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
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2.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填空及问答题,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答
在区域外或试卷上均不得分。
一、知识与运用(共6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州大地,草木箴,蕤、生机盎然。2024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5周年纪念日。①五四运动以来,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凯歌
前行,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进入
新时代,从广袤田筹到企业车间,从科研一线到风雪边关……广大青年栉风沐雨,铿锵前行,用青春的激
情奏响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把握历史机遇、担负时代使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挺庸担当,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激扬)
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②“人生万事须自为,蹉步江山即寥廓。”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矢志创新创造,
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有上下求索的执著,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
角,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要勇于砥砺奋斗,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
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先声夺人/奋勇争先);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在经风
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
贡献青春力量。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矢(shi)志铿锵广袤田筹
B.异彩寥廓(kud)知行合一
C.锐气蕨蕤栉(jie)风沐雨
D.砥(di)砺彰显挺庸担当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荡奋勇争先
B.激扬先声夺人
C.激扬奋勇争先
D.激荡先声夺人
3.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挑大梁”“当主角”“铁肩膀”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B.选文中“盎然”“凯歌”“前行”三个词语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
C.选文中画波浪线②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
D.选文中画横线①句的主干是:青年谱写了乐章。
【答案】1.B2.A3.D
【解析】
11题】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广袤田筹——广袤田畴;
C.栉(jie)风沐雨----zhi;
D.挺庸担当——挺膺担当;
故选B。
2题】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激荡:冲击使动荡。
激扬:激励使振作起来。
根据文段中“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可知,空白横线处所填词语与“春潮”
相搭配,指用青春的力量动荡起民族复兴的春潮,应用:激荡;
第二空:先声夺人:先张大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
奋勇争先:鼓起勇气冲在最前面。
根据文段中“要勇于砥砺奋斗,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
道上______”可知,此处指青年要奋斗要奉献,挥洒青春,实现人生价值,应用:奋勇争先;
故选Ao
【3题】
本题考查短语结构、词性、标点符号、提取句子主干。
A.有误,“挑大梁”是动宾短语,“当主角”是动宾短语,“铁肩膀”是偏正短语,三个短语结构并不是
都相同;
B.有误,“凯歌”在文中应为动词;
C.有误,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完整引用,而且被独立地使用,引文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文段中标
点使用是恰当的;
故选D。
(二)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
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由此,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阿波罗盆地。月背采
样在世界上没有以前的先例可循,面对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因为潮
汐锁定,月球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嫦娥六号要到月球背面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中继通信链路,才能
实现与地面的正常通信。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同时还为着陆上升组合体量身设计了自主月面工作状态设置、自主定位、应急自主采样和自主起飞等功
能,
②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
③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
④研制人员为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
A.④③①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②④①③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对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B.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以往的先例可循,面对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C.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D.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以往的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6.恰逢“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游客齐聚文昌各观测点观看火箭发射,为祖国航天事业腾飞欢呼点赞。
下列表述恰当一项的是()
A.观测点工作人员小张说:“欢迎大家来到这里,见证这样一场伟大的发射,你们将倍感荣幸!”
B.主持人激情洋溢地介绍:”这里有开放的空间、广阔的视野,大海、椰林、火箭,这一切,都会让大家
对今天嫦娥六号的发射充满期待。”
C.深圳游客叶女士:“我们是第一次光临文昌,先坐飞机然后再坐高铁过来,我感觉还挺激动的。”
D.文质彬彬的陈明说:“家父和令爱早就想到文昌看火箭发射,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这次终于看到了,火
箭发射虽然不是很近,但是我觉得轰鸣声非常震撼人心。”
【答案】4.C5,C6,B
【解析】
【4题】
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和排序。
通读这四句话,主要是介绍了嫦娥六号探测器首次在月背采样会面临新情况,研究人员据此进行了技术上
的改进,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
首先确定好首句,开头先总领全文,提到研制人员为“嫦娥六号”的采样系统进行了升级,④句为第一句;
接着,②句中的“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可知,是对“采样分装系统的升级”,
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承接首句,故②句为第二句;
③句“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则是指前边②句中“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的效果,
故③句是第三句;
最后,根据①句“同时还为着陆上升组合体”可知,又对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进行了介绍,故①句
是第四句;可知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③①;
故选C。
【5题】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以前的先例可循,面对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是“以前的先例”,语义重复,可将“以前的”册怯,第二处是“面对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搭配
不当,可将“面对”改为“面临”;
故选C。
【6题】
本题考查情景对话。
A.有误,“倍感荣幸”是谦辞,不能用于欢迎别人;
C.有误,“光临”是敬语,不能用于自身;
D.有误,“令爱”是对别人女儿的称呼,不能称呼自己的女儿;
故选B。
二、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7.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2周年,学校开展了以“热血燃
青春,少年正风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意气风发,展望未来谱写五彩青春的赞歌】
(1)你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不超过50字)
【活动二:扎根时代,无悔青春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
(2)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张雨霏,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世锦赛、大运会、亚运会、世界杯三站,2023年,张雨霏参加59个项
目,拿下23块金牌,平均4天一场比赛。“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只有一个字:
做!”巴黎奥运倒计时,张雨霏说想做世界的“蝶后”。她不断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
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2024年张雨霏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壮山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执炬向前,开创未来传递名著不朽的力量】
经典有光/可以助人致远/理想如炬/可以点燃心灵/一个人的心灵一旦被理想点燃/就会有百折不挠的雄
心/滴水穿石的坚韧/就可以向着未来奋勇前行!
(3)以上是本次活动的结束语,主持人朗诵时,舞台屏幕上将同步播放能展现“热血燃青春,少年正风华”
主题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及相关情节。你认为下面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适合播放?请结合原著说说理由。
(不少于50字)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
【答案】(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
的旋律,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缅怀历史,
放飞青春的梦想,唱响青春的赞歌!
(2)下联:看今朝,张雨霏鱼跃如燕“蝶泳”扬国威
(3)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适合。在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理想引领下,他以钢铁般的意
志战胜了一系列的挑战。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难、病痛的折磨,都没能阻止他奋勇
向前的脚步。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能力。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
的话。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这道题要紧扣“热血燃青春,少年正风华”这
一主题,唱响青春的赞歌,既要缅怀共产主义青年团历史,也要憧憬青春未来的美好。注意修辞的运用,
以让开场白富有文采。还要注意语言要有现场感,情感真挚等。
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
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的
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希望同学们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
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小问2】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拟写对联时要注意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律协调;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完
美。
根据上联“忆往昔”,结合材料“2023年”可知,下联应对“看今朝”;根据上联“邓稼先”可知,下联应
对材料主人公“张雨霏”;根据上联“鞠躬尽瘁”,联系材料“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
上,只有一个字:做”可知,下联可对“勇担重任”等词语;上联中“两弹”一词是邓稼先的主要成就,
联系材料可知张雨霏主要成就在游泳的领域,根据“张雨霏说想做世界的‘蝶后'”可知,下联应对“蝶
泳”;根据上联“壮山河”可知概括了邓稼先的成就影响,根据材料“她不断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
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可知,下联此处应对能体现张雨霏成就影响的词语,如“扬国
威”“展风采”;
示例:看今朝,张雨霏勇担重任“蝶泳”展风采。
【小问3】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题干要求根据备选名著,从中选择能够体现出结束语中“致远”,“百折
不挠的雄心”“滴水穿石的坚韧”的性格特点的人物,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
主人公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
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
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
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
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借神魔世界反映现实
社会,揭露明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歌颂了敢于向封建权威挑战的叛逆精神和英雄行为。《西游记》开辟了
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
讽刺小说的发展,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
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
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
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的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
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使西方人第一次全面客观了解中
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所体现的革命精神。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适合。保尔以“解放全人类”为理想,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
况下,仍未放弃''战斗"。他选择文学创作实现理想,先用硬纸板做成框子来写作,后来自己口述,请人代
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用生命写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保尔坚定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奋勇向前,
任何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
示例二:《西游记》中的唐僧适合。为了实现西天取经的理想,他一路上历经重重磨难,依然初心不改。
火焰山、女儿国都未能阻止他奋勇向前的身影,最终师徒四人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他身上的百折不挠的
精神适合鼓舞中学生。
示例三《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毛泽东适合。毛泽东从小极具反抗精神,10岁时曾逃学,体验到了胜利的“罢
工”;勤奋好学,在省立图书馆自修,博览群书,考取湖南师范学校。后来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
辟井冈山根据地、反“围剿”、长征等,体现出他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他的青春是为祖
国和人民而奋斗的青春。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6分)
宿府①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②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③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④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倍十年事⑤,强移栖息一枝安⑥。
【注释】①府:幕府。②井梧:梧桐。③中天:半空之中。④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犹辗转,指
时间推移。⑤伶僖(ping):流离失所。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
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⑥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整句话的大意是,自
己之所以入严幕,原是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
8.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
奠定了全诗轻松愉快的情感基调。
B.颈联与颔联相呼应,正是因为象征战争的号角一直吹响,与亲人联系的音书才会断绝,因为无人共赏月
色,才感到行路的艰难。
C.尾联照应首联,“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以一个“安”字,写出了诗
人对目前生活十分满足。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间接抒发“独宿”
之情。
9.杜甫的诗在思想情感上有“沉郁”的风格,结合本诗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8.B9.①本诗抒发的是伤时感事之情,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漂泊流离的愁闷。②前
四句写诗人独宿幕府,夜不能眠,看烛影跳动,其形渐残,角声彻夜,曲调悲凉,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
天美好的月色。以景寓情,衬托心中的孤凄。后四句写诗人在战乱之中,音书断绝,飘零辗转,苦挨十年,
暂寻“一枝之安”的无可奈何的心情。③全诗字字透着哀怨,感情深沉悲慨。
【解析】
【8题】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和赏析。
A.“奠定了全诗轻松愉快的情感基调”有误。“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句意是,井畔梧桐在
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
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首联奠定全诗“悲凉沉郁的
感情基调”,而不是“轻松愉快的感情基调”;
C.“以一个‘安'字,写出了诗人对目前生活十分满足”有误。根据注释“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
一职。整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之所以入严幕,原是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可知,用一个“安”
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徘徊德徨、辗转反侧,心中并不安宁。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
辗转,诗风沉郁;
D.“间接抒发‘独宿’之情”有误。“风尘荏苒音书绝”,是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
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战乱已久,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
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己,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
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僖十年事”加以概括,意蕴深远。故后两联,是“直接
抒发‘独宿’之情,而不是“间接抒发‘独宿’之情”;
故选B。
【9题】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与作品的主
要意境有关。
首联“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
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刻画了一个看月听角、
独宿不寐的诗人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
中。
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
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
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
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减,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尾联写到那饱含辛酸的“伶售十年事”都己经
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用“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
“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徘徊傍徨、辗转反侧,心中
并不安宁,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漂泊流离的愁闷。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二)诗文名句默写(共6小题,8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此夜曲中闻折柳,0(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4)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o(孟子《鱼我所欲
也》)
(6)巍巍华夏,山河壮美,请写出描写祖国山河壮丽的两句诗词名句:,
【答案】①.年少万兜鳌②.何人不起故园情③.白头搔更短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⑤.二者不可得兼⑥.舍生而取义者也⑦.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解析】
(1)—(5)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
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兜、鳌、园、
搔、寓、兼、义、秀、害I、昏”等字词容易写错。
(6)结合平时学习积累,写出两句描写祖国山河壮丽的诗词名句即可。
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①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
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及汉兵起,更始②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③北渡,追及于邺。光武
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④,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目:“即如是,何欲
为?”禹曰:“但愿明公⑤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⑥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
进说日:“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⑦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⑧,往往群聚。更始既未
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⑨,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
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簿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英如延揽英
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⑩定也。”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
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节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
【注释】①光武: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刘秀。②更始:指''更始帝”刘玄。他夺取王莽政权,登上帝位。③
杖策:指策马追随。④封拜:赐爵授官。⑤明公:指刘秀。⑥竹帛:指史册。⑦赤眉、青犊:指农民起义
军。⑧三辅假号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假号,自立名号。⑨屈起:兴起。屈,同“崛二
⑩不足:不难。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B.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C.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D.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1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因留宿闲语”的“闲”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闲”意思用法
相同。
B.选文“数年回家”与《陈涉世家》中“扶苏以数谏故”的“数”意思用法不同。
C.选文“深虑远图”与《荆轲刺秦王》中的“图穷匕首见”意思相同。
D.“更始虽都关西”的“都”字意思为“国都”。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武帝在长安一见到邓禹就觉得他不是普通的人。
B.刘玄没有挫败赤眉、青犊、三辅等,他们也不听刘玄指挥。
C.邓禹认为像光武帝这样的人谋划天下大事,不会费多大力气便可平定天下。
D.邓禹常住在光武帝住处,与光武帝一起商定计策。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
(2)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15.光武帝和邓禹有哪些才能与优秀品质?请分别予以概括。
【答案】1LD12.B13.A
14.(1)等听说光武帝镇守河北,立即驱马向北渡过黄河,在邺县追上光武帝。
(2)(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
15.光武帝:知人善任,善于纳谏。邓禹:少有才智,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解析】
[11题】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先梳理句子的大意,结合语法,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
验证。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句意为:不如邀请招揽四方英雄,务必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伟业,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根据句意可知,
本句包括四个分句:”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因此可断句为:莫如
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故选D。
【12题】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理解文言词汇在具体语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有误,“因留宿闲语”的意思是于是留他同住,私下交谈。闲:副词,私下。而《记承天寺夜游》中“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意思是: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闲:形容词,清闲。可见“闲”
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
B.正确,“数年回家”的意思是几年后返回家乡。数:数量词,几,几个。“扶苏以数谏故”的意思是: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副词,屡次,多次。“数”意思用法不同;
C.有误,“深虑远图”的意思是:深远的思虑长远的谋划。图:谋划。“图穷匕首见”的意思是地图展开
完了,匕首显露出来。图:地图。两句话中“图”意思不一样;
D.有误,“更始虽都关西”的意思是:刘玄虽然定都在关西。都:定都。而不是“国都”的意思;
故选B。
【13题】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A.有误,结合“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可知,应该是邓禹在长安一见到光武
帝,就知道光武帝不是普通的人;
故选Ao
【14题】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基本原则是“留、替、调、补、删”。
翻译句子时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
整。重点词语:
(1)及:等到;闻:听说;集:集结;即:立刻,马上;于:在;
(2)但:只;愿:希望;四海:代指天下;尺寸:此指微薄功劳;竹帛:史册。
【15题】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由“光武笑,因留宿闲语”“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可知,光武帝
听到邓禹来帮助自己并非是为了功名,非常高兴,再听到邓禹给自己的意见,十分中肯有道理,很欣赏他
的才能,可见光武帝知人善任,善于纳谏。
由“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和“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可知,邓禹少有才智,
善于识人;再根据“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
足定也”可知,他深谋远虑,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能背诵《诗经》,到长安跟人学习。当时光武帝也在京师求学,
邓禹虽然年纪小,但他见到光武帝,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几年后返回家乡。
等到汉兵兴起,刘玄登位,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等听说光武帝镇守河
北,立即驱马向北渡过黄河,在邺县追上光武帝。光武帝见到他非常高兴,对他说:“我可以独立任免官
员,你从远方赶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想。”光武帝说:“假如是这样,你想做什么呢?”
邓禹说:“(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
光武帝笑了,于是留他同住,私下交谈。邓禹提议说:“刘玄虽然建都关西,但现在山东没有安定,赤眉
军、青犊军之类,动辄有上万人,三辅也自立名号,常常聚集兵力。更始既没有挫败过他们,而他们也不
听指挥裁决,各将领都是些庸人崛起。志在发财,争用威力,早晚图快乐罢了,并没有忠良明智,深远的
思虑长远的谋划,真想尊重主上安抚百姓。天下分崩离析,形势一目了然。明公虽然有建藩镇,辅助刘玄
的功劳,但我还是怕您没有什么更大成就。为今之计,不如邀请招揽四方英雄,务必取悦民心,建立高祖
的伟业,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像您这样的人来谋划天下大事,不会费多少时间费多大力气便可平定天下。”
光武帝非常高兴,于是让身边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邓禹常住在光武帝住处,一起商定计策。
四、现代文阅读(21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
宋春光
①在近日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中,古诗词相关的图书、分享会、谈话活动等都备受读者青睐。包括《中
国诗词大会》在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正展现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但若要避免古诗词文化成
为“快餐文化”,把握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方向并作有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②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古
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古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包括记诵乃至创作,但仅停留在这些“技”
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我们的社会既不需要“有脚书柜”,也不期望人人都成为诗人。古诗词及其传
承有其自身的特性。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诗词所承载的是人的情感。而一首诗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流
传至今并成为经典,这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些诗词中的“意味”也因此而
包含了历史合理性。
③其次,我们也应认识到,诗词中的这些“意味”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理解与体
认中被不断丰富,从而不断生成利于社会发展的、契合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意味”。古诗词中的每一个意
象与典故,所承载的都是人们的情感积淀与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吟诵古诗词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这些“意
味”产生情感认同和审美体认的过程,将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诸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怜身上衣正
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这些经典的诗词,它们各自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历
史文化语境,却往往蕴含着相似的主题: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本真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而
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中所
传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与选择具有跨越古今的普遍性意义。因此,长期的吟诵与体会便会使这些诗词中的
意蕴积淀到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对人的价值建构与心灵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诗词文化普及所指向的,应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
的提升。每一个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为我们民族走向未来提供不羯的精神动力。记诵是我们体认古
诗词的途径,以记诵为评判标准的文娱节目对于古诗词文化传播也确有其借鉴意义,但仅从记诵层面“普
及”古诗词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体认、解读
古诗词的文化意蕴,为读者与古诗词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从当下热门的古诗词类综艺节目引发人们对古诗词的热情的社会现象入手,激发了读者的阅
读兴趣,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B.文章是一篇驳论文,开篇引论部分提出问题,中间引论部分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C.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名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例子,充分有力地证明了长期的
吟诵与体会,诗词中的意蕴对人的价值构建与心灵成长有着积极作用。
D.文章围绕“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背诵”,从着力记诵,体会诗歌的“意味”、这些“意味”影响着我们
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诗歌“意味”对人的价值构建与心灵成长有着积极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7.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18.下面两则材料哪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要分析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
“渭城朝雨渔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边是边关功业,一边
是亲情、友情和爱情,两难选择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诗的艺术魅力由此氤氤开来,人们沉浸其中,对自己
的情感和选择不断进行着发现、认识和确认,心灵也在不断成长。
【材料二】
江西某知府欲砍掉一棵树百年的古树。有位路过的行人得知,觉得甚是可惜,于是在树上题诗一首:“遥
知此去作栋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知府读了后,为古树感伤、可惜,
于是销了砍树的命令。
【答案】16.B17.首先用熟悉的话题引出本文的论题,然后提出“普及”的指向问题,指出真正的普及在
于普及诗词中的“意味”;接着阐述了这些“意味”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举例论证诗词
对人的价值建构与心灵成长有着积极作用;最后指明诗词普及的方向,点明中心论点。
18.第一则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理由:第一则材料赏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看出,吟诵古
典诗词,能让人在审美愉悦的同时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确认自我,对心灵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和选
文第④段的观点相契合。第二则材料中所举的诗词,只体现出诗词在知府欲砍掉百年古树这件事中的作用,
和第一则材料相比意蕴不够深入,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
【解析】
【16题】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本文是一篇立论文。选文从当下热门的古诗词类综艺节目引发的热情入手,提出了对目前普及方式的担
忧,并阐述了记诵与真正理解诗词内涵之间的区别。接着,作者强调了古诗词中“意味”的重要性以及这
些“意味”是如何随时间演变并在读者心中生根发芽的。最后,作者指出了弘扬古诗词文化的最终目的,
即提升个体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的精神动力,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记诵层面。所以“选文是一篇驳论文”
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故选B。
【17题】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结合①段“在近日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中,古诗词相关的图书、分享会、谈话活动等都备受读者青睐。包括
《中国诗词大会》在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正展现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②段“古诗词文化的
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
主要在于记诵”等内容可知,文章开篇通过上海书展和电视综艺节目的例子,指出人们对古诗词文化有热
情,进而提出要避免古诗词成为“快餐文化”需把握好普及方向的观点;接着提出问题“古诗词文化普及
指向何处”,指出仅停留在记诵层面不是真正的普及,因为诗词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且其“意味”有历史合理
性;
结合③段“其次,我们也应认识到,诗词中的这些‘意味'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理解
与体认中被不断丰富,从而不断生成利于社会发展的、契合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意味’”、④段“因此,
长期的吟诵与体会便会使这些诗词中的意蕴积淀到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对人的价值建构与心灵成长都有着
积极的作用”等内容可知,然后论述诗词的“意味”不是僵化的,会在读者的理解与体认中不断丰富并影
响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以具体诗词举例说明经典诗词往往蕴含相似主题和普遍意义,长期吟诵会对人
产生积极作用;
结合⑤段”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诗词文化普及所指向的,应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
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体认、解读古诗词的文化意蕴,为读者
与古诗词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可知,最后强调古诗词文化普及应指向提升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
记诵有局限性,需要学者架起读者与古诗词之间的桥梁。整体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
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18题】
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
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
材料一是赏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从中可以看出,吟诵古典诗词,能让人在审美愉悦的同时,“对自
己的情感和选择不断进行着发现、认识和确认,心灵也在不断成长”,这与选文第④段中“长期的吟诵与体
会,诗词中的意蕴对人的价值构建与心灵成长有着积极作用”的观点相契合。而材料二中所举诗人的诗“遥
知此去作栋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并非是经典的诗词,只体现出诗词
在知府欲砍掉百年古树这件事中的作用,没有涉及到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方面,因此不适合做本文的
论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树有约
①春深,花盛。尤喜株株繁花加身的嘉树,在村庄,在庭院,在山岗,在池畔,相映成画,相融成诗。
故而,最爱暮春时节,与花树有约,一起在髓流春光中,饱蘸花香,写下一纸春日情书。
②花树,太张扬,太放肆,太汹涌。起先与其他枯瘦干黑的树木并无二致,可“嘴嘴”一通,便有无
数春花如烟花炸响一般绽放枝头,密织霓裳,汇成花海,收尽春光;美了春树,美了春野,美了春天,美
了有约的人儿。
③花树,又太低调,太孤独,太清寂。花开花落,皆在无声无息、不悲不喜之间,一切顺时而生,率
性而为。花不为无人而不芳,孤芳亦可自赏。有人赴约而来,我自粲然相迎;人散后会无期,我亦静默馥
虬每一朵、每一枝、每一树,循着自然频率,完成一季又一季起承转合。
④为赴这一年一度的花树之约,我常在春风乍起时,便敞开胸,步于野,寻找旧年相约的那株,期待
它也华华丽丽地准时赴约。然而,娇羞的花树总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日花不放,三日花未盛,可稍不
留意,它已满树华冠,几近荼盛。盼与花约,心心念念已一年;又怕与花约,唯恐匆匆又错过。看来,与
花树相约,没有耐心,是难成的,因而便格外珍惜。
⑤花树有约的最佳情境当如《论语》中所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风乎舞零,咏而归。”恬淡适意、简静质朴,令人思慕与向往。花树在,花友在,情致在,情谊在,
一切由心随缘,静享人间好时节。
⑥一期有一会,一岁一照面;赏花人聚散,念者在心间。花树有约,更愿有一人共享一树芳华。
⑦路旁的杨树飞花了。穗状的毛毛虫,从出壳到垂挂,到飘落人间,爬满地面,惹人爱怜。捧几条在
手,绒绒的、痒痒的,放进同学衣领中、文具盒里,吓得个叽哇乱叫,闹成一团。絮状的棉花糖,无处不
飞,入眼迷了眼,入鼻打喷嚏。聚在墙角的一堆,点火一烧,呼地灰飞烟灭。杨花又飞,可那些相伴校园
的小伙伴儿们却已四散天涯。
⑧杏花绚烂,似凤冠霞帔,令花树荣耀尊贵;似粉云升腾,令春山轻盈飘逸。赏花、嗅花、拍花、逐
花的爱花之人络绎不绝,如嘤嘤嗡嗡的蜂蝶热闹异常。我也在人流之中,寻找中意的那棵。杏花依旧笑意
盈盈等我,可曾在花下笑意盈盈等我的好友却已远走他乡。杏花香里,弥漫的有我们曾花下对饮的酒香。
恍惚间,我举手作碰杯状。然而,花香依在,手却无杯,树下独我……
⑨舅舅家院里的梨花,开得高高在天,够它不着。白白的花儿,漂白了我的衣衫。去年春天,我们围
着轮椅上的舅舅为他庆生,乐得他跟什么似的,并与他相约:明年您六十大寿,一定要站起来!梨花又开
放,可我那唯一的舅舅却已长眠于山野……
⑩“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红如火,白如雪,粉如美人面;开得那样肆无忌惮,美得那样不
可方物。我又与妻子奔赴那片桃园,同在花下追逐流连。十五年了,从相识、相恋到相知、相守,年年与
这桃花有约。人面未曾远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朵朵,见证着我俩步入中年,身旁却多了一个‘'人
面桃花相映红”的小女孩。
⑪亭亭花树下,赏花人满心敬畏,仰观每一朵花的优雅与烂漫;花也同样,静静俯看着每一位喧嚣尘
世中的来者与往者。春日时短,花期浅浅。惜花,惜人,应当时。
(《羊城晚报》2024年03月19日)
19,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有无人赏花时花树的表现并无不同,并无暗示人生态度。
B.第⑦段主要写了杨花点缀了青春回忆,杏花唤起了故友之思。
C.文中对舅舅家梨花的描写,寄托了对舅舅的深切怀念。
D.本文语言文白相间,读起来艰涩难懂,不能够让读者得到轻松的阅读体验。
20.请从用词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
21.文章第⑧段与以下哪一句诗的意境相同,请说说理由。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2.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感悟,并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19.C20.任选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这句话连用了三个“美了”,构成排比,句式工整,增强语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盛放之美,
表达了对花树的喜爱与赞美。
示例二:这句话运用了拟声词“啜嚼”,有声有色,有画面感和感染力,写了春花盛发的突然(速度快),
表现了春花旺盛的生命力。
示例三:这句话运用了精妙的动词,如“织”“汇”“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开花数量之多、速度之快,
写出了春花的盛放之美。
21.与②意境相同。第②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沧桑和无奈,第⑧段写了杏花仍在,而故友远走他乡,花
下只剩我的无奈与惆怅。两句意境相同。
22.感悟:①文章提到花开花谢应四时,不受外物影响,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于顺应自然、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的生活态度。②春日时短,花期浅浅,人生也是如此短暂,因而与生命同行的人、事、物都是珍贵的
存在。
启示:①在生活中,无论顺境逆境,无论独自一人还是朋友成群,都要保持初心,绽放自己最美好的姿态。②
我们应珍爱生命,珍惜身边人,发现生命之美,珍惜当下、“莫待无花空折枝”。
【解析】
【19题】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有人赴约而来,我自粲然相迎;人散后会无期,我亦静默馥郁”写不管有没有人来赏花,花树
都平静淡然,不急不躁,再结合原文中“花开花落,皆在无声无息、不悲不喜之间,一切顺时而生,率性
而为。花不为无人而不芳,孤芳亦可自赏。”可知,这些句子明显借用了花树的生长状态来隐喻一种超脱
世俗、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因此A选项是不正确的;
B.有误。实际上,第⑦段主要聚焦于杨花及其相关的青春记忆,并未涉及杏花。杏花与故友之思的关联是
在第⑧段中描述的,因此B选项的表述不准确;
D.有误。文章虽然运用了一定的文学语言,但整体上语言流畅、富有诗意,并不构成阅读障碍,反而能够
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和轻松的阅读体验,因此D选项是不正确的;
故选Co
【20题】
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在赏析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时,我们需要从用词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具
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修辞手法:检查句子中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
拟人等,并分析这些手法如何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2)拟声词:注意句子中是否使用了拟声词,这些词
语往往能够生动地模拟出声音,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动词:分析句子中动词的选用是否精准、
生动,是否能够准确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示例一:在画线的句子中,“美了春树,美了春野,美了春天,美了有约的人儿”连用了三个“美了”,这
构成了排比修辞手法。排比的使用使得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同时也增强了句子的语气,使得读者能够更
强烈地感受到春花盛放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花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示例二:“嚼嚼”是拟声词,它形象地模拟了春花绽放时发出的声音,使得句子有声有色,具有极强的画
面感和感染力。这个拟声词的使用让读者能够生动地想象出春花突然盛开、数量众多的场景,表现了春花
旺盛的生命力。
示例三:句子中使用了“织”、“汇”、“收”这些动词,这些动词的选用精准而生动。“织”和“汇”形
象地描绘了春花盛开时密密麻麻、汇集成海的场景;“收”则表现了春光被春花完全吸纳、春光全为春花
所有的状态。这些动词的使用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准确地传达出了春花的盛放之美。
【21题】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我们来看文章第⑧段的内容。该段主要描述了杏花的绚烂和作者
对过去在花下与好友相聚的回忆。作者写道,尽管杏花依旧盛开,但曾经一起赏花的好友却已经远走他乡,
这种“花在人非”的情景让作者感到惆怅和无奈。接下来,我们对比三个选项中的诗句: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句诗描述的是作者在江南的好风景中,落花时节再次遇到老
朋友。这里的意境是重逢的喜悦,与第⑧段中的物是人非、惆怅无奈的情感并不相同。
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物是人非的感慨。
作者因为怀念过去而想要倾诉,但还未开口就已泪流满面。这种情感与第⑧段中作者看到杏花依旧盛开,
但故人已不在的惆怅和无奈是相似的。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句诗描述的是杨花落尽、杜鹃啼叫的景色,同时提到了友人
被贬龙标的事情。这里的情感主要是关于友人的遭遇和离别的感慨,与第⑧段中描述的物是人非、花在人
非的情感并不完全吻合。
综上所述,文章第⑧段与第②句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意境相同,都表达了物是人非、时
光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22题】
本题考查感悟与启示。
感悟:结合第③段“花树,又太低调,太孤独,太清寂。花开花落,皆在无声无息、不悲不喜之间,一切
顺时而生,率性而为。花不为无人而不芳,孤芳亦可自赏。有人赴约而来,我自粲然相迎;人散后会无期,
我亦静默馥郁。每一朵、每一枝、每一树,循着自然频率,完成一季又一季起承转合”可知,文章提到花
开花谢应四时,不受外物影响,表面上是写有无人赏花时花树的表现并无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于顺
应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保持内心的安宁稳定;结合第⑦段“杨花又飞,可那些相伴校园
的小伙伴儿们却已四散天涯",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波技术总结》课件
- 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梦想学堂使用手册》课件
- 经典搞笑句子
- 英语请假条的格式
- 辽宁省本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电池化学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2020年10月自考00020高等数学一高数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劳务派遣方案
- 电费异常问题筛选及处理途径
-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三只蝴蝶》课件
- (完整word版)酒店流水单
- 高中英语校本教材《英语美文阅读与欣赏》
- 深邃的世界:西方绘画中的科学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学校教育系统队伍教育整顿自查问题清单
- 辅酶Q10-教学讲解课件
- 我的太爷老师(2020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