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讨论稿8.17)_第1页
大学“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讨论稿8.17)_第2页
大学“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讨论稿8.17)_第3页
大学“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讨论稿8.17)_第4页
大学“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讨论稿8.1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塔里木大学“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力。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是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学科(专业)发展的依据,是专业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蓝图。为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层次的全面提升,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和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并结合学科(专业)实际,在严谨论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特制定学校“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以指导未来五年的学科(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一、现状与基础“十一五”期间,学校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十一五”时期建设,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明确的发展定位1、学科(专业)体系与布局“十一五”期间,学校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通过调整、重组、增设和构建等方式不断整合,学校由农业类院校建设成为一所多科性综合大学。本科专业总数由2005年的25个发展到现在的38个,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遴选出17个重点建设学科,使我校学科(专业)涵盖了农、理、工、文、管、法、经等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农为优势,以环塔里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研究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布局。2、学位点建设初见成效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学校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水土工程、蔬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4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点授权,使学校硕士点达到6个,分属农、工、理三个学科门类;建成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117人,毕业研究生人数达到75人。3、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通过多次调整以及教育资源整合,基本上构建了传统优势专业、高新技术专业和应用型专业三个层次专业体系与布局,并形成了以园艺、农学、农机、水建和农经为优势特色的主体专业。4、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学校按照“传统学科创优势,新兴学科创特色,分层建设,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完善学科结构及建设布局,把学科建设逐步引向深入。按照“以提升重点学科和硕士点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巩固主体专业建设(优势、特色专业)为龙头,以加强应用技术型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加快高新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促进新兴交叉专业建设为生长点”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二)学科学术梯队初步形成,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不断优化,现有教师6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41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3人;留学回国人员20人;省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校级重点建设(扶持)学科、学术带头人(负责人)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12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33人。“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承担省级以上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90多项,其中200多项省部级课题,973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5项,共获得科技成果42项,发表学术论文32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0余部。(三)学科(专业)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十一五以来,学校以各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现有资源,加大学科平台的经费投入,注重教学及科研整体功能建设。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与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尤其是通过“迎评促建”工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了“省部共建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兵团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此外还建设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疆南疆区域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塔里木陆地油气资源勘探研究院、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中心、西域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现代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南疆畜禽疾病诊断中心、园艺研究所等一批校级重点研究实验室和中心,同时还建设了69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和国家、省部级重大研究任务的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形成了校、院两级实验室体系格局,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较充分的支撑条件。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五”期间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与问题。学科(专业)建设工作还处于初步整合和自发式生成阶段,还没有形成竞争式的良好发展局面,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在科学研究方面,仍缺少高层次的项目和课题、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高级别的科研奖项;在队伍方面,缺乏整体优势,学术梯队不够健全,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拔尖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在学科(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骨干有待进一步培养;在研究方向方面,学科研究方向分散,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少;在条件方面,新增设的本科专业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充实;在作用方面,缺乏对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在办学层次和目标方面,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尚未取得突破;学科(专业)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学科(专业)体系结构不尽合理,优势特色学科与主体专业不相匹配;学科(专业)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学科(专业)体系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不能很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还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造,缺乏学科(专业)整体基础性结构的支撑体系;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带动力的示范学科(专业);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还不太适应,学校还没有形成一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密切的、特别是在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相对应的有突出影响的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教育资源配置过于分散,重复建设、学科壁垒严重,不利于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三、本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相统一,坚持与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相统一。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努力培植与自治区和兵团支柱产业联系紧密的新兴学科(专业)。优化布局,强化特色,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专业框架。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开拓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和科技的需求,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将我校建设成为新疆一流、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等院校的奋斗目标。四、基本原则1、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要科学合理地完善和优化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强化学科(专业)优势,以培养具有快速适应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服务。2、主动适应原则。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并举,以内涵建设为主。学科(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基础工业建设一线,加强相关、相近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在已有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大类内积极稳妥发展新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专业)的相互支撑,不断拓展学科(专业)服务领域。3、优势特色原则。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学校的定位,充分体现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主线,积极体现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重点支持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积极打造学校的品牌学科(专业)。4、质量效益原则。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科学设置新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质量为核心,努力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5、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增强学科(专业)发展后劲,做到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与科研发展相结合,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五、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整体布局;以传统、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培育优势学科(专业),进一步形成学校教育核心竞争力;以拓展服务领域为学科(专业)增长点,在学科(专业)平台的基础上,灵活设置学科(专业)方向,稳妥设置新学科(专业),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优势专业特色鲜明。努力构建资源配置合理、学科优势集中、专业特色鲜明、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相适应、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设置体系。(二)具体目标1、凝练学科方向,形成特色、优势学科坚持内涵发展,紧密结合兵团和自治区经济建设以及区域发展的重大科技、经济和社会问题,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遵循科学规律,长期攻关,力争取得若干重大突破,产生一批显示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标志性成果,形成在若干个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优势、特色学科;科学谋划,采取各种措施,培育新兴学科。到2015年,形成以农为优势,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学科体系,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10∼12个,3∼5个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3个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3∼5人,培养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0人;一级硕士学位点达到10个,力争获得博士点授权,专业硕士学位点达到5∼6个,各类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500人;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5个,实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建成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10个;新建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并完成所依托学院的建设。2、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师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在巩固发展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批成本低、见效快的新专业,使专业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面向农业一线的优势专业建设,拓宽专业内涵,活化专业方向,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信息科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扶持新兴、交叉专业建设,改革和调整传统老专业,积极培植新专业生长点;适度保持具有优势、社会急需的专科专业,增强办学活力;进一步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借鉴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经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到2015年,使本科专业由现在的38个发展到50个左右,大部分专业均具有年招生40-120人的能力,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5000人;在园艺、农学、生物技3个国家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再建成1∼2个国家特色专业,3∼5省级特色专业,8∼10个校级特色优势专业。以此带动学校学科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3、加强课程建设,创建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影响专业质量的基本要素。“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和质量的需求;课程建设要以整体达标、打造精品课为主要工作目标,把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积极深化课程综合性教学改革,大力加强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形成精品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的结构体系,全面提高课程质量,以此带动题库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设施建设工作。学校在继续校级课程建设的同时,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到2015年,达到国家级精品课1∼2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校级精品课60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100门。对各级精品课以及重点建设课程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课程评估、检查、评比等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确保各层次课程质量的稳步提高。3.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科梯队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未来五年,学校将以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团队(包括课程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快教师梯队建设,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坚持用事业吸引人,用真情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待遇稳定人。用好现有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引进优秀的人,培养未来的人。把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组建跨学院的多学科集成团队和群体,积极探索学科(专业)带头人加团队的人才组织新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科(专业)的有效归属。鼓励和支持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的优秀人才和优秀群体又好又快成长、建功立业。设立专项经费,重点扶持青年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支持和激励他们尽快在国内外学术界脱颖而出;,着力打造以教学名师引领的高水平专业团队、课程团队。到2015年,建成一支规模在1000人左右的教师队伍,其中,培养和引进10∼15名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学科带头人,20名在疆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后备带头人,100人学科中青年骨干,校级教学名师10人左右,省级教学名师5人左右,国家级教学名师1∼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从目前的%提高到%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从现在的%提高到%以上,教授总数达到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00人,副教授人。着力打造出水平较高的教学与学术团队,形成一支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创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环境。“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中努力取得突破和成果。为此,要在实验实践方面,努力创建适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需要的教学环境,按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全面改造和充实基础实验室,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内部管理机制,全面开放实验室,继续加强对基础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十二五”期间,建设完成等个校内工程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好8∼10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力争建设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巩固和扩展校外产学研合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十一五”期间,使校内和校外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达到100个以上,每个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达到3∼5个。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开展面向学生开放的示范性实验项目建设,推动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和学科竞赛活动,推进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考核制度的实施,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为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环境。六、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学校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学科建设分层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机制,实行学校、学院和学科点三级管理体制,明确学校、学院和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所负的责任及权益。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全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规划和监督。充分发挥各教学单位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各教学单位要制订具体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各学科(专业)建设要制订可行的建设实施计划,要求目标明确,措施得当,可操作性强,便于检查。(专业)建设负责人对学科(专业)建设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负责人的作用,实现学科(专业)建设的既定目标。最终形成全校统一的学科(专业)建设指挥、管理和实施体系。(二)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学科(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学科(专业)建设要按“项目”进行管理,使之进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淘汰运行机制,改变身份(岗位)终身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学院、学科三级学科组织的作用。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规范的培养体系和严密的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加强“成本”意识,提高效益与效率,强化秩序和规范。构建不同层次的学科组织,发展学科组织文化,培育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文化精神。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建立专业发展预警机制。全面开展学科(专业)评估工作,通过市场需求分析和办学质量论证,建立学科(专业)发展预警机制,指导学科(专业)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积极准备参加教育部学科(专业)评估和有关认证工作。(三)加强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每一个专业必须结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缩减课内总学时,加强基础和前沿,增加专题讲座和选修课。研究生坚持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培养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来制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和课程建设计划,课程建设要做到计划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对于已确定的精品课、重点建设课进行动态管理;在重点抓好公共基础课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一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建设,全力打造部分具备实力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使其达到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精品课水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学分制发展要求的课型,鼓励教师开设专业选修课及全校性的公选课。积极开发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有条件的课程开设校园网络课程。加强题库建设,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考试内容的更新与调整,不断探索考核方式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教材管理和审定体系,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构建教材立项、教材评审的建设机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材建设与管理、供应体系。(四)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1、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一些高层次的具有前瞻性、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立项研究。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层次,在研究内容与水平上都要有新的突破。2、认真抓好国家、省(部)级各类纵向课题及各类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立项数量和项目档次有较大幅度提升。继续做好申报各类科技成果奖励的组织工作,争取在获奖数量与等级上有新的提高。3、加速推进与地方有关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力度,形成以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争取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共建学科基地平台。

4、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吸收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的经验;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如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生,联合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