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理诗主要借助具体的景象或事物,阐述抽象的道理,达到化无为有、赋理于形的妙境,诗人以看似浅白的语言将深邃的哲理融入常见的事物形象之中,能够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从哲理诗自身的特点看,适合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学习任务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入选统编教材的哲理诗虽然不多,但在每个学段都有安排。对此,教师在哲理诗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古诗词教学的目标要求,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哲理诗的教学策略,既有所侧重又注意区别,确保哲理诗教学发挥应有的价值。一、以识字诵读感受哲理的意味第一学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是识字,古诗教学也同样承载着识字的要求,也有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方面的要求。第一学段安排了多篇古诗,其中的《登鹳雀楼》可以归入哲理诗之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教学这样的哲理诗,教师可以采用哪些策略呢?首先是认读生字帮助学生理解与积累。学生在学习古诗中识字,可以随文学习,一边读诗句一边认识诗句中的生字。有的生字可以结合汉字构字特点与规律进行教学,使字词理解与诗句理解有机结合在一起。如学习“尽”字,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呈现“尽”的字形变化图,让学生从字形图式中看出“尽”的原意是表示饭菜已经吃完了需要“清洗器皿”,由此引申出“空”“完”的意思;之后,学生再结合课文的背景图,理解诗句中的“尽”的对象是“日”,“尽”有不见了、消失了的意思,也就是“日”在远处“落下山了”。学生带着这样的理解诵读诗句,就能够初步感受到“尽”的独特意蕴。其次是在诵读中体验画面与情感。诵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在第一学段古诗诵读中,教师需要示范,让学生模仿,熟读成诵,初步积累语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诗句中的画面美,可以从课文的插图入手,让学生明白这是编者根据诗句想象出来的画面,让学生说明画面上的内容,与诗句中的哪些词语有联系;学生自己读诗句,想象画面,尝试用语言说出画面上的景物和画面对应的诗句内容;最后,学生想一想诗人在诗句“更上一层楼”中想表达怎样的追求,初步体验诗人的情感。再次是初步感悟诗句中蕴含的道理。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对哲理的领悟绝对不能追求讲深讲透,只需要点到即可,教师可以具体举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如站在比较高的地方,就能够看得远一些;楼都是一层比一层高的,每上一层楼就能看得远一些。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千里目”是看得更远的目标,“更上”是不断追求的行动,形成对哲理的初步印象。二、以诵读体验讲述哲理的意蕴第二学段古诗教学,学生有了两年的学习历练,打下了一些古诗学习的基础,积累了初步学习古诗的方法。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看,这一学段古诗教学能力发展的目标提高了,主要表现在:一是诵读要求提高了,在读好停顿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字的音调高低读出平仄韵律,以此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起伏;二是理解诗句的要求提高了,提出了借助图画、注释等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的要求;三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蕴含的哲理。具体到哲理诗的学习上,就需要以诵读为基础,借助想象与体验,讲述诗句中体现的哲理意味。第二学段安排学习的古诗,具有哲理意味的有《题西林壁》《雪梅》等,其中《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典范性作品。首先是在诵读吟诵中区分平仄。第二学段古诗诵读需要在长短轻重中读出平仄。学生诵读《题西林壁》,不仅要读出“二二三”的节奏,还要以手势辅助呈现诗句中的平仄关系,体会诗人的独特感受。这种体现诗句平仄关系的诵读以自由读为主,学生之间还可以读一读、比一比,看看谁读的平仄感与诗人的感情相对应。进入第二学段,学生在大声诵读之后,还需要转入吟诵阶段,即慢声低咏,从中揣摩诗意、体会情感,进而理解诗句。这种理解是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理解的内容进行表述,比第一学段的要求明显提高了。其次是在创设情境中体验情趣。在古诗学习中,仅仅从字面理解是属于浅层次的,只有入心入境才属于深层次理解。教师如何把学生带入作者的心境之中去呢?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苏轼游庐山的故事,让学生产生与苏轼一起游庐山的感觉。苏轼之前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是自己最喜爱的诗歌差点让他送了命,出狱后写诗的事在苏轼心里留下了阴影。在游庐山的时候,一开始苏轼下决心只看山间风景不作诗。但是,苏轼在庐山中一边走一边看,不仅作了诗,而且竟然吟出了八首诗。用苏轼自己的话说,他在庐山想写的诗都在《题西林壁》这一首诗中了。学生读了《题西林壁》,又听了苏轼创作这首诗的故事,就能明白苏轼这样说的道理了。再次是在联读品析中领悟哲理。《题西林壁》中“庐山真面目”已经不限于“庐山”本身了,教师需要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还可以指什么;再进一步理解“不识”的原因,懂得“身在山中”为什么还会出现“不识山”的情形;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学生读懂了《题西林壁》中蕴含的哲理后,教师再推荐学生读一读其他的哲理诗句,从中习得学习哲理诗的基本方法。三、以品读赏析透视哲理的本质学生进入第三学段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包括古诗的学习能力。因此,本学段古诗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品读为基础,让学生在赏析中形成古诗学习方面的素养。学习哲理诗,重点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六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诵读”中出现了哲理诗《游园不值》,可以作为这一学段哲理诗学习的例子。第三学段学生对古诗已经具备了自主诵读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多种方式诵读,达到张口即诵的效果,并能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主完成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再让学生对诗句提出质疑与解疑,深入理解诗句意象,然后抓住诗歌意象,感受诗人的独特情感。如诗中的“苍苔”,本身长在阴暗角落不被人关注,诗人却明确提出“應怜”的感觉,这样就由苍苔可以窥见园子主人的内心世界。以此为铺垫,学生再来揣摩诗句中的哲理意味,重点品析“红杏”所代表的事物,在“美好的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 江苏开放大学形考任务2024年秋包装设计060712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 2024年商品信用销售协议
- 合同法总作业及参考答案
- 大理石原料买卖化协议文档
- 2024年规范转供电服务协议模板
- 2024年施工协议监管要点明细
- 2024年木模板工程承包协议样本
- 2024年工厂加工承揽协议
-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
- 柴油发电机组应急预案
- 语文《猜猜他是谁》教案
- 绘本:让谁先吃好呢
- 宽容待人正确交往中小学生教育主题班会
- 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规程
- 龙头股战法优质获奖课件
- 小班幼儿语言活动教案100篇
- 中国青瓷艺术鉴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丽水学院
- 中广国际总公司-CR2010卫星接收解码器
- 社会保险业务申报表(填表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