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1页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2页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3页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4页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又陷入到万籁俱寂中,二十年里,只有少数先觉者开始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要研究先觉者对外面世界了解的状况,应借鉴的直接资料是()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C.《中外纪闻》 D.《庶民的胜利》解析:A由材料可以看出这部著作成书于鸦片战争后20年内,魏源的《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故A项正确;《变法通议》《中外纪闻》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相关著作与刊物,时间不符,故B、C两项错误;《庶民的胜利》是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2019·河南濮阳期末)“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不仅是19世纪下半叶先进中国人的基本共识,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取的文化选择模式。此“文化选择模式”()A.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B.表明了“崇洋”思想的盛行C.反映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D.批判了封建儒学的落后性解析:A“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念有利于借助外来文化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改造,A项正确;“盛行”一词与当时史实不符,该种“文化选择模式”只是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文化意识的觉醒,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文化选择模式”不符,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不是批判儒学落后性,而是引进西方先进的器物之学,用以改造中国,达到强国御侮之道,故D项错误。3.“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解析:C此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诵经史、明大义”“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是既要继续维护中国旧统治秩序,又要反对采取措施达到富国强兵,应是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4.(2019·天津十二区县月考)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等名词成为流行政治概念,“立国为思想界的共识”。所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19世纪40~50年代 B.19世纪60~70年代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解析:C19世纪40~50年代是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起始阶段,该阶段的反抗主要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御西方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19世纪60~70年代是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是自强求富,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阶段,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末,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人学习的方向从器物转向制度,与材料“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等名词成为流行政治概念,‘立国为思想界的共识’”意思相符,故C项正确;所述现象在19世纪末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5.(2019·广东茂名测试)19世纪末,进化论开始传入中国,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主张效法西方,维新改革,使其迅速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这是因为进化论()A.与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较为契合B.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C.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解析:B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为儒家思想,进化论与儒家思想并不契合。其时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效法西方进行改革是当时中国努力的方向。进化论强调生存竞争,并不能准确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等同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6.(2019·黑龙江双鸭山月考)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这说明维新思想()A.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B.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C.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D.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解析:B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出现了维新思想,即强调了维新思想是起于民族忧患而引发的社会剧变,B符合题意;维新思想并未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A不符合题意,排除;维新思想也不是完全师法西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剧变而非阶级结构巨变,D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896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言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解析:第(1)问由材料“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相去几何矣”可得出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发达,由材料“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可得出主张引进西学,由材料“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可得出主张学习最新成果。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