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665-2022森林生态气象观测规范_第1页
DB36T 1665-2022森林生态气象观测规范_第2页
DB36T 1665-2022森林生态气象观测规范_第3页
DB36T 1665-2022森林生态气象观测规范_第4页
DB36T 1665-2022森林生态气象观测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

CCSA47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665—2022

森林生态气象观测规范

Specificationsforeco-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offorestecosystem

2022-10-25发布2023-05-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665—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观测内容..........................................................................3

6数据采集与处理要求................................................................6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数据格式........................................9

参考文献.........................................................................15

I

DB36/T166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1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文件起草人:占明锦、叶清、文野、戴志健、夏玲君、王怀清、许彬。

II

DB36/T1665—2022

森林生态气象观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生态气象观测的术语与定义、总则、观测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和数

据格式等观测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全省范围内森林生态气象长期连续观测,其他气象类观测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221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GB/T18809空气离子测量仪通用规范

GB/T33703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GB/T33705土壤水分观测:频域反射法

GB/T35229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雪深与雪压

GB/T35224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

GB/T35226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空气温度和湿度

GB/T3522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风向和风速

GB/T35228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雨量

GB/T3523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辐射

GB/T3523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温

GB/T3523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

GB/T3523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自动观测

LY/T1952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LY/T2586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气象Eco-meteorological

应用气象学、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天气、气候和大气成分与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相互

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3.2

1

DB36/T1665—2022

森林类型Foresttypes

简称林型,是森林群落的分类单位,按照群落的内部特性、外部特征及其动态规律所划

分的同质森林地段。

4总则

4.1站址选择

森林生态气象观测站要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典型性,并满足以下要求:

a)周边森林类型单一,应能具有布设各种观测设施的可行性;

b)站址应选择在不受筑路、开垦等土地利用方式及放牧的影响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

的地方;

c)应具备可靠的电源、水源和通信等外部协作条件;

d)应有主管部门下达的建立森林生态气象站的批文;

e)建设过程涉及多个单位的,应有共建或合作协议;

f)土地使用应满足长期观测需求;

g)周边有国家气象站或省级气象站的优先考虑。

4.2观测设施

森林生态气象站观测设施主要包括地面气象观测场、林内固定观测点和综合观测铁塔

等。森林生态气象站观测设施的建设数量见表1。

表1森林生态气象站工程项目观测设施的建设数量

设施名称地面气象观测场(处)林内气象观测点(个)综合观测铁塔(个)

数量0~13~51

4.3环境要求

4.3.1地面气象观测场

区域内已有地面气象观测站的代表性且观测项目能够满足森林生态气象观测的需要时,

则无需建设地面气象观测场。如需建设地面气象观测场,环境需求应符合GB31221的规定。

4.3.2林内气象观测点

应选择具有代表的地段作为对森林生态气象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固定观测点(样

地),以获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参数的样地观测数据,同时宜具备以下条件:

a)周围无高大树木遮挡,地面相对平整;

b)能够通电或者满足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进行信号传输;

c)交通相对便利,便于维护。

4.3.3综合观测铁塔

综合观测铁塔主要用于森林碳(水汽)通量观测,其要求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

a)塔高一般应为3倍树高(最低不应小于2倍树高),为拉线式三角形或矩形塔,并

在观测仪器安装处附近设置阶梯,铁塔基部面积以4m×4m为宜;

b)根据仪器设备安装和科研需要,应在综合观测铁塔不同高度建立观测平台;

2

DB36/T1665—2022

c)综合观测铁塔应配备避雷设施,防雷标准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

d)各通电部件、线缆应及时检修,排除放电、过热现象的故障,满足森林防火要求;

e)在符合观测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搭建或者利用已有铁塔进行观测。

4.4观测要素

森林生态气象观测站观测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地面气象观测、林内气象观测、

森林通量观测、森林负(氧)离子观测、雪深和雪压观测、积冰观测、森林凋落物观测等七

大类。

4.5观测方式

观测方式分为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两种方式。其中,地面气象观测、林内气象观测、森

林通量观测和森林负(氧)离子为自动观测;雪深和雪压观测、积冰观测、森林凋落物为人

工观测。

5观测内容

5.1观测指标

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指标项目详见表2。

表2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指标

采样频率

观测要素项目类别观测指标单位精度观测方式

(次/小时)

天气现象风、雨、雪、雨凇雾凇等WMO代码/1自动

大气降水降水量毫米(mm)0.11自动

风速米每秒(m/s)0.112自动

风向度(°)112自动

气压气压百帕(hPa)0.11自动

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摄氏度(℃)/0.112自动

空气温最高温度/出现时间年月日时分0.112自动

度、湿度定时温度℃0.11自动

地面气象定时相对湿度%(百分比)11自动

观测地表定时温度℃0.11自动

地表温度地表最高温度/出现时间℃/0.112自动

地表最低温度/出现时间年月日时分0.112自动

5cm/20cm/80cm/160cm/32

℃0.11自动

土壤温湿0cm土壤温度

度5cm/20cm/80cm/160cm

%0.11自动

/320cm土壤湿度

蒸发蒸发量毫米(mm)11自动

辐射日照时数小时(h)11自动

3

DB36/T1665—2022

表2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指标(续)

采样频率

观测要素项目类别观测指标单位精度观测方式

(次/小时)

总辐射0.51自动

净辐射瓦每平方米0.51自动

长波辐射(W/m2)0.51自动

紫外辐射0.51自动

光合有效辐射W/m20.51自动

根据气候带、

雪深和雪雪深积雪深度cm0.1海拔等实际情自动

况调整

压观测

雪深达到5cm

雪压单位面积上的积雪重量g/cm21人工

或以上时

积冰观测积冰直径和厚度mm1有积冰现象时人工

冠层上3m和地被层(2个

风向°112自动

高度)

冠层上3m和地被层(2个

风向°112自动

高度)

风速m/s0.112自动

冠层上3m、冠层中部、距

湿度%11自动

地面1.5m和地被层(4个

温度高度)℃0.11自动

林内气象

总辐射冠层上3m,冠层中部、距0.51自动

观测

地面1.5m、地被层(4个2

净辐射W/m0.51自动

高度,总辐射或光合有效

2

光合有效辐射任选一种,在冠层上MJ/m

0.51自动

辐射加净辐射)

土壤温度地面以下5cm、10cm、℃0.11自动

20cm、40cm和320cm(5

土壤湿度个深度)%11自动

降水量冠层上3m和地被层mm0.11自动

水平风速

(通量塔水平方向上风速m/s0.112自动

各层)

垂直风速

(通量塔垂直方向上风速m/s0.112自动

各层)

温度(通

森林通量量塔各气温℃0.112自动

观测层)

水汽浓度

(通量塔水汽的浓度ppm1012自动

各层)

二氧化碳

浓度(通

二氧化碳的浓度ppm0.1512自动

量塔各

层)

森林负空气负

(氧)离(氧)离负(氧)离子浓度个/cm31012自动

子浓度

子观测

4

DB36/T1665—2022

表2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指标(续)

采样频率

观测要素项目类别观测指标单位精度观测方式

(次/小时)

凋落物总

凋落物总量g/m21每月一次人工

森林凋落凋落物含

凋落物含水量g/m21每月一次人工

物观测水量

凋落物含

凋落物含水量%1每月一次人工

水量

5.2观测方法

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方法详见表3。

表3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方法

观测要素观测指标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方法观测仪器

天气现象GB/T35224

自动气象要素GB/T35237

地面气象观测辐射全年地面气象站GB/T35231GB/T33703

地温GB/T35233

土壤水分GB/T33705

雪深和雪压观

雪深、雪压按照GB/T35229的规定执行

积冰观测积冰按照GB/T35235的规定执行

风向

GB/T35227

风速

湿度

GB/T35226

温度

总辐射林内气象观

林内气象观测全年GB/T35231GB/T33703

净辐射测点

光合有效辐射

GB/T35233

地温

土壤水分

GB/T33705

降水量

水平方向上风速

垂直方向上风速

通量观测气温全年通量观测塔LY/T1952LY/T1952

水汽的浓度

二氧化碳的浓度

5

DB36/T1665—2022

表3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方法(续)

观测要素观测指标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方法观测仪器

负(氧)离子观林内气象观

负(氧)离子浓度全年LY/T2586负离子检测仪

测测点

用孔径为

1.0mm的尼龙

每月一次或者

森林凋落物观林内固定观网做成

凋落物按当地防火需尼龙网、电子称

测测点1m×1m×0.25m

求加密观测

的收集器,网底

离地面0.5m

6数据采集与处理要求

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数据采集与处理要求,及数据存储格式规范要求详见表4。

表4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数据采集、处理与存储格式要求

观测要素数据采集要求数据处理要求数据存储要求数据格式要求

1.数据采集器应能

1.数据处理系统应能生成

对传感器按预定的1.至少存储最近180d

采样瞬时值、瞬时气象要

采样频率得到采样(天)的观测数据。

素值(分钟)、小时正点

地面气象观瞬时值。2.采集器内部的数据详见附录A.1

和监控等数据。

测2.按照规定的算法,存储器应具备掉电保

2.具备计算出气象观测所

通过采样瞬时值计持功能。

需要的统计量,同时应具

算出瞬时气象要素

有数据质量控制功能。

值。

1.至少存储最近180d

(天)的观测数据。

雪深和雪压详见附录A.2

GB/T35229GB/T352292.采集器内部的数据

观测

存储器应具备掉电保

持功能。

1.至少存储最近180d

(天)的观测数据。

详见附录A.3.

积冰观测GB/T35235GB/T352352.采集器内部的数据

存储器应具备掉电保

持功能。

6

DB36/T1665—2022

表4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数据采集、处理与存储格式要求(续)

观测要素数据采集要求数据处理要求数据存储要求数据格式要求

1.应可通过电缆连接数据

采集器的通信口和电脑,

并具备查看和下载数据

采集器内存中的数据文

件的功能。

2.数据文件名由年、月、

日组成,数据存储在SD

数据采集器应能对

(SecureDigitalCard)卡

传感器按预定的采1.至少存储最近180d

中,通过直接读取SD卡,

样频率进行扫描,并(天)的观测数据。

林内气象观或通过互联网,采用文件详见附录A.4

将所接收的电信号2.采集器内部的数据

测传输协议FTP或超文本传

转换成微处理器可存储器应具备掉电保

输协议Http查看数据,也

读信号,获得气象要持功能。

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服

素测量值序列。

务技术GPRS远程传输数

据到用户端。

3.从数据采集器下载的数

据文件可包括瞬时值、每

日逐时、逐日数据。从下

载的数据中调用数据,经

统计后可得到逐月数据。

涡度相关系统的数

据采集频率为10Hz。

数据采集及处理模1.至少存储最近180d

森林通量观块可实时采集湍流(天)的观测数据。

详见附录A.5

测数据,内置的涡度相LY/T19522.采集器内部的数据

关分析模块可在线存储器应具备掉电保

计算30min的二氧持功能。

化碳、水汽或其他观

测气体通量。

1.测量记录自动存储

观测仪器需对空气于设备内置存储卡中,

离子浓度、湿度和湿通过测量空气离子携带并自动上传。

度连续测量,输出频电荷形成的电流大小以2.存储卡容量应至少

负(氧)离子详见附录A.6

率为12次/小时,初及采样空气流量,计算空可保存180d(天)的观

观测

始测量记录选取时气中的负离子浓度。测数据。

间为北京时某整点3.定期(按存储卡容量

00分。大小设定)对存储卡内

数据下载存储。

7

DB36/T1665—2022

表4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数据采集、处理与存储格式要求(续)

观测要素数据采集要求数据处理要求数据存储要求数据格式要求

将带回实验室样品,

按组分分别称重。然1.数据人工输入,存储

森林凋落物

后在70-80℃烘干至在制定位置。

观测详见附录A.7

恒重,按组分分别称LY/T19522.森林凋落物观测数

重,测算林地单位面据记录存储格式结构。

积凋落物干重和含

水量。

8

DB36/T1665—2022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气象观测数据格式

A.1地面气象观测

A.1.1数据文件命名

地面气象观测上传数据文件命名为:SUR_YYYYMMDDHHmmss_O_FTM.csv。

命名格式中:

SUR——固定代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指示码;

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

注:YYYY为年,4位,MM为月,2位;DD为日,2位;HH为小时,2位;mm为分钟,2位;SS为秒,

2位;在“年月日时分秒”中,若位数不足高位补“0”。

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

FTM——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

A.1.2数据格式

数据内容格式要求:所有数据均采用实际观测的数值,不放大,缺测采用9999补齐,每行

“=”结束,然后换行,详见表A.1。

表A.1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格式

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台站号StationID按照《扩充气象观测站区站号管理办法(试行)》

2台站名StationNM按照气象观测站分类及命名规则命名

3省名ProvinceNM

4经度Lon单位:°

5纬度Lat单位:°

6海拔高度H单位:m

7观测时间日期时间型(datetime)北京时,年月日时yyyymmddhhmm

8气压整型(int)单位:hpa

9气温整型(int)单位:℃

10相对湿度整型(int)单位:%

11地表温度整型(int)单位:℃

12地温整型(int)单位:℃

13辐射整型(int)单位:W/m2

14风速整型(int)单位:m/s

15风向整型(int)单位:°

16降水量整型(int)单位:mm

17蒸发量整型(int)单位:mm

18日照整型(int)单位:h

19土壤湿度整型(int)单位:%

9

DB36/T1665—2022

A.2雪深和雪压观测

A.2.1数据文件命名

雪深雪压观测上传数据文件命名为:SNOW_YYYYMMDDHHmmss_O_FTF.csv。

命名格式中:

SNOW——固定代码,雪深雪压观测数据指示码;

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

注:YYYY为年,4位,MM为月,2位;DD为日,2位;HH为小时,2位;mm为分钟,2位;SS为秒,

2位;在“年月日时分秒”中,若位数不足高位补“0”。

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

FTF——固定代码,表示非定时观测资料。

A.2.2数据格式

数据内容格式要求:所有数据均采用实际观测的数值,不放大,缺测采用9999补齐,每行

“=”结束,然后换行,详见表A.2。

表A.2雪深雪压观测数据格式

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台站号StationID按照《扩充气象观测站区站号管理办法(试行)》

2台站名StationNM按照气象观测站分类及命名规则命名

3省名ProvinceNM

4经度Lon单位:°

5纬度Lat单位:°

6海拔高度H单位:m

7雪深整型(int)单位:cm

8雪压整型(int)单位:g/cm2

A.3电线积冰观测

A.3.1数据文件命名

积冰观测上传数据文件命名为:ICE_YYYYMMDDHHmmss_O_FTF.csv。

命名格式中:

ICE——固定代码,积冰观测数据指示码;

YYYYMMDDHH——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UTC);

注:YYYY为年,4位,MM为月,2位;DD为日,2位;HH为小时,2位;在“年月日时”中,若位数不

足高位补“0”。

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

FTF——固定代码,表示非定时观测资料。

A.3.2数据格式

数据内容格式要求:所有数据均采用实际观测的数值,不放大,缺测采用9999补齐,每行

“=”结束,然后换行,详见表A.3。

10

DB36/T1665—2022

表A.3积冰观测数据格式

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台站号StationID按照《扩充气象观测站区站号管理办法(试行)》

2台站名StationNM按照气象观测站分类及命名规则命名

3省名ProvinceNM

4经度Lon单位:°

5纬度Lat单位:°

6海拔高度H单位:m

7积冰厚度整型(int)单位:mm

A.4林内气象观测

A.4.1数据文件命名

林内气象观测上传数据文件命名为:FOR_YYYYMMDDHHmmss_O_FTM.csv。

命名格式中:

FOR——固定代码,林内观测数据指示码;

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

注:YYYY为年,4位,MM为月,2位;DD为日,2位;HH为小时,2位;mm为分钟,2位;SS为秒,

2位;在“年月日时分秒”中,若位数不足高位补“0”。

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

FTM——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

A.4.2数据格式

数据内容格式要求:所有数据均采用实际观测的数值,不放大,缺测采用9999补齐,每行

“=”结束,然后换行,详见表A.4。

表A.4林内气象观测数据格式

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观测日期时间日期时间型(datetime)北京时,年月日时分yyyymmddhhmm

风向(冠层上

23m和地被层2整型(int)单位:°

个高度)

风速(冠层上

3m、冠层中部、

3距地面1.5m和整型(int)单位:m/s

地被层4个高

度)

湿度(冠层上

3m、冠层中部、

4距地面1.5m和整型(int)单位:%

地被层4个高

度)

5观测日期时间日期时间型(datetime)北京时,年月日时分yyyymmddhhmm

11

DB36/T1665—2022

表A.4林内气象观测数据格式(续)

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风向(冠层上

63m和地被层2整型(int)单位:°

个高度)

7净辐射整型(int)单位:MJ/m2

光合有效辐射

(冠层上3m,

冠层中部、距

8整型(int)单位:W/m2

地面1.5m、地

被层等4个高

度任选一个)

土壤温度(地

面以下5cm、

910cm、20cm、整型(int)单位:℃

40cm和320cm

等5个深度)

土壤湿度(地

面以下5cm、

1010cm、20cm、整型(int)单位:%

40cm和320cm

等5个深度)

降水量(冠层

11上3m和地被整型(int)单位:mm

层)

A.5森林通量观测

A.5.1数据文件命名

森林通量观测上传数据文件命名为:FLUX_YYYYMMDDHHmmss_O_FTM.ghg。

命名格式中:

FLUX——固定代码,通量观测数据指示码;

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

注:YYYY为年,4位,MM为月,2位;DD为日,2位;HH为小时,2位;mm为分钟,2位;SS为秒,

2位;在“年月日时分秒”中,若位数不足高位补“0”。

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

FTM——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

A.5.2数据格式

数据内容格式要求:所有数据均采用实际观测的数值,不放大,缺测采用9999补齐,每行

“=”结束,然后换行,详见表A.5。

12

DB36/T1665—2022

表A.5森林通量观测数据格式

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观测日期时间日期时间型(datetime)北京时,年月日时分yyyymmddhhmm

2水平风速整型(int)单位:m/s

3垂直风速整型(int)单位:m/s

4温度整型(int)单位:℃

5水汽浓度整型(int)单位:ppm

6二氧化碳浓度整型(int)单位:ppm

A.6负(氧)离子观测

A.6.1数据文件命名

负(氧)离子观测上传数据文件命名为:NEG_YYYYMMDDHHmmss_O_FTM.csv。

命名格式中:

NEG——固定代码,空气负(氧)离子观测数据指示码;

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

注:YYYY为年,4位,MM为月,2位;DD为日,2位;HH为小时,2位;mm为分钟,2位;SS为秒,

2位;在“年月日时分秒”中,若位数不足高位补“0”。

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

FTM——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

A.6.2数据格式

数据内容格式要求:所有数据均采用实际观测的数值,不放大,缺测采用9999补齐,每行

“=”结束,然后换行,详见表A.6。

表A.6负(氧)离子观测数据格式

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观测日期时间日期时间型(datetime)北京时,年月日时分yyyymmddhhmm

负(氧)离子

2整型(int)单位:个/cm3

浓度

3正离子浓度整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