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西西安博爱国际学校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渐次形成,依据史实,下面表格中的①②应该是()A.封建等级;分裂割据 B.君主等级;民族国家C.城市自治;君主专制 D.君主专制;封建割据2.汉冶萍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组成的。可该企业仅民国5至8年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至民国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至民国14年,大冶炼铁厂也停工。结合所学分析判断此企业出现盈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盈:欧战爆发,钢铁价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自主B.盈:机器进口,设备新颖;亏:钢铁官营,腐败严重质量低下C.盈:设实业部,大力补贴;亏:军阀混战,国内钢铁需求下降D.盈:政府支持,实业救国;亏:列强卷土重来,加紧资本输出3.汉武帝下诏书说: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黝涉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向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武帝明确了刺史职责和监察范围,其目的不包括A.防止剌史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 B.使郡国能发挥行政主动性C.不至于刺史做大威胁中央集权 D.使州监察区上升为行政区4.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抗日战争D.北伐战争5.“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种情形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后 B.中日甲午战争后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解放战争时期6.下图是20世纪著名革命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关于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该漫画应该创作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后B.该漫画在辛亥革命前具有醒世作用和教育意义C.该漫画意在讽刺清政府固守石头磨子,不采用近代机器D.该漫画揭露了清政府榨取人民血汗,满足列强贪欲行径7.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核武器,全面增强军事实力。从战略核导弹的数量对比看,1969年美苏双方己成平手,到1978年苏联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数都超过了美国,常规武器方面苏联原本就拥有数量优势,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呈现A.相互平衡 B.相互进攻 C.美攻苏守 D.苏攻美守8.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9.如图中的雕塑所反映的国家及政体是A.雅典民主制B.罗马共和制C.罗马帝制D.法兰克封建制10.“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其中使个人“从人的权威下获得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近代科学的兴起C.启蒙运动D.第一次工业革命11.严复曾在《救亡决论》中最早大声疾呼: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已不是一般的“自强”、“求富”,而是要直截了当地起来“救亡”。促成严复发出“救亡”呼声的惨痛事实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B.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C.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正义要求12.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说明“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13.关于伊斯兰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伊斯兰教的产生与犹太教、基督教的关系密切②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③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④伊斯兰教属于多神信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4.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两汉时期农业就达到精耕细作水平,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这些“发明和改进”包括①出现曲柄锄和耧车②发明了铁铲和铁锄③从耦犁到一牛挽犁④从直辕犁到曲辕犁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④15.1956年劳动部工资局在调研天津国营企业工资改革时。对当地以质量奖、安全生产奖取代年终双薪制、考勤奖制的做法极为赞赏。这是因为这些措施A.有利于节约财政支出B.提升了工人的责任心C.有助于改善员工待遇D.缩小了工人收入差距16.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给处于黑暗统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这次思想解放运动A.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B.设计出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C.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17.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18.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严格的贸易管制,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尼克松承认,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封锁新中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这说明A.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美国对华政策超越意识形态C.西方国家反对对华贸易管制 D.中国外交形势逐步趋向缓和19.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信。”这表明陈独秀A.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B.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C.倡导文化平民化 D.认识到思想革命的必要性20.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声中下台B.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产生深远影响C.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D.为实现工业化,中国人民以饱满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21.中国古代疫灾多发,全国各地有许多关于修建和祭祀药王庙或瘢疹庙的记载:这些庙里供奉的主要是神农、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等历代名医。《平度州志》载:药王庙“道光十一年州人共修。”《寿张县志》载:“瘢疹庙在城东南一里,小儿生瘢疹者。多以礼谢,灵验”。这体现了A.道教成为主流信仰 B.政府重视宗庙的修建C.中医研究水平先进 D.普通民众的心理诉求22.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毛泽东所说的“这个运动”是指:A.发动南昌起义 B.实施战略转移——长征C.起义军攻打长沙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3.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德国A.军事封建色彩浓厚B.政治体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C.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D.存在着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24.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出处铭文《元和四年壶》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辰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中写道“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四年不上朝,从宪亲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从侧面反映了A.明朝皇帝的权力逐渐旁落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弊断日益凸显C.明朝皇帝越来越懒于朝政 D.内阁制有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26.从殷商时期的“唯天监下典厥(道)义”,到西周时期的“遵王义”,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人一义”,即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念名称,均从“义”之“亲亲尊尊”内核人手进行理论改造,使“义”的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流行 B.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D.士人的民本意识正在形成27.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对全国的矿产进行了有计划的普查,特别是对有些稀缺的资源(如石油)作了更为详尽的普查工作和和勘探工作。其主要目的是A.收回列强对华资源控制权 B.适应了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C.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 D.配合“一五”计划顺利实施28.下图为建国初期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变化示意图(定基指数:以1950年为100)。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工业增长主要来自重工业领域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国民经济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D.工业建设布局逐步趋向均衡29.下表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1.741.482.69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30.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较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推行了A.重商主义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C.强化王权政策 D.强化等级政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汉代中央官学有太学、宫邸学和鸿都学门。太学学生入学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汉代太学允许自费求学,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高年级辅导低年级,高材生辅导差等生。以自学为主,提倡在自学基础上相互讨论磋商,相互辩论,共同研究,以求得学业上的进步。地方官学则主要是郡国学校。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汉代的官学制度,奠定了以后中国封建官学发展的基本格局。——摘编自肖世民《论汉代学校教育》材料二1904年1月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作了具体规定。癸卯学制共22个章程,不仅包含了各级各类学堂,使学堂环环相扣,级级递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癸卯学制”周详全面、灵活实用便于现实操作;中体西用符合统治阶级的思想,又使西学的合法性得到公认;学制系统与行政系统分开使分工与责权明确,便于学务的发展;第一次把女子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后来,更是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定为教育之宗旨。——摘编自黄加文、曾绍东《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学兴办的背景及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癸卯学制”与汉代官学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32.材料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是明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也是明末具有强烈“异端”色彩的思想派别……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从思想渊源和理论形式看,虽然与古代儒家的传豌思想和王守仁的“良知”说有关,但是在实际内容上却有着重大的区别……王艮认为,“日用”就是“本体”。他所说的“百姓”,不仅是指受压迫的下层群众,而且包括广大士、农、工、商;“道”,亦非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之道”,而是指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即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人们的吃饭、穿衣等日常物质生活需要。“圣人之道”,就是“百姓日用”。如果不能保障百娃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丧失生存权利,挨饥受冻,那就不是“圣人之学”了。——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思想主张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思想的意义。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罗马灭亡后,欧洲文明大都不关注公共卫生问题。19世纪末期,传染病在世界肆虐了12年之久,霍乱连续18年侵袭美国。欧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公共卫生问题,努力控制疾病传播。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地方区域实验室、公共教育项目以及大学和其它机构的研究,法律强制公民接种疫苗。白喉、痢疾、猩红热和伤寒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日益降低,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减少传染病的发生。1977年随着索马里治愈了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人类消除了第一种恶性传染病。——(美)丽贝卡弗格森《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材料二1910年10月,中国东北爆发鼠疫疫情,日俄双方借机以“人道主义”为借口介入东北事务。12月,清政府指派著名西医伍连德博士为东北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统管东北各省防疫事宜。伍连德率领一支由医生护士组成的医疗队,前往疫情最重的哈尔滨开展防治工作。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组建各级防疫组织、颁布各种防疫法规,采取了隔断交通、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实施隔离、焚化尸体、对疫区严格消毒等具体防疫措施。政府还通过报刊等新兴媒体力量,大力倡导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1911年4月,清政府成功抵制了日俄的干涉,在沈阳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邀请了来自11个国家的专家共同讨论扑灭疫情的办法,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同时还颁布了第一部全国性卫生防疫法规——《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初具雏形。——陈雁:《20世纪初中国对疾疫的应对——略论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传染病肆虐的原因及人类战胜天花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对东北鼠疫疫情应对的特点,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中世纪的西欧通过采邑改革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采邑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的权力日益强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故本题应选A项。2、A【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企业的盈利是在民国五年到民国八年,即在1916-1919,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而其他的时期都是亏损,其原因应该包括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以及在关税上有列强所操控,故A选项正确;盈利和增加新设备没有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该企业的盈利并不是由于补贴的结果,也不是政府帮助和支持的结果,故C、D选项错误。3、D【解析】
汉武帝设立刺史,行使监察职责,州监察区没有上升为行政区,故选D;根据"非条所问,即不省”可知,是为了防止剌史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使郡国能发挥行政主动性,不至于刺史做大威胁中央集权,ABC不符合题意,排除。4、D【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土匪军阀;帝国主义。本军兴师,救国救民”,由此可以看出此次革命运动的目标是打到列强,除军阀。结合所学知识,为国民大革命运动中北伐战争时期。故选D。武昌起义主要推翻清政府,A错误;南昌起义针对的是国民党,B错误;抗日战争主要是针对日本的侵略,C错误。5、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条约榨取中国,使中国社会改道变形的情况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故选A项;BCD项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不符合“最早”说法,排除。故选A。6、D【解析】
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一个清政府官员将写有“民”的芝麻倒入写有“政府”的磨盘中,磨出的“香油”淌进了写有“外国”的容器中,说明了《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大肆掠夺人民以满足列强的要求,进而使清政府苟延残喘。D正确;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表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工具,材料未体现,A错误;漫画无法体现出教育意义,B错误;地主阶级的代表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已经采用了机器生产,C错误。故选D。7、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滞涨阶段,军事上陷入越战,而苏联在军备发展中屡屡超过美国,反映了冷战中苏攻美守的态势,故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8、B【解析】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明朝时期选派粮长,并可以担任基层官吏,这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故B正确;粮长主要负责赋税征收和户口统计,这一制度出现并不能说明违背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题干与明代赋役制度无关,排除C;粮长制的推行是为了强化税收,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9、C【解析】
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元首政制的创始人,实为罗马皇帝,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10、C【解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解放经历人从神灵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是人从基督教神权控制解放出来,启蒙运动促使人从封建等级特权制度解放出来,C正确;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11、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运动,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12、C【解析】
根据材料“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当时是不希望人均收入过于悬殊,因为这不利于“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因而可以推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故C选项正确;以工代赈主要是为了增加就业,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是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故A选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该选项从属于C选项,故B选项错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D选项错误。13、D【解析】在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三个宗教当中,伊斯兰教产生最晚,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起源都与古老的犹太教密不可分,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故①正确;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故②正确;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在伊斯兰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故③正确;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教,相信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故④错误。故①②③组合正确,故选D。14、B【解析】发明了铁铲和铁锄是春秋时期出现,排除②;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出现,排除④,选择B正确。15、B【解析】
根据材料“对当地以质量奖、安全生产奖取代年终双薪制、考勤奖制的做法极为赞赏”可知,这是因为这些措施提升了工人的责任心,故B正确;A、C、D材料均未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解题的关键是“对当地以质量奖、安全生产奖取代年终双薪制、考勤奖制的做法极为赞赏”。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6、B【解析】
根据材料“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可知这场运动强调的是理性和反封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启蒙运动,B选项符合题意。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的内容之一,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C选项排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选项排除。【点睛】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17、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出现在周朝,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在秦朝,郡国并行制出现在西汉,行省制出现在元朝,因此正确的顺序是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所以答案选C。ABD排除。18、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贸易战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美国和盟友关系紧张,为此尼克松政府决定缓和对华管制,从而使中国外交趋势逐步趋向缓和,故选D;A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美国对华主要是贸易管制,没有超越意识形态,B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9、D【解析】
根据“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信”可得知,陈独秀强调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必须要先促进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思想的自觉,故D项正确;材料“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说明他并不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而是已经建立了民主政体,只是在思考如何巩固民主共和的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批判传统思想,排除B项;材料与文化的民平化无关,排除C项。20、B【解析】
历史结论是历史观点的一种体现,由历史解释得出历史结论。B项是对罗斯福新政开创的模式的影响作出的结论,故B正确;A和C都属于历史的现象,排除;D属于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不属于历史结论,排除D。故选B。21、D【解析】
由材料可知,各地修建和祭祀药王庙或瘢疹庙,主要是祈求他们所供奉的神医的普济或保佑,以达到免灾免疫的目的,这是普通民众对疫灾流行所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通过民间信仰习俗,祈求神的庇护来安慰自己,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药王庙和瘢疹庙属于民间信仰场所,而不是宗庙,由材料“州人共修”等信息也无法说明政府重视,故B项错误;修建和祭祀药王庙或瘢疹庙无法体现中医研究水平,排除C项。22、D【解析】试题分析:AC项错误,材料主要是说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南昌起义和攻打长沙属于城市中心路线,不会遭到指责;B项错误,长征是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D项正确,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虽然符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在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点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学习苏联,走城市中心论失败的情况下,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的的理论在当时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可,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对自己的国情的认识还不能形成一致的意见。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反围剿斗争、长征、遵义会议等需要掌握。23、D【解析】
根据材料“德意志帝国是工业强国”“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等信息可知当时德国存在着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D选项符合题意。军事封建色彩浓厚是材料的一方面,A选项排除。根据材料德国是工业强国,B选项排除。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和材料主旨无关,C选项排除。24、C【解析】
表格“宜子孙及酒食”“(值)钱七千二百”说明古代手工冶金的技术和工艺成就较深,故C正确;材料没有直接说明手工业的来源,故A错误;材料中描述的是冶金,不是盐铁官营,故B错误;国家征税不符合表格主旨,排除D。【详解】25、D【解析】
据材料“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四年不上朝,从宪亲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可知,皇帝既不召见大臣,也不去内阁,政府部门正常运转,这从侧面说明了内阁制有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皇帝的权力逐渐旁落”,只是强调皇帝既不召见大臣,也不去内阁,政府部门正常运转,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废除宰相制度的弊端”,反而看到皇帝更清闲自在了,B错误;“明朝皇帝越来越懒于朝政”这是现象,而材料强调的是“从侧面反映了什么”,C不符题意。26、B【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念名称,均从“义”之“亲亲尊尊”内核人手进行理论改造,使“义”的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说明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故选B;A无法体现“使‘义’的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排除;西汉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民本意在,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概念名称……使‘义’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7、D【解析】
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列入了国家发展计划其目的是奠定新中国矿业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D正确;“收回列强对华资源控制权”与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勘探目的无关,A错误;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探目的是要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确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而不是“适应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B错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是农轻重等比例关系,材料没有涉及调整国民经济结构,C与材料无关。28、D【解析】
根据题干“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示意图”的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沿海和内地工业增长速度的比较,未体现工业领域,排除A;我国是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问题,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工业增长速度,并未体现国民经济建设的比例问题,故排除C;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内地的工业增长速度高于沿海地区,有利于工业布局趋向均衡,故D正确。29、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经济发展增长的幅度,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为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排除B;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经济发展增长的幅度,说明工业革命期间社会财富分配还是不公,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工人的收入毕竟呈现增长的趋势,说明生活整体上还是有所改善,排除D。【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工业革命的掌握和认识。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但是由于财富分配的不合理,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社会的急剧分化。事实上考生如果能够联系1929年经济大危机前,美国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也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这就说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参照类似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30、A【解析】
君主专制初期,也就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推行的是重商主义,故A正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背景: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特点: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开放性强;自学为主,氛围活跃;传播儒家思想。(2)不同之处:制度化;整体性更强;灵活性和实用性兼具;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开办女子教育;具有“尚武”特点。原因:西学东渐,民主思想传播,西方教育体制的影响;民族危机深重;近代工商业发展;以科举为核心的旧教育体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一“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可以联系所学从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进行回答。特点:根据材料“汉代中央官学有太学、宫邸学和鸿都学门。太学学生入学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汉代太学允许自费求学”可知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开放性强;根据材料“高年级辅导低年级,高材生辅导差等生。以自学为主,提倡在自学基础上相互讨论磋商,相互辩论,共同研究,以求得学业上的进步。”可以从自学为主,氛围活跃回答;根据材料“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结合所学可知传播儒家思想。(2)不同:根据材料二“,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作了具体规定。癸卯学制共22个章程,不仅包含了各级各类学堂,使学堂环环相扣,级级递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可知制度化;整体性更强;根据材料二“周详全面、灵活实用便于现实操作;中体西用符合统治阶级的思想,又使西学的合法性得到公认”可知灵活性和实用性兼具;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根据材料“第一次把女子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后来,更是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定为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兑摊位合同范本
- 别墅设计合同范例
- 个人门窗施工合同范本
- 乡村空房转让合同范本
- 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加盟金额写入合同范例
- 保本合同范本
- 切割加工项目合同范本
- 企业赞助活动合同范本
- 交技术合同范本
- AQ 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知识培训
- 水浒传读书分享会
- 柴油机维修施工方案
- 根管治疗病例分享
- GB/T 44744-2024粮食储藏低温储粮技术规程
- 房地产市场报告 -【成都】【锐理】2024年10月丨房地产市场月报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第五章
- 《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 危急值的考试题及答案
-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Python语言描述) 课件 第1章 绪论
- 灌砂法压实度自动计算表(华岩软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