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南京)
(本卷共21小题,满分8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Ca40Fe56Cu64Ag108Ba137
第二模拟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考一模)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B.质软C.导电性D.可燃性
2.(2023年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氧气
C.氨酸钾D.氢氧化镁
3.(2023年广东省佛山顺德区一模)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3个氨分子:3NH3B.氧化钾:KO
C.1个铝离子:A/D.2个氢原子:H2
4.(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一模)某同学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明研吸附沉淀
C.取肥皂水测硬度D.活性炭吸附
5.(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区中考一模)硒被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
“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甲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乙
A.硒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硒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6.(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考一模)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紫色的石蕊溶液鉴别
C.空气中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都会危及人的生命,因为它们都有毒
D.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置换出铜
7.(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八校联考中考一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A.石墨质地柔软一用作电池电极
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一用于洗涤油污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用于冶炼金属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用作保护气
8.(2023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一模)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
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点压强最大,说明红磷燃烧结束
B.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
C.tl—12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氧气大量被消耗
D.若在t3前打开止水夹,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
9.(2023江苏宿迁一模)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或现象记录中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0.4%氢氧化钠溶液的pH
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有大量白烟
C.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加热蒸发皿中的食盐水进行结晶时,待水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10.(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一模)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式C8H9NO2)是治疗流感的一种很好的退
烧止痛药。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
B.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由8个碳原子,9个氢原于、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1.(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考一模)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2.(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一模)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13.(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两者之一,
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盐酸、Cu(NC>3)2溶液、Na2cCh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无
色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
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加入的物质甲乙丙
实验现象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
A.X一定是Ca(0H)2溶液B.甲一定是CU(NC>3)2溶液
C.乙一定是Cu(NO3)2溶液D.丙一定是Na2cCh溶液
14.(2022年江苏常州一模)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捂号内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CO2(HC1):通过NaOH溶液后用浓硫酸干燥
B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MnO2(KC1):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KNO3溶液(KCD:加适量的AgNCh溶液,过滤
A.AB.BC.CD.D
15.(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一模)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2sCU、MgCb、CuSCU中的
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步骤①③操作均为过滤
B.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则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04
C.若将步骤③中的Ba(OH)2换成Ba(NO3)2,就可取消步骤④
D.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OH,Na2sO4,一定没有CuSCU、MgCb
第n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6.(8分)(2022南京市建邺区一模)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I、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品种西瓜的主要营养素数据。
营养素水分蛋白质油脂X维生素钙、铁、锌等
质量92.5g0.7g0.2g6.1g6.8mg17.1mg
(1)“X”是指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
(2)“钙、铁、锌”中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II、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3)如图实验可用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将一定量的白磷浸入80。。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b.将一定量的红磷浸入80。。热水中,红磷不燃烧。
c.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d.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①c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一
②对比a和d,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4)实验小组同学欲鉴别一氧化碳和甲烷两种气体,请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任写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O
17.(8分)(2022南京市鼓楼区一模)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a.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o
②t2℃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C,得到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比,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室用七。2溶液制氧气。
①将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加水稀释为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已知所用质量分数为
30%的H2O2溶液密度为l.llg/cm3;水的密度为lg/cm3,则需加水的体积是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
位小数X
②取68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和MnCh混合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并在答题卡上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8.(6分)(2022南京市秦淮区一模)《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KOH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
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0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
KOH的工艺流程。
(1)图中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制浆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一
(2)在实验室里进行操作①、②、③时,均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
(3)燃烧窑中产生的热量可供燃烧和操作______(填“①”或"②”或“③”)利用。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2O和______(填化学式)o
19.(12分)(2022扬州广陵一模)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实验,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资料: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钠。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O
(2)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该从______(填
a”或"b”)进入。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制取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并未变浑浊。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M、
N、。后,发现N中溶液不变浑浊,O中溶液变浑浊。则装置M中X溶液为(填字母\
A.饱和Na2c03溶液B.饱和NaHCCh溶液C.饱和NaOH溶液
(5)若集气瓶中充满CCh气体,将分液漏斗①中的NaOH溶液滴入瓶中,稍作振荡,发现气球(填
“膨胀”或“缩小”),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
斗②,滴入_____溶液(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的体积\
分液分液
漏斗①漏斗②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6分)(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二模)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分别是由C、H、0、S、Na、
Ca、Al、Cu、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A、B、C、D、E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
的一种;H为氧化物且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A和G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生成物相同,F可用
于改良酸性土壤,I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的氧化。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
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己略去。
(1)写出化学式:H.;G.
(2)写出DI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F-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10分)(2022年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宋代画家王希孟绘制的《千里江山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画,其
中使用了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的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石青和石绿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石青的主要成分是2CUCO3-CU(OH)2,石绿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都可以称为碱式碳酸铜。碱式
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
【实验探究】
(1)如图所示,取少量2CUCO3-CU(OH)2粉末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后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变黑,烧杯中溶
液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3CU(OH)2=+2CO2T+H2。,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0
(2)取少量CuCO3-Cu(OH)2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生成蓝色溶
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提升】
为测定某种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的组成,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说明:
夹持仪器已省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实验中每一步吸收都是完全的X
步骤1:连接好装置并0
步骤2:装入药品。
步骤3: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
步骤4: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5:点燃酒精灯,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6: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
步骤7:熄灭酒精灯。
步骤8: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实验分析】
(1)步骤3和步骤6的操作相同,但作用不同。请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简要分析步骤3和步骤6的作
用:0
(2)若碱式碳酸铜已完全分解,实验后装置C增重4.5g,装置D增重4.4g,则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
表示为实验后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答案解析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考一模)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B.质软C.导电性D.可燃性
【答案】D
【解析】
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3年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氧气
C.氯酸钾D.氢氧化镁
【答案】A
【解析】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镁是由镁、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3年广东省佛山顺德区一模)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3个氨分子:3NH3B.氧化钾:KO
C.1个铝离子:Al+3D.2个氢原子:H2
【答案】A
【解析】
A、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氨分子表示为:3NH3,符合
题意;
B、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K2O,不符合题意;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铝离子表示为:AF+,
不符合题意;
D、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不
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一模)某同学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明研吸附沉淀
C.取肥皂水测硬度D.活性炭吸附
【答案】D
【解析】
A、胶头滴管只能用于滴加液体,不能用于搅拌,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过滤时,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取液体时,瓶塞应倒放,不能正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活性炭吸附时,为了吸附效果更好,水应下进上出,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o
5.(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区中考一模;硒被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
“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甲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硒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硒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A、根据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A说法合理;
B、根据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B说法
不合理;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故C说法合理;
D、硒字带有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D说法合理;
故选瓦
6.(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考一模)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紫色的石蕊溶液鉴别
C.空气中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都会危及人的生命,因为它们都有毒
D.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置换出铜
【答案】B
【解析】
A、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C60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与紫色的石蕊试液不反应,一氧
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紫色的石蕊溶液鉴别,正确;
C、空气中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都会危及人的生命,因为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错误;
D、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碳与
氧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但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及
7.(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八校联考中考一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A.石墨质地柔软——用作电池电极
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一用于洗涤油污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用于冶炼金属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答案】D
【解析】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电极,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发生反应,可用于洗涤油污,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不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3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一模)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
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点压强最大,说明红磷燃烧结束
B.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
C.tl—12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氧气大量被消耗
D.若在t3前打开止水夹,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
【答案】A
【解析】
A、由温度变化曲线可知,c点温度最高,说明c点红磷燃烧结束,放出热量最多,分析不正确;
B、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增大,分析正确;
C、红磷燃烧:红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图中h—12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氧气
大量被消耗,分析正确;
D、由图示可知,t3是装置冷却,若在之前即冷却前打开止水夹,因气体受热膨胀,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偏小,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分析正确。
故选A。
9.(2023江苏宿迁一模)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或现象记录中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0.4%氢氧化钠溶液的pH
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有大量白烟
C.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加热蒸发皿中的食盐水进行结晶时,待水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润湿,润湿后相当于稀释氢氧化钠溶液,碱性
减弱,pH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在瓶口看见白雾,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
相遇,形成盐酸的小液滴,所以会看见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现象为: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
无色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使用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时,待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10.(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一模)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式C8H9NO2)是治疗流感的一种很好的退
烧止痛药。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
B.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由8个碳原子,9个氢原于、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式c8H9NO2)根据化学式可以得出由四个元素组成、各元素的相对质量为碳
元素:12x8=96、氢元素:1x9=9、氮元素:14x1=14、氧元素为:16x2=32。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对乙酰氨基酚中只有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没有氧气分子、故没有氧气、故A
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碳元素的质量相对最大、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碳元素质量与氧元素质量比为:96:32=3:1、故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对乙酰氨基酚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故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1.(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考一模)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B
【解析】
A、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盐溶液,错误;
B、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
同种元,正确;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错误;
D、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还可能是碳酸
盐,如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瓦
12.(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一模)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的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A、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该组探究有两个变量,溶质种类和溶剂种类,该实验没有控制变量,因此无
法比较,故A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导致装置内的压强不变,进一步导致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B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实验过程中,右侧试管在蒸储水中的铁钉不能生锈,说明只与水接触不能使铁钉生锈,左侧试管在氧气
和蒸储水中的铁钉能够生锈,通过比较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氧气参加,故C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
意;
D、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通过比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都和氧气接触,不能得出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故D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两者之一,
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盐酸、Cu(NC>3)2溶液、Na2cCh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无
色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
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加入的物质甲乙丙
实验现象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
人.乂一定是©2(0田2溶液B.甲一定是Cu(NC)3)2溶液
c.乙一定是CU(NO3)2溶液D.丙一定是Na2c03溶液
【答案】C
【解析】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盐
酸、Cu(NO3)2溶液、Na2c03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无色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
乙、丙三种试剂,甲的实验现象蓝色沉淀,硝酸铜溶液与X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甲是硝酸铜,丙的实
验现象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则丙是碳酸
钠、X是氢氧化钙、乙是稀盐酸,且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A、X一定是Ca(OH)2溶液,说法合理;
B、甲一定是CU(NO3)2溶液,说法合理;
C、乙一定是稀盐酸,不是Cu(NO3)2溶液,说法不合理;
D、丙一定是Na2cCh溶液,说法合理;
故选C。
14.(2022年江苏常州一模)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捂号内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CO2(HC1):通过NaOH溶液后用浓硫酸干燥
BN2(。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MnO2(KC1):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KNO3溶液(KC1):加适量的AgNCh溶液,过滤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A、C02和HC1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
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KC1易溶于水,MnCh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
采取的方法正确。
D、KC1能与适量的AgNC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o
15.(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一模)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2s0人MgCb、CuSC>4中的
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步骤①③操作均为过滤
B.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则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
C.若将步骤③中的Ba(OH)2换成Ba(NO3)2,就可取消步骤④
D.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OH,Na2s。4,一定没有CuSO-MgCh
【答案】D
A、步骤①和③是实验固体和溶液的分离,属于过滤,说法正确;
B、加入水后得到无色溶液,可以判断溶液中没有硫酸铜,此时能够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只有硫酸钢,
硫酸钠与氢氧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钠,则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钠,说法正确;
C、使用氢氧化钢溶液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造成干扰,不使用氢氧化钢
而使用硝酸钢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这样就就可以取消步骤④,说法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OH,Na2so4、MgCl2,一定没有CuSO4,说法错误;
故选:D。
第II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6.(8分)(2022南京市建邺区一模)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I、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品种西瓜的主要营养素数据。
营养素水分蛋白质油脂X维生素钙、铁、锌等
质量92.5g0.7g0.2g6.1g6.8mg17.1mg
(1)“X”是指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
(2)“钙、铁、锌”中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_____o(填元素符号)
II、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3)如图实验可用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将一定量的白磷浸入80。。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b.将一定量的红磷浸入80。。热水中,红磷不燃烧。
c.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d.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①C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②对比a和d,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
(4)实验小组同学欲鉴别一氧化碳和甲烷两种气体,请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任写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O
【答案】
(1)糖类
(2)Zn
(3)①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4)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任写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气体点燃,在火焰
占燃点燃
2CO+O2=2CO2或CH4+202―
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烧杯内壁出现液滴
CO2+2H2O
的烧杯
【解析】
(1)六大营养素是指: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X”是指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糖类;
(2)人体内常量元素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等,常见微量元素有锌、铁、硒、碘等,“钙、
铁、锌”中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锌,符号Zn;
(3)①燃烧需要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三个条件同时具备,c
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将一定量的白磷浸入80℃热水中(隔绝氧气),白磷不燃烧,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
白磷燃烧对比a和d,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4)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鉴别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方法:分别将气体
点燃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液滴出现的是甲烷,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CO+O2=
有燃
2cCh、CH4+202^=^82+2H2O。
17.(8分)(2022南京市鼓楼区一模)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a.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o
②t2℃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C,得到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比,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制氧气。
①将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加水稀释为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已知所用质量分数为
3
30%的H2O2溶液密度为1."g/cm3;水的密度为lg/Cm,则需加水的体积是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
位小数\
②取68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和MnCh混合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并在答题卡上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答案】
(l)b
(2)①80②等于
(3)①.解: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的质量=50mLxl.llg/cm3=55.5g
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
55.5gx30%=(55.5g+x)x5%
x=277.5g
需力口水的体积=277.5g-lg/cm3=277.5mL
答:需加水的体积为277.5mL。
②解:溶液中H2O2的质量=68gx5%=3.4g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2磐2H2O+O2T
6832
3.4g尤
683.4g
32=x
x=1.6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o
【解析】
(1)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来散发热量,故
填b。
(2)①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故填80o
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为40g,
则t2℃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l℃,甲、乙的溶解度都减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则此时得到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填等于。
(3)见答案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8.(6分)(2022南京市秦港区一模)《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KOH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
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0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
KOH的工艺流程。
(1)图中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制浆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一
(2)在实验室里进行操作①、②、③时,均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
(3)燃烧窑中产生的热量可供燃烧和操作______(填“①”或"②”或“③”)利用。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2O和______(填化学式)o
【答案】
日
(1)CaCO3=CaO+CO2T化合反应
(2)玻璃棒
(3)③
(4)CaCO3
【解析】
【分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燃烧过程中,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氧化钙在
制浆过程中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得到含有K2c03的混合物,在溶解池中加水溶解,碳酸钾溶解在水中,通过操作①
过滤出固体不溶物,得到碳酸钾溶液,在反应池中,使制浆池中得到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
沉淀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0H)2+K2c03=2KOH+CaCO3;,此处得到的碳酸钙可以再经
过燃烧得到氧化钙,用于制浆,再通过操作②过滤将碳酸钙滤出,得到氢氧化钾溶液,经过操作③蒸发结
晶,得到氢氧化钾晶体,将蒸发过程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收,用于制浆和溶解。
(1)由分析可知,燃烧时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T;制浆池中是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2)操作①和②均是将固体残渣分离出来,属于固液分离,故操作都是过滤;操作③是从氢氧化钾溶液中
得到氢氧化钾晶体,故该过程为蒸发结晶,在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故都需
要用到的仪器为玻璃棒。
(3)在城烧石灰石和操作③的蒸发操作中需要消耗能量,故燃烧窑中产生的热量可供燃烧和操作③利用。
(4)由分析可知,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了水外,还有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o
19.(12分)(2022扬州广陵一模)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实验,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资料: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钠。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
(2)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该从______(填
“a”或"b”)进入。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制取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并未变浑浊。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M、
N、。后,发现N中溶液不变浑浊,O中溶液变浑浊。则装置M中X溶液为(填字母\
A.饱和Na2cCh溶液B.饱和NaHCO3溶液C.饱和NaOH溶液
(5)若集气瓶中充满CCh气体,将分液漏斗①中的NaOH溶液滴入瓶中,稍作振荡,发现气球(填
“膨胀”或“缩小”),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
斗②,滴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的体积X
分满
漏斗①
【答案】
(1)酒精灯
(2)2KC103=2KCl+302tb
(3)Zn+H2s04=ZnSO4+H2T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B
(5)膨胀CO2+2NaOH=Na2cO3+H2OHC1或H2so4(合理即可)
【解析】
(1)①仪器的名称酒精灯;
(2)装置A制取氧气,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
2KC103=2KCl+302t;氧气不易溶于水,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该短进长出,从b进入。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硫酸和锌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H2sCU=ZnSCU+Hzf;装置C与B
相比较,其优点是装置中关闭活塞,装置中压强变大液体进入长颈漏斗,液体和固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
打开活塞气体排出,液体流下,固液接触反应进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已知,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钠。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制取的CO?通入
到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并未变浑浊;可能原因是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M、N、O后,发现N中溶液不变浑浊,。中溶液变浑浊,则装
置M中X溶液为吸收二氧化碳中氯化氢气体的溶液,碳酸氢钠和氧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不能吸收二氧
化碳,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不合适,故X为碳酸氢钠,故选B;
(5)若集气瓶中充满CO2气体,将分液漏斗①中的NaOH溶液滴入瓶中,稍作振荡,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2+2NaOH=Na2cO3+H2O,装置中气体减小,压强减小,气球变大;若要气球
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装置中压强变大,气球恢复原状,故填HC1或H2so4。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6分)(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二模)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分别是由C、H、0、S、Na、
Ca、Al、Cu、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A、B、C、D、E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
的一种;H为氧化物且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A和G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生成物相同,F可用
于改良酸性土壤,I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的氧化。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
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己略去。
(1)写出化学式:H;G。
(2)写出D-I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F-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1)CuONaHCO3
(2)2A1+6HC1=2AlCb+3H2T
(3)Ca(OH)2+Na2CO3=2NaOH+CaCO3;
【解析】
【分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分别是由C、H、0、S、Na、Ca、Al、Cu、Cl中的一种或几种
元素组成的,其中A、B、C、D、E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H为氧化物且其中氧元素
的质量分数为20%,则H为氧化铜,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00%=20%;F可用于改良酸性
16+64
土壤,为氢氧化钙;I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的氧化,I为铝;I铝生成E、E
与H氧化铜反应,则E为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铝和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E与D相互转化,
铝I与D能反应,D为盐酸,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A、B、C、D、E分别为单质、氧化
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A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A和G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生成物相同,推测A
为碳酸钠、G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和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水
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钠;碳酸钠A和B相互转化,氢氧化钙F能生成B,B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
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钠;A、B、C、D、E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
一种,则C为氧化物,C为水;氢氧化钠B和J反应,J能转化为盐酸,则J为硫酸,硫酸和氯化钢生成硫
酸钢沉淀和盐酸;代入检验推理正确;
(1)化学式H:CuO;G:NaHCCh;
(2)D-I的反应为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2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本章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第6单元 18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统编版)
- 充电宝柜机场地租赁协议
- 负 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第六单元《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潮州钢结构琉璃瓦施工方案
- Unit2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剑桥英语二级上册
- 2025年委托借款合同8篇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查房
- 油气储运节能优化方案
- 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英语试题 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2024)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复习试题(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腕踝针中医技术
- DB34T 4620-2023 疼痛科治疗室建设规范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 物流公司员工守则以及管理制度
- 易制毒化学品识别与检验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