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训练:文言翻译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训练:文言翻译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训练:文言翻译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训练:文言翻译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训练:文言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练17文言翻译

一、对点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景公移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群曰:“吾君好检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

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

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日:“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

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申渔盐,关市电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

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

“齐不如我矣。”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说明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景公承晏子以平阴与藁邑________________

(2)晏子蒋曰________________

(3)吾君好检宫室________________

(4)安国而廖家________________

(5)君囱渔盐________________

(6)关市呗而不征________________

(7)若死者刑________________

(8)齐不如我矣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赏赐(2)推辞(3)修筑(4)考虑(5)动词,经营(6)盘查⑺动

词,判刑(8)凌驾,欺凌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

译文:

(2)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

译文:

(3)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译文:

【答案】(1)(国君)又宠爱游乐,爱好玩物,给宫中妃嫔妆饰。(2)使百姓的人力困

乏,使他们的财宝用完,使他们接近死亡,下面的百姓特殊痛恨上面的官吏!(3)虽然这

样,君子莫非就不希望富有和显贵吗?

【参考译文】

景公把平阴和藁邑赏赐给晏子。晏子推辞说:“我的国君宠爱修筑宫室,百姓的人力

已经特殊困乏了;(国君)又宠爱游乐,爱好玩物,给宫中妃嫔妆饰,百姓的钱财都用光

了;(国君)还宠爱发动斗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百姓的人力困乏,使他们的财宝用

完,使他们接近死亡,下面的百姓特殊痛恨上面的官吏!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缘由。”

景公说:“您的话说得不错。虽然这样,君子莫非就不希望富有和显贵吗?”

晏子说:“我听说做臣子的,先考虑国君,后考虑自身,先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

家,尊奉国君才能安家,怎能说不想富有和显贵呢!”

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

晏子回答说:“国君促进渔业、盐业的买卖,对关市盘查但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

特殊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假如是犯死罪的人就判刑,假如是该判刑的人就惩处,假如

是该惩处的人就免去惩处。像这样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也是国君的利益。”

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

景公依据这三条去做之后,派人去问大国,大国的国君说:“齐国安定了。”派人去

问小国,小国的国君说:“齐国不会欺凌我们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为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

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像,惟孟子为善养之

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

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3.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无不有以为极其理

(2)即所谓体之充者

⑶本自浩然,失养故绿

【答案】(1)推究,探究(2)充溢,充盈(3)衰竭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

下之事无所惧。

译文:

【答案】只有擅长分析别人的言语,才有用来明晓道义的方法,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

没有怀疑;养气,才有用来帮助道义的方法,而且对于天下事再没有畏惧的。

【参考译文】

擅长分析别人的言语的人,竭尽自己的心力了解事物的原理,对天下全部的言论,都

探究挖掘它的根本原理来了解它对错得失的缘由。浩然,是很强势的水流行进时的情状。

气,是使身体充盈的东西。原来是很强大的像强势水流行进的样子,不养它就会衰竭,只

有孟子擅长养气,使它像起先那样充盈。只有擅长分析别人的言语,才有用来明晓道义的

方法,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怀疑;养气,才有用来帮助道义的方法,而且对于天下事

再没有畏惧的。这是他担当重任,能不使他的心愿惊动的缘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贤者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

得一欧冶①;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受之咒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

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

管子枣缚在鲁,桓公欲相鲍叔。鲍叔曰:“吾君欲霸王,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若

也。”桓公曰:“夷吾,寡人之贼也,射我者也,不行。"鲍叔日:“夷吾为其君射入者

也。君若得而臣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桓公不听,强相鲍叔。固辞让而相,桓公果听

之。于是乎使人告鲁曰:“管夷吾,寡人之仇也,愿得之而亲加手焉。”鲁君许诺,乃使

吏鞠其拳,舷其目,盛之以鸥夷,置之车中。至齐境,桓公使人以朝车迎之,祓以熠火,

衅以牺猥焉,生与之如国,命有司除庙筵几而荐之,曰:“自孤之闻夷吾之言也,目益

明,耳益聪。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因期而命管子曰:“夷吾佐予!”管仲还走,

再拜稽首,受令而出。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曰:“使齐国得管子

者,鲍叔也。"桓公可谓知行赏矣。凡行赏欲其本也,本则过无由生矣。

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沈尹茎谓孙叔敖

0:“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援修,说

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沈尹茎游于郢五年,

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

也。”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

大乎进贤。

(选自《吕氏春秋•赞能》)

【注】①欧冶:欧冶子,春秋时期闻名的铸剑工。②此句应为“舜得皋陶而尧受之,

禹得伯益而舜受之”。受:同“授”。

5.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管子承缚在鲁________________

⑵乃使吏鄢其拳,酸其目

(3)衅以牺猥焉________________

(4)因顾而命管子曰

⑸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

⑹凡行赏欲其车也________________

⑺耦世谈修,说义调均

(8)十二年而庄王霜

【答案】(1)被囚禁(2)用胶粘住(3)祭祀(4)回头看(5)做,行(6)根本(7)

附和世俗(8)称霸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夷吾,寡人之贼也,射我者也,不行。

译文:........................................................................

(2)自孤之闻夷吾之言也,目益明,耳益聪。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

译文:

(3)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

译文:

(4)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

译文:

【答案】(1)管夷吾是我的仇敌,是用箭射过我的人,不能用他。

(2)自从我听了管夷吾的言论,眼睛越独创亮,耳朵更加灵敏。我不敢擅自确定(是否

任用他为相),冒昧地以此告请先君。

(3)陈述主见能让君主听从,所提方法策略的确能够实行,能使君主向上称王天下,向

下称霸诸侯,(这方面)我不如你。

(4)你为什么不先回去耕田隐居呢?我将为你在这里游说打点。

【参考译文】

贤明的人同人亲善是依据这个人的仁德,一般的人同人亲善是依据这个人的做事实

力,品德不好的人同人亲善是依据这个人的财宝。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

到十把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冶子;得到千里土地,不如得到一个圣人。舜得到皋陶,尧

就把帝位禅让给了舜;禹得到伯益,舜就把帝位禅让给了禹;汤得到伊尹就拥有了夏的民

众;周文王得到吕望就折服了殷商。得到了圣人,能够获得的土地哪里能用里数来衡量

呢?

管仲被囚禁在鲁国的时候,齐桓公想任用鲍叔为相。鲍叔说:“您假如想成就王霸之

业,那么有管夷吾在鲁国,我不如他。”齐桓公说:“管夷吾是我的仇敌,是用箭射过我

的人,不能用他。”鲍叔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射别人的人,您假如得到他,任用他

为臣,那么,他也会为您射别人。”齐桓公不听,坚持要任用鲍叔为相。鲍叔坚决拒绝为

相,最终,齐桓公最终听从了鲍叔的看法。于是派人告知鲁国说:“管夷吾是我的仇敌,

希望能得到他,亲自把他杀死。”鲁君答应了,派官吏用皮革套住管仲的双手,用胶粘住

他的眼睛,把他装在大皮口袋里,放在车上(给齐国送去)。到了齐国边疆,齐桓公派人用

朝车来迎接管仲,点起火把驱除不祥,杀了公猪实行祭祀,让他自由地跟自己一起回到国

都。(齐桓公)叮嘱主管官吏打扫宗庙,设置座席与几案,把管仲举荐给祖先,说:“自从

我听了管夷吾的言论,眼睛越独创亮,耳朵更加灵敏。我不敢擅自确定(是否任用他为

相),冒昧地以此告请先君。”齐桓公说完,就回过头来叮嘱管仲说:“夷吾辅佐我!”管

仲退避了几步,向齐桓公再拜叩头,接受了叮嘱,而后离开了宗庙。管仲治理齐国,只要

做事有功,齐桓公就确定先赏鲍叔,说:“使齐国得到管子的是鲍叔啊!”齐桓公可以说

是知道如何行赏了。凡是行赏,应当赏赐根本,赏赐根本,过失就无从发生了。

孙叔敖和沈尹茎彼此交好。孙叔敖到郢都三年,名声不为人所知,美德不为人所了

解。沈尹茎对孙叔敖说:“陈述主见能让君主听从,所提方法策略的确能够实行,能使君

主向上称王天下,向下称霸诸侯,(这方面)我不如你。随顺社会,附和世俗,陈说道理调

和其中,来迎合君主的心愿,(这方面)你不如我。你为什么不先回去耕田隐居呢?我将为

你在这里游说打点。”沈尹茎在郢都奔跑了五年,楚王想任用他为令尹。沈尹茎推辞说:

“期思有个叫孙叔敖的草野之民,是个圣人。请您确定要任用他,我比不上他。”于是楚

王派人用王车去接孙叔敖,任用他做了令尹,过了十二年楚庄王就称霸了,这是沈尹茎的

功劳啊!没有比举荐贤才更大的功劳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刑部侍郎丛但伯刍尝言:某所居安邑里,巷口有季饼者,早过户,本学不闻唱歌而当

炉,兴甚早。一旦,召之与语,贫窘可怜,因与万钱,令多其本,日取饼以偿之。欣然持

锁而去。后过其户,则寂然不闻讴歌之声,谓其逝矣。及呼乃至,谓曰:“尔何辍歌之遽

乎?”曰:“本流既大,心计转粗,不暇唱《渭城》矣。"从伯曰:“吾思官徒亦然。“因

成大噱。

(选自韦绚《刘来宾嘉话录》)

7.说明文中加点的字词。

(1)刑部侍郎丛但伯刍尝言

(2)巷口有鬻饼者________________

(3)本学不闻________________

(4)里歌而当炉________________

(5)谓其逝矣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堂房伯父(2)卖(3)不曾⑷唱(5)去,往,离开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旦,召之与语,贫窘可怜,因与万钱,令多其本,日取饼以偿之。

译文:

(2)谓曰:“尔何辍歌之遽乎?”曰:“本流既大,心计转粗,不暇唱《渭城》矣。”

译文:........................................................................

【答案】(1)有一天早晨,我叫他来和他交谈,知道他贫困可怜,就给了他一万文

钱,使他增加本钱,我每天去取饼作为偿还。

(2)问他:“你怎么这么快就不唱歌了?”那人说:“本钱多了,心里变得困难起来,

没有时间唱《渭城曲》了。”

【参考译文】

刑部侍郎堂房伯父刘伯刍曾说过:我居住的安邑坊,巷口有个卖饼的人,每天早上经

过我家,没有哪一天不听见他唱着歌卖饼的,他起身很早。有一天早晨,我叫他来和他交

谈,知道他贫困可怜,就给了他一万文钱,使他增加本钱,我每天去取饼作为偿还。他兴

奋地拿着钱走了。这以后再经过我家,却静静静的,听不见唱歌的声音,以为他离开这里

了。一喊他,他却来了,问他:“你怎么这么快就不唱歌了?”那人说:“本钱多了,心

里变得困难起来,没有时间唱《渭城曲》了。”堂房伯父说:“我想做官的人也是这样。”

于是这事成了一个大笑话。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公姓陶氏,名永恕,字廷德,系出晋渊明之后。永恕生于正统丙辰十月二十八日,为

人性仁厚,笃于孝友。遇有乏则周济之,力弗克偿,取券还之,人感其行惠,率称为长

者。官道经铜梁山麓约一里许,地多半注部如一雨则泥淖漠胫,公为孵工伐石,奇土筑

堤,栉岸方石修砌之,道路遂平,行者在便。他若名山福地,有所兴造,辄捐资助力,以

相其成。其乐善好施又如此。弘治戊申大旱,出白金若干两,助官汆谷以济民,奉例拜八

品散官。

(选自《大明故义官陶公墓志铭》)

9.说明文中加点的字词。

⑴为人性仁厚,笃于孝农

(2)地多半注沮沏________________

(3)地多卑洼泡加________________

(4)一雨则泥淖没胫________________

(5)公为般工伐石________________

(6)畲土筑堤________________

(7)栉/方石修砌之

⑻行者称便________________

(9)以邨其成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孝顺父母、友爱兄弟(2)低洼(3)潮湿(4)沉没(5)召集工人(6)

用簸箕(7)排列整齐(8)赞扬(9)帮助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有乏则周济之,力弗克偿,取券还之,人感其行惠,率称为长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白金若干两,助官汆谷以济民,奉例拜八品散官。

译文:

【答案】(1)(陶公)遇到穷困的就周济他们,没有实力偿还的,就取出借据还给他

们,人们被他做的善事感动,都称他是有德行的人。

(2)(陶公)拿出白金若干两,帮助官府买进粮食来救济百姓,按惯例被授予八品的散

官。

【参考译文】

公姓陶,名永恕,字廷德,是晋代陶渊明的后人。永恕诞生在正统丙辰年十月二十八

日,为人性情仁爱敦厚,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陶公)遇到穷困的就周济他们,没有实力

偿还的,就取出借据还给他们,人们被他做的善事感动,都称他是有德行的人。经过铜梁

山麓的官道大约有一里,地面大多低洼潮湿,一下雨泥淖就沉没小腿,陶公为此召集工人

开挖石方,用簸箕运土修筑堤坝,将方石排列整齐进行修筑,道路于是平整了,行路的人

都赞扬便利。其他像名山福地,有修建的,就捐钱出力,来帮助他们完成。他乐善好施也

像这样。弘治戊申年大旱,(陶公)拿出白金若干两,帮助官府买进粮食来救济百姓,按惯

例被授予八品的散官。

二、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蓉少时,读书养晦学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

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蹑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

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

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

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

材料二: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

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

矣。然人有坎堞,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行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

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天下闻名;荀

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皇甫谧二

十,始受《孝经》《论语》,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瘴也。世人嫡愚未学,便称迟暮,因

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

者也。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

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案,绮以

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最终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

学家贫无资累日丕爨乃时查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

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行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逢世,年二十

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①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

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

(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①客刺:名刺、名片。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的字母标记出来。

好国学国家©贫回无国资国累回日回不回爨回乃国时回吞回纸

0以叵]实回腹

答:..........................................................................

【答案】BFJ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指房屋正厅,堂后或两旁为室。因入室必先登堂,成语“登堂入室”比方学问

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程度。

B.寤,本义为睡醒,如《诗经•关雎》中“寤寐思服”的“寤”;后引申为觉悟、相

识到,文中即为此义。

C.婚冠,既指婚礼和冠礼,也可以指婚冠的年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文中以

“婚冠”指年纪很大。

D.孤,指幼而无父,与“鳏寡孤独”中的“孤”相同。“孤”还可用于古代王侯自

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常读书”。

【解析】选A。“堂后或两旁为室”说法有误。“堂”两旁的房子叫廊屋,“室”与

“堂”位于同一条中轴线上,在“堂”的后面。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蓉书房里有一块凹地,起先踩上去,总会被绊倒;时间久了,却习以为常;后来

填平了,反而感到不适应。

B.材料一从读书之思到人生之悟。因“思有弗得”而“绕室以旋”,由“旋”引出下

文在生活小事中得到的感悟。

C.材料二以皇甫谧、刘绮等为例,告诫子孙应当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官至高位,进而

受到皇帝的赏识。

D.材料二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如耕种时带上经书、手抄《汉书》等突出了古人

求学之勤奋。

【解析】选C„“这样才能官至高位,进而受到皇帝的赏识”说法有误。依据原文

“然人有坎康,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行自弃”“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

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可知,材料二举皇甫谧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壮年时失去了

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行自暴自弃。而且作者举刘绮等的例子,

也是为了强调读书要勤奋,而不是侧重于功利方面。

14.(对点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

译文:

(2)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

译文:

【答案】(1)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原来的地方已经被填平。以后经过这块地

方,照旧还有这样的感觉。

(2)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起先读《春秋》,凭此就当上了丞相。

15.从上述两段材料中,你读出了哪些“学习之道”?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①积习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头。②读书要趁早。③壮年时

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行自暴自弃。④读书要勤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低头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