)试剂检验该废液。若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从经济可行的角度考虑,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该废液。(3)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有Ba(NO3)2溶液、稀硫酸、Na2CO3溶液、KOH溶液和CuSO4溶液。下列选项中能够与上述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并有沉淀生成的物质是_____。A.稀盐酸B.烧碱溶液C.硝酸铵溶液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图实验,用药匙的柄把端挑起一点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浑浊→变红→红色消失。(1)根据现象判断氢氧化钙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填一条)。(2)按图实验完毕,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12.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1)无色溶液A是___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____(填“②”或“③”)。(5)⑤中可以观察到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述两套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证明溶液中有SO42﹣甲同学的方案:溶液→加氯化钡溶液白色沉淀→乙同学的方案:溶液→加足量稀盐酸无沉淀→试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甲同学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酸蓄电池中的电解液一般为稀硫酸,利用稀硫酸进行以下实验:(1)写出图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B实验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A、C实验可知,稀硫酸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15.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A与B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C+D”。(1)若C为氯化钠,D为氧化物,且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B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_。(2)若A和B均为黑色粉末,A与B反应时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是红色固体,C是黄色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A是烧碱溶液,B是蓝色溶液,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滴入稀盐酸,又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溶液的pH随滴入碳酸钠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pH>7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18.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数据如下表:编号第1次第2次第3次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755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505075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444完成下列计算:(1)5g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第二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类型三酸、碱、盐综合计算1.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已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①取10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克溶液;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③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克。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列式计算)(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选填编号)A.晶体没有干燥B.蒸发时液体飞溅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2.向盛有9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含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1g,使之全部溶解后,向烧杯中滴加右图所示的稀盐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0g.试计算:(1)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实验室有一瓶由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实验组别一二三四稀盐酸质量/g100.0100.0100.0100.0混合物质量/g3.06.09.012.0所得溶液质量/g101.9103.8105.0a剩余固体质量/g00mn(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组。(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3)表中a的值为。(4)求表中n的值。4.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所取合金的质量∕g10102030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10012080X生成氢气的质量∕g0.20.20.2Y(1)上表第四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则其中X=240Y=0.6。(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所加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至0.1%)。5.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二:向20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渐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象。(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还有__________。(2)请结合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在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12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6.现有含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2)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7.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克;(3)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8.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____________(选填“A”、“B”或“A和B”)(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9.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二三四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763.524.4m(1)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2)反应中矿石有剩余是第______________次实验;(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4)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0.李杨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李杨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水的密度为1g/cm3).试计算:(1)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g;(2)产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3)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1.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烧杯和样品总质量/g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9565140.3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A.钠元素B.碳元素C.钡元素D.氧元素(2)反应共生成沉淀________克。(3)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12.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锥形瓶锥形瓶+稀盐酸锥形瓶+反应后溶液质量(克)35.555.580.5(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____克.(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克.(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石蕊试液的变色不明显,你能改进这个测量过程吗?请简要描述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专题5综合复习课类型一酸碱的概念与性质的易错易混点 6类型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1类型三酸、碱、盐综合计算 19【方法归纳】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________的变化,生成________或________等现象微观变化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构成物质________的________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无化学变化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____________。3.物质变化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蓝色硫酸铜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固体,该固体遇水又变成蓝色晶体,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1.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______________的一类物质。2.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______________的一类物质。3.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方法检验物质酸碱性:____________;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__________。4.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5.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________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pH越低,酸性越________;pH越高,________性越强;常温下,pH等于7的物质呈________。6.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测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节常见的酸第1部分1.盐酸是工业上常用的酸,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由于浓盐酸具有________,挥发出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的小液滴,所以会看到白雾。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________,浓度会________。工业盐酸因含杂质铁离子而略显黄色。2.盐酸的性质(1)酸+碱=盐+水3HCl+Al(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2)酸+某些盐=____________2HCl+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CO2)HCl+Ag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AgNO3溶液可以用于检验盐酸或氯离子)(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6HCl+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4)酸+某些金属=__________________Fe+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盐酸使指示剂变色: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第2部分1.浓硫酸的特性硫酸也是一种常见的酸,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1)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溅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2)浓硫酸的稀释:将________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________中,并不断用____________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原因是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浓硫酸的________:使纸张变黑。(4)浓硫酸的________: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________,浓度会________。2.硫酸的性质(1)硫酸使指示剂变色: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酸+碱=______________H2SO4+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酸+某些盐=____________________H2SO4+Ba(NO3)2=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酸+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H2SO4+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呈蓝色)(5)酸+某些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Zn+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于制H2)第4节常见的碱1.碱的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使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如:2NaOH+CO2=________+________2NaOH+SO2=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2等有害气体)Ca(OH)2+CO2=________+________(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2)(3)碱能与氯化铁、硫酸铜等溶液反应,如:3NaOH+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红褐色沉淀)2NaOH+CuSO4=________+________(生成蓝色沉淀)Ca(OH)2+CuSO4=________+________(生成蓝色沉淀)(4)碱能与硫酸、盐酸等反应,如: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________+________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1)氢氧化钠(NaOH):俗称________或________。①易潮解,易和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而变质,故应________保存。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③氢氧化钠能与蛋白质、油脂反应,对皮肤、纸张等有强________性,在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要防止液体溅入眼睛或沾到皮肤上。(2)氢氧化钙[Ca(OH)2]:俗称__________或__________,水溶液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3.区分NaOH溶液和Ca(OH)2溶液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分别通入CO2,变浑浊的是Ca(OH)2溶液。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方法二: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1.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NaOH+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上述两个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酸和碱放在一起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和碱反应的实质酸溶液电离出来的________离子与碱溶液电离出来的__________离子结合生成中性的水。3.酸碱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酸碱性:正常农作物生长在近中性的土壤中,农业上用施加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酸性。(2)处理酸性的工业废水:精制石油时,用______________来中和过量的酸等。(3)用含有__________的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1.盐:电离时能产生__________(或铵根离子)和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2.几种重要的盐(1)碳酸钠(Na2CO3):俗称____________。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碳酸钠粉末。Na2CO3虽然是盐,但其水溶液却显________,因而俗称______________。(2)碳酸钙(CaCO3):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做________,可直接用来做装饰性的石柱或工艺品。因含杂质而有美丽花纹的碳酸钙叫做__________,用来做建筑物外墙和内壁的贴面或铺设地面。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石灰石)也可直接用于建房,但石灰石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和________。(3)氯化钠(NaCl)是________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的晶体,易溶于水。摄入过多的食盐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浓的食盐溶液具有________作用。3.盐的通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某些盐和酸的反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些盐和碱的反应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盐和某些盐的反应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盐能够和某些酸、碱或盐反应,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反应过程中有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生成。5.化学肥料(按含N、P、K等营养元素分类)(1)________肥(N):________________等。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2)________肥(P):____________等。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3)________肥(K):______________等。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4)________肥:含N、P、K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________。【提示】第1节物质的变化1.不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形状状态颜色气体沉淀构成物质的分子分子原子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观察和实验3.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吸热或放热)、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4.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1.氢离子(H+)2.氢氧根离子(OH-)3.酸碱指示剂pH试纸4.红色不变蓝色红色5.强弱0~14强碱中性6.pH试纸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第3节常见的酸第1部分1.HCl挥发性减轻变小2.(1)AlCl3+3H2O(2)新盐+新酸CaCl2+H2O+CO2↑AgCl↓+HNO3(3)2FeCl3+3H2O(4)盐+氢气FeCl2+H2↑(5)红色不能第2部分1.H2SO4(1)干布拭去大量的清水(2)浓硫酸水玻璃棒密度比水大,极易溶于水并会放出大量的热(3)脱水性(4)吸水性增加变小2.(2)盐+水Na2SO4+2H2O(3)新盐+新酸BaSO4↓+2HNO3(4)盐+水CuSO4+H2O(5)盐+氢气ZnSO4+H2↑第4节常见的碱1.(1)蓝色红色(2)Na2CO3H2ONa2SO3H2OCaCO3↓H2O(3)Fe(OH)3↓3NaClCu(OH)2↓Na2SO4Cu(OH)2↓CaSO4(4)Na2SO42H2O2.(1)烧碱苛性钠①CO2密封氢气氧气②极易③腐蚀(2)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腐蚀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1.NaCl+H2ONa2SO4+2H2O无明显现象碱跟酸之间发生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加入酸碱指示剂2.氢氢氧根3.(1)熟石灰(2)氢氧化钠(3)氢氧化铝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1.金属离子酸根离子2.(1)纯碱、苏打碱性纯碱(2)汉白玉大理石石灰(3)食盐杀菌3.(1)CaCO3+2HCl=CaCl2+H2O+CO2↑(2)Na2CO3+Ca(OH)2=CaCO3↓+2NaOH(3)Na2CO3+CaCl2=CaCO3↓+2NaCl4.复分解反应水气体沉淀5.(1)氮NH4Cl、(NH4)2SO4(2)磷Ca(H2PO4)2(3)钾草木灰、K2SO4(4)复合KNO3【常考题型】类型一酸碱的概念与性质的易错易混点1.在化学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A)A.酸B.碱C.盐D.氧化物【解析】在化学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S是单质,NaOH是碱,Na2S和Na2SO3属于盐,H2O属于氧化物,不涉及到酸.2.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C)选项酸碱盐氧化物AHNO3Na2CO3Cu(NO3)2Fe3O4BHClNaOHNaClC2H6OCH2SO4KOHNH4NO3H2ODH2O2Ca(OH)2ZnSO4O2【解析】A、硝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B、盐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C2H6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硫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KOH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NH4NO3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不属于酸,故选项错误。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物质盐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水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pH<7<7=7=7>7>7A.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B.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C.pH=7的液体一定是水D.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解析】A、硫酸铜溶液的pH<7,呈酸性,但是硫酸铜属于盐,故A错误;B、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是这三种物质都属于盐,故B正确;C、pH=7的不一定是水,还可能是盐的溶液,故C错误;D、碳酸钠溶液pH>7,呈碱性,但是碳酸钠属于盐,故D错误4.如图是常温下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A.洁厕灵B.苹果汁C.消毒液D.肥皂水【解析】消毒液、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洁厕灵、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洁厕灵的pH比苹果汁小,所以洁厕灵的酸性最强。5.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中可能含有NaOH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腐蚀铁制下水道【解析】A、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可以与油脂反应,来除油,可以做厨房清洁剂,正确;C、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厨房清洁剂的pH=12,显碱性,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减低清洁效果,错误;D、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能和铁制品发生化学反应,正确。6.身边一些物质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解析】A、pH试纸不能直接进入待测液中,以防污染试剂。错误;B、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和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钙反应。错误;C、蚊虫的汁液显酸性,牙膏显碱性,因此蚊虫叮咬后,可涂牙膏减轻疼痛。正确;D、橘子的pH大于柠檬的pH,因此橘子酸性弱于柠檬。错误。7.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__________,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_____7。【答案】(1)H+;红(2)>【解析】(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氢离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7。8.下列关于稀盐酸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C)A.能与氧化铝反应生成盐和水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解析】A、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其它酸也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但硝酸等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该性质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正确。D、盐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其它酸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9.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B)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解析】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瓶口不会出现白雾,故错误;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C、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故错误;D、在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的后面,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错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与碱溶液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氢氧化铜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中,溶液变红C.镁、铝、锌、铁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金属单质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解析】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如CO不能与碱反应,A错误;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u(OH)2难溶于水,不能解离出OH-,不能使指示剂变色,B错误;只有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C错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稀盐酸只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B.酸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解析】稀盐酸可以与CuO、Cu(OH)2等反应生成CuCl2和水,A错误;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不能涂腐蚀性较强的NaOH溶液,B不正确;浓H2SO4可用来干燥CO2,NaOH可吸收CO2,不能用来干燥CO2,D错误。12.为了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小刚和小勇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小刚同学的实验方案是: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两种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小刚的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勇同学用一种气体就能达到鉴别的目的,他用的气体是________,鉴别的方法是: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两种溶液,分别通入该气体,若产生__________,证明该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能;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2)CO2;白色沉淀;CO2+Ca(OH)2===CaCO3↓+H2O【解析】(1)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分别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小凯同学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用两支试管各取出少量两种溶液,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13.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1)B物质是____________。(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2SO4(2)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得到黄色溶液(3)2NaOH+CO2===Na2CO3+H2O【解析】E是常见的溶剂,故E是水,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D是二氧化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故C是氢氧化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硫酸,故B是硫酸,因此A是氧化铁,带入图示,推断合理;(1)B是硫酸,C是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2)A是氧化铁,B是硫酸,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黄色;(3)C是氢氧化钠,D是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1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2.2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15.推理与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氢氧化钠也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B、活泼金属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但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正确。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1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B.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C.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D.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解析】A、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所示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故选项说法错误。17.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的干燥剂,制备方法是: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对氢氧化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C.可以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二班主任个人述职报告范文模板-1
-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新题典题精练06-水循环(原卷版)
- 2025年陶瓷生产加工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政策分析与调整
- 教育心理学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运动员潜能的挖掘
- 教育行业品牌建设与精准营销手段
- 创新教育新媒体材料的应用与思考
- 教育大数据分析助力智慧校园建设
- 儿童保护法案与教育法规的关联分析
- 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激发孩子潜能的技巧
- 2023年铁岭市三支一扶笔试真题
- (正式版)JBT 106-2024 阀门的标志和涂装
- 肺结节手术的术后护理措施
- 2024版《工程项目现场签证单、工程委托单》模版
- 节能环保抹灰施工管理策略
- 2023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含解析
- 上尿路感染教学查房
- 水上光伏施工组织设计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全球通史》课件感
- 《企业信息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 DB53-T+1176.15-2023云南省行政村、社区编码+第15部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