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512-2022智慧景区建设指南_第1页
DB14T 2512-2022智慧景区建设指南_第2页
DB14T 2512-2022智慧景区建设指南_第3页
DB14T 2512-2022智慧景区建设指南_第4页
DB14T 2512-2022智慧景区建设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200

CCSA12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512—2022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

2022-08-10发布2022-11-10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2512—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5基础建设............................................................................2

6支撑系统............................................................................4

参考文献...............................................................................8

I

DB14/T251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皇城相府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相府景区管理处、山西智远时空科贸有限公司、

山西良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晓虎、郭仰博、王晋军、苗志新、孙慧敏、张秀枝、刘志鹏、宇振红、廉晓

君。

II

DB14/T2512—2022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智慧景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基础建设、景区管理、游客服务、智慧营销、数据共享、

信息安全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景区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0001.5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5部分:购物符号

GB/T10001.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6部分:医疗保健符号

GB/T10001.9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15971导游服务规范

GB/T30225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

LB/T014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装备,充分准确及时感知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从而实现旅

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的智能化。

3.2

智慧景区

具有较为完备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主动、及时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各

方面信息,结合景区区域环境、资源特色、业务流程与实际服务需要,实现智慧管理、服务、营销及其

集成应用的景区。

3.3

智慧管理

利用物联网、传感网等技术,动态感知景区资源、环境、人员、设施设备等各方面状态信息,及时

掌握景区运营状况,以业务系统为支撑,实现景区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设施管理、部门管理的高效化

与智能化。

1

DB14/T2512—2022

3.4

智慧服务

采用位置服务、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综合分析游客需求与服务资源信息,为游客提供

全过程、全方位、主动式、人性化的服务。

3.5

智慧营销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及时、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开展多渠道、线上线

下融合、精准的直销和分销活动。

3.6

舆情监测

对互联网上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的行为。

4总体要求

4.1应将智慧景区建设纳入景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实现“统一设计,分步实施,集成应用,持续发展”。

4.2应根据景区的区位分布、资源特色、业务流程和客流特征,构建符合景区自身需求的业务系统和

服务系统。

4.3应建立景区各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实现景区管理、服务、营销信息的集成应

用。

4.4应充分发挥传感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用,及时感知景区环境、设施设备、客流、业务流、

物流、资金流等信息,实现信息流转的动态化、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应用平台的移动化。

4.5应加强传感网、移动通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等现代高新技术

在景区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景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和服务模式创新。

5基础建设

5.1设备设施

5.1.1通信设施

5.1.1.1通信设施应布局合理,应按GB/T30225的原则进行规划,通信方便,线路畅通。应保障景区

游览区域范围内和大密度客流情况下稳定的无线通信能力,提供稳定的语音通话、网络通讯服务。

5.1.1.2景区出入口及游客集中场所应设有公用电话。

5.1.1.3无线宽带网络应有效覆盖景区主要游览区域,包括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游客中心、交通

枢纽地带和事故多发地,应提供免费、稳定的上网服务,同时应符合《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的要求,实时监测相关信息。

5.1.2物联网设施

5.1.2.1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人员密集区、交通枢纽地带、事故多发地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关

键区域应布设红外、云台监控、高空瞭望,支持客流数据采集和危险监测。

5.1.2.2景区工作人员、大巴、观光车(船)、重点旅游古迹、重要设施设备应建立基于室内外定位技

术支撑的位置动态监测网络。

5.1.2.3景区可与环保、气象部门合作,安装空气质量、水质、噪声、温度、湿度、风力环境监测装

置,自动探测与对外发布相关环境指标。

2

DB14/T2512—2022

5.1.2.4声光设施、出入门禁、温湿控制设施设备应根据环境变化实现智能开启、关闭和调整,并支

持人工远程智能管控。

5.1.3信息发布设施和导引设备

5.1.3.1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交通枢纽地带、主要路段应布设大屏显示设备等多种电子信息发布

和引导设备。

5.1.3.2景区游客中心应布设触摸屏、平板电脑、智能旅游机器人等信息发布、导引、查询设备,可

布设虚拟现实体验设备等。

5.1.3.3景区应为游客提供基于多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旅游类客户端软件,通过信息门户、运营商

增值业务等渠道对外发布,供游客下载和使用。客户端软件应包括旅游查询、旅游预订、导航、聊天结

伴、微博、照片上传等多种内容。

5.1.3.4景区可在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主要路段提供电子导航地图,应正确标注景区内部主要景

点及周边交通道路、服务网点公厕等游客常用基础设施的位置。图形符号应按GB/T10001.1、GB/T

10001.2、GB/T10001.5、GB/T10001.6、GB/T10001.9的规定进行标注。

5.1.4机房设施

5.1.4.1应按照景区规模的大小、信息化建设实际需求,建设景区专用机房,配置数据存储、服务器

设备,确保景区软硬件系统正常运行,机房的设计、施工、环境要求均应符合GB50174-2017和GB50462-

2015的规定。

5.1.4.2可采用托管、租赁等方式,利用政务云、公有云资源,减少通讯线路、网络环境、机房环境

的建设与维护成本。

5.1.5应急设施

5.1.5.1景区应建设应急指挥中心设施设备,包括指挥大厅、指挥大屏、视频会议设备、会议扩音设

备、无线对讲设备、救援电话等,支持值守人员开展快速高效的旅游应急指挥工作。

5.1.5.2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交通枢纽地带、安全隐患地带宜部署求助呼叫装置。

5.1.5.3景区中与日常运营核心业务、游客应急服务相关的软硬件系统应配置4小时以上备用电源,

确保景区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公共广播、视频监控功能在主电路停止工作后能正常运行。

5.1.6数字虚拟设施

5.1.6.1景区可运用三维全景实景混杂现实技术、三维建模仿真技术、360实景照片或视频等技术建

成数字虚拟景区,实现虚拟旅游,增强景区的公共属性。

5.1.6.2景区可提供基于环境建模的任意视点自主漫游功能,点击地面任一点实现场景实时切换,可

提供通过选择的角色人物自主漫游虚拟景区,通过方向键随意控制角色人物漫游等功能。

5.2数据资源

5.2.1数据资源建设管理

5.2.1.1应依据GB/T16766-2017、LB/T019-2013等相关国家、旅游行业标准规范,统一景区数据分

类、结构、编码和描述。

5.2.1.2应建设景区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景区旅游资源、交通路网、商业网点、服务设施、土地利

用等地理空间数据。

3

DB14/T2512—2022

5.2.1.3应建设景区管理类数据库,包括景区售检票、客流、停车场、视频监控、财务经营、应急指

挥、投诉建议等业务管理数据。

5.2.1.4应建设景区服务类数据库,存储景区虚拟旅游、旅游活动、旅游舒适度、通知公告、停车位

数量等对客服务信息。

5.2.1.5应建设景区营销类资源库,对接运营商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电商大数据等相关数据资源,

存储景区客流数据、客源数据、营销活动数据、网络舆情数据等。

5.2.2数据共享

5.2.2.1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景区内部各分支系统的信息采集、分类、汇总、分析、共享,实

现景区与上级管理单位、景区与关联景区、景区与游客三层数据共享。

5.2.2.2景区管理中涉及的管理系统可开放接口给上级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平台,为其自动提供各个

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运行数据,并实现数据的自动汇总,

5.2.2.3景区与其他景区可实现数据共享,打造一体化旅游线路,实现游客资源的合理共享和必要的

游客分流。

5.2.2.4通过景区APP等线上平台,为游客开放景区内部游览及景区周边停车服务、住宿服务、商品

服务等各项服务信息,便于游客灵活掌握景区情况,做到合理分配,轻松游玩。

5.2.2.5可同步将游客意见反馈给景区管理者,优化景区游览线路、环境、服务等。

5.2.3信息安全

5.2.3.1提供完整的数据安全方案,以保证数据在存储交互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2.3.2构建信息安全基础环境,从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和运维三个方面设计和建设服务于智慧景区

的信息安全体系。

5.2.3.3应加强信息化安全保障;逐步建立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2.3.4加强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水平。

5.3信息平台

5.3.1应建设景区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对于各个信息与通信系统能够进行统一指挥与调度,实现信息

的及时感知,系统间的全面互联互通、信息资源与物理资源的高度整合、景区服务和景区管理应用的深

度开发,为游客和景区管理提供需求采集、服务管理交互、效果反馈于一体的“智慧化”景区服务管理

模式。

5.3.2应能实时掌握景区各项指标信息,同步协调各项资源,对涉旅事件、舆情、热点区域、突发事

件进行智能分析,在线感知安全态势,实时指挥。

5.3.3应利用景区电子门禁、智能视频监控、电子门票预订、手机客户端软件等多种技术手段,能够

实现分时预约、网格管理、自动收集、全面统计、及时上传和智能分析景区客流量,对超过核定容量的

情况能够自动报警,协助景区管理者进行人员总量管控和分流。

5.3.4可对景区管辖范围内的购物场所进行集中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可为景区内商户建立网上交易

平台,为其产品提供在线的信息发布与销售渠道。

5.3.5应预留相关数据接口,可与旅游主管部门相关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并按照旅游主管部门的要求,

自动上报核心区域的视频数据、客流数据、停车场数据等。

6支撑系统

6.1资源提供

4

DB14/T2512—2022

6.1.1总则

应建立景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规划,开发建设符合规划要求。旅游质量、旅游安全、旅游统计等

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健全有效,贯彻措施得力,定期监督检查,记录和总结。

6.1.2资金投入

6.1.2.1景区每年编制的资金预算中应有专门用于景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的预算。

6.1.2.2每年实际的建设投入在景区经营收入中达到一定比例,可以满足景区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6.1.3人力资源

6.1.3.1景区应设置有负责智慧景区运行工作的相关人员,能有效保障景区日常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

作和维护。

6.1.3.2信息管理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与学历程度应能满足智慧景区各类信息与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工

作正常开展的需要。

6.2安全防范

6.2.1应急保障

6.2.1.1应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对于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自动

获知和告警。

6.2.1.2应能实现自动的相关多部门的联动救援,安防档案和资料实现信息化管理。

6.2.1.3应具备土地、规划、环评、建设、消防、食品卫生等资质,经主管部门批准。

6.2.2设备监管

景区消防、防盗、救护、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能够通过信息与通信系统进行有效管理。

设备应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

6.2.3视频监控

6.2.3.1景区内重要景点、客流密集地段、事故多发地等重点区域应实现视频监控设备全覆盖,并能

够进行视频存储,并实时监控。

6.2.3.2应能采用智能视频技术对视频中的预设目标进行分析(如越界、进入、离开、移走等),为游

客疏导、重要物品监控、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指挥调度提供保障。

6.2.3.3应对景区安保人员进行远程管理和调度,可通过手机、集群通信等设备实现远程通信。

6.2.4火情监控

6.2.4.1应具有有效的火灾防范和自动报警机制。

6.2.4.2景区拥有大面积林区的,应建设有专门的森林火灾监控系统,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对林区进行

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险情并统一指挥调度。

6.2.4.3系统应具备最高温自动追踪、自动设定温度报警值等功能。

6.2.5舆情监测

景区应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

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景区全面掌握游客思想动态,做

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5

DB14/T2512—2022

6.2.6紧急帮助

手机客户端软件应提供安全呼救功能,帮助游客在紧急情况下一键联系公安、医疗等单位。安全呼

救功能应自动提供游客当前的位置。

6.3资源和环境保护

6.3.1总则

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合理使用资源,实现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低碳运行。

6.3.2资源保护

6.3.2.1应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学、合理的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进行保护,能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破

坏,保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3.2.2对于重要的景观资源应设置电子档案,通过视频监控手段进行实时监管。

6.3.3环境监测

6.3.3.1景区通过信息化手段应能获取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信息。

6.3.3.2应根据景区资源保护的侧重点不同实现水质、空气等的自动监测。

6.3.3.3自动监视的数据能够实现自动采集、上传、分析,并做出环境变化情况的评价或预警。

6.3.4环境监测信息发布

应提供环境信息发布功能,将前端环境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后台,并在信息

平台上进行发布。信息发布应实现自动适时更新。

6.4交通管理

6.4.1应利用GPS定位技术、电子地图等技术,提供对景区内车辆、船只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的远程

监控、调度、导航和防盗等功能。

6.4.2有旅游专用交通工具经营的景区,应在信息发布屏上动态显示当前在用交通工具数量、空闲情

况等信息,便于游客进行游览路线规划和时间管理。

6.4.3对进出景区的车辆应能通过多种信息发布和导引设备进行指引和疏导,有效保障景区内部交通

畅通。

6.4.4应对景区所属的停车场实现自动管理和调度,使景区停车场得到充分利用,满足景区游客接待

量要求。

6.5游客服务

6.5.1应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景区门票、交通、住宿、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

交易。

6.5.2景区应提供移动导览终端和手机客户端的预约和提醒服务,内容包括门票、酒店、饭店、景区

人流、交通、天气等情况。

6.5.3景区应提供移动导览终端和手机客户端的电子导航服务,电子导航服务应提供游客了解景区及

周边的交通、餐饮、娱乐、购物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简要情况。

6.5.4景区应通过智慧景区的建设,提供讲解员的在线预定,在线评价等功能,并可根据游客的具体

需求实现个性化的服务,服务应满足GB/T15971的规范要求。

6.5.5景区应有通过智能手机、自助导览移动终端或固定导览终端等设备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的能力,

6

DB14/T2512—2022

讲解服务应符合LB/T014的要求。

6.5.6应为游客提供基于手机和导览移动终端位置的电子导览服务,内容应包括景点定位、游览路线

指引、自动讲解(文字、图片、音频)、多媒体资料点播等基本功能。

6.5.7景区中的旅游设施、旅游商铺、大型旅游场所、饭店会所、酒店等应支持在线电子支付、手机

支付、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

6.5.8应提供基本客户端、线下等便捷的信息求助和投诉渠道。

6.5.9景区可设置专门的信息门户,支持电脑、手机、信息触摸屏等终端设备访问。门户可支持会员

注册,建立会员档案。

6.6智慧营销

6.6.1景区可有通过手机终端、门户网站、信息屏等多种信息化传播方式提供旅游商品宣传与推广的

能力。

6.6.2可与移动运营商或其他信息化新产品销售商合作,在原有旅游活动的基础上推出网络和手机客

户端的体验活动。

6.6.3可提供旅游产品的在线评价与自主定制业务,通过在线评价收集产品推广效果的反馈信息。

7

DB14/T2512—2022

参考文献

[1]《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2]《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

[3]《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4]《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开发及示范系统》

8

DB14/T2512—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5基础建设............................................................................2

6支撑系统............................................................................4

参考文献...............................................................................8

I

DB14/T251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