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东北农业大学“十二五”网络教学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为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步伐、构建学习型校园,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当前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学建设规划》。一、网络教学的意义与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特别强调:“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化学习,促进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整合,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而网络教学的开展,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推进校园的数字化学习,启动网络教学建设工程势在必行。以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为核心,依托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一个教育资源丰富、师生互动充分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将课堂延伸至网络,教学材料网上发布、教学交互网上开展、教学评价网上进行、教学成果网上展示、使教学过程中动态积累的资源可以复用,最终建立覆盖全校的网络教学体系”是当前我国教育界追寻的开展教学至高状态,也是我们的理想建设目标。二、网络教学建设现状与趋势分析(一)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本世纪以来,国内外著名高校十分重视开展网络教学的建设工作,将课堂教学延伸至互联网,既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又有效的增加教育层次、扩大教育受众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会极大地提升学校知名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南昌大学等兄弟院校都在利用3到5年时间实施完成网络教学相关工程建设,如“千门课程上网工程”、“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项目”、“网络教学平台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等,且均已取得显著成果并在各级各类院校示范推广。中山大学等个别院校则已将更高层次的“教育云服务”、“科研云服务”等提上数字化校园及网络课程建设日程。“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指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高校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广泛传播国内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展示我国高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经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5000门资源共享课。完善和优化课程共享系统,大幅度提高资源共享服务能力,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推动高等教育开放,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可以看出,“课程网络化、教学网络化、资源网络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体系信息化发展的主体工程,也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久的发展方向。(二)我校现有网络教学条件1.网络硬件环境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网络(NEAUNet)1995年12月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成为首批接入单位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项目(CNGI)的实施及CERNET2的建成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校又成为建设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的首批百所高校之一,目前我校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校园网已正式建成并开通。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局域网199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它的功能包括:网络管理,教材管理,素材管理和教室管理,实现网上备课、网上上课、网上自习、网上考试和网上学习等。2004年9月,多媒体教学局域网升级,实现了新旧系统及专用网络的无逢对接,保证教学局域网络的高速、高可靠,保证各种信息(语音、图形、图像、视频等数据)的高质量传输,为课件点播工作站、课件制作系统以及其它系统提供素材和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61个,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12个共计952个点,多媒体语音室13个共计774个点。我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可以满足“现代教育资源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的最基本需求,为其提供较有力的支撑。2.网络教学平台2003年,教育部免费推荐使用“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平台,我校仅能在该平台上提供引进的79门网络课程和256门外语类听力教材。2008年,清华教育在线的“网络辅助教学与研究型教学平台”和“专业与精品课程建设平台”(7)开始运行。该平台具有先进的技术架构,涵盖了通用网络教学、研究型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申报与评审、专业与课程建设和展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及10000余门国内外开放课程等众多内容,功能完整、有机整合,“一体化环境”为网络教学的建设提供有效载体。3.网络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资源目前网络教学平台上共有47门网络课程、256门外语类听力教材和786门自制多媒体课件。其中,网络课程分为9大类:农牧类(20门)、医学类(3门)、电脑类(11门)、经济与管理类(5门)、节目制作类(2门)、机械类(5门)、教育类(3门)、基础课(11门)、教师辅导专用(19门)。自制课件文科类145门,占总量的18.4%;理工类641门,占总量的82.6%。有公开课视频102门,涵盖国内10所以及国外13所知名大学。其中哲学9门、文学6门、教育学9门、理学38门、工学29门、管理学5门、经济学1门、历史学5门。(2)多媒体素材资源目前,学校具有农科特色的数字化视频素材2600余分钟,8000余幅图片,实现电子检索,彩页目录、DVD格式和网络格式存储。包括《马铃薯》、《小麦》、《水稻》、《沙棘》、《树莓》《植物类》等几个科目的资源检索。此外,音效类、图片类、图书类、动画类和外语类等素材光盘近300片,为广大教师备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3)精品课程资源学校现有175门校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理学院网络教学概况2006年,理学院化学系部分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制作了化学实验网上考试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在线组卷、答题、批阅、试卷分析等功能。本考试系统在本校已经应用4年,正常稳定。在提高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此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检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也为网络化、正规化的教学和管理打下了基础。教师与学生在使用后一直给予好评,教师普遍感觉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课堂上基本操作方面的问题变少了,提出的问题也不局限于实验课的内容,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后,2010年,本考试系统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证书(登记号:2010SR005957)。在本校物理实验课、数学实验课等其他实验课的考试中也得到了应用,并推广到八一农大、山西农大等兄弟院校的实验课考试中。(5)网络远程教学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创建于2000年7月,是全国首批31所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所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等农业院校。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共建校外教学中心近40个,形成了覆盖全国各地的现代远程教育运作体系。网络教育学院现已具备三个教学层次,在籍网络学生已经超过10000人,专业数已达7个;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模式也进一步多样化;对于实时交互授课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基本上实现了基于互联网上多层次的学习;学生支持服务也在不断完善。在教学模式上,网络教育学院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授课方式,实现了实时交互授课。对于全日制高升本学生授课,采取校部与各校外教学中心统一安排交互式授课、讨论及辅导答疑方式,授课地点在校部的主播教室,然后各校外教学中心学生在其专门接收教室学习。学生课后还可通过课件点播来学习,并辅助以网络自学、网络答疑、网络辅导等教学手段,是一种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教学方式;对于在职学生学习,学生则利用教学平台采取点击课件的方式进行学习。我校的网络资源建设虽没有实现跨越发展,但也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目前已积累的成果无疑会为后续的几何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使我们要大力建设的网络教学工程有根可循。(三)存在的问题分析回顾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校园建设初见成效,远程教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校本网络教学的建设进展缓慢。初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东北农业大学教育信息化的宏观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明确;2.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范有待进一步明确,教师自制课件标准不统一,多媒体课件水平不高;3.建议成立“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网络辅助教学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包括教师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和技术人员评价),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推动网络教学的开展;4.教务系统与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没有无缝整合,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形成“车、货、库、用、评”并重的架构,无法形成统一的数字校园应用平台;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我校网络教学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三、网络教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坚持“全局规划、统一设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项目示范、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主线,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构建网络教学可持续发展环境为基础、以健全网络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为保障,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突出精品课程优势,促进全部课程网络建设,提高教学效果、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二)建设目标到2015年,以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为核心,依托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一个教育资源丰富、师生互动充分、教学管理顺畅的网络教学新模式。1、以通识选修课程为范例,实现网络教学和网络评价,充分利用知识更新与传授,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2、资助建设校级“优秀网络教学示范性课程”,并逐步带动全校课程实现网络教学。旨在辅助师生日常教学工作,将课堂延伸至网络,实现讲授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在同一课程下的有机结合。3、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体化,并使教务系统与教学系统无缝整合,实现教学材料网上发布、教学交互网上开展、教学评价网上进行、教学成果网上展示。4、促进各专业精品课程长期良性发展,发扬其教学楷模作用。5、构建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中心,提高校内现有教学资源的组织性和可利用性,方便师生查询和重复使用教学过程中动态积累的教学资源,并且为相关产业领域提供专业特色鲜明的资源服务。(三)建设原则1.全局规划统一设计网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教师多、学生多,且周期长、实效慢。全局规划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技术应用服务,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和最充分运用。应该建立由学校统一管理的教育技术管理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做到组织落实、制度到位、责权利分配明晰。把好投资关,避免重复建设,避免盲目攀比、贪大求全。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快构建覆盖全校的网络教学体系,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建立网络教学新模式,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以学校一级学科统筹规划,二级学科进行分类,发挥各学院中“骨干学科点”的带头作用,以各“骨干学科点”为龙头,通过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技术应用服务,搞好本学科网络教学。3.项目示范注重实效充分发挥理学院网络教学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高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为教学、科研、开发和校园服务的能力。用导向指导应用、用便捷利于应用、用示范带动应用、用机制激励应用,最终实现校本网络教学。四、网络课程建设内容与重点工程(一)建设内容1.制定相关政策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立项建设”政策相关培训与交流政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范与评审标准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技术支持与管理服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2.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教高厅[2004]21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优秀标准(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10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5个),我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IPv6校园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多媒体教室由61间增加至92间,座位数从7942座增加到11000座。2)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由现在的12间952台增加到33间(70座/间),满足2400台/24000人(优秀标准)。3)语言实验室座位数由现在的13间774座增加到29间(64座/间),满足1800个座位/12000人(优秀标准)。4)建设2间高清自动录播教室,满足教育部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硬件需求,建设2个带有综合功能的网络学习教室,助师生积极参与到网络化的教学过程中来。3.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构建“一体化数字化教学支撑环境”,将教务系统与教学应用系统整合,形成统一的数字校园应用平台。实现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辅助教学材料等内容上传到该教学综合平台,利用平台功能发布并批改学生作业,师生在平台上进行网络互动答疑等教学活动。利用该平台的“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模块”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宣传,实现优秀资源高度共享,发挥其示范楷模作用。4.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名师、名课等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充实更新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库建设,且有效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5.培训体系建设面向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启动包括“教育信息化素养、教育技术、平台应用技术”等培训内容的“多层次、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加快“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的领导队伍、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网络管理人员专业队伍”这“三支队伍”的建设。提高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把教师和管理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作为考核、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指标之一。6.教育“云服务”建设教育“云服务”是将教育技术理念、学习支持服务的理念、创新思维的理念等多种思想和技术融合,为师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的平台和方式。基于Web2.0技术基础上,可以通过“云服务”技术,构建一个全新的、倡导“按需索取,共同维护、高度协同、知识共享”的教与学的网络学习平台、虚拟社区和知识云,为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提供教育资源与服务。“云服务”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更前端趋势,我们可以在网络教学建设的同时对其进行初步探究和尝试性建设。(二)重点工程1、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工程第一,2012年春季学期,开展项目制试点工作,设立“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网络辅助教学课程”项目,采取项目资助与评优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带动其他课程逐步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同时,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从理念和技术两个层面进行全员培训。第二,2013年春季学期,对已立项课程进行检查和验收;对平台上非立项课程进行评比,达到验收标准的,给予奖励;为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开展该年度的校级精品课程的立项申报工作,争取有1/3的课程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第三,2013年度,组织开展“优秀示范性网络辅助教学课程”项目的立项,并在已建成的网络课程基础上,全面推进学校网络辅助教学,原则上校级精品课程均采用网络辅助教学,使网络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第四,2015年度,组织“十二五”期间网络教学工程项目的验收总结工作。2、通识选修课网络教学工程第一,2012年春季学期,鼓励在选修课程中运用网络教学,并逐步建设以学科点为基础的学科网站,将若干门网络课程结合起来,发挥其协作学习的效应。第二,为提高教师网络教学课程建设质量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务处应积极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在搜集、购买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教师上传及共享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使网络教学资源库进入多源建设的良好局面。3、全部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工程以精品课程、优秀示范课程和通识选修课为基础,逐步推广至学校全部课程,要求教师有步骤地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辅导材料等内容网络化,利用网络发布并批改学生作业,与学生开展网络互动答疑等活动;将网络课程、教育资源库、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展示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以学科点为单位,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网站。五、保障措施(一)思想保障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开展网络教学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力,为我校网络教学乃至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实现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二)组织保障建立网络教学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