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下半年老师资格证考一一教化学问与实
力复习提纲(四)
第七章中学德育
第一节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
I、品德概述
(1)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确定的
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个体品德的形成依靠于社会道德。
(3)品德的心理结构
①道德相识(个体品德的核心)
②道德情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感、事业感、义务感等)
③道德意志(信念、决心和恒心)
④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记)
(4)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①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听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
缺乏相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听从是指在权威吩咐、
②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看法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看法和
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仿照,其动身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
样。
③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样。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
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富贵不能淫……)
II、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利用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探讨确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由确定的约束力,使
成员担当执行的责任。一旦某一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
成员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变更看法。
(2)赐予恰当的嘉奖与惩处
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嘉奖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赐予恰当
的嘉奖物。最终,应强调内部嘉奖。
(3)价值辨析
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好心情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
式,努力去发觉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其次节道德发展理论
I、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偶故事)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自我中心
②权威阶段(5〜8岁),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听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
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行变更的,而且只依据行为后果
来推断对错。(打破一盘杯子与打破一个杯子,王旺认为前者错误更大)
③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行变更的,而把它看作
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自律期、自主期)不再无条件听从权威。
④公正阶段(10〜12岁),起先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允等。
II、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两难故事)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处与听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依据行为后果来推断
行为是好是坏及严峻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听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
了避开惩处,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处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2:相对功力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对自己须要的
满意,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确定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
符合自己的利益。
(2)习俗水平(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相识处在该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
个体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许和认可。
阶段4:遵遵守法律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以
听从权威为向导,他们听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敬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
观念推断是非,知法懂法。
(3)后习俗水平(20岁后才能出现,少数人能达到)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法规是
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
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确定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变
更。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推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
能以公正、同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索。
第三节德育及其主要内容
I、德育的涵义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由政治教化、思想教化、法制教化和道德
品质教化四部分构成。
II、我国目前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化
(2)志向和传统教化
(3)集体主义教化
(4)劳动教化
(5)纪律和法制教化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化
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
I、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
(1)概念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化者依据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
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
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化,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2)构成要素
①教化者②受教化者③德育内容④德育方法
II、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育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冲突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化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五节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I、中学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确定的志向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
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谆谆教导,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相识入手,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向上。
(3)严格要求与敬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敬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敬重
和信任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化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
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教化影响一样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化影响一样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安排地把来
自各方面的教化影响加以组织、调整,使其相互协作,协调一样,前后连贯地进
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化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相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动
身,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教化,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
到最好的发展。(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6)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化,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与时间熬炼,把提
高相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样、表里如一。
(7)依靠(发扬)主动因素与客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化者要擅长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主动因素,调动学生
自我教化的主动性,克服消极因素。
(8)正面教化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劝服教化、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化的内
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II、中学德育的途径
中学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IIL中学德育的方法
(1)劝服教化法
劝服教化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相识、形成正确观点的
方法。劝服教化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2)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果来影响学生
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陶冶教化法(情感陶冶法)
陶冶教化法是老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化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
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闻目睹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践熬炼法
实践熬炼法是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熬炼思想,增长才能,
培育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
实践熬炼法是老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
想转化及行为限制的方法。
(6)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确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
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包括嘉奖、惩处、评比和操行评定)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老师心理
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
I、班级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化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
位。最早运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闻名教化家埃拉斯莫斯。
(2)群体的功能
①归属功能②认同功能③支持功能④塑造功能
II、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倾向,包含心情状态、言
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确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
成的重要标记。
III、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1)全面了解和探讨学生(培育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
(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节有效的课堂管理
I、课堂管理概述
(1)课堂管理的功能
维持功能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
(2)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①背景状况②教学目标③课堂规模
④凝合力⑤课堂规范⑥老师领导
II、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1)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
勒温曾在1939年将老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
类型。
III、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
(1)课堂纪律的类型
①老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老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
范。
②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
行为规范。
③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④自我促成的纪律(自律,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2)纪律发展水平的阶段
①抗拒行为阶段②自我服务行为阶段③人际纪律阶段④自我约
束阶段
(3)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①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②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③做好课堂监控④培育学生的自律品质
第三节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I、课外活动概述
(1)课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化机关组织
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化方针要求的一种教化活动,是依据受教化
者的须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化教学的须要,在教化者的干脆或间接指导下,来
实现教化目的的一种活动。
II、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活动形式从参与活动的规模看,主要分为三类: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
活动。
(1)班会(2)科技活动(3)文体活动
(4)节日纪念日活动(5)课外阅读活动(6)其他班级活动
第四节班主任
I、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II、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1)学生的教化引导工作
做好个别教化工作:
①对于先进生的教化: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消退
初对于后进工的教化:工切爱惜后主生,敬重他们的人格;培育和激发学习
动机;供应范例,增加是非观念;依据个别差异,实行不同的教化措施。
III、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
第五节老师心理
I、老师的角色心理
(1)老师角色的含义
老师角色,指老师依据其特定的老师地位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
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2)老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①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相识
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
②角色认同阶段:老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受老师角色所担当的
社会职责,并用来限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3)老师威信
建立老师威信的途径:①培育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培育良好的认知实力和性格特征。
③注意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⑤做学生的挚友与知己。
II、老师的心理特征
(1)老师的认知特征
老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学问结构和教学实力。老师的学问结构主要包括
专业学科内容学问、教化教学、心理学的学问和实践性学问。教学实力包括:组
织和运用教材的实力,言语表达实力,组织教学的实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
实力,教学媒体的运用实力以及教化机灵等。
(2)老师的行为特征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盼效应)是指老师的期望或明或暗
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依据老师所期望的方一直塑造自己的行为。
(3)印象形成效应
①社会刻板印象(对男幼师、男保姆的不理解)
②晕轮效应(以偏概全)
③首因效应
④近因效应
⑤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疑邻盗斧)
(4)教学效能感
所谓老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夏天里的成长》精美课件
- 2024版建筑项目环境保护合同2篇
- 简易混凝土购销合同 范本版
- 电子设计基础与创新实践教程-课件 【ch06】数字电路设计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违约处理2篇
- 软件产品合作协议范本完整版
- 2024年度廉政合同签订流程
- 表面积课件教学课件
- 劳务用工协议书范本
- 水电维修合同范本标准版
- 老旧排水管网改造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1500字【3篇】
- 反恐怖宣传教育进校园主题班会
-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 《预防校园霸凌+呵护青春远航 》主题班会课件
-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测试三-国开(HB)-参考资料
- 四川航空介绍
- 感恩父母励志学习主题班会
- 《预防传染病》 完整版课件
- 电加热设备安全检查表
- 如何应对压力下的时间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