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历史模拟题33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历史模拟题33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历史模拟题33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历史模拟题33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历史模拟题3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历史模拟题33一、单项选择题1.

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队的反扑下,胜(江南博哥)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______。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起义部队虽然取得胜利,但是缺乏革命根据地的支持,无法开展长期斗争,在流动作战中处于被动局面,A项正确。B、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相关体现。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设武装力量的开始,C项错误。

2.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下列印证这一观点的是西汉初期______。A.颁布“推恩令”B.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秘书,削弱相权D.实行郡国并行制正确答案:D[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结合西汉初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史实可知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

3.

1921年,彼得格勒市民鲍里斯在日记中写道:“今年的春天是这样的惨淡,农村地区的饥民逃到了城市,可是作为市民的我们也不能做到食物自给呀。”造成日记中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A.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B.破坏分子的恶意宣传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制推行D.经济危机造成物资短缺,物价踊贵正确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的“1921年”“彼得格勒”“饥民”等信息可知,在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由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索取过多进而导致生产中断、食物供应不足,出现鲍里斯日记中的现象。

4.

1960年和1979年,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两个以“调整”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尽管相距近20年,但两次“调整”的重心都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这两次“调整”都______。A.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B.面临有利的国际形势C.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D.实现了经济体制转型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两次“调整”都体现出我国通过出台具体政策对计划经济进行调整和引导,A项正确。1960年,中南半岛存在武装冲突,我国面临较为严峻的国际形势,B项错误。1960年,我国只是在经济领域纠正“左”倾错误,C项错误。1960年后,我国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D项错误。

5.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根据历史分期,商鞅变法在时间上属于______。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两汉时期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目前通行的历史分期标准,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商鞅进行变法的时间是在战国时期。

6.

唐太宗说:“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这表明他主张______。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正确答案:A[解析]唐太宗的话表明他想通过宰相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减少因皇帝独断决策造成的失误现象的发生。A项符合题目要求。

7.

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体系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这部法律是______。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自然法正确答案:C[解析]《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公民法,只适合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随着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制定处理罗马公民与其他民族自由民关系的法律显得日益迫切,由此,万民法开始出现。在题干中,该法律“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界线”,指的就是万民法。

8.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______。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建立福利国家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正确答案:D[解析]结合相关的史实内容可知,A、B、C三项在时间上与题干中的时间都不符合。20世纪90年代,在克林顿政府的领导下,美国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D项正确。

9.

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上述内容发生是在______。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大革命时期正确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受其影响,认识到民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力量。因此,五四运动时期,这些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10.

德国历史上的宗教战争中,支持路德教的诸侯和信徒为一方,罗马教廷及其追随者为另一方。1555年,交战双方签订和约,路德教成为合法宗教。由此可见,马丁·路德改革成功原因之一是______。A.宣扬“因信称义”,信徒众多B.符合了资产阶级的时代需求C.罗马教廷军事实力并不强大D.与封建王权实现了暂时结盟正确答案:D[解析]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主张“教随国定”,王权高于教权,符合德国各诸侯国加强王权的需求,所以他们大力支持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罗马教廷展开了军事斗争,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11.

《剑桥中华民国史》:“如果它(指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下列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______。A.1922年中国共产党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C.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D.中国共产党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正确答案:B[解析]《剑桥中华民国史》提出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如果不和国民党合作,干得会更糟;国共合作后,如果中国共产党早对两党合作破裂进行准备,会干得更好。该观点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革命形势下必须与国民党联合,B项符合题目要求。A、D两项与史实不符。“最后的决裂”是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力量造成的,C项错误。

12.

2000年12月17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罗戈津告诫日本不要参与美国在东北亚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他强调日本如果参与该计划,令人容易想起20世纪60年代发生过的事,该计划的实施可能对莫斯科与东京的和平条约谈判产生不良影响。罗戈津说的“20世纪60年代发生过的事”具体是指______。A.“柏林墙”的修筑B.古巴导弹危机C.侵越战争D.柏林危机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罗戈津的讲话内容可知俄罗斯针对美日两国在涉及俄国家利益范围的地方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表示严重关切。结合史实,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美苏古巴导弹危机可以和今日美俄关于导弹防御系统的分歧相对应。

13.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唐宋时期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______。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正确答案:A[解析]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文庙的大量兴建表明官方重视儒学,其原因在于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汉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由此排除B项;宋代儒学家为重兴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与文庙的兴修无必然联系,由此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并无明显体现。

14.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______。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正确答案:B[解析]皇帝指令亲近大臣刺探政治动向、经济状况,向皇帝随时秘密奏闻,从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在清朝,中央政府部门的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南书房的设立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平定西北少数民族的叛乱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A、C、D三项均不是密折制度的作用。

15.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______。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正确答案:A[解析]1875年,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经议会同意由总统任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即行政权没有对立法权形成制衡,导致内阁更迭频繁,A项正确。B、D两项不是这一时期欧美代议制的特点,予以排除。法国实行多党制,C项错误。

16.

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用自制产品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消费市场。这种观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______。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遵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和相关史实可知,中国的部分士人在同西方进行长期接触后,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市场规则和工业生产对于国家和民族经济的重要性,主张遵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通过商战这种形式发展民族经济,C项正确。

17.

宪法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具有统领作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各类宣传宪法知识的活动应接不暇。我国现代历史上首部宪法的颁布时间为______。A.1949年B.1950年C.1954年D.1956年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并实施现代历史上的首部宪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梭伦实行的“所谓政治革命”措施代表的是______。A.全体公民的利益B.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新兴工商业的阶层利益D.下层平民的利益正确答案:D[解析]“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是指梭伦在改革中采取的废除债务奴隶制的措施。债务奴隶制侵犯的是缺少经济能力的下层平民的权利,因此梭伦采取该措施意在保护下层平民的利益,缓和平民与奴隶主贵族间的矛盾。D项符合题目要求。

19.

某学者曾说:“毛泽东是一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在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提出的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毛泽东做出的选择是______。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B.发动国民大革命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正确答案:C[解析]题干内容反映毛泽东没有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而是结合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0.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下列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_。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被逐步废除B.外交上由中苏为主的双边外交向多边外交转变C.城市也进行了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环节的经济改革D.邓小平着手对党和国家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进行改革正确答案:B[解析]中国外交上以中苏为主的双边外交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从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破裂,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恢复,B项符合题意。

21.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这样一句顺口溜:“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句顺口溜应出现在______。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三年困难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正确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中的顺口溜可知当时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建立,农业生产存在严重偏离实际的浮夸现象。所以,这句顺口溜应出现在“大跃进”时期。

2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______。A.土地改革运动B.三大改造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运动正确答案:C[解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B、D三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目要求。

23.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古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原理,可知C项是最主要的原因。城邦政治是形成民主政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A、B两项。思想文化观念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24.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事件是______。A.亚非独立国家的万隆会议B.不结盟运动兴起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正确答案:B[解析]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5.

1938年9月底,张伯伦、达拉第、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举行会晤,《慕尼黑协定》的签署最终导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吞并。英、法两国采取这种“绥靖政策”的幕后动因不包括______。A.法西斯势力的咄咄逼人B.欧洲面临再次战争的险境C.战祸东引至苏联D.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正确答案:D[解析]英、法两国领导人鉴于法西斯势力的不断崛起,欧洲有陷入战争的危险,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灾难,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换取欧洲的和平。此外,由于意识形态和自身利益的差异,英法等国与苏联就构筑欧洲安全体系的外交努力归于失败,因此希望将战火东引,借助德国牵制苏联。D项与“绥靖政策”无直接联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说课对高中历史教师及其教学活动的作用。正确答案:(1)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3)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4)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进行。

(5)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

2.

简述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正确答案: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如下:

(1)充分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

(2)教师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3)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的课程资源。

(4)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如各地图书馆及历史遗存等。

(5)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6)重视利用学生自身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课程资源。

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展览历史作品,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整理、评比和共享,积极参与学校每个假期组织的研究性学习,制作相关课件和网页,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3.

简述中学历史课外考察活动的实施策略。正确答案:中学历史课外考察活动是中学历史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在组织实施考察活动时应采取的策略包括:

(1)把历史课外考察活动融入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

历史教师组成课题小组,协助学生历史课外考察活动的开展。学生社团一方面负责对参加历史课外考察活动的人员进行遴选、召集以及出行的安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则须要配合指导教师进行考察前信息的准备、收集,考察中的互动探究以及考察结束后及时地向指导老师进行信息的反馈。

(2)将历史课外考察活动融入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应充分设计、组织校本课程,并充分结合本校实际,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接触校园周边真切的历史资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历史、感悟历史。

(3)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

历史课外考察活动要充分地利用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就地取材、就近取材,灵活自主地开展课外考察活动。

(4)注重活动成果的物化和对活动主体追踪调查

历史课外考察活动最容易流于形式上的走马观花,不能充分实现历史教育的课程目标,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因此在历史课外考察活动中要十分注重将学生的考察成果进行物化。在考察活动前,教师要将本次考察的对象和任务等明确告知学生,并要求在考察结束后让学生上交考察报告、小论文、随笔、散文、影像资料集、制作活动海报等,并不定期将这些成果进行评优和展览。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贵族、乡绅、商人的数量达到69.8万人。他们有相当的经济基础能够维持一掷千金的奢侈生活,服饰作为他们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其花费必不可少。随着英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频繁流动,一些原来的社会底层民众着装突破了政府的限制。出身于贵族和富裕家庭的妇女也是奢侈风潮的推波助澜者。甚至,一部分女性女扮男装,外出工作,即便是农民,服饰已不仅仅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而是逐渐摆脱了简单实用的风格,将节假日所穿漂亮衣服同平时劳作所穿衣服区分开来,竭力追赶时髦,只有极少地区的农民不做改变。到18世纪末,一种反中世纪禁欲主义,鼓励人追求现世幸福的思潮使得与人息息相关的服饰也因此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人们摆脱了教会掩盖形体美的着装模式,充分展示人的自然美。

——摘编自乔洋主编《近代服饰研究》

材料二:

到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退位的溥仪也穿西装,梳中分头,戴金丝边眼镜。其实,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已经捷足先登,在服饰上近代化了,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脱掉保守传统的老式服装,穿起了西式旗袍,配上瓢鞋和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洋伞、洋鞋充斥农村市场。但那些远离口岸地区的人们,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或许是无钱添办,或许是出于对逊清的留恋,仍沿用旧服。

——摘编自张华《清末及民国服装习俗的变迁》

问题: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英两国近代服饰变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正确答案:差异:中国服饰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而改变,英国服饰是随着社会变革自发改变;中国服饰变迁的时间晚于英国;中国服饰的改变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英国服饰的改变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中国服饰对传统保留多。

原因如下。中国:遭受外来侵略;近代化起步晚于英国;近代工商业起步晚,规模有限,传统经济占主体;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进步思想影响有限。

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民主化程度高;经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饰变迁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正确答案:影响: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开放;加深对西方的了解;为社会制度的变革营造氛围;有利于民权平等思想的传播。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人性本善的哲学传统。在这样的人性论和人文环境中,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因为人心本善的理论预定和圣人崇拜而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行政监察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行政监察思想能够推动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却日益萎缩并退化、变异为一种特务制度的原因。

材料二:

西方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到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都确信不疑地认为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也就无从规避。在此基础上,西方得出政治原罪论:有权的人在行使权力时有一种自私和邪恶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潜在危险。西方对人的天然不信任迫使西方人时刻保持着对权力的天然警惕。孟德斯鸠警告人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于是洛克说:“在一切情况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权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权力对付权力。”这样,西方创造出了基于分权制衡原则的行政监察理论。

——以上材料摘编自屈双湖、胡雪纷《基于人性的行政监察思想及其实践分析》

问题:3.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行政监察造成的消极影响。正确答案:消极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清明;无法从根本上约束皇权,反而强化了君主专制;不能从根本上制约和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起不到真正的监察作用。

4.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和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在实施中的不同之处,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正确答案:不同之处如下。

中国:行政监察不受社会重视,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和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没有形成系统的行政监察制度;行政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萎缩,演变成特务制度。

西方:形成了系统的行政监察理论;推动了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如下。

中国:受到传统儒家性善思想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和狭隘性。

西方: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原罪思想的影响;在人性论上认为人性本恶;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形成基于分权制衡原则的监察理论。

5.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如果教师直接设问“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如何”,学生是难以回答的。而教师若分层设问:“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经济地位怎样?政治地位怎么样呢?思想地位怎么样呢?在当时的国情下预测一下它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呢?”等,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最后,师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一起探讨。就能较好地归纳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

①经济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进步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②政治上,它的产生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③思想上,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代中国产生了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④发展趋势上,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分布不合理,工业结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问题:

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正确答案: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却不能放弃。循循善诱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凡是属于“分析”“探讨”“认识”的知识都是运用层面上的知识,因此,指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分析所学历史事实,并能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加强了学法指导,从史实中总结归纳出“地位”“特点”“原因”“影响”,又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加以分析,还从近代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因、外因方面做出分析,最后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思想地位等几方面,确定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这就既落实了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又落实了能力的培养要求。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22分)1.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先后建立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动画短片“立木取信”,要求学生在观看结束后回答教师的相关提问。

教师:同学们看完这部短片后能否谈一下,商鞅为什么会重奖移动木头的年轻人呢?

学生:商鞅这样做是为了取得秦国百姓的信任。

教师:商鞅取得秦国百姓的信任后,又采取了哪些举措呢?

学生: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使秦国国力日益强盛,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教师: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活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变法活动这类政治活动外,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哪些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出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动画短片的形式,以“立木取信”为突破点,引入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具有形式新颖活泼、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内容的特点。

二、新课讲授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王权衰落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段关于周桓王与郑国交恶的文字材料,向学生进行简单讲解。

教师:通过上述材料内容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学生:郑国的诸侯射伤周桓王后并未受到严惩,说明此时周桓王的权威不在,成为名义上的共主。

教师:是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诸侯们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相互间展开征战,开启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序幕。

2.列国纷争

教师:随着诸侯国间的相互征伐,小国不断消失,逐渐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局面。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件中的图片,与老师一同来认识一下它们。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播放关于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地图,指导学生根据地理方位正确读图,明确地图中的重要信息。

教师:通过观察地图,请同学们说一说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有哪些国家?

学生: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越王勾践。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3.华夏认同

教师:我们观察课件上的地图,除了上述的重要国家外,在边缘地区还有许多其他民族。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民族和诸侯国间会产生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在战争与和平交往的过程中,周边的其他民族与内地的诸侯国形成共识。

教师: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但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如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商周时期和春秋时期的生产劳动工具图片。

商周时期的生产劳动工具

春秋时期的生产劳动工具

教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图片中不同时期的生产劳动工具,说一说二者的不同。

学生:铁制农具比青铜与石木制作的农具更加坚固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教师:是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社会财富增加。根据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规律,各国的君主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力,纷纷着手对旧有的体制进行改革,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变法活动。其中,商鞅在秦国主持的变法最为成功。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将商鞅变法中采取的主要措施的内容进行归纳。

学生阅读教材后,根据教师的提示,总结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1)农业生产上采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措施。

(2)政治上采取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的措施。

(3)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由君主任命县的主要官员。

(4)社会管理上实行什伍连坐,鼓励百姓互相纠察和告发。

(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老子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和政治领域,而且在文化思想领域也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人物。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关于孔子和老子的图片,以及体现两人主要思想观点的文字材料。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件上的相关材料,尝试总结关于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学生阅读材料后进行总结。

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他的核心观念是“仁”,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