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4分)

①,白露未晞。(《诗经•秦风》)

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o(《诗经•郑风》)

③,君子好逑。(《诗经•周南》)

④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诗经•邺风》)

(2)理解性默写(6分)

⑤借景抒情是古诗文中常见的写作手法。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调动视觉与听觉写景,流露出对安定祥和的田园

生活的无限向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将目光从煌煌京城移向巴山楚水,流露出离别时

的深情厚谊;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描绘出水汽蒸腾,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流露出诗人渴望从政的愿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7分)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i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m6然变成牛皮鼓

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m6然

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每•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节选自刘成章《安塞腰鼓》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正确注音。(4分)

jT()绊()然冗()杂颤(

)栗

(2)结合语境解释“叹为观止”的意思。(2分)

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

(3)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修辞,语气强烈,赞美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

(1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8分)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

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

A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

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

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因此B

(人名)《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箱文”,又称为“C字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三百

年以前秦始皇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

“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1)以上文段节选自朱自清的《》,请根据你所了解的汉字知识在文中

A、B、C处分别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

A、B、C、

(2)画线语句分句间的关系是()(2分)

A.递进B.因果C.并列D.条件

(3)请看下图,认识“家”和“国”,探究“国(阈)”的本义。(2分)

[家]从小从豕,表示房子,“豕”为[国(阈)]从口从或,“国”的最早本字是

猪,早期人类安定居住的地方大多养猪。可“或”,“或”的左边为城邑的简图,右边为

见,家的本义为安定生活的住所。戈,古代一种兵器,象征军队,用来保护疆

域。

可见,“国(国”的本义为

4.综合性学习(10分)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

明历史上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领略古诗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夜,湖光

山色,名胜古迹。

(1)【宣传活动】为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请为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分)

(2)【积累古诗】请你写出一句带有“雨”或“花”字的古诗。(2分)

(3)【诵读大赛】八年级语文组准备开展古诗诵读大赛,现向八年级各班学生发布通知,请

按要求修改。(4分)

通知

八年级各班:

为了更好地开展“走进古诗苑”的活动,改善同学们的文化修养,请各班参加诵读比赛

的同学于4月8日准时到达学校报告厅参加比赛。

八年级语文组

2024年3月18日

①通知在内容上有不明之处,修改意见为:(2分)

②画线句子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2分)

二、阅读(55分)

【一】门缝里看戏(23分)

卞毓方

①那年,我五岁半,祖父带我看过一出京戏,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当时

我却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戏”,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

啥总装腔作势。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

②祖父带我看戏的这次经历,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我很想再看一次,总觉得戏里是

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相貌齐楚,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

在天国。

③但戏里的世界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正因此,要看就得付费。戏票分三等,我记住

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对于穷人,五分钱是什么概念?我不清楚。这日午前,天朗气清,

母亲在屋后小洋河的码头洗衣服。我站在后面哼:“妈,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

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不给我就不走,一直站着磨。但母亲洗完衣服,头也不回,径

自走了。我眼里闪着泪花,断念,知道这戏票是买不成了。

④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剧场在小镇的中心,正门朝北,有人查票。

南门也有人把守C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右侧有道竖形的裂台蛋约一排长,

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而且门眼已

被一个大孩子占领,也许那裂缝就是他挖的。我没有办法,只得在一旁干站着跺脚。时不时

地听到门里咿咿呀呀的唱词,我知道演的是《西厢记》,之前在海报上看到的,可是此时我

却看不到。

⑤半小时后,身后突然传来喊喊喳喳声,来了两个女孩。年纪大些的,比我母亲年轻,

短发,圆脸,蓝洋布旗袍;年纪小些的,比我二姐大,长辫,瓜子脸,粉红衫,走到我这里

就不走了。她们想干什么?只见她俩在柴火堆南边的空地上,摆开架势,一比一画,开始对

唱。我不懂唱词,只听出几句“喜鹊”,但曲调婉转,声情并茂,索性倚在门上,当她俩唯

一的观众。听到后来,恍然,唱的是淮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镇上人谈得最多的戏文,就

是这出,另一出是《白蛇传》。

⑥若干年后我查出这是《十八相送》的唱词:

祝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梁山伯:弟兄二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

归。

⑦两位女子唱罢《梁山伯与祝英台》,像完成了一次街头演出,两人击掌庆贺,兴高采

烈地离开。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觉得她俩是受老天爷指派,特意前来为我一人表演,

以安抚我功亏一赞、濒于绝望后的失落。

⑧两年后的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

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徜,垫着正好。这回是建湖港剧团,剧目

是《秦香莲》。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

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一把人瞧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

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往小了说,有点像把两掌并拢,从掌缝里瞧风景;往大

了说,仿佛从两壁夹峙的缝隙觑探蓝天。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你要

是没经历过,就很难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二

⑨这日我看完全场,一路哼唱。

⑩这FI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

⑪心花怒放之余,我不禁想道: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

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

⑫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

场C是它,就是它C它还屹立在那里C外形虽然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

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盐阜大地的文化结晶,是我

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一没有人知道,一

此刻J我乂变回工那个丛口缝里看戏的小男毯。(有删改)

5.文章重点叙述了作者三次看戏的经历及心情,请结合第二次看戏的情况补全下表。请根

据文章内容,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人物看戏经历人物心情变化

这日午前1____________________伤心、失落

午后“我”好容易找到去看戏的门缝,被人占领②________________

半个小时后③________________安抚、欣喜

6.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5分)

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

7.请分析文章中第9和第10段为什么独立成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5分)

8.文章中有两个视角:儿时的“我”和现在的“我二请简述这两个"我”在看戏这件事情

上的不同感受和这样写的作用。(6分)

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结尾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蕴含了“我”的哪些情感。(4分)

【二】微塑料危害(15分)

【材料一】

①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小于5亳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这种物质在自然界本来是

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结果。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原生来源,即塑料在

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柔珠有助于

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另外还有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因

泄露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粒。另一种是次生来源,主要是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

到风浪和紫外线的影响以及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

②每年,13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海洋垃圾中一次性塑料占50%.海洋塑料垃圾约占全

球垃圾的60%至80%,受到塑料危害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达到817种。海洋微塑料极易被

生物误食。研究表明,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鲸鱼,它们和塑料遭遇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微

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

③那微塑料会危宙人体健康吗?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

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威危害。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

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铀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更为严重

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

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

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

在的危险是存在的。

④面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陆续展开。

⑤近段时间,英国呼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柔珠。柔珠很小,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被排

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造成环境污染。在美国纽约,每年大约有19吨的柔珠被冲进下

水道。最终,柔珠成为海洋垃圾,被海洋生物误食,存留在他们的体内。有研究证实,每盘

牡蛎平均就有50颗柔珠。

⑥我国部分省份宣布自2019年起分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行动,全面禁止在本省生产、

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建立一次性

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形

成省内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培育良好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保障一次性全生

物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生产和禁塑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于短期内无法替代的饮料瓶、洗发水瓶

等一次性塑料标准包装物,提出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采用国际普遍实施的押金回收制

度,建设回收体系进行回收,提高责源化回收利用效率。这是国际最前沿的环境保护、资源

利用政策措施。

(《微塑料:“微”不足道却影响世界》有删改)

【材料二】

塑料都用到哪儿了

注:塑料包装中很多是不可回收的快递塑料包装、胶带。

【材料三】

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八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

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今”。具体而言:一

要“堵”,从源头上遏制;二要“疏”,让各方共同参与。

(选自《人民日报》“民生•民声”专栏,有删改)

10.下面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原生来源,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

另一种是次生来源,如一些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到风浪和紫外线的影响以及海

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

B.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直径不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

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

C.有些国家呼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柔珠,因为柔珠很小,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被排放到

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

D.对于一些短期内无法替代的一次性塑料标准包装物,可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采

用押金回收制度,建设回收体系进行回收,提高责源化回收利用效率。

11.【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2.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材料一】第④段加点词能否删去。(4分)

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

13.【材料三】说“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

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令’……工某人型超市打算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一提议,请结合材

料的相关内容,为这家超市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4分)

【三】(17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妖,为屿,为蜷,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出西门,循山脚,高低约数里,渐见山峰屹立,石作横纹,至则一山中分,两壁

凹凸,高数十仞,近而仰视,势将倾堕。其人①曰:“相传上有洞府,多仙景,惜无径可登。

”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②,洞然见天。

俯首下视,腿软欲堕。乃以腹面壁,依藤附蔓而下。其人叹曰:“壮哉!游兴之豪,未见有

如君者。”余口渴思饮,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阳乌将落,未得遍游,拾赭石十余块,怀

之归寓,负笈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

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

(选自沈复《浮生六记•卷四》)

【注释】①其人:指路上遇到的游人。②罅(xi「:缝隙,裂缝。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5分)

(1)心乐之()(2)蒙络摇缀()(3)日光下澈()

(4)以其境过清()(5)循山脚()

15.把选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4分)

(2)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2分)

1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只断两处。(2分)

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

17.甲乙两文都叙述了作者探山访水的经历和感受。甲文中柳宗元起初“心乐之”,最后却

说“不可久居”;乙文中沈复“未得遍游”,最后却说“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二请联系上下

文,分别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

三、写作(6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运动正青春,一起向未来。运动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运动是青少年最有效的磨砺。体

育课上,你追我赶的奔跑,让你酣畅淋漓;紧张刺激的球赛,让你锐意进取;奋力跃起的一

瞬,让你享受成功;单调重复的训练,让你坚持忍耐……体育课上,有青春的活力四射,有

友谊的朝气蓬勃,有比赛的精彩故事,有磨砺的人生感悟……亲爱的同学,拿起你的笔,写

下你的体育故事吧!

请以“体育课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C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初二年级语文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C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①兼葭萋萋②子宁不嗣音③窈窕淑女④胡为乎

中露

⑤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7分)(1)羁蓦rongzhan(4分)

(2)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2分)

(3)排比(1分)

3.(8分)(1)经典常谈A、小篆B、许慎C、大篆(4分)

(2)B(2分)

(3)由军队守护的疆域。(2分)

4.(1)(4分)示例:汲取古诗营养,品味文学芬芳。

(2)(2分)示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①.在“4月8日”后补充上具体时间,如“下午5点”(2分)

②.将“改善”改为“提高”或“提升”(2分)

二、阅读(55分)

【一】门缝里看戏(23分)

5.(3分)①“我”向母亲要五分钱买戏票母亲不给;②着急、无奈;③“我”在柴火堆南

边的空地上看到两个女孩对唱。

6.(5分)动作和语言描写。(2分)这句话通过描写“我“向母亲要钱的语言,以及母亲的

动作与反应,生动地表现出“我”对看戏的渴望和母亲的无奈。(3分)(意思对即可)

7.(5分)第9和第10段在文章中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强调作者看完戏后的兴奋和满足心

情。(3分)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2分)

8.(6分)儿时的“我”对看戏充满强烈的好奇,有着看而不成的失落,也有从门缝中看到

戏后的满足欢喜。现时的“我”把自己儿时的经历化作了乡愁,内心更多的是对家乡戏曲文

化的赞美与怀念,还有深埋在内心的对故乡的眷念。(4分)这种视角的变化不仅体现了时间

的流逝和人生的成长,也丰富了文章的情感层次和内涵。(2分)(或通过两个视角的对比和

呼应,更加突出了文章主题——对故乡和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珍视。)(意思对即可)

9.(4分)①由文中所写“我”童年看戏时的那份渴望、艰难、快乐、梦想可知,此句中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