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人口迁移(含答案)1.1人口迁移本节导航本节导航一、学习目标二、知识网图三、课前准备(预习填空)四、课中学习(案例探究)1.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人口机械增长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人文)4.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五、课堂总结六、强化训练营010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阅读图表、案例分析、观看视频的方法,在真实情境中掌握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规律,养成从区域差异的视角看待客观世界。综合思维:通过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会用动态的、多角度的眼光分析看待问题。地理实践力:开展小组合作、辩论赛、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增添地理的乐趣人地协调观:通过观看人口迁移影响视频,分迁入组、迁出组归纳人口迁移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运用人口迁移的相关原理,说明某区域人口迁移的现象。0202知识网图0303课前准备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

⁠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2.分类:

⁠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3.影响:使区域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即人口

⁠增长。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理论依据:推拉理论原理。(1)推力:

⁠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2)拉力:

⁠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2.具体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

⁠、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②环境问题、

⁠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2)人文因素:①

⁠: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②其他因素:政治、

⁠、文化等。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时间特点典例19世纪以前以

⁠、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从旧大陆到新大陆;贩卖黑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欧洲成为人口净迁入区;西亚和北非的石油外籍劳工2.国内人口迁移(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

⁠、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2)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农村迁往

⁠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3.我国的人口迁移时间特点原因改革开放前有计划、有组织国家实施体制和严格的制度改革开放后人口从迁往城镇,从内陆迁往沿海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0404课中学习新课导入“山海情”导入,20世纪90年代,西海固实施“吊装移民”政策把一部分人从山里搬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开荒拓土,发展生产。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玉泉营地区,从无到有建设新家园,村干部马德福操心着通电、灌溉用水等一系列问题,福建对宁夏的扶贫事业进行了对口援助,白麦苗、马得宝等人还进行了“劳务输出”探究活动01人口迁移的概念探究活动02人口迁移的判别方法指引:(人口迁移不等于人口流动)1.(必须改变定居地)2.时间较长3.行政区变化(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活动:分析小明同学的移动路线,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a.小明的爷爷是上海人,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的一家企业工作。b.小明的奶奶原来在上海工作,与爷爷结婚后也去了贵州。c.小明的爸爸在贵阳读完高中,考入北京的一所高校,毕业后到深圳工作,后去欧洲留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是深圳的科学家。d.今年暑假,小明陪着爷爷、奶奶到桂林旅游。探究活动03不同阶段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探究活动04人口迁移的影响探究活动0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推力因素拉力因素阅读材料,分析不同时期枣庄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枣庄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明朝,随着运河通航,台儿庄商贾云集,很快发展成为5万人口的繁荣古城。清光绪八九年间,煤矿业得到大力发展,中兴煤矿工人3000余人,除当地农民外,其余来自上海、广东和莱芜、新泰等地。建国之后,1956年党和政府开始动员人多地少的山区和水库库区、运河、伊家河两岸的农民向黑龙江省的富裕县等地迁移。1958年大炼钢铁,开挖露天煤矿,筹建峄山钢铁厂,从上海和本省的菏泽,济宁等地先后调入干部、职工和民工14.7万余人。1985年,全市定居国外的华侨、外籍华人及港澳同胞有1477人。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华侨及港澳同胞多从事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职业。探究活动06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填入表1.1.表1.1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国际人口迁移05课堂总结05课堂总结0606强化特训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2017年春节期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都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家过年,主要前往附近省份或本省异地,其中一些金融行业人士纷纷选择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圳的空城率达到69%,为四城最高,堪称名副其实的“空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四城市中,深圳春节期间空城率达最高的原因是(

)A.流动人口比重最高 B.环境污染较为严重C.流动人口数量最多 D.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四城市人口流出与主要目的地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广西 B.广州→河北C.上海→安徽 D.深圳→江苏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省区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同为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迁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A.对外交通条件 B.文化交流习惯 C.经济活动方式 D.人口迁移政策4.从全国看,三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省区分布具有明显的(

)A.地域性 B.等距性 C.均衡性 D.同向性5.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北京(

)A.政府机构外迁 B.城市规模扩大 C.首都功能优化 D.公共服务升级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7.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8.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9.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10.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影响该地的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战争 B.经济 C.灾害 D.资源12.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

)A.新增人口多 B.迁入人口多 C.就业压力大 D.劳动力短缺13.解决该地人口问题最迫切的措施(

)A.实行计划生育 B.严格户籍管理 C.鼓励返乡创业 D.支持城市建设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人普”)结果公布,“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这也为本次人口普查带来困难,全国700多万名普查员将在同一天走入千家万户,逐人逐项开展普查登记,并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直接实时上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②婚姻因素

③严格的户籍管理

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15.“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重庆市 B.上海市 C.河南省 D.黑龙江省16.“七人普”中,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在下列技术中,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的主要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北斗导航系统 D.数据可视化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18.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 C.政策引导 D.交通改善19.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 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 D.城市环境改善17.B18.C19.D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慢21.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 D.西部23.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24.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A.经济B.交通C.文化 D.教育以我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部分人口专家基于全面“二孩”政策下对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14.55亿人的峰值,之后步入人口负增长的担忧向中央提出三孩政策。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5.之前即使推行“二孩”政策,但中国人口出生率依然不高的根本原因是(

)A.受教育水平提高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政策力度不够大 D.初婚初孕年龄推迟26.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北一带人口流失严重,东北三省总流失人口数达到了941万,尤其是黑龙江省尤为严重。究其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①东北是重工业地区,重工业用工量正逐渐减少②老龄化严重,死亡率提高③人口性别比加大导致④东北地区经济落后,和南方地区相比,东北一带的经济发展比较慢,工资低,工作种类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10至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减少最多的10座城市,均位于东北三省,人口减少幅度都在30%以上。图示意10座城市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图示东北三省10座城市人口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不宜人居 B.偏安一隅,交通不便C.第三产业规模较小 D.产业转型道阻且长28.图示城市人口大量流失带来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城市缺乏活力 B.人均土地多,人口容量增大C.水污染减轻,生态环境变好 D.保健站减少,医疗水平下降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范围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等)6个山区经济落后县的4万多名移民,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西海固4万余名移民迁往闽宁镇的主要原因是闽宁镇(

)A.有扶贫政策扶持 B.经济发达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30.与闽宁镇相比,移民原居住地西海固(

)①生态环境脆弱②人口密度过大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④工业污染严重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31.闽宁镇生态移民社区的根本支撑因素是(

)A.发达的交通系统B.较大的市场规模C.较高的人口素质 D.较大的产业规模。32.我国人口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二是人口管理政策。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地区,但是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在采取“控人”政策﹐导致人口增幅减小;安徽、陕西在采取大规模“抢人”政策,且效果非常明显,成为人口净流入的“大黑马”。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流动分布(单位;万人)示意图。(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2)简述安徽、陕西成为人口净流入“大黑马”对当地的有利影响。(3)分析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幅逐渐减小的原因。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表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止2019年12月)。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人口(万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材料二:“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和宁夏北部水系图。(1)说出宁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2)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3)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1.1人口迁移本节导航本节导航一、学习目标二、知识网图三、课前准备(预习填空)四、课中学习(案例探究)1.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人口机械增长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人文)4.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五、课堂总结六、强化特训营六、强化训练营010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阅读图表、案例分析、观看视频的方法,在真实情境中掌握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规律,养成从区域差异的视角看待客观世界。综合思维:通过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会用动态的、多角度的眼光分析看待问题。地理实践力:开展小组合作、辩论赛、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增添地理的乐趣人地协调观:通过观看人口迁移影响视频,分迁入组、迁出组归纳人口迁移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运用人口迁移的相关原理,说明某区域人口迁移的现象。0202知识网图0303课前准备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

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2.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3.影响:使区域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即人口

机械⁠增长。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理论依据:推拉理论原理。(1)推力:

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2)拉力:

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2.具体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

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②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2)人文因素:①

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②其他因素:政治、

军事⁠、文化等。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时间特点典例19世纪以前以

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从旧大陆到新大陆;贩卖黑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欧洲成为人口净迁入区;西亚和北非的石油外籍劳工2.国内人口迁移(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

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2)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农村迁往

城镇⁠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3.我国的人口迁移时间特点原因改革开放前有计划、有组织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后人口从农村迁往城镇,从内陆迁往沿海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0404课中学习新课导入“山海情”导入,20世纪90年代,西海固实施“吊装移民”政策把一部分人从山里搬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开荒拓土,发展生产。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玉泉营地区,从无到有建设新家园,村干部马德福操心着通电、灌溉用水等一系列问题,福建对宁夏的扶贫事业进行了对口援助,白麦苗、马得宝等人还进行了“劳务输出”探究活动0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改变长期/永久探究活动02人口迁移的判别方法指引:(人口迁移不等于人口流动)1.住所改变(必须改变定居地)2.时间较长(一般1年以上)3.行政区变化(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活动:分析小明同学的移动路线,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a.小明的爷爷是上海人,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的一家企业工作。人口流动b.小明的奶奶原来在上海工作,与爷爷结婚后也去了贵州。人口迁移c.小明的爸爸在贵阳读完高中,考入北京的一所高校,毕业后到深圳工作,后去欧洲留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是深圳的科学家。人口迁移D.今年暑假,小明陪着爷爷、奶奶到桂林旅游。人口流动探究活动03不同阶段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探究活动04人口迁移的影响探究活动0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推力因素①就业困难;②自然灾害风险多;③医疗教育条件差;④公共设施差;⑤环境质量差;⑥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等。拉力因素①较多的就业机会;②较高的收入;③理想的生活方式;④良好的教育条件;⑤稳定的社会环境;⑥多样的文化等。阅读材料,分析不同时期枣庄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枣庄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明朝,随着运河通航,台儿庄商贾云集,很快发展成为5万人口的繁荣古城。清光绪八九年间,煤矿业得到大力发展,中兴煤矿工人3000余人,除当地农民外,其余来自上海、广东和莱芜、新泰等地。建国之后,1956年党和政府开始动员人多地少的山区和水库库区、运河、伊家河两岸的农民向黑龙江省的富裕县等地迁移。1958年大炼钢铁,开挖露天煤矿,筹建峄山钢铁厂,从上海和本省的菏泽,济宁等地先后调入干部、职工和民工14.7万余人。1985年,全市定居国外的华侨、外籍华人及港澳同胞有1477人。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华侨及港澳同胞多从事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职业。探究活动06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填入表1.1.表1.1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纬度较高,冬季严寒,工业密集,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环境优美,阳光充足,气候适宜,新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国际人口迁移05课堂总结05课堂总结0606强化特训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2017年春节期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都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家过年,主要前往附近省份或本省异地,其中一些金融行业人士纷纷选择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圳的空城率达到69%,为四城最高,堪称名副其实的“空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四城市中,深圳春节期间空城率达最高的原因是(

)A.流动人口比重最高 B.环境污染较为严重C.流动人口数量最多 D.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四城市人口流出与主要目的地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广西 B.广州→河北C.上海→安徽 D.深圳→江苏1.A2.C【分析】本题组考查有关人口迁移的知识点。第1题解答时要审读材料,明确空城率的概念和空城率产生的原因,注意区别流动人口比重最高和流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区别。第2题要理解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对选项中的两地区进行比较分析。1.深圳流动人口比重最高,因此春节回家过年的人数比重最高,空城率最高,A对;根据材料,空城率的形成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与环境污染没有直接关系,B不对;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不一定是流动人口比例最高,不一定会造成空城的比例最高,C不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会造成流动人口的外迁,空城率是春节短暂地回家乡,D不对。故答案选A。2.北京与广西距离较远,广西人不会大规模到北京务工,A不对;广州和河北距离较远,河北人不会大规模到广州区务工,B不对;上海和安徽地理位置邻近,经济差异大,上海是安徽人外出务工的主要目的地,C对;江苏经济较发达,不是主要流出地,相对落后地区会流入距离更近的上海,D不对。故答案选C。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省区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同为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迁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A.对外交通条件 B.文化交流习惯 C.经济活动方式 D.人口迁移政策4.从全国看,三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省区分布具有明显的(

)A.地域性 B.等距性 C.均衡性 D.同向性5.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北京(

)A.政府机构外迁 B.城市规模扩大 C.首都功能优化 D.公共服务升级3.C4.A5.C【分析】3.据图可知,同为长三角的安徽、江苏流入上海人数较多,浙江流入上海人数较少。分析其形成原因,三个省份对外交通条件都很优越;都位于华东地区,文化习惯差异不大;人口迁移政策主要由国家统一指导,各省份差异较小,ABD错误;浙江省大力发展小商品经济和网络营销,需要大量劳动力,大量吸引了其他地区人口流入的同时,也稳定了本省份人口的流出,导致浙江省流入上海市的人口比较少,C正确。故选C。4.从全国看,三大城市外来人口省区分布,主要来自地域邻近的经济欠发达的人口大省,北京、上海、广州都有各自外来人口主要流入省份,所以具有地域性,A正确;由图可知,主要外来人口省区与流入城市的距离并不完全相等,B错误;外来人口省区和来源方向有明显的差异,北京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其西部和南部的省份,少量来自东北,上海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其西部地区的省份,广州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其西部和北部的省区,故不具有均衡性和同向性,CD错误,故选A。5.近年来,京津冀在推进一体化发展,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将非首都职能包括工业等大量吸引外来人口的产业向外转移,外来务工人口减少,导致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下降,C正确;因国务院定位的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政府机构不会外迁,A错误;城市规模扩大、公共服务升级,使城市服务更完善,会吸引外来人口,使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上升,BD错误。故选C。【点睛】国务院确定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就是新的首都职能。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7.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8.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6.B7.D8.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增长的相关知识。6.根据图片信息,2016-2019年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改变,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该比户籍人口快,A项错误。故应该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B项正确。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行政区划的变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影响是相同的,两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存在较大差异,CD项错误。故选B。7.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而之前一段时间,该市常住人口增长迅速,所以该市应该是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得到了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再那么强烈,D项正确。人口老龄化对户籍人口同样有影响,并且会使得该市劳动力短缺,常住人口增长迅速,A项错误。GDP增长缓慢以及环境承载力下降会使得当地失去对外来劳动力的吸引力,常住人口可能有所下降,BC项错误。故选D。8.该市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说明该市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并且经济较为发达,故应该为制造业,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常住人口的概念,并且能够注意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变化曲线的异同。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9.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10.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B10.A【解析】9.根据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来源分布图可知,流入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安徽省,属于中部地区,另外还有河南、江西省也属于中部地区,因此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中部地区,B正确;东部地区仅有江苏省有流入,但占比较低,A错误;西部地区有四川省流入,且人口占比较低,C错误;图中没有显示东北地区有人口流入,D错误。故选B。10.甲省是江西省,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水平,①正确;江西省临近长三角地区,空间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②正确;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和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③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影响该地的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战争 B.经济 C.灾害 D.资源12.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

)A.新增人口多 B.迁入人口多 C.就业压力大 D.劳动力短缺13.解决该地人口问题最迫切的措施(

)A.实行计划生育 B.严格户籍管理 C.鼓励返乡创业 D.支持城市建设11.B12.D13.C【分析】11.由材料“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可知,该地的30~40年龄段人口出生在1980~1990年间,这时期我国没有战争发生,该地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下降,不是战争因素,A错误;最可能是该村经济较落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所致,B正确;没有材料显示该时间段内,该村出现自然灾害,况且自然灾害不会只针对一个年龄段的人口,C错误;资源开发会促进工矿业发展,吸引人口迁入,资源因素不可能导致人口断崖式的流失,D错误。故选B。12.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40%以上,人口严重老龄化,青壮年人口所占比重太少,劳动力严重短缺,不存在就业压力大的问题。C错误,D正确;新增人口少,A错误;人口大量迁出,B错误;故选D。13.解决该地人口问题最迫切的措施是鼓励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C正确;新增人口少,放宽人口生育政策,A错误;放宽户籍管理,吸引人口回流,B错误;该地是乡村,人口已经大量迁出,不是城市地区,没办法支持城市建设。D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工程建设、城市规模及发展、交通、教育、婚姻和家庭)3、政治因素(国际移民、国家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变革等)。经济因素往往起最重要的因素: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为主要目的。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人普”)结果公布,“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这也为本次人口普查带来困难,全国700多万名普查员将在同一天走入千家万户,逐人逐项开展普查登记,并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直接实时上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②婚姻因素

③严格的户籍管理

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15.“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重庆市 B.上海市 C.河南省 D.黑龙江省16.“七人普”中,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在下列技术中,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的主要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北斗导航系统 D.数据可视化14.D15.B16.A【分析】14.由于广大务工人员的户籍与常住地不一致,造成“人户分离”,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务工人员难以在务工地入户,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使大量务工人员外出务工,造成“人户分离”,①③正确,婚姻、教育水平对“人户分离”影响不大,故选D。15.有人无户(籍)”应该为经济发达区,外来务工人员多,但户籍不在,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是我国发达的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多,出现这种现象普遍,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要对普查的区域进行细分,要了解该区域的人口密度,合理分配任务给普查员,必须进行区域的人口数量统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用到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该技术对区域人口进行初步统计,合理划定区域,A正确。遥感只能获得影像资料,并不能获取人口信息,不能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B错误。北斗主要是定位功能,数据可视化不是地理信息技术,不能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CD错误。故选A。【点睛】“人户分离”反映了我国流动人口多,流动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18.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 C.政策引导 D.交通改善19.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 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 D.城市环境改善17.B18.C19.D【解析】17.由图中数据可知,京津冀地区人口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B正确;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人口集中度应该增强,A错误;京津冀地区人口集中度减弱,不一定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C错误;图中的人口集中度减弱,经济集中度增强,人口分布变化与经济变化不一致,D错误。18.由图中数据可知,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主要是2015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而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C增强;环境质量变化、农业发展、交通改善都不是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答案选C。19.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了北京市人口压力,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D正确;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缓解城市化问题,A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同时注重人口质量结构的提升,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计划,人才并未流失,B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使得一部分农民工就地就业,发展农业,农业经营规模可能缩小,C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2015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而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也成为新时期以来北京市人口调控的新思路和主要手段,标志着北京市人口调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慢21.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D21.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变化的相关知识和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20.根据图片信息,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一直在上升,B项错误。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C项错误。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D项正确。故选D。21.根据题意,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是因为国家“三农”政策利好,外出务工人数开始减少,①正确。出生人口变化并不会迅速影响到外出务工人数,②错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业受到影响,外出务工人数开始有所下降,③正确。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有所上升的,尤其是我国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持续上涨,④错误。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迁移人数变化和迁移累计人数变化的概念区别。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 D.西部23.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24.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A.经济B.交通C.文化 D.教育22.B23.C24.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22.据图可以判断,三个最粗的箭头,即迁移人口数量最大的箭头,从三个不同地区指向了南部地区,说明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故B正确,ACD错误。23.据图可以看出,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各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数量明显变小,故C正确。图中只是显示了国内人口迁移情况,因为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受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材料中既没有提到自然增长,也没有提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所以单从材料中,是无法判断美国本土的人口数量变化的,故A错误。通过计算,可知1995年中西部地区以迁出为主,2010年依然是迁出为主,故B错误。1995年只有南部为净迁入,2010年南部和西部都是净迁入,所以净流入的地区增多,故D错误。24.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哪个地方发展速度较快,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会较多,就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南部新兴企业的发展曾经吸引大量人口迁入,随着人员的逐渐饱和,以及西部的发展,南部地区净迁入变小,西部也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所以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经济,故A正确。交通、文化、教育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是材料中没有明显的提示内容,故BCD错误。【点睛】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因为地区间经济和发展的不平衡会形成推力和拉力,促使人口迁移的发生。以我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部分人口专家基于全面“二孩”政策下对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14.55亿人的峰值,之后步入人口负增长的担忧向中央提出三孩政策。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5.之前即使推行“二孩”政策,但中国人口出生率依然不高的根本原因是(

)A.受教育水平提高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政策力度不够大 D.初婚初孕年龄推迟26.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北一带人口流失严重,东北三省总流失人口数达到了941万,尤其是黑龙江省尤为严重。究其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①东北是重工业地区,重工业用工量正逐渐减少②老龄化严重,死亡率提高③人口性别比加大导致④东北地区经济落后,和南方地区相比,东北一带的经济发展比较慢,工资低,工作种类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5.B26.B【分析】25.由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对劳动力的数量需要逐渐转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对数量的要求有所下降,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导致出生率大幅度下降,B正确。文化教育、政策、初婚初孕年龄推迟等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出生率的根本因素,ACD错误。故选B。2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一带人口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东北是重工业地区,经济落后,重工业用工量正逐渐减少,工资低,工作种类少,①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不严重,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人口性别比与人口流失关系不大,③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原因错误的选项②③,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2010至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减少最多的10座城市,均位于东北三省,人口减少幅度都在30%以上。图示意10座城市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图示东北三省10座城市人口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不宜人居 B.偏安一隅,交通不便C.第三产业规模较小 D.产业转型道阻且长28.图示城市人口大量流失带来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城市缺乏活力 B.人均土地多,人口容量增大C.水污染减轻,生态环境变好 D.保健站减少,医疗水平下降27.D28.A【解析】27.图示10座城市中大多为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如今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漫长的产业转型过程中,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就业岗位有限,迫使劳动力向外迁移,D正确。东北地区气候一直寒冷,所以气候寒冷不是东北地区近些年人口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A错误。东北地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交通不便不是人口大量流失的原因,B错误。根据图中与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出第三产业的规模,所以第三产业规模较小不是人口大量流失的原因,C错误,故选D。28.图示10座城市流失的大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因而人口的大量流失,会使这些城市人口老龄化,并且创新活力不强,A正确。人口容量只和自然因素有关,人口流失不会导致人口容量增大,B错误。人口流失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弱,C错误。人口流失与医疗水平关系较小,不会导致医疗水平下降,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范围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等)6个山区经济落后县的4万多名移民,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西海固4万余名移民迁往闽宁镇的主要原因是闽宁镇(

)A.有扶贫政策扶持 B.经济发达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30.与闽宁镇相比,移民原居住地西海固(

)①生态环境脆弱②人口密度过大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④工业污染严重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31.闽宁镇生态移民社区的根本支撑因素是(

)A.发达的交通系统B.较大的市场规模C.较高的人口素质 D.较大的产业规模29.A30.B31.D【分析】本大题以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29.根据材料“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可知,西海固移民迁往闽宁镇的主要原因是闽宁镇有扶贫政策扶持。A正确。材料无法判断闽宁镇是否经济发达,B错误。C、D不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