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5年上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描写战国时期工匠之子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故事的古琴曲是______A.《酒狂》B.《广陵散》C.《离骚》D.《潇湘水云》参(江南博哥)考答案:B[解析]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题材源于古代《聂政刺韩王》曲。

2.

下面谱例的曲作者是______

A.冼星海B.任光C.贺绿汀D.聂耳正确答案:A[解析]谱例是《黄河颂》的音乐片段。《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男声独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3.

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_____A.瞿小松《MongDong》B.刘湲《土楼回响》C.朱践耳《纳西一奇》D.郭文景《御风万里》正确答案:C[解析]朱践耳的《纳西一奇》从纳西族口弦音乐的四个标题《铜盆滴漏》《蜜蜂过江》《母女夜话》《狗追马鹿》中得到启发,写了四个乐章,第二乐章是一首浮想联翩的诙谐曲,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也敢于和大风浪搏斗。

4.

叶小刚的交响曲《地平线》中,蕴含了囊玛的音调和酒盅舞的节奏型,这说明除了蒙古族音乐的素材外,作曲家还采用了哪个民族的音乐素材______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达斡尔族D.藏族正确答案:D[解析]囊玛是藏族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酒盅舞是蒙古族的舞蹈形式。

5.

从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及歌词判断,该曲属于哪种体裁______

A.蒙古长调B.甘肃花儿C.侗族大歌D.福建采茶调正确答案:B[解析]谱例是甘肃花儿《下四川》的音乐片段。

6.

下图中乐人所持乐器为______

A.冬不拉B.弹拨尔C.达卜D.热瓦普正确答案:A[解析]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弹拨乐器,弹拨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弹弦乐器,维吾尔族的达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新疆手鼓,热瓦普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弹弦乐器。

7.

由音乐剧《西贡小姐》的曲作者创作的另外一部音乐剧是______A.《西区故事》B.《歌剧魅影》C.《悲惨世界》D.《猫》正确答案:C[解析]《西贡小姐》是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还有一部音乐剧是《悲惨世界》。《西区故事》由伯恩斯坦作曲,故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猫》和《歌剧魅影》是安德鲁·洛依德·韦伯的作品。

8.

下面谱例中的唱腔属于哪种地方戏曲______

A.花鼓戏B.秦腔C.越剧D.豫剧正确答案:D[解析]谱例是豫剧《花木兰》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9.

下列关于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以拉丁文演唱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正确答案:A[解析]格里高利圣咏是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之上。

10.

下列哪种体裁主要用“变奏”手法创作而成______A.奏鸣曲B.帕萨卡利亚舞曲C.赋格D.波兰舞曲正确答案:B[解析]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套曲,由三四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帕萨卡利亚为三拍子慢板舞曲,16、17世纪时传至欧洲各国,成为一种键盘乐曲,大多用小调写成,以4~8小节的固定低音为基础,进行连续变奏。现代意义上的帕萨卡利亚是在巴洛克时期定型的一种变奏曲。赋格是以单一主题的复调音乐形式,在—个声部奏出主题,其他各声部先后做模仿出现,运用增值、减值、逆行、倒影等手法。波兰舞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被译为波罗乃兹、波洛奈兹或波洛涅兹,是拍子,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源于波兰。

11.

下列关于音乐和文本之间关系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歌词采用了传统的拉丁经文B.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歌词来自歌德的诗作C.舒伯特的《魔王》的歌词作者为法国诗人席勒D.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德文版的中国唐诗为歌词正确答案:D[解析]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歌词采用了德文;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魔王》是舒伯特根据歌德同名诗创作的;《大地之歌》是交响性套曲,由马勒创作于1908年,作品以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在西洋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2.

下列对20世纪各种流派的音乐风格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电子音乐直接取材于真实声音,并通过剪接运用于电子合成器中B.机遇音乐是十二音作曲的延伸C.简约音乐的基本特征是重复短小的音乐动机和最少的音乐材料D.具象音乐是以电子音响的方法把音乐加以复制、改变、制作并记录正确答案:D[解析]电子音乐指的是由电子装置产生和修饰的声音制作而成,并由电子音乐装置演奏的音乐。机遇音乐是现代作曲法的一种,可任意选择某一音乐素材,或者演奏记号,然后由一位或数位演奏者不受任何法则限制地进行即兴演奏,这种演奏往往造成独一无二的特色,只有通过录音才能保留,在演奏中还可随意加进诗歌朗诵、舞台动作,甚至听众也可自发参与,它也常与电子音乐和电脑音乐相伴出现。简约音乐这个名词是由简约主义(或极简主义)派生而来,在1960年被提出作为实验音乐中的一种音乐风格,这个派别大多展现以下的特色:如果不具功能调性,则强调和谐的和弦;乐句或较小单位的figure、motif、cell会不断重复;加以难以捉摸、缓慢的改变、长时间极少或没有改变的旋律;以持续的低音、节奏或长音的方式暂停音乐演进。具象音乐是指直接对采录到的自然中已有的具体声响,借助电子手段进行剪切、变速、横向叠加、倒放等处理来创作的音乐。

13.

画家康定斯基所属的表现主义美术流派和下列哪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类似______A.勋伯格B.德彪西C.斯特拉文斯基D.巴托克正确答案:A[解析]勋伯格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巴托克是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14.

下列欧洲国家与其民间音乐体裁对应正确的是______A.波兰—波尔卡B.意大利—玛祖卡C.捷克—塔兰泰拉D.奥地利—约德尔山歌正确答案:D[解析]波尔卡是捷克民间舞蹈。玛祖卡原为波兰一种民间舞蹈,其形式现在仍保留在许多芭蕾舞舞剧中,其音乐经过肖邦等人的发展后,已成为古典音乐中的经典舞曲。塔兰泰拉是意大利舞曲。约德尔山歌是流行于古代瑞士和奥地利山民之间的一种山歌,是传统音乐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山歌唱法,电影《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一曲的风格就源自约德尔山歌。

15.

下列图片中,哪一个是被称为“印度小提琴”的萨朗吉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A[解析]选项A是萨朗吉,选项B是小提琴,选项C是曼陀林,选项D是热瓦普。

16.

下面旋律片段的节拍类型是______

A.单拍子B.混合拍子C.变换拍子D.复拍子正确答案:C[解析]旋律中出现了。在乐曲中,各种拍子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17.

下面谱例中,变化音程的数量是______

A.1个B.2个C.3个D.4个正确答案:A[解析]基本音级上构成的都是自然音程。除了增四度和减五度,一切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都叫作“变化音程”。#5~4是增二度,因此只有1个变化音程。

18.

下列图片中,哪种乐器既用于铜管五重奏,也用于木管五重奏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B[解析]A选项是大号,B选项是圆号,C选项是小号,D选项是长号。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仅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除了铜管五重奏外,在木管五重奏中更是唯一的铜管乐器。

19.

在歌唱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______A.前奏B.间奏C.引子D.尾奏正确答案:B[解析]在歌唱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间奏。

20.

下面谱例中,两个乐句的关系是______

A.同头换尾B.鱼咬尾C.换头异尾D.换头合尾正确答案:B[解析]句头相同而句尾不同的写作手法叫同头换尾。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每一段的前半部分在主题音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即“换头”),而在每段的后半部分反复主题旋律(即“合尾”),这样的创作方式称之为“换头合尾”。

21.

“吴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题,然后运用模进的手法写作音乐片段,并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上述教学行为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哪个基本理念______A.理解多元文化B.面向全体学生C.重视音乐实践D.弘扬民族音乐正确答案:C[解析]“用模进手法写作音乐片段”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重视音乐实践。

22.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代是______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正确答案:B[解析]唐朝设立的音乐教育机构有大乐署、教坊和梨园,“小部音声”是在梨园中设立的音乐组织。

23.

欣赏《胡桃夹子组曲》中《进行曲》的A段音乐时,教师采用下面的方法让学生体验音乐主题,这体现的是哪一种音乐教学体系______

A.奥尔夫B.柯达伊C.铃木镇一D.达尔克罗兹正确答案:A[解析]图中出现的“捻指、拍手、拍腿、跺脚”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声势”活动,它们被称为“身体乐器”。

24.

陈老师在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没有采用数学运算方式,而是将音符时值的时间关系与音响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不同音符时值的关系。上述教学行为体现的哲学观是______A.唯理主义B.折中主义C.理性主义D.实用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唯理主义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获取正确知识的途径不是感觉经验,而是理性。经验主义的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折衷主义又写为折中主义,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

25.

学生在音乐技能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如在音乐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______A.平衡期现象B.平稳期现象C.高原期现象D.徘徊期现象正确答案:C[解析]“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

2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堂提问、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这种评价属于______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标准性评价D.导向性评价正确答案:A[解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评价建议里提到: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

27.

教师将《音乐之声》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对音乐剧产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段的创作和表演活动”,该目标设计最适合的模块是______A.音乐鉴赏B.音乐与戏剧表演C.歌唱D.演奏正确答案:B[解析]音乐剧的学习属于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

28.

下面谱例属于哪种合唱类型______

A.四部混声合唱B.男声二部合唱C.男声二重唱D.女声二部合唱正确答案:D[解析]谱例是《军港之夜》的女声二部合唱谱。

29.

下列______不属于传统音乐教育体系所包含的属性。A.量化分解性B.片面单一性C.动态终结性D.提前预见性正确答案:C[解析]目前的音乐教育体系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属性:提前预见性、量化分解性、片面单一性、静态终结性。

30.

“梅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故事,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所授角色的理解,现场表演出各种相应的动作与形态,模拟森林中的各种音响,使整个教室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森林’。”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创作模块教学的哪个特点______A.理论性B.民族性C.即兴性D.科学性正确答案:C[解析]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创作模块教学的即兴性。

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10分)1.

为下面歌曲编配二声部合唱。

要求:

(1)在每一乐句停顿处(休止或较长的时值拍)用模仿手法为歌曲创作填充呼应式的第二声部。

(2)将原歌曲作为高声部,自己创作的声部作为低声部,以二声部合唱的形式重新记谱。正确答案: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15分)分析《伦敦德里小调》。

要求:1.

画出结构图示,写出歌曲结构名称。正确答案:单二部曲式结构,结构图示如下:

2.

说明歌曲的高潮在何处,是通过哪种手法呈现的。正确答案:歌曲高潮出现在第9~13小节,通过旋律线级迸发展的高峰和强弱线的发展的高峰形成高潮。

3.

说明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特点。正确答案:最后一句通过再现第一句主题的方法,回归到温柔平和的气氛上结束全曲。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35分)1.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选修“演奏”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器乐合奏《梭罗河》。

教学重点:合奏时节奏的准确性与声音的协调性。

要求:

(1)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教学。

(2)设定教学目标。

(3)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正确答案:《梭罗河》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具有印度尼西亚民歌风格的歌曲,能够尊重、感受印尼音乐独特的韵味,并以正确的态度理解音乐的多元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印尼音乐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的态度参与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加深对印尼音乐的理解。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利用器乐合奏的形式演奏《梭罗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用印尼甘美兰乐器演奏的《梭罗河》,同时用课件展示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学习印尼民歌的兴趣。

(二)新课教授

1.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教师介绍印尼甘美兰乐器及其演奏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葫芦丝、竖笛、手鼓、三角铁模仿甘美兰音乐中的节奏型,体验印尼音乐的特色。

2.指导学生按照下列谱例做连续性的多声部的合作练习。

3.在节奏的伴奏下,用葫芦丝演奏歌曲第一声部,用竖笛演奏第二声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1.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在进行“音乐长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老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了维瓦尔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乐章,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征,接着又让学生去欣赏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曲,听着听着学生就睡着了,老师拿起黑板擦在讲台上猛敲了几下,大声说道:“你们这群乐盲,让你们听音乐,你们怎么都睡着了,上课不准睡觉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有个调皮的学生小声嘀咕道:“这音乐听着太舒服了,让人容易睡觉。”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上面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并简述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正确答案:(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2)本节课是鉴赏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非常投入地引导大家去欣赏音乐之美,应该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并且这位老师刚开始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在欣赏过程中,面对学生睡着了的现象,老师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了批评,这种做法不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在《普通高中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进行引导,应该尊重每个学生。在面对学生因为欣赏音乐而睡着的现象时,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睡梦中醒过来,问一下大家睡着的理由,面对学生说音乐听着太舒服了,教师要进行课中反思,思考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声色俱厉的批评,势必不能缓解课堂局面。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针对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教师要设计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积极地探究与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的问题不仅要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情绪情感、音乐形象的思考,还要对音乐的艺术特征、时代特征、美学思想等有所感悟和体验。音乐鉴赏课固然以聆听为主,但在此基础上,还要与歌词、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协同教学,可以让学生采用音乐剧、舞台剧、小品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15分)1.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中国民间舞蹈

【教学对象】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胶州秧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编创的学习过程,产生对胶州秧歌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中国民间舞蹈的认识。

2.通过欣赏胶州秧歌《春天》,分析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特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的特点。

3.通过对胶州秧歌基本的组合学习,探究发现胶州秧歌的动作、体态等特点,并能应用胶州秧歌的动作素材编创展示舞蹈。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略)

2.新课教学

(1)学生观看胶州秧歌视频《春天》,然后讨论。

①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