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 梳理学案(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 梳理学案(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 梳理学案(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 梳理学案(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 梳理学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考点系统复习

模块一声学光学热学_______________I

第1讲声现象

命题分析

广东省近五年中考物理命题分析

考点20232022202120202019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省题9省题4省题2一省题5

声音的特性省题9一省题2省题5省题5

声的利用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省题4省题23一一

【课程标准】

2.3.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例1在鼓面上放碎纸屑,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观察与其接触的物体的

运动。了解实验中将微小变化放大的方法。

例2将发声器放入玻璃罩中,逐渐抽出罩内空气,会听到发声器发出的声音逐渐变小,分

析导致该现象的原因。

2.3.2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

法。

例1了解超声波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如超声雷达、金属探伤、医学检查

例2举例说明如何减弱生活环境中的噪声,具有保护自己、关心他人的意识。

信息能量

1,1

/逊

/I

?:然:向-声速

害和控制(、厘蕨

'、产&H语耐

r

振幅一响度

超声波

।振动]频率-,音调

।特色一音色次声波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常见乐器发声原理:管乐器靠■内空气桩的振动发声;弦乐器靠我的振动发声;打击乐器

靠被打击部位的振动发声。

二、声音的传播

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至不能传声。

2.形式:声波。

3.声速: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一般情况下,。固体m

4.回声:

(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反射回来的现象。

(2)应用:与原声混合,加强原声;回声测距。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V)

(2)物体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消失了。(X)

(3)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利用电磁波交流,原因是真空不能传声。(V)

(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X)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快。(X)

I典例精析

例1(2023•惠州惠城区一模)下列实验中,不能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敲击鼓面时,撒一些轻小的纸屑在鼓面上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D.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答案C

例2在学习“声现象”这一单元时,老师领着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用悬挂

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弹起,这说明了O

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

由此可以推理:O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物理实验中,把物体的微小变化转换成其他物体的变

化,这种方法是转换法。(2)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声

音越来越小,可以推知当没有空气时,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这种方法

是推理法,也叫理想实验法。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真空不能传声

易错提醒真空不能传声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科学推理得出的

结论。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定义声音的大小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品质、特色

影响因素振幅和距离。振幅越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大,响度越大;离发声高,音调越高。振动方式等。

体越近,响度越大。

震耳欲聋、低声细语尖锐刺耳晨钟暮鼓

举例

高声喧哗男低音、女高音闻其声知其人

I判断正误

(1)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二胡发声的音色。(X)

(2)我们能够区分二胡和长笛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X)

(3)增大拨动琴弦的力度会提高声音的响度。(V)

(4)“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声音的音调。(X)

⑸男低音在舞台上高声歌唱,这里的“低”指的是音调低,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大。

(J)

例3(2021•广东)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分析敲击瓶子时,主要是瓶子振动发声,水柱越高,瓶子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答案B

易错提醒敲击瓶子时,主要是瓶子振动发声;向瓶内吹气时,是瓶子上方的空气柱振动

发声。

【例4(2023•广州)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

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

越大,音调就越高。而频率为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声源每秒振动1次,则它的频率就是1

Hz„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答案B

例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甲、乙不同,乙、丙不同,甲、乙、丙三者相同(前三空均选填“响

度”“音调”或“音色”),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丁属于(选填“乐音”或“噪声”)o

分析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

大。物理学中,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噪声是由物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

答案响度音调音色噪声

考点三声的利用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声的利用

1.超声波和次声波

2(»20(XX)

人耳听受范国邮声波声波频率,HZ

次声波

项目超声波次声波

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频率低于跑Hz的声

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

特点次声波传播距离远,易于绕过障甥物

获得较集中的能量

应用B超、超声测距、超声定位、超声探伤预测台风、地震、海啸

2.声的作用

(1)传递信息,如:雷声预示着大雨,用“B超”检查身体。

(2)传递能量,如:爆炸声震碎玻璃,超声碎石。

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

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是分贝(dB)。

3.噪声的危害:超过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超过70dB会妨碍工作和学习,超过90dB

会损伤听力。

4.噪声的控制的三个环节: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例如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在马路两旁设置屏障或植树)。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例如人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1)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X)

(2)超声波和次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X)

(3)相同条件下,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更快。(X)

(4)优美的乐曲也有可能是噪声。(V)

例6(2022・广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

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

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分析(1)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

耳处减弱噪声。(2)音量即响度,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

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4)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答案D

【例7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

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

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s才能接收到信号。

分析(1)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

知道海的深度,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然后可知需经过几秒才能接收到信

号。

答案水9

易错提醒声呐测距的方法:声呐向障碍物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

来,声呐接收到回声。这个过程中超声波一来一回,经过的路程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2

倍。

例8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

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中

的哪几项()

①声的反射②超声波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④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A.只有③B.只有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②④

分析回声定位是根据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

利用声音获得信息。利用声音除了可获得信息外,还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

答案C

基础落实练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素材)如图甲击鼓的鼓声由振动产生,如图乙弹琴的琴声由振动产

生,如图丙吹哨的哨声由振动产生。

答案鼓面琴弦管内空气柱

2.(教材素材)如图所示,小明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气泵将玻璃罩中的空气逐渐

抽出,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再使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答案小大介质

3.(2023•汕头潮阳区模拟)“天宫课堂”第三课在2022年10月12日下午开讲,神舟十四号

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了精彩的太空授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刘洋说话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她的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刘洋的声音是靠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空间站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X108m/s

D.刘洋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答案A

解析刘洋说话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她的声带在振动,故A正确;地球上的学生听到刘洋的声

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B错误;在空间站中有空气,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故C错误;响度跟振幅有关,刘洋讲课声音很大是振幅大,故D错误。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4.(教材素材)如图所示,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

动,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时,发出声音的越高。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伸出桌面的

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均与钢尺保持相同,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o(均选填声音的

特性)

/I/[

答案响度音调音色

5.(2022•广州)编钟是我国的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尸处的

低,则()

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编钟的质量有关

B.敲尸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

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

D.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

答案B

解析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还与敲击编钟的位置等因素有关,故A错误;敲尸处比敲N处时,

声音音调高,即振动的频率大,故B正确;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的大小与敲击的力

的大小有关,所以敲尸处时,编钟的振幅不一定比敲M处时大;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

度不一定比敲M处时大,故C、D错误。

6.(2021•广州)如图,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甲鼓皮()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答案B

解析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说明甲鼓振动的频率比乙低,甲鼓发出的

音调比乙鼓低;由于不知道甲鼓和乙鼓的振幅,不能判断其响度大小,故A、C、D错误,B

正确。

考点三声的利用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7.(教材素材)图甲中医院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图乙中,将一支点燃

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晃动,这说明声音可以

传递。

甲乙

答案信息能量

8.(2022•深圳)深圳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做法是()

A.不高声喧哗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D.在学校周围植树

答案D

解析不高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属于在

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在公路上不鸣笛,属于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在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考点四声现象综合

9.(2019•广东)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

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答案D

解析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鼓声大作,震耳欲聋,

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B说法正确;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

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说法正确;鼓手敲击鼓面越

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故D说法错误。

10.(2023•佛山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B.可以用超声波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C.高架桥上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A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A正确;由于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用超

声波测量地月间的距离,故B错误;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C错误;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慢,故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1.表中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介质77/(m-S-l)介质z?/(m-s-i)

水(5℃)1450冰3230

水(15℃)1470软橡胶(常温)40至50

水(20℃)1480软木500

海水(25℃)1531铁(棒)5200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声速的大小跟、有关。

(2)设海水温度为25°C,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海

水的深度是m。

(3)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

音是由物体产生的。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

敲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同时听到声音的(选填“音

调”“响度”或“音色”)较大。

(4)如图乙,用小锤去敲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说

明声波可以传递。

⑸如图丙所示是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

是,响度相同的是。(均填写丙图中的序号)

答案(1)温度介质的种类(2)1531(3)振动大响度(4)能量⑸①②②③

12.(2021・广东)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

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

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

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

传播过程的s一/图象,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测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

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

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