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1114-2022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规程_第1页
DB3301T 1114-2022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规程_第2页
DB3301T 1114-2022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规程_第3页
DB3301T 1114-2022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规程_第4页
DB3301T 1114-2022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16

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1114—2022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规程

2022-10-30发布2022-11-30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01/T111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萧山区农(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建德市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彦欣、王国迪、张莉丽、陈瑞、岑铭松、赵丽、吴燕君、黄福旦、赵帅锋、

董代幸。

I

DB3301/T1114—2022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单季稻主要病虫害种类、防治原则和绿色生态控害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单季稻病虫害绿色生态控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NY/T2156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3686昆虫信息素防控技术规程水稻鳞翅目害虫

DB33/T2069水稻害虫生态工程控制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生态控害greenecologicalpestcontrol

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绿色防控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同时,增强田间生物多

样性,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害能力。

4主要病虫害种类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

5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为中心,协调配合生态调控、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增强稻田生态系统自然控害能力,降低或减轻病虫发生危害程度。

6绿色生态控害

6.1农业防治

6.1.1选用抗(耐)性品种

选用抗(耐)稻瘟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种子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1

DB3301/T1114—2022

6.1.2合理种植

宜集中连片种植,不宜插花种植,宜集中育供秧,适当推迟播种期,宜在5月下旬以后播种。

6.1.3灌水杀蛹

在越冬代二化螟化蛹高峰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7d~10d;低

茬收割或粉碎稻桩的稻田直接灌深水淹没稻桩。

6.1.4水肥管理

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搁田,避免偏施、重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6.1.5稻桩处理

低茬收割,有条件的地区宜粉碎稻桩。

6.2生态调控

6.2.1种植诱虫植物

在稻田机耕路、沟渠等种植香根草等诱虫植物,丛间距3m~5m。

6.2.2种植显花植物

田埂种植芝麻、大豆或波斯菊、硫华菊、三叶草等显花植物。

6.2.3田埂留草

田埂上宜保留禾本科杂草。

6.3生物防治

6.3.1释放赤眼蜂

在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成虫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或螟黄赤眼蜂,每代视虫情释放2次~3次,间

隔3d~5d释放一次,每667m2每次释放1万头,每667m2设置5个~8个释放点,释放点间隔10m~12

m。放蜂高度以分蘖期蜂卡高于植株顶端5cm~20cm、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cm~10cm为宜。

6.3.2稻鸭共育

水稻分蘖初期,将15d~20d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只~30只,水稻齐穗时收鸭。

6.3.3生物农药防治

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稻飞虱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二化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

菌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等;防治水稻纹枯病可选用井冈霉

素、申嗪霉素、芽孢杆菌等;防治稻瘟病可选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等;防治稻曲病可选用

井冈霉素、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种类和使用量可参考附录A。

6.4物理防治

在水稻秧苗期,采用20目~3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全程覆盖。

6.5诱捕成虫

2

DB3301/T1114—2022

性诱剂诱捕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雄性成虫,应符合NY/T3686的规定。

6.6应急防控

根据田间病虫发生特点、危害情况等,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应急防控。防治田间病害,化学农

药种类和使用应符合NY/T2156的规定;防治田间虫害,化学农药种类和使用应符合DB33/T2069的规定。

7模式图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模式图见附录B。

3

DB3301/T1114—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水稻主要病虫防治农药推荐表

水稻主要病虫防治生物农药推荐表见表A.1。

表A.1水稻主要病虫防治生物农药推荐表

防治对象生物农药剂型及含量每亩使用量或稀释倍数注意事项

于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

稻飞虱80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60ml/667m2~90ml/667m2高峰期施药,作用方式为触

杀,喷雾应尽量全面、周到。

于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

高峰期施药,视虫情可用药

32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g/667m2~200g/667m2

1次~2次,间隔期5d~

二化螟10d。

于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

80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可湿性粉剂60g/667m2~90g/667m2高峰期施药,作用方式为触

杀,喷雾应尽量全面、周到。

于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

32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75g/667m2~100g/667m2

高峰期施药。

作用方式为触杀,喷雾应尽

稻纵卷叶螟80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可湿性粉剂60g/667m2~90g/667m2

量全面、周到。

傍晚喷雾可提高防效,不可

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600倍液~700倍液

与杀菌剂混用。

在发病初期或病情上升期

24%井冈霉素水剂25ml/667m2~30ml/667m2

用药。

水稻纹枯病1%申嗪霉素悬浮剂50ml/667m2~70ml/667m2在发病初期施药。

不能与含铜物质或链霉素

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g/667m2~100g/667m2

等杀菌剂混用。

水稻上间隔期为21d,每季

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g/667m2~65g/667m2

作物最多使用3次。

水稻上间隔期为21d,每季

稻瘟病5%多抗霉素水剂75ml/667m2~93ml/667m2

作物最多使用2次。

水稻上间隔期为14d,每季

1%申嗪霉素悬浮剂60ml/667m2~90ml/667m2

作物最多使用2次。

在破口期前5d~7d开始用

24%井冈霉素水剂25ml/667m2~30ml/667m2

药。

稻曲病

应于破口前5d~7d施药1

1%申嗪霉素悬浮剂60ml/667m2~90ml/667m2

次,破口期再施药1次。

4

DB3301/T1114—2022

B

B

附录B

(资料性)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模式图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模式图见图B.1。

病虫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

为害时期苗期-蜡熟期苗期-蜡熟期分蘖期-孕穗期分蘖期-灌浆期苗期-穗期穗期

为害部位叶片、茎杆、穗叶片、茎杆、穗叶片叶片、叶鞘、茎杆叶片、茎杆、穗、谷粒穗、谷粒

典型图片

1、选用抗性品种;1、减少插花种植;1、释放赤眼蜂;1、加强水肥管理,控制1、选用抗性品种;1、选用抗性品种;

2、加强水肥管理,控制2、灌水杀蛹;2、生物农药防治。氮肥用量;2、加强水肥管理,控制2、加强水肥管理,控制

氮肥用量;3、低茬收割和秸秆粉2、生物农药防治。氮肥用量;氮肥用量;

3、田埂留草、种植显花碎;3、生物农药防治。3、生物农药防治。

绿色生态控害技术植物;4、田埂留草、种植诱集

4、稻鸭共育;和显花植物;

5、生物农药防治。5、释放赤眼蜂;

6、生物农药防治;

7、性信息素诱杀。

图B.1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模式图

5

DB3301/T111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萧山区农(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建德市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彦欣、王国迪、张莉丽、陈瑞、岑铭松、赵丽、吴燕君、黄福旦、赵帅锋、

董代幸。

I

DB3301/T1114—2022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单季稻主要病虫害种类、防治原则和绿色生态控害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单季稻病虫害绿色生态控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NY/T2156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3686昆虫信息素防控技术规程水稻鳞翅目害虫

DB33/T2069水稻害虫生态工程控制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生态控害greenecologicalpestcontrol

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绿色防控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同时,增强田间生物多

样性,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害能力。

4主要病虫害种类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

5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为中心,协调配合生态调控、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增强稻田生态系统自然控害能力,降低或减轻病虫发生危害程度。

6绿色生态控害

6.1农业防治

6.1.1选用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