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十分注重水利设施的修筑。如图所示水利工程修建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代 D.汉代2.19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科学种族主义学说。在《人种不平等论》中,戈宾诺将人类划分为四个主要人种:非洲人描绘为愚钝懒惰的人群;亚洲人聪慧但驯良;美洲土著迟钝而傲慢;只有欧洲人充满智慧、高贵,并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思想本质上反映了A.种族主义成为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属品B.欧洲各国社会与文化的差异C.生物进化论思想在人类社会中的异化D.欧洲势力在世界的主宰地位3.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A.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B.巩固了集体农庄的基础地位C.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 D.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4.“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南北战争B.法国启蒙运动C.欧洲宗教改革D.英国光荣革命5.陈独秀认为:“三纲之名词,虽不见经,其学说实质是孔教之本意”;有学者认为“虽不见经”,但见于“子”,在《韩非子·忠孝》一篇中说过这样一种说法:“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这说明A.“三纲”之说来源于法家学派 B.陈独秀对孔教理解偏颇C.汉代儒学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 D.儒家与法家同源6.“月旦人物”是品评人物的成语,缘于汉朝的许靖、许劭,二人为当时著名贤士,开办讲坛,每月初一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名声大振。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这实质上反映A.读书人极重视声名 B.察举制社会影响深C.世家大族势力扩大 D.社会重学风气浓厚7.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影响深远。下列各项属于法家思想的是A.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8.俄国著名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在总结16-19世纪俄国历史发展特点时指出,“国家日益膨胀臃肿起来,而人民日益贫困消瘦下去”,国家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克留切夫斯基的上述论断实际上A.总结了16世纪以来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B.分析了沙皇扩张政策的产生原因C.指出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原因D.论述了沙皇制度出现的历史必然9.《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更能反映出A.中国商品具有贸易优势 B.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中心C.闭关锁国政策不具有绝对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10.有学者写道:“为求侵华列强饶恕,不惜强迫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每人出银一两,换取她回銮北京充当女皇的地位。”该言论主要依据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12.在清末,士人阶层出现了大规模分流,士人阶层流向了工、商、军、学等不同领域,有些士人甚至无以为业。据此可知A.时代变革引起社会阶层变动 B.科举制度无法选拔新式人才C.社会阶层流动推动历史进步 D.阶层变动导致民众大量失业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00年之前,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1837年到1897年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的60年),西方确立了它在全世界的优势地位,便是这一进程的圆满结局。在这4个世纪中,几乎所有的非西方世界,不是沦入西方的统治,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自愿采用成功的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从而保持自己的独立。……此时此刻回顾历史,似乎结局已定。基于西方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历史已臻至一种稳定状态。……确实,整个世界现在已被纳入西方的界限之内,因而才被列入历史范围之中。——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1)19世纪末,已经“臻至一种稳定状态”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2)从“400年前”到19世纪末,现代化进程是如何扩展到全球的?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5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1699年通过“羊毛法案”禁止进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年,英国首相沃波尔以提升制造业为目标,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1760年至1830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是1815年英国仍通过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一直到1846年,当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相当一段时间后,英国才通过取消《谷物法》,开始了维护其工业绝对领先地位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摘编自张学博《英美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在美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和老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过去主要是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其手段是构筑高关税壁垒,而现在更侧重非关税壁垒。一些非关税壁垒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干预外贸、限制进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为了实现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美国举双手赞成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GATT和WTO的谈判,同时又不断地带头实施各种贸易保护。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贸易与关税法案》,1988年经里根总统签署,正式成为美国法律的《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都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摘编自吴学安《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前生后世》(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近代英国相比,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新变化,并谈谈你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图示可知,该水利工程位于关中平原的洛水和泾水之间,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郑国渠,建于战国时期,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郑国渠修建时间不符合,排除。故选B。2、D【解析】

在《人中不平等论》中,欧洲人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结果不是自然的结果,而是人为的划分,说明欧洲势力在当时的世界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故选D。近代美国同样也有种族主义,由此可知种族主义并非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属品,排除A;《人种不平等论》强调的是亚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和欧洲人之间的区别,而不是欧洲内部之间的差异,故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生物进化论》在1859年才发表,而材料中这种对人的归类从19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故材料所述与生物进化论的异化无关,排除C。3、D【解析】

苏(俄)联历史上对粮食政策即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和俄国农业发展的曲折历程,D项正确;巩固工农联盟不适用于粮食专政政策,A项错误;集体农庄基础地位无法体现整个题意,B项错误;苏联的计划经济开始于1928年,C项错误。4、B【解析】“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是说要想结束国王的独裁就一定要放弃对上帝的信仰,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启蒙运动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故选B;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这种诉求早已经有了,故排除A;欧洲宗教改革和英国光荣革命时对上帝的信仰还处于比较盛行的时代,故排除CD。5、C【解析】

由“三纲之名词,虽不见经,其学说实质是孔教之本意”“虽不见经”,但见于“子”及“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可知,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故C正确;“三纲”之说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并非“来源于”,排除A;陈独秀对孔教理解正确,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儒家与法家同源,排除D。6、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月旦人物”的品评反映了汉代察举制下士人以声誉威望获得察访征召资格而谋取功名的心态,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读书人对声名的重视,但并非实质,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汉代世家大族势力的扩大,排除C项;重学风气的盛行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排除D项。故选B。7、D【解析】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体现法家主张根据社会发展进行社会变革的思想,D符合题意;A是儒家代表荀子的思想,B是道家老子的思想,C是因循守旧思想,ABC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属于法家思想”,联系所学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解答。8、C【解析】

材料中,克留切夫斯基强调了“国家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的历史传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苏联依靠国家和政权的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由此可知,这一论断实际上指出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原因,故C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故A错误;材料和沙皇扩张、沙皇制度没有关系,故BD错误。9、D【解析】

材料“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可以看出这一时时期世界各地商品交往频繁,反映了世界市场逐渐的形成。D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十三行贸易繁荣,但未体现中外贸易谁占据优势,A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因此十三行的兴盛不能证明闭关锁国的不绝对性,C错误。故选D。10、D【解析】从题干中可知,赔款数额为4.5亿两白银,可以判断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慈禧太后希望借此来保住自己的地位。所以D正确。11、D【解析】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专制统治,但并无意发动激进的变革,如改朝换代或建立共和国。而从法理上,在否定了詹姆斯二世晚年所生的儿子的继承权(因为信仰天主教)之后,詹姆斯二世的大女儿玛丽就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因此拥戴二人为王有助于加强所建立的君主制政权的合法性。故选D。其它选项决不是目的。【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光荣革命。12、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末年,“士人阶层出现了大规模分流”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所导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选项中“推动历史进步”的表述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有些士人失业,而非民众大量失业,D选项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资本主义的现代世界体系。(2)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的过程。①16世纪后,西欧地区的历史运动(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条件。②17—18世纪,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此后,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欧洲、北美和东亚逐次扩展。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欧洲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俄国等,北美、东亚的美国和日本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各具特色,并通过殖民主义方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世界体系。【解析】

试题分析:(1)理解材料可知,“整个世界现在已被纳入西方的界限之内”,而联系所学可知,西方世界这时是资本主义世界。(2)分析此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世界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整体过程,联系所学,大致可划分为新航路开辟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等阶段进行阐述。14、(1)特点:持续时间长;范围逐步扩大;政府主导,多以立法形式推行;体现了重商主义理念。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扩张海外市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英国议会改革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完善。(2)变化:非关税壁垒成为限制进口的重要措施;从单边保护转向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认识: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帜下,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等特点,不利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解析】(1)第一问,据材料“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