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设施管理信息化发展报告目录(2016年3月21日)1、概述1.1作用与意义1.2发展现状1.3支撑技术1.3.1信息采集技术1.3.1.1探测技术1.4发展趋势2、城镇水务管理信息技术应用2.1城镇给水监管信息技术应用2.1.1需求(注:围绕城镇给水管理条例,分析给水监管内容和要求。)2.1.2建设目标和内容2.1.2.1建设目标2.1.2.2建设内容(注:围绕城镇给水管理条例,分析给水监管内容和要求。)2.1.2.2.1生产运营监管2.1.2.2.2巡查养护监管2.1.2.2.3应急综合指挥调度系统2.1.2.2.4业务流程化审批系统2.1.2.2.5规划管理系统2.1.2.2.6客户服务系统2.1.2.2.7成本监管系统2.1.2.2.8安全监管系统2.1.3关键技术2.1.4建设现状2.1.5存在问题2.1.6发展趋势2.1.7典型案例2.2城镇给水管理信息技术应用2.2.1需求2.2.2建设目标和内容2.2.2.1建设目标2.2.2.2建设内容2.2.2.2.1给水管理信息系统规划2.2.2.2.2给水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框架2.2.2.2.3给水管理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SCADA)2.2.2.2.4给水管理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DCS)2.2.2.2.5给水管理管网信息管理系统(GIS)2.2.2.2.6给水管理营收和客户服务系统2.2.2.2.7给水管理水质管理信息系统2.2.2.2.8给水管理动态数学模型系统2.2.2.2.9给水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注:评估、应急、巡检。。。。。。并与2.1监管部分相对应)2.2.3关键技术2.2.4建设现状2.2.5存在问题2.2.6发展趋势2.2.7典型案例2.3城镇排水监管信息技术应用2.3.1需求(注:围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国办发(2013)23号文等,分析排水监管内容和要求。)2.3.2建设目标和内容2.3.2.1建设目标2.3.2.2建设内容(注:围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国办发(2013)23号文等,分析排水监管信息化内容。)2.3.2.2.1生产运营监管2.3.2.2.2巡查养护监管2.3.2.2.3应急综合指挥调度系统2.3.2.2.4业务流程化审批系统2.3.2.2.5规划管理系统2.3.2.2.6客户服务系统2.3.2.2.7成本监管系统2.3.2.2.8安全监管系统(注:许可管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1号)2.3.3关键技术2.3.4建设现状2.3.5存在问题2.3.6发展趋势2.3.7典型案例2.4城镇排水管理信息技术应用2.4.1需求2.4.2建设目标和内容2.4.2.1建设目标2.4.2.2建设内容(注:灾害预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2.4.2.2.1设施管理2.4.2.2.2在线监测2.4.2.2.3业务管理2.4.2.2.4模拟决策2.4.3关键技术2.4.4建设现状2.4.5存在问题2.4.6发展趋势2.4.7典型案例2.5城镇水环境管理信息技术应用2.5.1需求2.5.2建设目标和内容2.5.2.1建设目标2.5.2.2建设内容(注: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5.2.2.1系统整体设计2.5.2.2.2在线监测2.5.2.2.3实验室监测2.5.2.2.4流动监测2.5.2.2.5行业监管2.5.3关键技术2.5.3.1三级网络技术2.5.3.2在线监测技术2.5.3.3可视化2.5.4建设现状2.5.5存在问题2.5.6发展趋势2.5.7典型案例2.6海绵城市管理信息技术应用2.6.1需求(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及住建部相关要求。)2.6.2建设目标和内容2.6.2.1建设目标2.6.2.2建设内容2.6.2.2.1监测及数据采集2.6.2.2.2信息管控系统2.6.3关键技术2.6.3.1数据采集技术2.6.3.2指标评估技术2.6.3.3模拟分析技术2.6.4建设现状2.6.5存在问题2.6.6发展趋势2.6.7典型案例2.7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管理信息技术应用2.7.1需求(注: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7.1.1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管控模式2.7.2建设目标和内容2.7.2.1建设目标2.7.2.2建设内容2.7.2.2.1建设目标2.7.2.2.2监测及数据采集2.7.2.2.3信息管控系统2.7.3关键技术2.7.3.1数据采集技术2.7.3.2指标评估技术2.7.3.3模拟分析技术2.7.4建设现状2.7.5存在问题2.7.6发展趋势2.7.7典型案例3、城镇燃气管理信息技术应用3.1城镇燃气监管信息技术应用3.1.1需求3.1.1.1政策需求3.1.1.2管理需求3.1.2建设目标和内容3.1.2.1建设目标3.1.2.2建设内容(注:城镇燃气管理条例)3.1.2.2.1城镇燃气监管信息系统规划3.1.2.2.2城镇燃气监管信息系统体系架构3.1.2.2.3城镇燃气监管在线监测预警系统3.1.2.2.4城镇燃气监管监察管理系统3.1.3关键技术3.1.3.1检测技术3.1.3.2监测技术3.1.4建设现状3.1.5存在问题3.1.6发展趋势3.1.7典型案例3.2城镇燃气管理信息技术应用3.2.1需求3.2.1.1政策需求3.2.1.2管理需求3.2.2建设目标和内容3.2.2.1建设目标3.2.2.2建设内容3.2.3关键技术3.2.3.1信息管理技术3.2.3.1.1信息展示技术3.2.3.1.2信息智能分析技术3.2.3.1.3信息智能决策技术3.2.3.1.4地理信息结合技术3.2.3.2信息共享技术3.2.3.2.1数据库对接技术3.2.3.2.2信息安全技术3.2.3.2.3信息兼容技术3.2.3.3信息传输技术3.2.3.3.1网络安全技术3.2.3.3.2信息接入技术3.2.3.3.3信息复用技术3.2.4建设现状3.2.4.1对内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3.2.4.1.1人员管理信息化现状3.2.4.1.2业务相关信息化现状3.2.4.1.3企业流程信息化现状3.2.4.2对外服务信息化现状分析3.2.4.2.1服务项目信息化现状分析3.2.4.2.2服务流程信息化现状分析3.2.4.2.3服务人员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3.2.5存在问题3.2.5.1对内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3.2.5.2对外服务信息化存在问题3.2.6发展趋势3.2.6.1欧美国家燃气管理信息化发展路线分析3.2.6.2国家针对燃气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分析3.2.6.3中国城镇燃气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3.2.7典型案例3.2.7.1国内燃气管理信息化案例3.2.7.2国外燃气管理信息化案例4、城镇供热管理信息技术应用4.1城镇供热监管信息技术应用4.1.1需求4.1.1.1推进国家两化融合和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要求4.1.1.2完善行业监管方式的重要需求4.1.1.3完成节能减排和降低供热系统能耗目标的必要途径4.1.1.4科学制定行业政策和决策的重要支撑4.1.1.5有效维护公共安全的基础保障4.1.2建设目标和内容4.1.2.1建设目标4.1.2.2建设内容4.1.3关键技术4.1.3.1基于云平台的数据同步技术4.1.3.2基于大数据的监管数据分析技术4.1.3.3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与检测技术4.1.3.4电子签名技术4.1.3.5供热监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4.1.3.6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监管对象模型化处理技术4.1.4建设现状4.1.4.1城镇供热监管信息化制度和标准4.1.4.2城镇供热监管信息化人才和技能储备4.1.4.3城镇供热监管信息化配套设施4.1.4.4城镇供热监管信息化规划4.1.5存在问题4.1.5.1城镇供热监管行业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4.1.5.2制定政策缺乏科学依据4.1.5.3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孤岛,与环保、物价部门缺少联动协同4.1.5.4监管行业内供热能耗和节能潜力缺乏有效信息化手段4.1.5.5供热行业服务监管不到位4.1.5.6缺少对供热安全事件的监管4.1.5.7能源审计和信息化缺少对接4.1.6发展趋势4.1.6.1监管要素可视化、监管方式扁平化4.1.6.2监管设备和信息系统化4.1.6.3采用“互联网+”提升供热行业监管和服务水平4.1.6.4融合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获取行业发展规律的新认知4.1.7典型案例4.2城镇供热管理信息技术应用4.2.1需求4.2.1.1促进供热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4.2.1.2应对供热企业生产安全、保障供热设备安全运行4.2.1.3供热运行管理4.2.1.4科学考核供热企业员工4.2.1.5实现供热企业协同办公4.2.1.6多样化数据统计和分析4.2.1.7提升热用户服务效率和水平4.2.2建设目标和内容4.2.2.1建设目标4.2.2.1.1建立并完善城镇管理“智慧供热”信息化平台4.2.2.1.2利用信息化平台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4.2.2.2建设内容4.2.3关键技术4.2.3.1基于物联网的供热信息采集4.2.3.2通信与信息技术4.1.3.3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和监测4.2.3.4生产运行自动化控制4.2.3.5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4.2.3.6城镇供热管理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4.2.3.7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管线建模4.2.3.8热网仿真4.2.3.9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4.2.4建设现状4.2.4.1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规章制度4.2.4.2企业信息化人才和技能储备4.2.4.3企业信息化配套设施4.2.4.4企业信息化规划4.2.5存在问题4.2.5.1企业管理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和利用缺少协同,存在信息孤岛4.2.5.2企业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不足4.2.5.3企业信息管理没有统一标准,信息管理机制需要改进4.2.5.4现有城镇供热信息化平台功能模块间联动性不够4.2.5.5数据库相对独立,数据协议不统一,检索、比对数据较为繁琐4.2.5.6设备维护不及时,报警和系统监控信息未实时更新4.2.5.7客户服务不到位,缺乏主动、有效沟通4.2.5.8数据分析处理缺乏4.2.6发展趋势4.2.6.1管理要素可视化4.2.6.2数据联动协同化4.2.6.3企业管理标准化4.2.6.4客户服务个性化4.2.7典型案例5、城市道路管理信息技术应用5.1需求5.1.1法律法规5.1.1.1国家级法律法规5.1.1.2地方法律法规5.1.2技术标准5.1.2.1国家标准5.1.2.2地方标准5.1.3业务需求5.2建设目标和内容5.2.1建设目标5.2.2建设内容5.2.2.1基础信息管理1)道路基础信息管理2)桥梁基础信息管理3)隧道基础信息管理5.2.2.2技术状况评定与辅助决策1)道路技术状况评定与辅助决策2)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与辅助决策3)隧道技术状况评定与辅助决策5.2.2.3业务管理信息化1)规划管理2)建设管理3)养护管理4)路政管理5.2.2.4交通调查与分析5.2.2.5安全应急5.2.2.6公众服务5.2.2.7信息整合与应用5.3关键技术5.3.1检测技术1)道路基础信息采集2)道路技术状况信息采集3)道路养护信息采集5.3.2实时监测技术1)桥梁健康监测2)隧道安全监测3)道路边坡安全监测5.3.3技术状况分析与评定技术1)道路技术状况评定2)桥梁技术状况评定3)隧道技术状况评定5.3.4辅助决策技术1)道路辅助决策2)桥梁辅助决策3)隧道辅助决策5.3.5信息融合与应用技术5.4建设现状5.4.1基础信息管理1)道路基础信息管理2)桥梁基础信息管理3)隧道基础信息管理5.4.2技术状况评定与辅助决策1)道路技术状况评定与辅助决策2)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与辅助决策3)隧道技术状况评定与辅助决策5.4.3业务管理信息化1)规划管理2)建设管理3)养护管理4)路政管理5)交通调查与分析5.4.4安全应急5.4.5公众服务5.4.6信息整合与应用5.5存在问题5.6发展趋势5.7典型案例6、城建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应用6.1需求6.1.1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背景6.1.2城建档案资料管理需求6.1.3城建档案的历史作用6.1.4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建档案信息化6.2建设目标和内容6.2.1建设目标6.2.2建设内容6.2.2.1系统架构6.2.2.2标准体系建设6.2.2.3平台建设6.2.2.4数据库建设以及模型建设6.3关键技术6.3.1工作流技术6.3.2图像处理技术6.3.3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技术6.3.4全文检索技术6.3.5数据库技术6.3.6RFID技术6.3.73D建模技术6.3.8流媒体技术6.3.9视频处理技术6.3.10数据封装技术6.3.11航拍技术6.3.12数字签名技术6.3.1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二维设计图和三维基础库数据交换技术6.3.14全景照片合成技术6.4建设现状6.4.1国内外建设现状6.4.2应用效果6.4.3与相关城市管理系统的融合6.5存在问题6.5.1改变传统管理模式6.5.2提高系统可维护性6.5.3加强系统间的融合和共享6.5.4强化安全管理6.6发展趋势6.6.1城建档案管理体制发展趋势6.6.2城建档案管理标准发展趋势6.6.3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6.6.4系统建设前后影响图6.7典型案例6.7.1淄博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处6.7.2合肥市城建档案馆6.7.3宿州市城建档案馆6.7.4安徽省广德县城建档案馆7、城市综合管线信息技术应用8、城市综合管廊信息技术应用8.1需求(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8.2建设目标和内容8.2.1建设目标8.2.2建设内容8.3关键技术(注:与信息化相关技术)8.3.1安全预警技术8.3.2结构监控技术8.3.3出入管理技术8.3.4视频监控技术8.3.5示踪技术8.3.6供电照明技术8.3.7通风技术8.3.8消防技术8.3.9排水技术8.4建设现状8.4.1国外建设现状8.4.2国内建设现状8.5存在问题8.6发展趋势8.6.1管廊信息平台技术8.6.2管廊资产管理技术8.6.3管廊管线运行监管技术8.6.4管廊室内定位技术8.6.5管廊隐患监测技术8.7典型案例8.7.1管廊信息平台技术典型应用8.7.2管廊安全预警系统信息化技术典型应用8.7.3管廊结构监控系统信息化技术典型应用8.7.4管廊资产管理信息化技术典型应用8.7.5管廊其它信息化技术典型应用9、城市地下空间信息技术应用9.1. 需求(注:1城乡规划法;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3中国地调局城市三维地质调查;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住建部令第146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9.1.1城市地下空间应用基本情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集聚,人口密度快速增长,加速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发展进程。为适应建设需求和用地不足的矛盾,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加快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速度,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等大城市为起始,逐步扩展到中小城市。城市地面土地资源稀缺,城市地下空间亦趋于紧张,尤其是大型城市的浅层地下空间,不仅有承担着城市血脉功能的各类地下管线设施,还有纵横城市的地下轨道交通,星罗棋布的地下停车库,地下商场,地下水库、地下变电站、隧道,地下立体交叉道路等等。我国多数城市的地下空间使用最初主要是排水、供水等市政管线设施的敷设。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作为建筑物基础组成部分的地下室逐步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形式,其中包括“地下商场”、“地下金库”、“地下车库”等多种类型。从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尤其是较大城市,修建了大量用于备战的人民防空设施。自1980年代起,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开始进入地铁的规划建设阶段。随着地铁建设时代到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渐出现了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沟等多种开发利用形式,规模与质量日益与国际接轨,有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整体看,城市地下空间应用主要集中在地下生产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民防工程、地下公共基础设施、轨道交通设施等方面。综合多个城市的情况,被称之为城市“生命线”的电力、供水、燃气、通信、排水等各类地下管线和综合管廊主要位于浅层空间(-10米以上),其主干管主要分布在城市道路之下;城市民防工程、地铁区间和车站、车行隧道、人行地道、地下车库、地下水库、地下泵站、地下变电站、大型综合地下设施、主要位于浅层和中层空间(-30以上);高层建筑、高架道路和大型桥梁的桩基可分布深达-30以下的深层空间。其中,对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布局有重大影响的是必须形成连通网络的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和市政排水设施的主干网络。9.1.2信息化应用需求地下空间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难度大、投资大,除了浅层,地下空间一旦开发就不易改变,即使地下设施被废弃,绝大多数也是无法拆除的。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地下空间资源益发显得弥足珍贵,以仍在增长的实际需求和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如何在现状基础上合理安排、指导控制今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事关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如何保障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需要有城市空间全方位的整体规划。全面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基础环境,已有设施的总量、种类和地理分布状况信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城市已有地下设施运行过程中暗藏着危及安全的诸多隐患。对于当前快速发展中的大、中城市,不断增加的各类地下基础设施,使城市地下空间应用现状进一步趋向复杂化,各类已建的地下设施(包括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逐步形成一种紧密依存、互相影响的整体关系,任何设施个体的改变和损坏会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周边设施的运行和安全。如何保障已有地下设施安全有效运行;如何避免涉及地下的工程建设对已有地下设施的影响和损坏,如何应对和处置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性灾害事项,需要有高技术含量的施工技术,需要有执行到位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事项有针对性的处理预案,完整掌握城市地下空间信息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9.1.3信息化应用特点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的目标是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服务。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涉及到两方面的元素,其一是城市地下空间的自然环境,其二是人工建造在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中的各类设施,其中影响面最大的是与城市地下空间紧密相关的各类基础设施。地下空间设施是指位于地下或涉及地下空间的各类人工建筑或构筑设施,是基于空间位置的特殊归类。从专业的角度讲,地下空间设施只是某一类基础设施或专业设施中的一部分,例如位于地下的地铁设施只是轨道交通设施的一部分,高架道路的地下桩基只是高架道路的一部分,地下电缆只是电力线缆的一部分,因此,地下设施的运行和管理分别归属于各个不同的专业单位。位于地下的共同特性,使得各类地下空间设施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相关关系。同时,地下空间的自然环境也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实施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是面向整个城市建设、管理各个方面,跨越行业、专业类别的系统性工程。基于上述特点,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应该:1、重点关注信息的三维空间特性地下设施在地下交错重叠,但被土层覆盖无法直观看到,要全面清晰表达地下空间的整体状态,需要依据各种技术手段建立能反映地下空间三维特征的地质地层和人工设施的模型,采用模拟方法展示出地下三维空间的真实状况。2、重点关注信息的基础和公共特征地下空间信息是基于空间位置的特殊归类,其中地下空间设施是指位于地下或涉及地下空间的各类人工建构筑物。从行业或专业的角度看,地下空间设施只是某一类或基础设施或专业设施的一部分组成内容。例如,位于地下的地铁设施只是轨道交通设施的一部分,具有地下桩基的高架道路只是城市道路的一部分,地下电缆只是电力线缆的一部分。因此地下空间设施不仅专业特征不同,其运行、管理也分别归属于各个不同的行业或专业。地下空间信息化重点关注的是空间状态位置、类型及基本特点等基础性、公共性特征。3、重点关注信息的综合性应用地下空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建于其中的地下空间设施,包括地下管线、地下交通设施等等,尤其是在城市浅层的地下空间纵横交错,层层叠叠。所有相邻一定范围内的设施之间,从建造期到运行维护期,一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相关关系。而涉及或影响到地下空间的不仅仅是地下空间设施的建设或者损毁事故,地面设施的建设,因桩基、重量和施工扰动等,同样会影响到地下空间,危及已有地下设施的安全。因此,地下空间信息应用,必须是整合各方面信息的综合性应用。9.2. 建设目标和重点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主要关注的应是地下空间基础信息化。建设目标是将分散在各个单位或行业的地下空间基础信息集成、整合为统一的、规范的、整体性的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使城市不可见的地下空间变为“可见”,由此成为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和安全管理的必要基础,提高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城市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9.2.1建设目标根据应用主要需求,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重点应放在:1.建设以整体城市为应用单元,具有整体性、基础性和公共性应用特征的地下空间信息。其中着重于包括地下管线、地下建(构)筑物和地质地层在内的地下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基本属性特征和整体性特征。2.建设以综合信息为服务内容,面向城市应急抢险、工程建设、综合管理,多方位、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地下空间综合性信息服务架构。为保障城市安全,合理开发、管理地下空间服务。通过上述数据和服务建设,规范并推动行业专业地下空间信息资源的建设,由此进一步带动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应用的发展。9.2.2建设重点根据应用主要需求,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重点应放在:1.建设以整体城市为应用单元,具有整体性、基础性和公共性应用特征的地下空间信息。其中着重于包括地下管线、地下建(构)筑物和地质地层在内的地下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基本属性特征和整体性特征。2.建设以综合信息为服务内容,面向城市应急抢险、工程建设、综合管理,多方位、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地下空间综合性信息服务架构。为保障城市安全,合理开发、管理地下空间服务。3.通过上述数据和服务建设,规范并推动行业专业地下空间信息资源的建设,由此进一步带动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应用的发展。9.2.3基本构架建立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构架至少应包括专业基础、标准规范、管理框架、共享服务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大致如下图所示:专业基础是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最重要的基础,用于共享服务的公共性基础信息主要应来自地下空间专业信息化,即专业单位的专业信息,当专业信息不能全覆盖共享需求时,地下空间基础信息化应组织加以补充。标准规范是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最根本的规则,其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保证由专业信息形成基础信息的规范一致性;保证基础信息在共享应用的标准统一性。共享服务是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最基本的目的,汇聚专业数据,规范基础数据,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地下空间数据的共享应用。管理框架是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最关键的保障,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建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测量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生态住宅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规范文本3篇
- 《多种芳香代谢物的UHPLC-MS-MS与NMR分析研究》
- 2024年03月全国台州银行春季校园招考全面开启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家装装修合同范本
- 2024年标准清工工程承包协议模板
- 2025建筑沙子购销合同
- 2024年度事业单位试用员工劳动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城市综合体物业节能减排服务合同模板3篇
- 教学评一致性开题报告
-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解析版)
- xx教育电视台服务新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工作总结
- 提高员工服务态度与客户满意度
- 草本植物饮料研究预测报告
- 压缩机检修方案
- 新药品推广策划方案
- 物理教学教案-科学与语言学的交叉
- 神经性梅毒的护理查房课件
- 地面深井泵房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