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1页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2页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6个汉字,学写田字格中的5个汉字。

2.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读诗歌,想象画面,感知古诗意境,感悟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就要跟着大诗人王之涣一起前往山西鹳雀楼,登高远眺,欣赏美景。

跟随着诗人的脚步,我们来到了鹳雀楼下。这座楼有个好听的名字“鹳雀楼”,一起读一读。猜一猜,鹳雀楼的名字由来。

鹳雀是一种水鸟,它们喜欢栖息在高处。因为这座楼经常有鹳雀栖息,所以就叫“鹳雀楼”。

(1)“登"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爬、上”呢?从“登"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眼前的景象让他思绪飞扬,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诗《登鹳雀楼》,齐读课题。

第一层楼:诗中藏韵

1、鹳雀楼从一共有三层,越往上,看到的风景越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第一层楼。想不想继续往上?那就来接受挑战吧!

组织交流

指名读诗

3.光是读正确可不行,古诗是有节奏的,读准节奏才能体现诗歌的韵律美,谁敢来挑战?

三、第二层楼:诗中藏画

恭喜你们,成功进入了第二层: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画面)

看到此情此景,王之涣脱口而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小组展示

“白日依山尽":

明明说的是白日,为什么你画是红红的太阳呢?(这里的“白日”指明亮的太阳,不是白颜色的太阳。)

为什么你的太阳紧紧挨着这座山?(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紧挨着西山)

所以依的意思就是——紧挨。

依山尽是说太阳——太阳快落山了,快要看不见了。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

“黄河入海流":

红通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多美呀!——

黄河奔腾不息,向东流入了大海,多有气势啊!——

3.你瞧——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

四、第三层楼:诗中藏理

1.来到第三层楼,我们眼前的景象更开阔了。极目望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真有气魄呀!此时此刻,诗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想——

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3.当人们登楼累了的时候,我们这样鼓励他——

当学习取得成绩想放松一下的时候,我们这样给自己鼓劲—

4.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走“站得高,看得远"。现在,你还想把这句诗送给谁?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曾经迎来过一群平均年龄为74岁的清华学霸,他们中有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也有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选择吟唱的古诗正是这首《登鹳雀楼》。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

一千多年前,王之涣写下《登鹳雀楼》,激励中华民族昂扬向上。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身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要牢牢记住——

5.现在,看着美景,和着音乐,谁再来完整地读一读?

五、写字指导

1.不知不觉,又到了我们的写字时间了,还记得我们写好生字的口诀吗?(出示:仔细看,认结构,找主笔。)

2.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好“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写完写小朋友同桌合作打星星,正确一颗星,整洁两颗星,美观三颗星。

这节课,我们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