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第二版)》 课件 劳动 3.3 雷电防护措施 -6.4 用电事故的防范措施_第1页
《安全用电(第二版)》 课件 劳动 3.3 雷电防护措施 -6.4 用电事故的防范措施_第2页
《安全用电(第二版)》 课件 劳动 3.3 雷电防护措施 -6.4 用电事故的防范措施_第3页
《安全用电(第二版)》 课件 劳动 3.3 雷电防护措施 -6.4 用电事故的防范措施_第4页
《安全用电(第二版)》 课件 劳动 3.3 雷电防护措施 -6.4 用电事故的防范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LECTRICITY普及用电知识|增强防电观念安全用电13-3雷电防护措施23-3雷电防护措施学习目标1.了解人身防雷常识。2.了解农村雷电防护措施。3.掌握受雷击伤害人员的救护方法。4.了解企事业单位的雷电防护措施。5.了解电动机和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3一、人身雷电防护措施(1)遇到雷电天气时,应尽量选择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以防止球雷进入户内造成危害。(2)在户外或野外遇到雷电天气时,非工作必需,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停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若依靠建筑屏蔽的街道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要注意离开墙壁或树干8m以外。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3)遇到雷电天气时,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塘旁,避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以及旗杆、烟囱、宝塔、单独的树木,还应尽量离开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设施。1.人身防雷常识3-3雷电防护措施43-3雷电防护措施(4)遇到雷电天气时,在户内应注意防止雷电侵入波的危害(图3-3-1),应离开照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和电视机电源线、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金属设备,以防止这些线路或设备对人体二次放电。调查资料表明,户内70%以上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事故发生在与线路或设备相距1m以内的场合,相距1.5m以上者尚未发生死亡事故。一、人身雷电防护措施1.人身防雷常识图3-3-1雷电侵入波的危害53-3雷电防护措施农村是雷电防护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据统计,我国雷击伤亡大多数发生在农村,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农民对科学防御雷电意识较淡薄,用封建迷信思想解释雷电现象的情况还存在;二是农民防御雷电的能力相对较弱,防护措施不当;三是农村建(构)筑物雷电防护装置的安装率较低。(1)农民自住房、小型私营企业建房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2)农村建设行政许可尚不健全,没有把雷电防护装置纳入建设行政许可的内容。一、人身雷电防护措施2.农村雷电防护措施63-3雷电防护措施7一、人身雷电防护措施2.农村雷电防护措施(3)有些人为了节约建设资金,逃避管理,不愿意接受雷电防护技术组织提供的设计审查和质量检测等服务。(4)雷电防护主管部门对农村雷电防护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许多措施未跟上。近年来,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新建的房屋在顶部安装铁制水箱、太阳能热水器或装饰性铁塔,有些未做接地处理,而成为引雷的装置,存在严重的雷击隐患,如图3-3-3所示。图3-3-3存在雷击隐患的新建房屋3-3雷电防护措施一、人身雷电防护措施3.受雷击伤害人员的救护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人体电烧伤,严重时可使人体炭化成焦炭状。(1)若发现遭受雷击者的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盖住,以扑灭火焰。(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实施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的创面。(3)先用冷水冷却伤口处,再盖上敷料,若无敷料时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4)及时转送至当地医院救治,并采取抗休克措施。83-3雷电防护措施二、架空输电、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1.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大动脉”,一条长100m的架空线路一年往往要遭到数十次雷击,因而线路的雷击事故在电力系统总的雷害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线路雷害事故的次数和损失。通常用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等指标表示线路的耐雷性能和所采用防雷措施的效果。耐雷水平是指雷击线路时,其绝缘尚不至于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或能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其单位为“kA”。雷击跳闸率是指在年平均雷暴日数T=40的情况下,100km的线路每年因雷击而引起的跳闸次数,其单位为“次/(100km·40雷暴日)”。93-3雷电防护措施二、架空输电、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1.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由于架空线路直接暴露在旷野,而且分布很广,最易遭受雷击,从而使线路绝缘损坏,并产生工频短路电流,线路跳闸,所以对架空线路应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产生雷击过电压,若产生雷击过电压,应尽可能避免线路跳闸。图3-3-6所示为容易遭受雷击的架空线路。确定架空线路的防雷方式时,应考虑线路的电压等级、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情况、雷电活动强弱、地形地貌的特点、土壤电阻率的高低以及负载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1)装设避雷线,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导线。(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防止雷电击中杆塔或避雷线后反击引起绝缘闪络。103-3雷电防护措施二、架空输电、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1.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3)采取增大绝缘子片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装设避雷器或保护间隙等措施,以防止雷击后的绝缘闪络发展为稳定燃烧的工频电弧,如图3-3-7所示。(4)通过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和环网供电,以防止因雷击导致的线路供电中断。(5)加强线路绝缘和线路交叉部分的保护。图3-3-6

容易遭受雷击的架空线路图3-3-7

采用避雷器加强保护的架空线路113-3雷电防护措施二、架空输电、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防雷和接地1)强雷区的1~10kV线路、距变电站电气距离1km内的进出线路段、易受雷击的线路段、向重要负荷供电的线路,防雷措施应采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2)多雷区、中雷区以感应雷击为主的1~10kV线路段,防雷措施宜采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缘塔头、架空地线或耦合地线等。3)易遭受直击雷的1~10kV线路段,应采用架空地线与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联合措施。4)当采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时,应对被保护线路段逐基杆塔逐相安装。(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防雷123-3雷电防护措施二、架空输电、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防雷和接地1)1~10kV线路设置架空地线时,应采用单根且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钢绞线,地线对边相导线保护角不宜大于45°。2)架空地线和耦合地线应逐基杆塔接地。有架空地线时杆塔接地电阻参考表3-3-1的规定。3)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无架空地线的1~10kV线路,其位于居民区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宜接地,金属杆塔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接地注:表中阻值为在雷雨季节,当地面干燥时,不连架空地线时测量的杆塔工频接地阻值。133-3雷电防护措施二、架空输电、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防雷和接地4)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应分别装设一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安装位置在满足电气距离要求前提下应靠近变压器出线套管。各避雷器接地端应与变压器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5)容量100kV·A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4Ω,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容量100kV·A及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Ω,且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6)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应在电源侧装设一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经常开路运行且带电的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应在两侧分别装设一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避雷器接地端应与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的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接地143-3雷电防护措施二、架空输电、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防雷和接地7)柱上无功补偿设备应装设一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避雷器接地端应与设备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8)1kV及以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的规定执行,线路进入建筑物部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规定设置雷电侵入波防护措施。9)钢筋混凝土电杆在易受雷击的区域,应将横担接地。非预应力电杆可通过主筋接地,电杆杆身应预埋与主筋相连的接地螺母。(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接地153-3雷电防护措施二、架空输电、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防雷和接地(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接地10)接地体垂直敷设时可采用圆钢、角钢、钢管。水平敷设时,可采用圆钢、扁钢,采取防腐措施处理。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参考表3-3-2的规定。严重腐蚀地区的接地体截面宜加大。1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通过耕地时,接地体应埋设在耕作深度以下,且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163-3雷电防护措施三、其他防雷保护措施1.企事业单位的雷电防护措施(1)企事业单位应定期由专业防雷公司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如学校、区级以上医院、四星级以上酒店、公司、城区内高度在45m以上的高层建筑需每两年检测一次。(2)企事业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进行各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维护。如雷雨过后,应检查安装在电话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等设备电源上和信号线上的过压保护器有无损坏,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3)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4)新增加建设和新增加安装设备时,应对防雷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如重新铺设计算机网络线、进行室外天线的移位和加高等。173-3雷电防护措施三、其他防雷保护措施1.企事业单位的雷电防护措施(5)建设单位在进行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综合考虑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完善的防雷设施图如图3-3-8所示。(6)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处理,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再次遭受雷击。图3-3-8设计完善的防雷设施图183-3雷电防护措施三、其他防雷保护措施2.电动机的雷电防护措施以防雷保护为出发点,电动机可分为两大类:通过变压器再接到架空线路上的电动机,简称非直配电动机;直接与架空线相连的电动机,简称直配电动机。非直配电动机所受到的过电压均须经过变压器绕组之间的静电和电磁传递。只要低压绕组不是空载,那么传递过来的电压就不会太大。直配电动机的防雷保护在电力系统中较难实现,因为这时的过电压波直接从线路入侵,幅值大、陡度也大。经变压器与架空线路连接的高压电动机,一般不要求对它采取特殊的防雷保护措施,因为经过变压器转换的雷电波,除个别情况外,不会有损坏电动机绝缘的危险。当高压电动机不经变压器而直接由架空线路配电时,高压直配电动机的防雷保护措施应根据电动机容量、当地雷电活动强弱和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确定。19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0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学习目标1.了解建筑物的防雷分类。2.掌握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1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1)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2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5)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23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6)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7)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年的省、部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24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年,且小于或等于0.05次/年的省、部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年,且小于或等于0.25次/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4)在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年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天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25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联结。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1)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凸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26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7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2)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当有管帽时应按表3-4-1确定;当无管帽时,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3)装设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4)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与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的距离,如图3-4-1所示,且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得小于3m。1)地上部分:当hx<5Ri时,Sa1≥0.4(Ri+0.1hx)。当hx≥5Ri时,Sa1≥0.1(Ri+hx)。其中,Sa1为空气中的间隔距离(m),Ri为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支柱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Ω),hx为被保护物的高度(m)。2)地下部分:Se1≥0.4Ri。其中,Se1为地中的间隔距离(m)。(5)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28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图3-4-1防雷装置至被保护物(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的距离29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凸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设置一处引下线接地装置。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设置一处引下线接地装置。(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跨接。30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31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15m。其中,l为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于地中的长度(m)。ρ为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Ω·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32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大约25m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并应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也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当建筑物太高或由于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时,可将避雷针或网格不大于5m×5m或6m×4m的避雷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互相连接。2)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宜大于12m。33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3)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均压环可利用电气设备的接地干线环路。4)外部防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并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及所有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相连,此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雷电感应接地之用。5)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应采取以下防侧击的措施:①从30m起每隔最多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②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相连。6)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3)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m。34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凸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物体,应按下列方式进行保护:(1)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管道应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的要求。(2)排放无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烟囱,1区、21区、2区和22区爆炸危险环境的自然通风管,0区和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装有阻火器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其防雷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35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3)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4)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5)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2)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36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5)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有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用作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时,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为10mm钢筋的截面积。4)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4.24kc2其中,S为钢筋表面积总和(m2);kc为分流系数,单根引下线应为1,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66,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44。37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注:1.当长度相同、截面相同时,宜优先选用扁钢。2.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3.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385)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3-4-2的规定。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1)当低压线路全长采用埋地电缆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4、5、6条所规定的建筑物,其低压电源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低压架空线应改换一段埋地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应符合表达式l≥2的要求,但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39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0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①在入户处应装设避雷器或设2~3mm的空气间隙,并应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防雷的接地装置上,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Ω。②入户处的三基电杆绝缘子铁脚、金具应接地,靠近建筑物的电杆,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其余两基电杆不应大于20Ω。2)年平均雷暴日小于30天地区的建筑物,可采用低压架空线直接引入建筑物内,但应符合下列要求: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3)对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建筑物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如下:1)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2)应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3)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4)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连接。(4)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41四、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1)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2)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第2条所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Ω。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的接地装置共用。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42四、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3)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和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应符合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5条和下列规定:1)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深,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1.89kc2其中,S为钢筋表面积总和(m2)。43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4注:1.当长度相同、截面相同时,宜优先选用扁钢。2.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3.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四、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2)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3-4-3的规定。3)当土壤电阻率小于或等于3000Ω·m时,在防雷的接地装置与其他接地装置和进出建筑物的管道相连的情况下,防雷的接地装置可不计及接地阻值。四、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4)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进行保护。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进行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0.5m的避雷针。高度不超过40m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高度超过40m的烟囱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5)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45四、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3-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1)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2)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3)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其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应符合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1)、(2)、(4)条中建筑物的相关规定,并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46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47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学习目标1.熟悉高层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接地装置。2.熟悉高层建筑物的内部防雷接地装置。48一、高层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接地装置1.接地网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当发生雷电时,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向自然接地体周围的大地泄流外散,土壤呈现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增大接地网的面积,接地电阻将减小。接地网是指水平方向由钢筋绑扎或焊接成的网格,水平钢筋组成的接地网可以近似看成一块独立的平板,它的电容主要由其面积决定。附加于这个平板上有限长度的竖向钢筋接地体,其所增加的长度不足以改变其电容,即接地电阻减小不多。只有当这些附加的竖向钢筋接地体的长度增加到可以和平板的长、宽尺寸接近时,电容才会有较大的增加,接地电阻才会明显减小。因为电容所储存的能量不是储存在极板上,而是储存在整个电介质中,即整个电场中,电介质中的能量密度与其电容有关。在大型建筑物的基坑内,接地网埋深的尺寸比接地网的几何尺寸小得多,增加储存能量的介质空间极其有限,在这个有限空间中的能量密度较小,表明增加接地网的深度对减小接地电阻的作用不大。49一、高层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接地装置1.接地网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在利用底板接地网做自然接地体时,应通过地质勘探报告了解周围的土质情况。底板接地网网格的尺寸要求见表3-5-1。在施工中,底板接地网与护坡桩的钢筋就近连接,连接点的数量与引下线的数量一致,并且应对齐引下线的位置。在距地面深0.8m处用40mm×4mm镀锌扁钢与四周护坡桩内的两根主筋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如图3-5-1所示。图3-5-1接地网与护坡桩的连接50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51一、高层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接地装置2.引下线引下线的作用是将避雷带与自然接地体连接在一起,为雷电流构成通路。在高层建筑物中,利用其柱或剪力墙中的主筋作为引下线,如图3-5-2所示,随主体结构将其逐层串联焊接至屋顶并与避雷线连接。为了安全,每条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主筋,主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图3-5-2建筑物墙体的引下线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一、高层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接地装置3.避雷带避雷带由避雷线和支持卡子组成,避雷带应设置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层檐、女儿墙等处,其作用是引雷,使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向大地泄流,避免高层建筑物遭受雷击。(1)避雷线的安装1)避雷线应顺直,不应有高低起伏现象。2)避雷线弯曲处角度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3)避雷线应采用镀锌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4)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焊接。5)如遇有变形缝处,应做煨弯补偿处理。52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一、高层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接地装置3.避雷带(2)支持卡子的安装1)支持卡子应采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卡子埋深不应少于80mm。2)卡子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层檐、女儿墙等表面100mm。3)卡子水平间距不应大于100mm,各间距应一致,转角处两边的卡子距转角中心不应大于250mm。4)所有支持卡子应横平竖直,固定牢固。53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一、高层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接地装置4.均压环超过30m高的建筑物,应在30m及其以下每隔三层围绕建筑物外廓的墙内做均压环,并与引下线做等电位联结,保证建筑物结构圈梁的各点电位相同,防止出现电位差。(1)均压环采用直径不小于φ8mm的镀锌圆钢,或截面不小于24mm×4mm的镀锌扁钢。(2)均压环沿建筑物的四周暗敷设,并与各根引下线相连接。建筑物土建时暗敷设的均压环如图3-5-3所示。54图3-5-3建筑物土建时暗敷设的均压环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55(3)外檐金属门、窗、栏杆、扶手、玻璃幕、金属外挂板等预埋件的焊接点不应少于两处,并与引下线连接。(4)搭接长度扁钢>2b、圆钢>6D、圆钢和扁钢>6D(注:b为扁钢长度,D为圆钢直径,扁钢搭接应焊3个棱边,圆钢应焊接双面)。一、高层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接地装置4.均压环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二、高层建筑物的内部防雷接地装置高层建筑物除了采用外部防雷措施外,还应采用内部防雷措施,这里主要介绍笼式避雷网(法拉第笼),如图3-5-4所示。图3-5-4现代建筑的笼式避雷网笼式避雷网利用建筑物柱、剪力墙内的竖向钢筋迅速分流并疏导雷电流,与板内水平钢筋形成笼网状,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还可以获得良好的均压及等电位作用。现代高层建筑物内重要的强、弱电动机房多采用笼式避雷网,因此,在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将内部防雷接地装置与外部防雷接地装置结合起来,构成统一的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效果是最理想、安全和可靠的。56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二、高层建筑物的内部防雷接地装置防雷等电位联结是将分开的各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等电位联结网络是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电涌保护器是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分流(限幅)技术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电涌保护器)将雷电过电压(脉冲)的能量分流泄入大地,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因此,选择合适的电涌保护器至关重要。电涌保护器有电压开关型、限压型和组合型三种类型,见表3-5-2。57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二、高层建筑物的内部防雷接地装置(1)在变压器至二次低压设备的主配电柜间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为一级保护。(2)在二次低压设备的主配电柜至二次低压设备的分配电柜间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为二级保护。(3)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不间断电源)的前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对于380V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可分三级进行保护,如图3-5-5所示。图3-5-5低压线路的过电压保护583-5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二、高层建筑物的内部防雷接地装置对于信息系统,应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确定,精细保护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确定,主要考虑如卫星接收系统、电话系统、网络专线系统、监控系统等。所有信息系统进入楼宇的电缆内芯线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电缆中的空线对应接地,并做好屏蔽接地。在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中,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所有的防雷系统都需要通过接地系统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保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一般整个建筑物的接地系统有建筑物地网(与法拉第网相接)、电源地(要求地电阻小于10Ω)、逻辑地(也称信号地)、防雷地等,如图3-5-6所示。为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应每年定期用精密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接地电阻。图3-5-6建筑物接地系统示例59谢谢观看!普及用电知识|增强防电观念THANKYOUFORWATCHINGELECTRICITY60ELECTRICITY普及用电知识|增强防电观念安全用电61第四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运行62第四章

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运行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4-4施工现场配电系统的安全技术63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64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学习目标1.熟悉常见的变配电设备。2.熟悉变配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3.掌握变配电设备的倒闸操作。65一、常见的变配电设备电气设备是指按功能和结构适用于电能应用的产品或部件,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储存、测量、控制、调节、转换、监督、保护和消费电能的产品,还包括通信技术领域中的及由它们组合成的电气设备、电气装置和电气器具。电气装置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且具有互相协调特性的电气设备的组合。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电气设备,它对电能的经济传输、灵活分配和安全使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其他部门中,也广泛使用着各种类型的变压器,以提供特种电源或满足特殊的用途。电力变压器是变电所内最关键的设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变配电设备参与运行,常见的变配电设备见表4-1-1。在工厂供配电系统中担负输送、变换和分配电能任务的电路,称为主电路(一次电路);用来控制、指示、监测和保护主电路及主电路中设备运行的电路,称为二次电路。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66一、常见的变配电设备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67一、常见的变配电设备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一次电路中的所有电气设备,称为一次设备或一次元件;二次电路中的所有电气设备,称为二次设备或二次元件。68二、变配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1.一般要求(1)在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内,应每小时抄表一次。若变压器在过负荷下运行,则至少每半小时抄表一次。(2)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应于每次定期巡视时,记录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上层油温。(3)定期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外部检查。电力变压器停电时,应先停负荷侧,后停电源侧;送电时,应先接通电源侧,再依次接通负荷侧。2.巡视检查项目(1)检查变压器的声响是否正常。正常的声响是均匀的“嗡嗡”声。若声响较平常沉重,说明变压器过负荷;若声响尖锐,说明电源电压过高。(2)检查油温是否超过允许值。变压器上层油温一般不超过85℃,最高不超过95℃。油温过高,可能是变压器过负荷引起的,也可能是变压器内部出现故障。69二、变配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2.巡视检查项目(3)检查油枕及气体继电器的油位和油色,检查各密封处有无渗油和漏油现象。若油面过高,可能是冷却装置运行不正常或变压器内部故障等引起的;若油面过低,可能有渗油。变压器油正常应为透明略带浅黄色,若油色变深、变暗,说明油质变坏。(4)检查瓷套管是否清洁,有无破损、裂纹和放电痕迹;检查高低压接头的螺栓是否紧固,有无接触不良和发热现象。(5)检查防爆膜是否完整无损;检查吸湿器是否畅通,硅胶是否已吸湿饱和。(6)检查接地装置是否完好。(7)检查冷却、通风装置是否正常。(8)检查变压器及其周围有无其他影响其安全运行的异物(如易燃、易爆物体等)和异常现象。在巡视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记入专用记录簿;重要情况应及时汇报主管部门,并请示处理。70二、变配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3.巡视检查注意事项(1)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员均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26860—2011)规定的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为0.7m,20kV、35kV为1m。(2)雷雨天气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3)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进入上述范围的人员应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71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二、变配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4.开关柜的检查和检修72开关柜的检查和检修可参照表4-1-2的要求进行。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三、变配电设备的倒闸操作倒闸操作是指拉开或合上某些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直流回路,切除或投入继电保护装置,拆装临时接地线等操作。停电拉闸操作应按照断路器(开关)→负荷侧隔离开关(刀闸)→电源侧隔离开关(刀闸)的顺序依次进行,送电合闸操作应按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禁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刀闸)。73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是:1.倒闸操作必须填写倒闸操作票,倒闸操作票格式示例如图4-1-1所示。2.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3.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设备编号。图4-1-1

倒闸操作票格式示例4-1变配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744.倒闸操作人填写操作票,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随意涂改;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屏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并分别签名。5.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其中对设备较为熟悉者作为监护人。倒闸操作安全作业要点见表4-1-3。6.开始操作前,应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模拟预演无误后方可进行设备的操作,操作中应认真执行监护复诵制。7.操作票应进行编号,已操作过的应注明“已执行”,操作票应保存一年。三、变配电设备的倒闸操作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75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学习目标1.了解架空线路、室内线路的安全技术要求和巡视检查项目。2.掌握安全载流量的概念,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取合适的导体截面。3.熟悉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和布置要求。4.了解临时线路的安装和使用要求。76一、架空线路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标准》(GB51302—2018)的规定。变电站侧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10kV线路,在不具备电缆线路供电条件时,应采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在以下地区不具备电缆线路供电条件时,应采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1)人口密集、繁华街道区。(2)高层建筑群地区。(3)绿化地区及林带。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路径原则(1)城镇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路径规划应与地区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类管线、电缆通道及其他市政设施协调。乡村地区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应与道路、河道、灌区等相协调,不占或少占农田。(2)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条件、交叉跨越、路径长度和施工运维等因素,应靠近现有国道、省道、县道或乡镇公路,统筹兼顾,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3)发电厂、变电站等进出线密集区域,线路路径应统一规划,在走廊拥挤地段可采用同杆塔架设。(4)路径选择应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避开重冰区、导线易舞动区。77一、架空线路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路径要求(1)线路路径应减少与其他设施的交叉,当与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时,交叉点不宜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宜架设在弱电线路上方,电杆宜接近交叉点。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光缆线路交叉时,交叉角可不限制。(3)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仓库区域。(4)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有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有关规定。(5)杆塔位置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易塌方区、易塌陷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不应跨越电气化铁路。78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一、架空线路3.架空线路的巡视检查架空线路运行中通常采取巡视检查的方法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架空线路巡视检查的项目和内容见表4-2-1。79二、室内线路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路径要求室内线路的巡视检查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导线与建筑物等是否摩擦、相蹭,绝缘、支持物是否损坏和脱落。2.车间裸导线各相的弛度和线间距离是否保持一致。3.车间裸导线的防护网板与裸导线的距离有无变动。4.明敷导线管和线槽等有无碰裂、砸伤现象,钢管的接地是否完好。5.钢管或塑料管的防水弯头有无脱落或导线蹭管口现象。6.敷设在车间地下的塑料管线路,其上方是否堆放重物。7.三相四线制照明线路,其中性线回路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有无腐蚀或脱开现象。8.是否有未经电气负责人的许可,私自在线路上接用电设备以及乱拉、乱扯线路的情况。80三、导体与电缆的安全载流量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导体能够连续承载而不致使其稳定温度超过规定值的最大电流。1.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安全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2)导体应满足线路保护的要求。(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4)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启动时端电压的要求。81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82(5)导体最小截面积应满足力学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体最小截面积,应根据敷设方式、绝缘子支持点间距和导体材料确定,见表4-2-2。(6)用于负荷长期稳定的电缆,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截面积,且应符合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的有关规定。1.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三、导体与电缆的安全载流量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2.导体的负荷电流在正常持续运行中产生的温度,不应使绝缘的温度超过表4-2-3的规定。3.当电缆沿敷设路径中各场所的散热条件不相同时,电缆的散热条件应按最不利的场所确定。83三、导体与电缆的安全载流量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4.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线路,中性导体的截面积应与相导体的截面积相同。(1)单相两线制线路。(2)铜相导体截面积≤16mm2或铝相导体截面积≤25mm2的三相四线线路。5.符合下列条件的线路,中性导体的截面积可以小于相导体的截面积。(1)铜相导体截面积>16mm2或铝相导体截面积>25mm2。(2)铜中性导体截面积≥16mm2或铝中性导体截面积≥25mm2。(3)在正常工作时,包括谐波电流在内的中性导体预期最大电流≤中性导体的允许载流量。(4)中性导体已进行了过电流保护。84三、导体与电缆的安全载流量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6.在配电线路中固定敷设的铜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0mm2,铝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7.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按预期出现的最高电压进行绝缘。8.当从电气系统的某一点起,由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变为单独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应分别设置单独的端子或母线。(2)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首先接到为保护导体设置的端子或母线上。(3)中性导体不应连接到电气系统的任何其他的接地部分。85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三、导体与电缆的安全载流量9.总等电位联结用保护连接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配电线路最大保护导体截面积的1/2,保护连接导体截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应符合表4-2-4的规定。86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三、导体与电缆的安全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主要取决于线芯的最高允许温度。如果通过导线的电流过大,电流的热效应会使导体的温度过高,将加速绝缘导线和电缆的老化甚至被击穿,敷设于室内的导线若工作电流过大,还可能引起火灾。因此,必须将导线的工作电流限制在安全载流量内。当电流通过导线或电缆时,因为两者都存在阻抗,所以会造成电能消耗,从而使导线或电缆发热,温度升高。通常,通过导线或电缆的电流越大,发热温度就越高。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导线或电缆的绝缘可能损坏,接头处的氧化也会加剧,结果导致漏电或断线,严重时甚至引起火灾等事故。导线和电缆的安全载流量取决于它们的种类、规格、环境温度和敷设方式等。87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三、导体与电缆的安全载流量88不同截面积塑料绝缘导线的安全载流量见表4-2-5。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四、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和布置1.1~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1~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原地区宜采用铝芯架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沿海及严重化工污秽区域可采用铜芯架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2)当需减小弧垂来满足对地(跨越)安全距离要求时,可选择中强度铝合金芯、高强度铝合金芯等拉重比大的架空绝缘导线。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可参照表4-2-6取值。89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90注:1.中强度铝合金导体由LHA3型中强度铝合金线绞合而成。2.高强度铝合金导体由LHA1型或LHA2型高强度铝合金线绞合而成。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可参照表4-2-6取值。1.1~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四、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和布置2.1kV及以下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原地区宜采用铝芯架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档距小于50m时可采用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2)沿海及严重化工污秽区域可采用铜芯架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3)架空绝缘导线的截面选择应考虑地区负荷的发展和电网结构,按长期允许载流量、电压降等要求进行校验。91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92注:1.中强度铝合金导体由LHA3型中强度铝合金线绞合而成。2.高强度铝合金导体由LHA1型或LHA2型高强度铝合金线绞合而成。(4)校验载流量时,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的允许工作温度采用90℃,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可参照表4-2-7取值。2.1kV及以下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四、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和布置3.采用允许电压降校验导线截面时应符合的规定(1)1~10kV的架空绝缘线路,自供电的变电站出口至线路末端变压器或末端受电变电站(受电配电室)入口侧的最大允许电压降应为线路额定电压的5%。(2)1kV及以下的架空绝缘线路,自配电变压器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最大允许电压降应为线路额定电压的4%。4.公用配电网中1kV及以下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截面要求公用配电网中1kV及以下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93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四、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和布置5.导线布置方式(1)1~10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导线可采用水平、垂直、三角排列方式。多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三种排列方式的组合,应满足带电作业的需求。(2)1kV及以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导线的排列方式应采用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架空平行集束导线用专用金具固定在电杆或墙壁上。(3)不同电压等级的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同杆共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高电压等级线路在上、低电压等级线路在下的布置方式。2)低电压等级线路电源应来自高电压等级线路,且不应穿越后者的分段开关。(4)1kV及以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中性线应靠近电杆或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中性线不应高于相线。94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四、架空绝缘导线的选型和布置5.导线布置方式(5)1kV及以下路灯供电导线在电杆上的位置,不应高于其他相线和中性线。(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档距应符合表4-2-8的规定。注:采用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的1kV及以下线路档距不宜大于50m。95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五、临时线路的安装和使用1.架设临时线路的安全要求临时线路使用期限一般为15天,特殊情况下需延长使用时应办理延期手续,但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电气工作人员校验电气设备使用临时线路,时间不超过一个工作日者可办理临时线路手续,工作完毕应立即由安装人员负责拆除。(1)临时线路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导线,其截面应能满足用电负荷和力学强度的需要。应用电杆或沿墙用合格绝缘子固定架设。导线距地面的高度,室内应不低于2.5m,室外应不低于4.5m,与道路交叉跨越时不低于6m。严禁在各种支架、管线或树木上挂线。(2)全部临时线路必须由一个能带负荷拉闸的总开关控制,每一分路应装保护设施。装在户外的开关、熔断器等应有防雨设施。(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支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线。96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五、临时线路的安装和使用1.架设临时线路的安全要求图4-2-1对临时线路采取特殊的安全保护措施(5)严禁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架设临时线路。(6)电气设备、照明装置移装或拆除后,不准留有可能带电的线路。如果电线需要保留,应将电源切断,同时把线头用绝缘带包扎好。全部工程结束后,应把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气设施拆除、清理干净。97(4)临时线路必须放在地面的部分,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临时线路与建筑物、树木、设备、管线间的距离应不小于0.3m,道路交叉处不低于4.5m。潮湿、污秽场所的临时线路应采取特殊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图4-2-1所示。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五、临时线路的安装和使用2.临时用电管理要求(1)在电源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一级的电源开关必须断电加锁,并挂牌,接、拆线路作业时,应有监护人在场。(2)各类移动电源及外部自备电源,不应接入电网。(3)临时用电应设置保护开关,使用前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的可靠性,所有的临时用电均应设置接地保护。(4)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应按供电电压等级和容量正确配置使用,所用的电气元件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及作业现场环境要求,临时用电电源施工、安装应符合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有良好的接地。98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五、临时线路的安装和使用2.临时用电管理要求(5)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所有的临时用电线路应采用耐压等级不低于500V的绝缘导线。(6)临时用电线路经过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以及有高温、振动、腐蚀、积水及产生机械损伤等区域,不应有接头,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7)沿墙面或地面敷设电缆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线路敷设路径应有醒目的警告标志。2)沿地面明敷的电缆线路应沿建筑物墙体根部敷设,穿越道路或其他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应采取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周围环境应保持干燥。994-2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五、临时线路的安装和使用2.临时用电管理要求(7)沿墙面或地面敷设电缆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3)在电缆敷设路径附近,当有产生明火的作业时,应采取防止火花损伤电缆的措施。4)对需埋地敷设的电缆线路应设有走向标志和安全标志。电缆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道路时应加设防护套管。(8)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盘、箱应有电压标志、危险标志以及防雨措施。盘、箱、门应能牢靠关闭并上锁管理。(9)临时用电设施应安装符合规范要求的漏电保护器,移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逐个配置漏电保护器和电源开关。100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101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学习目标1.掌握电动机的安全技术。2.掌握电焊机的安全技术。3.掌握手持式和可移动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技术。4.掌握家庭用电的安全技术。5.了解电热设备、起重机械、电动施工机具的安全技术。102一、电动机的安全技术1.长期停用或可能受潮的电动机,使用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其值不得小于0.5MΩ。2.电动机应装设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并应根据设备需要装设断相和失压保护装置。每台电动机应有单独的操作开关。3.电动机熔丝的额定电流应按下列条件选择:(1)单台电动机熔丝的额定电流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2.5倍。(2)多台电动机合用的总熔丝的额定电流为其中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2.5倍,再加上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的总和。4.采用热继电器作电动机过载保护,当其整定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时,电动机未过载即发生保护作用;当整定电流过大时,就失去了保护作用。因此,其整定电流应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1~1.25倍。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103一、电动机的安全技术5.电动机的集电环与电刷接触不良时,会产生火花,加剧集电环与电刷的磨损,增加电能损耗,甚至影响电动机的正常运转。集电环与电刷的接触面不得小于满接触面的75%,电刷高度磨损(超过原标准2/3)时应更换新电刷。6.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表面若有损伤,运转时会产生火花,加剧电刷和换向器的损伤,影响直流电动机的正常运转。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表面应保持光洁,当有机械损伤或火花灼伤时应修整。7.当电动机额定电压变动在-5%~10%的范围内时,可以按额定功率连续运行;超过时则应控制负荷。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104一、电动机的安全技术8.电动机运行中应无异响、无漏电,轴承温度正常且电刷与滑环接触良好。旋转中的电动机其最高允许温度应按下列情况取值:滑动轴承为80℃,滚动轴承为90℃。9.电动机在正常运行中,不得突然进行反向运转。10.电动机在工作中遇到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启动开关置于停止位置。11.电动机停止运行前,应首先将载荷卸去,或将转速降到最低,然后切断电源,将启动开关置于停止位置。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105二、电焊机的安全技术1.选择绝缘良好的引出线与电焊钳可靠连接,接头要拧紧,使其接触良好,防止过热,并用绝缘胶布将接头裸露导体包扎数层,使其绝缘良好,如图4-3-1所示。2.将引出线敷设至电焊机处,并接在电焊机二次侧接线柱上,压紧螺钉使其牢固接触,禁止使用缠绕法连接。3.交流电焊机的一次电压较高,不得使用绝缘层破损的导线;二次电压应用专用的焊接电缆,不得用普通导线代替;工作地线不得搭在电线管及装有可燃物品的管道容器上。4.弧焊机的外壳必须接地。为防止高压窜入低压,二次电压接工件的一端应接地或接零。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图4-3-1电焊机及附件a)电焊机b)引出线c)电焊钳106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二、电焊机的安全技术5.电焊钳应有良好的绝缘和隔热能力。电焊钳握柄必须绝缘良好,握柄与导线连接应牢靠(图4-3-2),接触良好,连接处应采用绝缘布包好,不得外露。当焊钳线经过金属栏杆或扶梯时,应用绝缘性能良好的细绳将其悬挂。6.检查带熔丝的电源刀开关或带熔断器的断路器是否在断开位置,将电源线一端接至电源开关熔丝或熔断器下侧,严禁带电接线;将电源线另一端接至电焊机一次侧接线柱,压紧螺钉使其牢固接触,禁止使用缠绕法连接。7.将电焊机金属外壳可靠接地。即用一根导线一端接至接地网,另一端连接在电焊机外壳标有接地标记的螺钉上并拧紧,使其可靠接地,防止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8.通电前对所接电源线、引出线、外壳接地线等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合上电源开关,合开关时应戴绝缘手套,且另一只手不得触摸电焊机。107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二、电焊机的安全技术9.当多台电焊机集中使用时,应分接在三相电源网络上,使三相负载平衡。多台电焊机的接地装置应分别由接地体处引接,不得串联。10.焊接作业现场照明不足时应使用行灯,禁止使用220V照明灯,在潮湿环境或舱室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11.拆除电源线、消除电焊机故障、移动电焊机及焊工离开现场时切记将电源开关断开。12.移动电焊机时,应先切断电源,不得直接拖拉电缆移动。当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108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二、电焊机的安全技术13.长期停用的电焊机,再次使用时,须用摇表检查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14.雨天不得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电焊,并穿好绝缘鞋。15.焊接作业结束后,清理场地、扑灭火种,消除焊件余热后,切断电源,锁好闸箱,方可离开。16.加强专业电工现场日巡查用电制度,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整改,做到事前预防。109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三、手持式和可移动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技术手持式和可移动式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冲击钻、电锤、台式钻床、小型电焊机等。手持式和可移动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安全规定:1.手持式和可移动式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现行技术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技术文件。2.可移动式电动工具上必须设置标志明显的接地螺钉。铭牌上的技术数据应齐全、清晰,其安全防护罩壳、限位、保护、联锁应齐备、可靠。手持握柄和操作手把应尽量采用绝缘材料。3.工具在使用前,应由专职电工检查接线是否正确,防止中性线与相线接错造成事故,如图4-3-3所示。电源处必须装有漏电保护器。图4-3-3工具使用前的检查110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三、手持式和可移动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技术4.长期搁置不用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测量其绝缘阻值是否符合要求。5.可移动式电动工具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截面积足够的三芯或四芯多股铜芯橡胶(或塑料)护套软电缆。应采用专用芯线接地,此芯线严禁同时用来通过工作电流。严禁利用其他用电设备的中性线接地。严禁使用绝缘破坏的电缆或多根单芯导线并用。工具自带的软电缆或软线不得接长,当电源与作业场所距离较远时,可采用移动电缆盘完成工作,其外形如图4-3-4所示。111图4-3-5错误的插头接线图4-3-4移动电缆盘1—电缆盘插头2—提把3—插座4—电源指示灯6.工具原有的插头不得随意拆除或改换,当原有插头损坏后,严禁直接将电线的金属丝插入插座,如图4-3-5所示。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三、手持式和可移动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技术7.使用过程中需要移动电动工具或停止工作、人员离开或突然停电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8.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9.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绝缘鞋、绝缘手套等)。10.严禁超载使用,注意声响和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1124-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三、手持式和可移动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技术注:Ⅰ类工具:它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还包含一个附加安全措施,即把易触及的导电零件与设施中固定布线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易触及的导电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能变成带电体。具有接地端子或接地触头的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工具,也认为是Ⅰ类工具。Ⅱ类工具:它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依靠提供的附加的安全措施,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没有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赖安装条件。Ⅲ类工具:它的防电击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工具内不产生高于安全特低电压的电压。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