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角形部分
一、知识点汇总
1.三角形的定义定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
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
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可用c表示,
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
形;
(3)^ABC是三角形ABC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
2、(1)三角形按边分类: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V
三角形1I等边三角形
I不等边三角形
(2)三角形按角分类: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4r
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I钝角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和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ABC的BC上的中线.2、BD=DC=0.5BC.
3、AD是AABC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
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1-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ABC的NBAC的平分线.2、Zl=Z2=0.5ZBAC.
3、AD平分NBAC,交BC于D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3)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表示法:1、AD是AABC的BC上的高。2、AD_LBC于D。
3、ZADB=ZADC=90°o4、AD是AABC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
条高在三角形外;
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6、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
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注意:每个顶点处都有两个外角,但这两个外角是对顶角.
如:/ACD、NBCE都是AABC的外角,且/ACD=/BCE,所以说一个三角形有六
个外角,但我们每个一个顶点处只选一个外角,这样三角形的外角就只有三个了.
7.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三角形的一个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注意:(1)它不相邻的内角不容忽视;
(2)作CM〃AB由于B、C、D共线
/.ZA=Z1,ZB=Z2.
即ZACD=Z1+Z2=ZA+ZB.
那么/ACD>/A./ACD>NB。
8、(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2-
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遮二2条对角线。
2
(2)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9、.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长确定,则三角形的形状就唯一确定,这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注意:(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四边形没有稳定性。(3)多边形没有稳定性。
二、题型解析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例1.如图已知中,ABAC=90°,ADLBC于D,E是AD上一点。
求证:\NBED>NC
证明:由ADJ_BC于D,可得NCAD=/ABC又=NABE+/EBD
则|/ABD>NEAP]可证JNCID〉即|/BED〉Zd
说明:在角度不定的情况下比较两角大小,如果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间接求
得。
例2.锐角三角形ABC中,ZC=2ZB,则/B的范围是()
A.100<Z5<20°B,20°<ZB<30°C,30°<Z5<45°D,45°<ZB<60°
-3-
分析:因为口4BC为锐角三角形,所以0。</5<90。
又/C=2NB,.•.0。<2/5<90°0°<N5<45°又:/A为锐角,为锐角
ZB+ZC>90°3ZB>90”,即ZB>30°,30°<ZB<45°.故选C。
例3.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幺=180°-(/B+NC)等于160°,另两个外角的比为
2:3,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
分析:由于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其中一个角已知,另两个角的比也知道,因此三
个外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进而可求出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60°另两个外角的和等于200°
设这两个外角的度数为2x,3x;.2x+3x=200解得:x=40,2x=80,3x=120
与80°相邻的内角为100°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应选C
2.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例4,已知:如图在|A45cl中,|4B〉ZC|,AM是BC边的中线。
求证:AM>^(AB-AC)
证明:延长AM到D,使MD=AM,连接BD
在和中,AM=DM,/AMC=ZDMB,CM=BM
kCMA三kBMD:.BD=AC在瓜逊]中,148-A0(酒而|)。=2幺间
AB-AC<2AAM(AB-AC)
说明:在分析此问题时,首先将求证式变形,得A8二1^,然后通过倍长中
线的方法,相当于将绕点旋转180°构成旋转型的全等三角形,把AC、AB、2AM
-4-
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很自然有
-AC)<AM<+AC)0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证明。
3.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
例5.如图,ZB=Z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
求证:AM平分DAB。
证明:过M作MG_LAD于G,;DM平分NADC,MC±DC,MG±AD
.\MC=MG(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VMC=MB,AMG=MB
WMGXAD,MBLABr.M在/ADC的平分线上(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
个角的平分线上);.DM平分NADC
说明:本题的证明过程中先使用角平分线的定理是为判定定理的运用创造了条件
MG=MB。同时要注意不必证明三角形全等,否则就是重复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4.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例6.如图,已知:点C是/FAE的平分线AC上一点,CE±AE,CF±AF,E、F为垂足。
点B在AE的延长线上,点D在AF上。若AB=21,AD=9,BC=DC=10o求AC的长。
-5-
分析:要求AC的长,需在直角三角形ACE中知AE、CE的长,而AE、CE均不是
已知长度的线段,这时需要通过证全等三角形,利用其性质,创设条件证出线段相等,进
而求出AE、CE的长,使问题得以解决。
解::AC平分NFAE,CFXAF,CE±AE;.CF=CE
CF=CE
•:<ZF=/CEA=90°KACF=^ACE{HL)AF=AE
AC=AC
CF=CE
•/<CD=BC:.\CDF=kCBE(HL);.BE=DF
NF=ZCEB=90°
设|BE=DF*,则|-E=AS—8£=21—x,4F=4D+DF=9+x
,/AE=AF,21-x=x+9>x=6
在中,\CE=^BC2-BE2=V102-62=8
在中,AC=^AE2+CE2=7(21-6)2+82=17
答:AC的长为17o
5、中考点拨
例6.如图,在AASC中,已知NB和N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过点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BD+CE=9,
则线段DE的长为()
A.9B.8C.7D.6
分析:初看此题,看至ijDE=DF+FE后,就想把DF和FE的长逐个求出后再相加得
DE,但由于DF与FE的长都无法求出,于是就不知怎么办了?其实,若能注意到已知条
件中的“BD+CE=9",就应想一想,DF+FE是否与BD+CE相关?是否可以整体求出?
若能想到这一点,就不难整体求出DF+FE也就是DE的长了。
解::BF是NB的平分线.*.ZDBF=ZCBF又DE〃BC.*.ZDFB=ZCBF
;./BDF=/DFB;.DF=BD同理,FE=CE;.DF+FE=BD+CE=9即DE=9故
选A
例7.已知:如图,lAABCl中,AB=AC,ZACB=90°,D是AC上一点,AE垂直BD
-6-
的延长线于E,AE=-BD求证:BD平分NABC
2
分析:要证NABD=NCBD,可通过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但图中不存在可证全等的三
角形,需设法进行构造。注意到已知条件的特点,采用补形构造全等的方法来解决。
简证: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F易证|A4CF三MC£>|(ASA或AAS)
AF=BDAE=LBD,4E=MF=EF于是又不难证得|AB4E三WFE(£4S)
22------------------------------
:./ABD=/CBD;.BD平分NBAC
说明:通过补形构造全等,沟通了已知和未知,打开了解决问题的通道。
练习题:
1.填空: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cm和21cm,则这个等腰
三角形底边的长为o
2.在锐角中,高AD和BE交于H点,且BH=AC,则/ABC=。
3.如图所示,D是画画的/ACB的外角平分线与BA的延长线的交点。试比较
NBAC与/B的大小关系。
-7-
D
A
DCE
4、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相邻外角的平分线所夹的角等于45°。
5.如图所示,AB=AC,ZBAC=90°,M是AC中点,AEJ_BM。求证:
NAMB=NCMD
-8-
A
M
BDC
【练习题答案】1.5cm2.45°
3.分析:如图所示,NBAC是|儿4c5]的外角,所以|NA4C〉2f
因为/1=/2,所以/BAON2又因为N2是|A5cpi的外角,所以N2>/B,问题得证。
答:/BAO/BY/CD平分/ACE,.*.Z1=Z2VZBAOZ1,.\ZBAOZ2
VZ2>ZB,AZBAOZB
4,证明:省略
5.证明一:过点C作CF,AC交AD的延长线于F
VZ1+/BAE=Z2+/BAE=90°
Zl=Z2
又/BAC=NACF=90°AC=AB
-9-
^iABM=ACAF
:.AM=CF,ZF=ZAMB
又AM=MC,/.MC=CF
又N3=N4=45°,CD=CD
/.bCDM=NCDF
NF=ACMD
ZANIB=ACMD
证明二:过点A作AN平分/BAC交BM于N
VZ2+/BAE=Z3+ZBAE=90°
又AN平分/BACZl=ZC=45°
Z2=Z3
^ABN=ACAD
又AB=AC又ANAM=ZC=45°AM=CM
AN=CD
\NAM=ADCM
ZAMB=ZCMD
说明:若图中所证的两个角或两条线段没有在全等三角形中,可以把求证的角或
线段用和它相等的量代换。若没有相等的量代换,可设法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10-
(-)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知识点汇总
考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及其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
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根据不等式性质2或3)
(2)去括号(根据整式运算法则)
(3)移项(根据不等式性质1)
(4)合并同类项(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
(5)系数化为1(根据不等式性质2或3)
提示:1.不等式的解集一般是一个取值范围,但有时候需要求不等式的某些特殊解,如整
数解,非负整数解,最大整数解等,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明确解的特征
2.解不等式中的移项与解方程中的移项相同,要注意改变所移项的符号,但不等号方向不
变;
3.系数化为1时,特别注意不等号方向是否需要改变;
4.解不等式时,有些步骤可能用不到,根据不等式的形式灵活选择解题步骤。
考点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步骤: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
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找: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不大于”
“至多”“至少”“不超过”等;
解:解出所列的不等式;
答: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写出答案。
提示:1.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根据不等式关系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
2.在设未知数时,不可出现''至少”“至多”“不超过”等范围的字眼,因为未知数就是
一个分界点,不是范围。
二、习题分析
例1.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11-
A2x-l>0;B1<2;C3x-2y<1;Dj2+3>5
例2.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5+4>8B.2x—1C.2庶5D.--3^0
x
3x-5
例3.解不等式2-x4--一,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
例4.某城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700吨,由甲,乙两个垃圾处理厂处理,已知甲厂每小时处
理垃圾55吨,需费用550元,乙厂每小时可处理垃圾45吨,需费用495元。
(1)甲、乙两厂同时处理该城市的垃圾,每天需要几小时完成?
(2)如果规定该城市每天用于处理垃圾的费用不得超过7370元,则甲厂每天处理垃圾至
少需要多少小时?
Y
例5、求不等式42---5(x+4)Z0的正整数解。
2
例题答案: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必须是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B是不等式,C是二
元的,D的未知数次数是2.故选A。
2、解:,A选项没有未知数,B选项不是不等式,C选项正确,D选项不等式的左边不是
整式,是分式,未知数的次数不是1。故选C。
3、解:去分母,得4(2-x)<-(3x-5)去括号,得8-4x4-3x+5
移项,得-4x+3x45-8合并同类项,得-x4-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略
4、解:(1)700+(45+55)=7答:两厂同时处理,每天需要7小时。
(2)设甲厂每天处理垃圾x吨,则乙厂每天处理垃圾(700-x)吨,根据题意,得
-12-
x700x
—x550+——x495<7370解得:x>330,330^55=6
5545
答:甲厂每天处理垃圾至少需要6小时。
注:设未知数时要将“最多”“不少于”等这些不确定的词语去掉,求出的不等式的解集就
是应用题的解,应用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取舍。
5、解:去分母,得84-xT0(x+4)Z0去括号,M84-x-10x-40>0
移项,得-X-10XN40-84,合并同类项,得-11x2-44系数化为1,得x«4,
不大于4的正整数有1,2,3,4,所以,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2,3,4.
【解析】求不等式的特殊解时,需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解集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特殊
解。
三、练习题:
1、在数轴上从左至右的三个数为a,1+a,-a,则a的取值范围是()
11
A、a<—B、a<0C、a>0D、a<---
22
x+1W0
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2x+3<5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P(2x-6,x-5)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为()
A、3<x<5B、-3<x<5C、-5<x<3D、-5<x<-3
4、已知不等式:①X>1,②x>4,③x<2,@2-x>-l,从这四个不等式中取两个,构成正
整数解是2的不等式组是()
A、①与②B、②与③C、③与④D、①与④
+—2
5、方程组{的解x、y满足x>y,则m的取值范围是()
8x-3y=m
9101910
A.m>—B.m>——c.m>—D.m>—
1091019
x—3<0
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
[x+1^0
2x2-0.5
7、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一
—3x2—2.5x—2
-13-
X<TYl+1
8、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x>2m—1
2x-a<1
9、若不等式组4的解集为-那么(a+1)(b—1)的值等于.
x-2b>3
4Q-X>0
10、若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x+a-5>0
.3
x——(2x-l)W4
11、解不等式组<-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并求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1+3%_1
〉2xI.
12
2x+11-2x
12、求同时满足不等式6x-2>3x-4和--------------<1的整数x的值.
32
x-y=m-5
13、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x的值为负数,y的值为正数,求m的取值范
x+y=3m+3
围.
14、一人10点10分离家去赶11点整的火车,己知他家离车站10千米,他离家后先以3
千米/小时的速度走了5分钟,然后乘公共汽车去车站,问公共汽车每小时至少走多少千米
才能不误当次火车?
练习题答案:
1
1、D2、C3、A4、D5、D6、-lWx<37、——WxW48、m>29、-610、aWl
4
-14-
2,7
11、2,1,0,-11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一一—,所以整数x为013、-2<m<0.5
310
14、解:设公共汽车每小时至少走x千米才能不误当次火车
5
10--x3“二
据题意:UU■x]3
x6'答:公共汽车每小时至少走13千米才能不误当次火车。
(三)图形与坐标
一、知识点汇总
1、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法:坐标法、方位与距离法、经纬度法
2、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4、平面上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有序实数对来确定。
5、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有哪些方法?
(1)用有序数对来确定;(2)用方向和距离(方位)来确定;
6、在平面内有公共原点而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
标系,坐标系所在的平面就叫做坐标平面
7、掌握各象限上及x轴,y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一,+);第三象限(一,一);第四象限(+,一)
8、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表示为(x,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9、(1)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二、例题分析
1.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例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是()
A.(1,2)B.(2,1)C.(-1,2)D.(1,-2)
2.图形在坐标平面内变换后点的坐标
例2:如图2,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
移以后得到的.左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一4,2)、
(-2,2),右图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
是.
例3:已知4AB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A'B'C'与4
ABC关于y轴对称,那么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A.(-4,2)B.(-4,-2)C.(4,-2)D.(4,2)
-15-图4
例题答案:
1、分析:过点E向x轴画垂线,垂足在x轴上对应的实数是1,因此点E的横坐标为1;同理,
过点E向y轴画垂线,点E的纵坐标为2,所以点E的坐标为(1,2),选A.
2、解析:在图2中,平移前左眼的坐标是(-4,2),平移后左眼的坐标是⑶4),它的横坐标增
加了7,纵坐标增加了2.根据这个规律和平移的特征,平移后右眼的坐标是(5,4).
3、解析: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相反.在图4中,A点的坐标是(-4,2),则A
点关于y轴对称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4,2),故选D.
点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形经过几何变换后点的坐标,应先准确作图,然后求坐标.
三、练习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所在象限为()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2,-3)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是()
(A)(-3,2)(B)(3,-2)(C)(-2,3)(D)(2,3)
3、若点P(a,a-2)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A、-2<a<0B、0<a<2C、a>2D、a<0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口ABCD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0,0)、(3,0)、(4.2),
则顶点D的坐标为()
A.(7,2)B.(5,4)C.(1,2)D.(2,1)
5、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为原点,直线AD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B、D点的
坐标分别为(1,3),(4,0),把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C点平移后相应
的点的坐标是()
A、(3,3)B、(5,3)C、(3,5)D、(5,5)
6、如图,若将直角坐标系中“鱼”的每个“顶点”
1
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万,则
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A.(-4,3)B.(4,3)
第6题图
-16-
C.(-2,6)D.(-2,3)
7.已知点A(a-1,a+1)在x轴上,则a等于.
8.点4(a,2)与£(-3/)都在第二、四象限两条坐标轴的夹角的平分线上,则a=,b=.
9.已知点M(3,2)与点N(x,y)在同一条垂直与x轴的直线上,且N点到x轴的距
离为5,那么点N的坐标是o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ABC绕点P旋转180°,得到请写出P点的坐
标o
三、解答题
11>△4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第10题图
(1)作出△/2C关于x轴对称的△4片。1,并写出点耳的坐标;
已知点A、D
9一
的坐标分别是(一4,3)、(一,3),求B、C的坐标.
4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0ABC的对角线AC平行于x轴,边OA与x轴正半轴
-17-
的夹角为30°,OC=2,求点B的坐标
答案:
1、选择题
1、B2、C3、B4、C5、D6、A
2、填空题
7、-18、-2;39、(3,5)或(3,-5)10、(-1,-1)
三、解答题
11、【答案】(1)作图如图示,4的坐标为(-2,—3).
(2)如图示.
9
12、B,-3)C(4,-3)
4
13.解:过点B作DEL0E于E,OEx
:矩形OABC的对角线AC平行于x轴,边0A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
.•.ZCA0=30°,;.AC=4,.\0B=AC=4,;.0E=2,;.BE=2V5,
则点B的坐标是(2,2“),
-18-
(四)一次函数
一、知识点汇总
1、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6(左,6是常数,且左2°)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是
自变量。当6=°时,一次函数>=依,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⑴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人,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
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
⑵当6=0,《时,》=日仍是一次函数.
⑶当6=0,左=°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⑷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厚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y=kx(k不为零)①k不为零②x指数为1③b取零
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
k<0时,□直线y=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
(1)解析式:y=kx(k是常数,kWO)
⑵必过点:(0,0)、(1,k)
(3)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4)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增大而减小
⑸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轴;1k|越小,越接近x轴
3、一次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O),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
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y=kx+b(k不为零):①k不为零②x指数为1③b取任意实数
b_
一次函数丫=入+13的图象是经过(0,b)和(-工,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
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
b<0时,向下平移)
(1)解析式:y=kx+b(k、b是常数,kHO)(2)必过点:(0,b)和,0)
k
(3)走向: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b<0,图象经过第三、四象限
[左〉
1k>00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10。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6〉0[b<0
k<0k<0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b>Qb<0
(4)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增大而减小.
(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轴;山|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轴.
(6)图像的平移: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b个单位;
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下平移b个单位.
-19-
一次
k=kx+b(kw0)
函数
k>0k<0
k,b
片片口
付万b>0b<0b=0b>0b<0
b=0
图象
J7^LLL。\了JL
性质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一次函数丫=]<*+1)的图象的画法.
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
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选
b>0b<0b=0
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经过第二、四象限
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取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b),1'1即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
5、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及性质
一次函数丫=入+6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
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
概念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0),那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是y=kx,
中k叫做比例系数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20-
自变量X为全体实数
范围
图象一条直线
必过点(0,0)、(1,k)
(0,b)和0)
k
走向k〉0时,直线经过一、三象限;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k〈0时,直线经过二、四象限k>0,b<0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向右上升)
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向右下降)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轴;|k|越小,越接近x轴
图像的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个单
平移
位;
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下平移回个单
位.
象
6>06<0b>06<0
6、直线y=kxx+b](左1/0)与>=k2x+b2(.k20)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O左i=心且4/打(2)两直线相交O占W左2
(3)两直线重合=左[=心且4=打(4)两直线垂直=kxk2=-1
7、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式;
(2)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关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
数为未知数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
(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二、练习题:
-21-
1.当TWxW2时,函数y=ax+6满足y〈10,则常数a的取值范围是()
(A)-4<a<0(B)0<a<2(C)-4〈a〈2且aWO(D)-4<a<2
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l,1),在x轴上确定点P,使AAOP为等腰三角形,则
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在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设k为整数.当直线y=x-3与
y=kx+k的交点为整点时,k的值可以取()
(A)2个(B)4个(C)6个(D)8个
4.若k、b是一元二次方程x?+px-|q|=0的两个实根(kbWO),在一次函数y=kx+b中,
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的图像一定经过()
(A)第1、2、4象限(B)第1、2、3象限(C)第2、3、4象限(D)第1、3、4象
限
5.过点P(8,2)且与直线y=x+l平行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6.y=-x与y=-2x+3的图像的交点在第象限.
3
7.若一次函数y=kx+b,当-3WxWl时,对应的y值为lWyW9,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8.设直线kx+(k+1)y-l=0(为正整数)与两坐标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Sk(k=L2,3,....,2008),那么S1+S2+…+S2oo8=.
9.小明同学骑自行车去郊外春游,下图表示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的时间x(小
时)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
(1)根据图象回答:小明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需几小时?此时离家多远?
(2)求小明出发两个半小时离家多远?
(3)求小明出发多长时间距家12千米?
-22-
10.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交X轴于A(-6,0),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B,且点
B在第三象限,它的横坐标为-2,AAOB的面积为6平方单位,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的解析式.
11.某租赁公司共有50台联合收割机,其中甲型20台,乙型30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运动健康促进典型案例与创新模式研究
- 2025版大型商业综合体水电安装工程分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建设合同:地方政府与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3篇
- 2025版学校食堂承包合同包含食品安全培训与监督3篇
- 2025版微信公众号与电商平台跨界合作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绿化苗木培育与种植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大数据信息服务与维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便利店加盟店员劳动合同3篇
- 2025年二手车买卖广告宣传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品牌授权及区域保护合同3篇
- 销售与销售目标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课内预习重点知识默写练习
- 2024年食品行业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全屋整装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高中生物学科学推理能力测试
- GB/T 44423-2024近红外脑功能康复评估设备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国减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运动技能学习
- 2024年中考英语专项复习:传统文化的魅力(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书面表达)(含答案)
- 音乐培训合同与培训机构的合作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图文类内容的打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